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23-12-06 02: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城市——广东省湛江市,是国家海洋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92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6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3人、博士学位者535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339人;

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8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

现有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广东海洋大学

朱坚真的简历

学术团体任职:1987年4月北京青年经济学学会会员;1988年8月中国发展经济学学会会员;1989年11月广西经济学学会会员;1990年4月广西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1990年8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1991年4月广西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92年10月广西投资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1992年12月广西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1993年4月广西经济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1994年3月广西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1994年4月广西青年学术会执委会秘书长,1996年4月广西青年学术会执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98年2月广西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1999年11月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副秘书长;2002年11月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2004年11月广东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出访情况:1990年10月赴香港出席“中华经济协作系统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4月赴泰国曼谷出席“亚洲西南大陆桥经济协作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5—6月赴越南社会科学院访问考察;1994年7—9月赴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国访问,考察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合作问题;1995年8—9月随广西新闻代表团赴美国考察;2002年7-8月赴俄罗斯、越南考察;2003年10-12月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等11国考察高等教育;2004年7-8月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考察;2005年7-8月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朝鲜考察。获奖情况:1988年获共青团中央“国情与改革”系列征文二等奖l项,1990年获自治区第三次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l项。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l项,1993年获自治区第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1994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l项,1995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l项,1996年获自治区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1999年获自治区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其中合作7项)。1994年一2000年连续7年获自治区政协授予的“四个一活动”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获中央统战部授予的“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主要论著:个人专著有《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产业协作系统问题研究——兼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模式》(海洋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中国西部开发论》(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项目,华文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差距与对策——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999年获自治区1996—1998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区域经济政策与地区发展方略》(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版,1997年获自治区1993--1996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中小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沿海港泊建设与货客进出口量的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合著有《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广西篇)》(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总体构想》(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4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大西南在崛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995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开放先导的跨越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997年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商业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版);《增长的极核——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12月版);《湛江市房地产发展与城市开发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版)。编著:《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咨询手册》,(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在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80多篇。朱坚真教授2001-2005年主要论著与科研项目一、专著1、《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产业协作系统问题研究——兼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模式》(海洋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2005年获广东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2、《中国西部开发论》(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项目,华文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二、合著1、《增长的极核——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12月版)。2、《湛江市房地产发展与城市开发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版)。3、《湛江市经营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拟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三、主要论文1、《“十五”广西技术创新中的国际合作》;载《广西统一战线》2001年第1期。2、《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协作系统问题研究》;载《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1期。3、《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理研究》;载《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2期。4、《略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与南海海洋资源开发战略的有机结合》;载《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3期。5、《我国空间投资布局的基本原则与思路》;载《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3期。6、《西部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性障碍及优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7、《西部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选择》;载张敦富主编:《西部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版。8、《西部开发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载张敦富主编:《西部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版。9、《搞活地方铁路的内部透析》,《经贸与技术管理》,2001年第3期。10、《广西“十五”技术创新的大致构想》,《桂海论丛》2001年第4期。11、《“企业经营谋略”教学改革初探》;载《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12、《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的思考》,《桂海论丛》2002年第4期。13、《略论中国与东盟产业协作的主要途径》,《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4期。14、《粤西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突破与区域推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15、《南海区域:发展海滨旅游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第4期。16、《论21世纪初中国西部开发的路径选择》,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17、《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方式方法研究》;载《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8、《中国西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载《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6期。19、《广东海洋资源深加工研究》;载《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第6期。20、《中国西部出海出边若干关系问题研究》;载《开发研究》2003年第6期。21、《建设现代港口工业》;载《湛江日报》2003年11月11日第6版。22、《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载《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23、《湛江经济发展战略构思》;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广东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24、《论西部出海出边通道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载《开发研究》2003年第5期。2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的主要模式》,载《桂海论丛》2004.3。26、《高等教育发展结构优先论》,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7。27、《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载《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1。28、《略论工业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载《湛江日报》2005—4—5—⑦。29、《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载《广东高校统战》2005.3。30、《推进粤西经济“文化化”》,载《湛江日报》2005—5—12—⑨。31、《推进粤西港口“经济化”》,载《湛江日报》2005—5—13—⑨。32、《粤西与“9+2”泛珠及环北、东盟的关系》,载《湛江日报》2005—5—16—⑨。33、《西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载《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5。34、《建设和谐湛江需要克服的几种观念》,载《湛江日报》2005—8—16—⑦2007年—2010年主要著作、论文及课题著作:海洋经济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海洋资源经济学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海洋环境经济学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海洋国防经济学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海洋产业经济学导论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海洋综合管理概论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海洋区划与规划 专著/海洋出版社(2008)海洋与渔业应急管理 专著/海洋出版社(2008)重要论文:海洋经济学研究取向及其下一步 /改革/2010(11)海洋产业演变路径特殊性问题探讨 /农业经济问题/2010(08)南海国际大通道与海陆产业统筹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06)海洋资源开发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 2010(03)我国休闲渔业研究综述 /中国渔业经济/2010(02)环北部湾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初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03)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 /太平洋学报/2010(02)北部湾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分析 /太平洋学报/2009(08)南海开发与中国东中西产业转移的大致构想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1)其它课题:1、海洋区划与规划/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72、金枪鱼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广东广远渔业集团/20093、广东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94、湛江国家级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湛江国家级开发区/20104、南海周边五国海洋发展动态/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105、霞山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霞山区人民政府/20106、阳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阳江市人民政府/20107、华南糖业有限公司药用糖市场开发可行性研究/华南糖业集团公司/20108、中国南海生物资源开发管理研究/国家海洋局/2010

