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近现代哲学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由早期的本体论研究转向认识论研究,另一次则是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前一次转向的关键人物是康德,而后一次转向则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核心人物便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哲学问题,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哲学史上的争论大多是由于误用了语言所致。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语言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早期曾写过一部名为《逻辑哲学论》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而《哲学研究》则是阐明他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阐述了与《逻辑哲学论》大异其趣的思想,从而使其哲学思想明显地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虽都关注于语言,但前期的他倾向于人工语言,后期则倾向于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分别启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学派,并对哲学思想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前期的思想对逻辑经验(实证)主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的思想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
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的自我否定,故对其思想的把握更应侧重于《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等。这些也是我们阅读此书时应主要关注的内容。
-------------------------------------------------
--------------------------------------------------------------------------------
《哲学研究》 (2007-04-05 16:55:41)
刊物名:哲学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院哲学研究所
出版单位:哲学研究杂志社
创刊时间:1955年
刊期:月刊
刊物简介:
本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则,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本刊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外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自然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和无神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
主编与编辑部简介:
主编: 陈筠泉 编审
常务副主编:刘奔 编审
副主编: 王生平 编审
编辑部:
主任: 方军 副编审
副主任: 杨桂青 编辑
其他成员:
朱葆伟 副编审
苏晓离 副编审
李登贵 副编审
冯国超 编辑
田立年 编辑
张智彦 编审(待退)
王玉恒 编审(待退)
王 敬 技术编辑
主要栏目简介:
近期内,特别是有关“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社会科学、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与全球性问题”、“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研究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近代和现代哲学研究”、“国学研究与意识形态”、“阶级分析方法与当代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美学的哲学基础”、“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国内学术动态分析”、“国外学术动态分析”,以及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探讨方面的稿件与栏目。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国内统一刊号:CN11—CC40/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216
单价:(2000年)5.00元,全年60元。
发行单位和联系方法: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全国邮局订阅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本杂志社也办理邮购手续。
1.孔子研究
2.哲学动态
3.周易研究
4.管子学刊
5.现代哲学
6.自然辩证法研究
7.中国哲学史
求是,不错的一本国内刊物
哲学家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大全,欢迎阅读!
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大全:
【入门级/初级】(至少完成80%)
1.《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或《西方哲学史》,梯利或《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不推荐罗素,主要因为偏见太多而且信息失真严重,最好买前两者,便于理解,主干明晰。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看了上述任何一本就必要把它从头看到尾,当参考书。
3.《理想国》《斐多篇》,柏拉图
4.《形而上学》《范畴篇》,亚里士多德
5.《第一哲学沉思集》,笛卡尔
6.《人类理解论》,洛克
7.《伦理学》,斯宾诺莎
8.《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耐心通读,可以参考注解版。
9.《小逻辑》,黑格尔。耐心通读。
1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1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12.《上帝新脑》,彭罗斯。作为现代物理、数学、信息论和心灵哲学的启蒙。本书号称“科普”,但难度非科普著作所比。耐心通读。
13.《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余碧平
14.《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15.《老子》《庄子》
16.《中庸》《大学》
17.《华严金狮子章校释》,法藏,中华书局版。所有注文都要看,理清佛教和中土佛教基本思路;否则无意义。
18.《宋明理学教程》,陈来
