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上海医药杂志级别

2023-12-09 12: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上海医药杂志级别

刊名 级别 刊期 发表周期
《医学信息上》 国家级 旬刊 3个月左右
《医学信息下》 国家级 旬刊 2个月左右
《中国社区医师》 国家级 旬刊 3-4个月
《按摩与康复医学》 国家级 旬刊 1-2个月
《内蒙古中医药》 省级 半月刊 2-3个月
《健康必读》 省级 月刊 20之前当月
《中外健康文摘》 国家级 旬刊 2-3个月
《临床合理用药》 省级 半月刊 1-2个月
《中外妇儿健康》 省级 月刊 2-3个月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省级 月刊 2-3个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省级 半月刊 2-3个月
《中国医药指南》* 国家级 半月刊 1-2个月
《中国卫生产业》 国家级 月刊 1-2个月
《健康研究》 省级 双月刊 2-3个月
《医药前沿》 省级 半月刊 2-3个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 省级 半月刊
《中国伤残医学》* 国家级 双月刊 2-3月
《亚太传统医药》 国家级(不收护理) 月刊 4个月
《上海医药》* 省级 月刊 3-4个月
《北方药学》 省级 月刊
《哈尔滨医药》 省级 月刊 5-6个月
《中国医学工程》 国家级 月刊 1-2个月

上海医药的期刊简介

本刊全面贯彻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努力发掘、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学术和文化,报道国内外中医药新成果、新焦点、新动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中医药发展和现代化,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医药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并重,注重实用,面向临床的办刊宗旨。

上海医药的投稿须知

本刊欢迎各地作者投寄高质量的稿件。凡专业技术类论文建议作者在投寄本刊前请该领域的专家过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通过本刊编委、特约编委、通讯员或上级领导将低质量的稿件推荐给本刊。本刊力争做到“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稿件寄出后,不要托人打招呼,以免影响本刊正常的工作秩序。信息类稿件应特别讲究时效性,作者投送此类稿件时可尽量考虑采用先进通迅手段,如寄特快件、发传真件、本市速递或发往本刊E-mail。所有来稿文字应做到精练、通顺、准确、紧扣中心、层次清楚。要用规范的文字,忌用繁体字,尽量减少错别字。专业技术类文章更应讲究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切忌泛泛而谈或陈旧的内容。信息类稿件每篇控制在300~500字,专业技术类或其它各类稿件掌握在3 000~3 500字,最长一般最好不要超过5 000字。专业技术类的稿件内容的挑选要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或有特色和有较大进展的课题,或其它值得向国内、外交流介绍的内容,并附3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写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4个要素,并注出关键词(3~8个),尽量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译文应附清晰的原始资料复印件。文稿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文稿首页下(标注文字与首页正文内容末了一行之间空一行),并附相关证明的复印件。来稿尽量用计算机打印,并请将软盘随来稿一起寄出。计算机处理的文稿,请尽量用大一些的字号(至少应是5号以上的字号),并注意行与行之间以及纸张上下左右留出足够的间隙。文章储存格式以北大方正小样文件或纯文本格式文件(*.TXT),或WORD格式(*.DOC)。软盘寄出前,请查杀病毒。来稿也可通过电子邮箱。凡录用的文章,其软盘一般不退还(作者事先声明要求退还的除外)。凡不录用的文章,其软盘保证退还。文稿寄送之前,作者应对全文仔细阅读,并特别注意核对文中数据、外文字母、参考文献等内容。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更不应剽窃他人作品。另需指出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内容整章地充塞到自己文章中的做法也是不足取的。刊出的专业技术类文章(包括临床类文章)要收取版面费(杂志社在收到版面费后开具发票),不付稿酬(特约稿除外);其它类型的文章不收取版面费,并付稿酬。来稿者务必将姓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单位、联系电话在文后写清,备有手机者也请提供号码,医疗单位的作者、需翻班工作者以及经常有出差任务者,最好能提供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本刊对作者提供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负责保密。两人以上合写的稿件,请写明联系人。与国内大多数医药期刊不同的是,本刊实行退稿制度。凡不刊登的稿件,一律以平信形式退回作者本人,或以电话形式通知作者(地址不详者的稿件除外)。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杂志社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对格式作必要的调整;凡有重大修改,本刊将通过各种途径(如面谈、电话、信函形式)与作者商讨;对内容修改较多的稿件,只要时间许可,尽可能让作者过目。《上海医药》杂志社通讯地址:上海市凤阳路250号3楼(邮编:200003)。投稿者请在信封左下方写上“稿件”两字。稿件尽量不要寄给个人。3文稿的撰写要求3.1文稿的题名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能最集中地体现文章的特定内容。专业技术类文章题名一般掌握在20字左右。信息类或其它类文章题名尽量控制在16字以下。所有稿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设副标题或眉标题。3.2作者及署名信息类文章作者姓名一律署在文后,并加上括号;译文的译者和校者姓名均署在文后,并在译者姓名后面,注明原始资料名称、出版日期(或卷、期号)以及页码。其它类型的文章(包括专业技术类文章)的作者姓名署在文章标题下面一行,并在作者署名的下一行的括号内,署上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地、邮政编码,举例如下: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决策杨继章杨树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31)如一篇文章的作者有几位,且不在同一单位,则将第一作者及与第一作者同一单位的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1;其它单位的作者可在其姓名的右上角标2(甚至3或4),并分别将单位名称连同所在地地名、邮政编码列在第一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地、邮政编码后面,并用“;”这一分号隔开,举例如下:萘替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观察虞瑞尧1高岭1王爱平2施秀明3魏珊4(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2.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100034;3.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州350005;4.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福州350000)每篇文章作者总数一般不超过6人,并请另外用纸注明第一作者性别、出生年份、籍贯、职称、单位、是否研究生导师,并提供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单位名称请用全称,不用简称。不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写成“第四军医大学”或“四军大”。3.3摘要和关键词专业技术类文章尽量写摘要和关键词(并尽可能地附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以便让读者在读正文前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应采用结构式摘要,一般掌握在300字左右,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体现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4个要素。应注意的是:①目的要明了,方法要具体,结果应有主要数据(切忌单纯地写“结果满意”之类的笼统叙述),结论应明确。②要避免本学科领域内常识性内容的叙述以及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③摘要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分段落。④不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难以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或代号。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⑤避免把摘要写成广告色彩的形式。摘要写在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地和邮政编码的下一行,空2格写“摘要”,“摘”和“要”之间空1格,“要”字后再空1格,然后接写摘要的具体内容。摘要具体内容结束后的下一行空2格写“关键词”,再空1格,按序列出3~8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空1格(当中不用标点),最末关键词后不用任何标点。如附英文摘要,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都应与中文一致,英文摘要的具体内容也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3.4正文正文中应有引言,一般可用300~400字,概述主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引言中一般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引言一般不列序号,也不必写“引言”、“序言”之类的章节名称。引言后面的各部分应分层次,但应尽量减少层次,一般分两个层次即行,最多不要超过3个层次。各段的具体叙述,应另起1行,空2格接文字叙述;应避免只见序号却无节段名称就直接叙述的写法,如:2结果见表3。关于正文中的表和图,一般应掌握这样的原则: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了表和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要强调或摘述其最重要的内容即可。表和图的内容不要重复。表、图都应有序号,如文中只有一个表(图),仍用“表1”、“图1”表示。表、图均应有明确的表题或图题。“表”字后加序号(序号后不用下圆点),空1格,连同表题;一般占一行,居中置表的顶线上。

