两者数据库内容受影响力不同。
万方的期刊影响因子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期刊影响因子评估的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每年十月末,十一月初会发布期刊评价的发布会。各大期刊与高校都会派出相关人员参与。一般来说,知网的认可度是更高的,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都是被知网收录的。
影响因子常规算法:前两年在当年的总引用/前两年的发文总量。比如2016年影响因子=2014年+2015年发文在2016年的总引用/2014年+2015年发文量。
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在知网、维普、万方、龙源等四个平台中的任一平台上都是可以查到的。
1、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2、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首先打开web of science官网,出现熟悉的画面,如下:
点击右上角Product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在搜索框中输入你感兴趣的期刊名称,例如:genomics
点击要查询的期刊,弹出页面中描述了该期刊相关信息,例如2020年IF=5.736,五年平均IF=5.274,该期刊2019年IF急剧上升,2020年略降。
1、找期刊官网,关于期刊介绍中,通常包含影响因子相关信息;
2、登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询期刊,登记的期刊信息中包含影响因子。
可以计算。
期刊影响因子通常说的是期刊两年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为:2019年影响因子=(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期刊影响因子从什么时间开始有,不取决于创刊时间,而且看其是否被可计算影响因子的数据库收录,比如,国外的期刊只有被SCI或CSSCI收录后,才有可能有影响因子。国内被CSTPCD、CSCD等收录,才能有影响因子。当然,现在万方、cnki等也计算全部期刊的影响因子,但一般不被承认。此外,计算影响因子,需要统计过去(至少)两年的被引证次数,所以,新创办期刊,即便是立即被数据库收录了,也得三年后才能有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