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机械工程学报综述

2023-12-06 10: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机械工程学报综述

是AMF。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增材制造前沿》(AMF)首期上线,《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增材制造前沿》的创办得到了全球增材制造领域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成立了由全球43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其中包括11位中国工程院、法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由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担任主编,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学院、法国工程院院士AlainBernard担任共同主编,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涤尘担任执行主编。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增材制造前沿》第一期共出版1篇创刊词和8篇综述论文。作者分别来自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机械工程学报的投稿要求

作者所投稿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论文报道的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充分体现科技兴国战略, 促进科技、教育并与经济紧密结合, 为振兴机械工业服务,并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前瞻性,综述性稿件应注意时效性。(2)论文的写作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专业技术手册。目前我刊参照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①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② 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③ GB 3102.1~13-1993 量和单位④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⑤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⑥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参照相关专业技术手册包括:《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等。(3)通过《机械工程学报》 工作平台投稿,必要时可打电话或发邮件向编辑部询问有关情况。注意不要一稿多投!(4)作者应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并与编辑部密切合作,积极配合编辑部进行论文修改工作,提供与论文发表相关的各类材料。(5) 论文如有资助项目应在首页脚注处明确标出。获省部(局)级以上基金(如“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获得奖励者,须提供证明复印件。我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采用“四审四校”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编委复审、主编(主任)审定以及作者一次校对和编辑三次校对的审校方法,审稿及制版非常严格,稿件处理需要一定的周期,投稿后作者可通过投稿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我刊网站上的“作者工作区”,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展。

机械工程学报的主要业绩

50多年来,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各届编委、董事、审稿专家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学报》始终见证着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 得到著名科技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学报》50周年纪念活动中,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对《学报》做了这样的评价:“《学报》创刊已经半个世纪了,从大学时代起,我就是她的忠实读者。后来为她撰稿,成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后有幸成为她的编委,参与审稿。40多年来,目睹了她发展的步履。她5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忠实地反映我国机械工程界的学术成就,反映机械工程科学的前沿发展,反映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重大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创刊的最优秀的工程学术刊物之一。《学报》50年的发展业绩确实可喜可贺”。中科院资深院士雷天觉认为:“《机械工程学报》既避免了平庸繁琐,又不陷于艰涩空洞,尽力作到内容丰富有用而文字清通平顺。……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碰到不少困难,但质量上始终未出现低谷”。自1999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共组织了三次“国家期刊奖”的评选,《学报》连续三届均获得“国家期刊奖”称号,这在整个期刊界也是少有的。《学报》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多年来《学报》还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2006年8月荣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被EI、CA、SA和AJ等多家知名检索系统收录,成为评定博士点、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科研成果和晋升职称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报》已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几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其中被Ei几乎 100%收录。

机械工程学报的开设栏目

机械学、制造科学与技术等。刊登的内容为机械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综述、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