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信息统计杂志

2023-12-10 09: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信息统计杂志

yixia dou jieshou tongji gaojian

统计研究 月 刊 主管:国家统计局;主办: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编辑:《统计研究》编辑部;地址:北京月坛南街75号;邮编:100826;电话:63266600-25081,25141

统计与信息论坛 双月刊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主办:西安统计学院、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编辑出版:《统计与信息论坛》编辑部;地址:西安市小寨东路64号;邮编:710061;电话:,2348371,2348374; E-mail:

统计与决策 月刊 地址:武汉市水果湖东一路19-2号;邮编:430071;电话:;E-mail:

中国统计 月 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中国统计杂志社;邮编:100826;办公地址:北京丰台区西三环南路甲6号;编辑部电话:;E-mail:

经济与管理研究 双月刊 地址:北京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邮编:100026;电话:6597648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月刊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编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邮编:100080;电话:;E-mail:

中国管理科学 双月刊 地址:北京8712信箱;邮编:100080

中国社会科学 双月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建内大街5号);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E-mail:

经济体制改革 双月刊 主管、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宫省社科院内;电话、传真:;电挂:6755; 邮编:610072;E-mai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双月刊 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编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地址:武汉武昌武珞路114号;邮编:430060;电话: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双月刊 主办:东北财经大学;编辑出版:《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邮编:116025;电话:、4710514;E-mail: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双月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编辑出版:本院学报杂志社;社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邮编:100102;电话:64722354、64753231-2416

经济管理 半月刊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出版:经济管理杂志社;社址: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邮编:100836;电话:68039094、68768091;E-mail:

管理现代化 双月刊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一区13号楼,求实饭店212#;邮编:100011;电话:64249510、64263335-3212;E-mail:

社会科学研究 双月刊 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地址:成都市青羊宫;电话:7013623;邮编:610072;E-mail:  

社会科学战线 双月刊 编辑出版:《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187号;邮编:130031

社会科学 月刊 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编辑: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会科学》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邮编:200020;电话: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双月刊 主办:贵州财经学院;编辑出版: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地址:贵阳市鹿冲关路276号;邮编:550004;电话:;E-mail: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双月刊 主办:山西财经大学;编辑出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坞城路696号;邮编:030006;电话:;网址:http://www.china.Journal.net/SXCJ; E-mail: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双月刊 主办:江西财经大学;编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当代财经杂志社;地址:南昌市庐山中大道;邮编:330013;网址: JXCZ.chinajournal.net.cn ; E-mail: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 双月刊 主办:北京工商大学;编辑出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3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双月刊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邮编:100080;电话:62511499;E-mail: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
中国统计 ;
经济与管理