19.《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姚卫群
另:此阶段不必参看太多 其它 学科数目,如有兴趣可作以上书目的拓展阅读,并阅读关于心理学、数理逻辑和社科的入门性文献,此处不赘述。
【进阶】对于西哲,读者从这里要开始把重点投入到近现代——现代哲学上。(至少完成70%)
1.《人类理解研究》/《人性论》,休谟。时间充裕看后者,反之前者。
2.《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挑重点章节即可。
3.《创造进化论》,柏格森
4.《实用主义》,詹姆士
5.《心的分析》,罗素
6.《纯粹现象学通论》,胡塞尔
7.《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8.《存在与虚无》,萨特
9.《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
10.《语词和对象》,蒯因
11.《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罗素
12.《普通认识论》,石里克
13.《科学发现的逻辑》,波普尔
14.《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
15.《无根基的知识》,费耶阿本德。比照13、14,审慎度量本书观点。
16.《古典文明癫狂史》,福柯
17.《书写与差异》,德里达。对于社科/文学基础不足的人来说颇有难度。本书是个论文集,挑能懂的篇目看。
18.《声音与现象》,德里达
19.《真理与 方法 》,伽达默尔
20.《当代法国哲学》《当代德国哲学》《当代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复旦俞吾金主编,三本加起来基本完成现代欧陆和分析哲学的重点梳理。
21.《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衣俊卿
22.《结构主义》,皮亚杰
23.《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
24.《中国现代哲学通论》,宋志明
25.《列子》
26.《论衡》
27.《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版。含周易注,可同时涉足《周易》。
28.《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版。含郭象庄子注和成玄英庄子疏。重要。
29.《肇论校释》,中华书局版。
30.《近思录》,朱熹
31.《传习录》,王守仁
32.《佛教逻辑》,舍尔巴茨基。重要。
33.《中论颂》,龙树
34.《示教千则》,商羯罗
另:此阶段完成,整体水平在哲学系研究生(平均水平)以上,但须全面介入数理、现代科学和人文社科的学习,否则阅读障碍将明显表现出来。数理逻辑推荐《逻辑学导论》,陈波和《符号逻辑讲义》,徐明;后者深入得多,前者入门。其他重要的书:《传播学简史》,马特拉;《现代心理学史》,舒尔兹;《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结构人类学》,列维·施特劳斯。中哲方面多看看文献,也可以看一些古代 散文 。自己思考和实践同样重要。
【高阶】
<欧陆>
1.《宗教后的教徒》,费里/戈谢
2.《千座高原》,德勒兹
3.《感觉的逻辑》,德勒兹
4.《知识考古学》,福柯
5.《书写与差异》,德里达
6.《知觉现象学》,梅洛-庞蒂
7.《解释的冲突》,利科
8.《哲学献文》(中译本作《哲学论稿》),海德格尔
9.《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
10.《自由的深渊》,齐泽克
11.《论萨义德》,单德兴
<英美>
1.《命名与必然性》,克里普克
2.《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
3.《实在论的多副面孔》,普特南
4.《哲学与自然之镜》,罗蒂
5.《认知的自然起源与演化》,心灵与认知文丛
6.《意识的解释》,心灵与认知文丛
7.《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拉兹洛
8.《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贝内特&哈克
9.《认知语用学》,巴拉
另:本阶段推荐书目仅作引子,学人可以完全任意地拓展思路。对其它学科需要掌握的内容,推荐书目如下:彭罗斯《通向实在之路》,罗素《数学原理》,北大出版社《认知神经科学导论》、上海 教育 出版社《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以及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请参考国内或国外高校教材。除此之外——请读者注意各学科经典原著的阅读以至于原版书的阅读。欧陆和英美最近的一些前沿研究是没有中译本的。书目以外,本阶段的文献阅读相当重要,推荐读者订阅《哲学研究》和《世界哲学》杂志,了解国内/国际学术前沿。我没有给出任何中哲和印度哲学参考书目,读者可以凭借个人能力找来重要的书和文献看,因为在进阶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必读的大著作需要耐心通读了。中哲要着重道家玄学、重玄学和佛学,佛学着重天台宗、唯识宗和华严宗;印哲主要是佛学。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当做推荐。个人思想系统的构建最好也在这个阶段逐步开始展开,但须注意其前沿性、逻辑/严谨性与科学性。
哲学书籍:《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我们的存在有什么目的?或者说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这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有关于这个主题的思考,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在西方可以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不管我们是有目的还是没有目的,最终我们还是活着,最终意识会给我们找一个活着的理由。
——阴阳俞
生命是一次偶遇
正如奥修所说:“意识只是一种手段。”因为意识就是为了我们活着而存在,也许这本来就很奇怪,到底是我们活着才有意识,还是意识让我们活着?这好像涉及到唯物还是唯心的范畴。对于我们这样在唯物的光环下长大的一代,我们会非常肯定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活着才有意识!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尝试着理解另外一种解释会是什么样呢?科学的来由也是假设,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呢?如果,是因为活着才有意识,那我们的意识就要怀疑自己存在的目的了,因为这和我们总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外部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意识,意识来源于外部环境,需要适应外部环境,意识要反应客观环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自身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来说,是一个不完善的机器,至少用理论的完美来要求的话,我们是不完善的,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所说——我们都是理想国在现实中的投射。一方面因为我们自身的不完善,导致我们的意识无法对自然环境做到客观而又真实的反应,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不代表就是自然环境,还有种种意识所“虚拟”出来的产物。