高分求有关美语与英语区别与联系内容的著作和信息

资料参考:
专著类:
《美语、英语分类对照手册》作者侯宁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7

西文参考文献
Aleksandr D,svejcer; Standard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M];; 1978年

1、《美语和英语比较分析初探》
作者:杨鑫
来源: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总论收藏
本文章讨论对于一个生活在英美两国之外的中国人来说,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如何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对英语和美语“兼收并蓄”或“择一而从”是每个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英语与美语间的差异或许并不构成我们与英美人士交流的障碍,而对使用同种语言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说来,由于使用的词语不同,或词语的内涵不同,这可能会在某种场合下造成他们之间的误解.所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和影响对于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美语,异同,多重标准

2、《英语与美语的比较研究》( The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
摘要:英国英语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美国英语是在英国英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上衍化而来的.本文介绍了它们二者各自的历史.

3、《浅析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作者陆树英
本文论述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存在的一些差异。通过概括地描述了二者在词义,构词方面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由,说明美国英语跟英国英语并不是不同的语言,而是一种语言。
【关键词】:美国英语;英国英语;词汇;差异
【分类号】:H313
【DOI】:CNKI:SUN:GWDT.0.2009-07-06

4、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1 窦东友(华东师大); 浅议英美用语差异 [N];文汇报; 2003年
2 高枫 屈海燕; 词典引进的另一面 [N];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
3 魏令查; 英语学习词典的趋势 [N];文汇读书周报; 2006年

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李培华,王学信; 浅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 [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02期; 30-33
2 张玥;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 [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4期; 91-92
3 公维贵; 浅谈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差异 [J];临沂师专学报; 1996年04期; 93-95
4 谭海玲; 浅谈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某些差异 [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期; 112-113
5 傅友相; 浅谈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法上的某些差异 [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03期; 68-70
6 张智全;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03期; 61-62
7 牛道生,牛晓; 浅析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主要差异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04期; 109-112
8 郭元中; 英语教学应注意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异 [J];河南教育; 1998年06期; 22
9 王华荣; 略谈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 [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01期; 62-65
10 赵英玲; 浅谈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异 [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9年04期; 28-29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沈军;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语法差异比较 [D];大连海事大学; 2004年
2 李烨; 美语变体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D];吉林大学; 2004年
3 陈国华; 民族语言活力、语言态度、文化态度以及语言行为 [D];华南师范大学; 2004年
4 樊丽霞; 英语传播及地域变体研究 [D];中国海洋大学; 2003年
5 唐芳;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法 [D];上海师范大学; 2006年
6 郑秋坤; 论美国国家英语传播政策对中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D];暨南大学; 2006年
7 祁荣; 英国英语标准发音元音系统的最新演变 [D];四川大学; 2006年
8 熊燕; 非洲英语变体及非洲英语文学的语言特征 [D];重庆师范大学; 2007年
9 延宏; 中国英语及其语言特征 [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年
10 陈俊; 中国大学EFL学生恭维答语的语用迁移研究 [D];西北工业大学; 2006年