哪些医学杂志属于国家级的刊物

  国家级医学期刊目录
  1.内科学
  《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中华肾脏病杂志》、《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
  2.外科学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伤》、《中华创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3.妇产科学《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4.儿科《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小儿急救医学》、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5.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种植学杂志》
  6.眼科学 《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7.耳鼻咽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8.皮肤性病《中华皮肤科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9.精神病学《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⒑肿瘤学 《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⒒麻醉学《中华麻醉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⒓中医内科 《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国中医急症》、《中医药学刊》、《中国中医药科技》、《中国中医风湿病杂志》
  ⒔中医外科《中医正骨》、《中医肛肠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针刺研究》
  ⒕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⒖医学影像《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核 医学杂志》、《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⒗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⒘病理 《中华病理学杂志》
  ⒙医技《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⒚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晦洋药物杂志》、《中国药房》、《药物分析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药物生物技术》,《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⒛疾控与公卫专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现代预防医学》、《热带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职业医学》、《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生病杂志》、《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计划免疫》,《中国学校卫生》、《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国校医》、《中国卫生监督》、《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1.综合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综合临床》《医师进修杂志》、《中国基层医药》、《中国医师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健康杂志》、《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2.基础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3.学报类
  1.国家级单位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报》
  2、原卫生部属医学院校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华西医科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3、军医大学类: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4、中医院校类: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5、药学院校类:《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附注:判断是否国家级医学期刊的依据是: 以职称评审有关文件附录中国家级期刊的定义为依据,其中的国家一级学会指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 由这些学会单独或协同共他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不包括科普期刊)才能判定为国家级期刊.上述期刊名单只供参考.评审时以刊登该文章的期刊的主办单位为判断依据。
  论文著作条件
  有关文件规定的论文、著作条件及附录的有关解释,并对如下问题作进一步明确:
  1、关于国家一级学会和国家级期刊问题。结合卫生系列实际情况,在执行中原则上可按以下规定把握:
  国级一级医学专业学会在现阶段是指: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
  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国家一级医学专业学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并出版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及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属本科以上医药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以及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主办的学报。参考名单见“国家级医学期刊目录”。
  2、在经出版主管部门审批的医学专业期刊增刊(不包括论文集、专辑、特刊)上发表的论文,在申报评审时有效,不受数量限制。
  3、在外文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可按国家级论文对待;没有被收录的,按省级论文对待。
  4、多人完成的著作中,只有著作的章节有署明作者姓名的、或书中有明确界定的,才能计算编著者完成的字数,申报评审时有效,没有明确界定的无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