中国信息报的发展历程

一、充分认识《中国信息报》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中国信息报》实质上是党报在统计系统的延伸和深化。办好《中国信息报》,对在统计系统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统计行业的重要成果,利用统计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社会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信息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判断是非,把握形势,服从大局,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二、立足统计,办出特色,扩大信息量,增强可读性。《中国信息报》作为国家统计局主管的一张综合经济类报纸,从创刊之日起,坚持立足于统计信息资源和统计系统100万读者资源,从大量的系统数据中发现新闻,用统计思维报道新闻,按新闻的要求宣传统计。《中国信息报》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培养核心竞争力。自2004年以来,《中国信息报》定期组织季度、半年和年度的系列经济述评。这些经济述评越来越鲜明的特色是:跟踪经济领域各阶段发展热点、焦点、难点,依托统计系统的信息资源,凝聚记者的深入独到思考。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培育,经济述评已发展成《中国信息报》的知名产品,正在产生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经济界、研究界和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闻形式变革的需要,《中国信息报》注重报道的立体性、角度的多方位性,在加强报道深度的同时兼顾广度和信息覆盖面,使《中国信息报》的有效信息量得到了明显扩大。为了增强可读性,《中国信息报》进行了多次改版。特别是对统计周刊进行了改造,力求使之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同时,对要闻和其他新闻资讯版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突出行业特色,争创专业水准。三、把宣传统计和发布重大经济信息结合起来,突出权威性,追求资讯价值。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束后,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主要数据,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中国信息报》在对新闻发布和回答记者提问内容进行准确、及时、全面报道的基础上,结合报纸特色组织本报记者连续刊发4篇文章对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进行了系列解读。会内会外互动,两者紧密结合,统计视角鲜明,分析深入透彻,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引导舆论的效果。突出权威性是由《中国信息报》的定位所决定的。《中国信息报》的权威性要求其信息必须来自权威的渠道,观点来自权威的部门和人士,得出的结论必须是经过系统分析、深入探讨、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中国信息报》提倡站在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交汇点上采编新闻,作出报道。四、深入研究,独立思考,不跟风,不炒作。这是《中国信息报》基于统计思维进行报道的一贯做法。2004年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很好,但也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看2005年的经济形势,存有很大争议。一季度过去后,国际上出现了中国经济马上就要坐过山车的预测。国内一些报刊媒体也出现了跟风和炒作的情况。《中国信息报》不跟风、不炒作,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以后,用了17篇文章,阐述了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坐过山车,而且已驶入了更宽阔的新航道的总体判断。中国产业报协的领导称赞《中国信息报》为政府排了忧,引导了舆论。又如今年,我国经济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影响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经济走势看法出现多种不同的声音,在复杂背景下,从6月16日到6月20日,《中国信息报》迅速组织本报记者策划撰稿,在头版头条显要位置连续刊登了5篇“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形势”系列评论员文章。这组系列评论回答了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对正确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提振对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配合宣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较好地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这5篇评论员文章全部被新华网转载,人民网、中国网以及大批财经证券类权威网站也广泛进行了转发。五、把办报和锻炼队伍结合起来。为了推动对经济问题的深度报道,为了牢固树立以内容为王的理念,为了有效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宝库,《中国信息报》大力倡导编辑记者成为复合型人才。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观察和思考,在观察和思考中写作,推动他们成为学习型的编辑记者、思考型的编辑记者、专家型的编辑记者。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派编辑记者到国外考察学习,邀请领导和权威专家来报社讲课,建立内部培训制度和重大经济问题研讨例会制度。《中国信息报》以提高素质为手段,以事业发展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采编和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站从无到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其他重要城市都已组建记者站。在队伍素质上,一大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加盟中国信息报社,编辑记者队伍已发展成拥有2名正高职称、19名副高职称和34名中级职称的编辑记者队伍。《中国信息报》每年都有一批成果在各个级别的新闻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在2007年中国产业报协会组织的首届中国产经新闻个人成就奖评选中,《中国信息报》记者当选全国行业报“十佳记者”。各记者站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他们对《中国信息报》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年来,《中国信息报》的队伍建设不仅保证了报纸自身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还为政府统计系统机关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信息报》20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不断奋进的路。这其中,饱含着广大读者的厚爱和作者的深情,饱含着领导者的智慧和远见,饱含着创业者的艰辛,饱含着全国统计工作者的全力配合,饱含着《中国信息报》人的追求、耕耘和奉献。

中国知网中收录的统计学类核心期刊有多少种

中国知网中收录的统计学类核心期刊有3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

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仅4种]: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

相关信息介绍:

其他期刊介绍

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每半个月出版一次,为电子信息科学综合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64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为82-605。

2、《环境化学》。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月刊类型,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82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82-394。

3、《控制工程》。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东北大学,为月刊类型,是自动化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94年,出版地是辽宁省沈阳市,邮发代号:8-216。

中国科技信息是什么级别的杂志?国家级的?

1.《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2739/N;国际标准出版号:ISSN1001-8972;邮发代号:82-415

2. 国内没有国家级、省级的期刊分级标准;
3. 该刊不是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不是中科院的CSCD源期刊、也不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核心期刊;
4. 该刊虽然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但该刊不能算是真正的学术期刊,只能算是一个信息类刊物。该刊的栏目设置为:科技新闻、科技杂志要览、科技论坛。

同时,还要注意有冒用此刊非法征稿的。如果征稿者只提供QQ号码或非北京的电话,需要注意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