6、《美语和英语使用差异的比较》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 第10期
作者: 牛跃辉, 彭丹丹,

期刊 QCode : zgdljy200710006
本文从商业信函日期、时间和数字、俚语等方面的表达方式对美语和英语的差异进行比较.掌握这些不同,进而在与英美人士交往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这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 美语, 英语, 差异, 比较

7、
- 美国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作者:刘立群, 期刊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2004年 第06期
-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民族文化 作者:覃宏, 期刊-核心期刊 广西社会科学GUANGXI SOCIAL SCIENCES 2002年 第05期
- 试论从美语自身特点看英美词汇差异 作者:蔡琮瑶, 期刊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8年 第01期
-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On inherent vitality in American English from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作者:叶海燕, 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2002年 第03期
- 从介词的使用看语言思维的差异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Language Thought From the Usage of Preposition 作者:银云忠, 期刊 河池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2005年 第03期

8、李哲; 《分析美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
[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 [C]; 2006年

9、
1 李相群;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主要差异[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4期; 107-110
2 李蕾,聂小民,甫卫东; 浅析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差异[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 20-22
3 王正明,公丽艳;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差异(英文)[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06期; 83-87
4 王建卿; 浅谈美语与英语之差异[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01期; 50-54
5 俞奕凌; 浅谈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异[J]; 嘉兴学院学报; 2002年S1期; 171-173+178
6 屈春芳;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区别[J];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117-120
7 梁艳君; 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异[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 54-55+69
8 王艺平; 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差异[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01期; 40-41
9 廖瑛; 试论美语和英语的差异及其由来与发展[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03期; 70-73
10 魏绪涛; 当代英、美英语辨异[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12期; 125-127

9、《从英美两种语言的起源谈如何区分英语与美语词汇》
来自: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9-18 08:00:00
作者:刘立娥;
摘要:本文从英美语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重点阐述了英美语的区别、英美语的特点和英美人的性格特征等。中国加入WTO后,了解一些英美语之间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英语和美语词汇之间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们和广大英语爱好者,解除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时正确辨认词汇方面的疑惑。尤其对于那些商务、贸易和涉外部门的人员而言,了解英美语词汇之间的区别,更可避免出现一些误解或尴尬的情况。..

10、《简论英语与美语的演变及差异》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Evolution and Difference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42卷 第02期
作者: 秦莉,

期刊 ISSN : 1000-5242(2002)02-0060-03
发展变化是语言的普遍性规律。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英语派生出新的一支——美国英语。这两种语言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不断变化,逐渐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英语, 美语, 演变, 差异

11、《英语区域变体的形成与发展》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Regional Varieties)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 第20卷 第01期
作者: 薛莉, 寇新智

期刊 ISSN : 1008-3030(2006)01-0056-03
英语区域变体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文章从语法和语音的角度区别了英语的不同区域变体,指出变体的相似性、一致性是绝对的,差异是少量的、相对的.随着语言的相互融合趋势日渐明显,变体的差异在逐步缩小,而且现代英语的美语化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键词: 英语变体, 发音, 语法, 形成, 演变, 发展趋势

12、《语言相对性与英语的区域性变体研究》
(A Study on Language Relativity and the Regional Varieties of English)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 第24卷 第05期
作者: 郭遂红,

期刊-核心期刊 ISSN : 1007-7995(2004)10-0064-06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从语言相对性的角度对英语区域性变体进行分析研究,论述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是由于英国在世界上的扩张、以及文化差异,并阐述了英语区域性变体的分类以及人们对区域性变体所持的态度.
关键词: 英语, 标准, 区域性变体, 相对性

13、《从英语发展的历史看英语词汇的开放性》
(The Chang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第21卷 第04期
作者: 唐文生,

期刊 ISSN : 1008-696X(2004)04-0041-03
从古英语,中古英语到现代英语,英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无不烙上了时代的痕迹,英语不断地从各民族中扩充词汇不断丰富发展.英语词汇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它的区域性变体上.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等各有其不同的风格.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地域性变体,也必将得到广泛的认同.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区域性变体, 中国英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