所以,我们的意识就存在很多对现实的怀疑,在这一点上《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追求真实,这个答案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意识虚构出来的。所以说,逻辑学是一门本源的学科,如果可能,我们都应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我们活着自然也是需要有客观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常常被意识所蒙蔽,我们所知道的都是意识的假象,这样的说法可能很难理解,同时,我们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们知道的都不可靠,那么怎么去追求本源呢?也许,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这种需求就是客观事实的需要,佛曰: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们用来检验追求本源的方法有没有错误,是可以用尊重感情(情绪)这种办法的,虽然情绪用意识表达出来本身就存在偏差,但起码这是一种接近本源的反馈,这种感情是自我最真实的反应,当然,如果这种反应经过了意识的过滤,那么也就有了虚假的可能性。我们再回到那个问题,我们想要追求本源,就要让自己接近客观世界,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所处的外面世界都是人为的。我们需要一种分辨的方法。
我们的周围,存在这样的做法——旅行,读书,艺术,修行等等。我不知道做这些的人们到底有多少是去追求我们人性的本我,很多都是自然而然的去做,因为这能够给他们心灵于愉悦。这条路是对的,这是一条突破意识束缚的正确道路。可惜,我们的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都已经有太多人为的痕迹,我们的书籍有太多的商业气息,我们的艺术早已经沦落,我们的修行早已经变成一种形式,甚至宗教都已经不不再纯粹。我想,我们如果想要寻找本源,那么就要找没有人为痕迹的大自然,我们需要寻找那些真正伟大的书籍去阅读,我们需要去寻找真正的艺术去感悟,我们需要真正的修行。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我在堆砌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没有找到本源,也许每个人的本源都不一样,也许都一样,也许我们根本理解不了,无法用一样或者不一样去评价。
我们的自然科学就是一种用极致意识的方式去理解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最前端的手段,这个比较集中的体现在“人工智能”这个问题的争论中。当然,我们这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到底还有多少个,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本源,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现在简单的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中,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的最前端的研究成果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为什么无法和我们熟悉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统一呢?是因为这两个名字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研究成果,而后者只是规则,没错,量子力学本身就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规则,而不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原理或者理论。而且,我们现在的理论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现象所展现的规则。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是揭露现实的真相,那么从事这门学科的人们就是在追求本源的路上已经领先很多。
回到现实中来,我想我这套弯理也许更好理解,且不论我们是追求本源还是我们只是追求一种游戏的快感,我们都需要尊重现实,我们的所有出发点都应该源自于现实,这里,情商高的朋友也许非常占优势,因为情商高容易感知其他人的情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在意识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玩,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最终目标或者出发点,这样我们最后就会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东西,而迷失方向。想要在这个世界里玩好游戏,环境很重要,环境决定了你能玩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彻底的尊重环境。
现在社会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学历高的人反而不适应社会,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是虚拟出来的,既不符合社会现实又严重落后,而且我们的人民教师又有几个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境界?产业化没有错,但是,把教育产业化就是一种荒谬的做法!尊重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就需要去确定对这个游戏有制定规则的人的需要,我们需要去适应,我们需要去探查,这个是基本条件,就像我们在一个单位,为什么要融入单位 文化 ,因为这种文化就是规则,我们在小公司,就要知道领导到底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判断领导想要做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要做的,是不是你擅长的,在这些都没有确定之前,一定不要盲目的去努力,否则,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心理还可能失衡。
当然,一旦有了这个前提,我想在一个单位里想要做好游戏那就易如反掌了,但是,我们也要懂得放弃,一旦你不喜欢领导做的,或者等你察觉到这些前提条件的时候,再想参与这个游戏已经晚了的时候,就要勇敢的放弃。
我们的社会看着资源极大丰富,但是,远远不够,或者这个社会既然是人为的,就应该符合利己本质,就符合二八原理——大部分的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这是这个人为社会的铁律。因此,我们想要玩好这个游戏,就需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马克思的《资本论》早就已经揭示资本的本性,资本的本性本来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剥削,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一个剥削过程。我们想要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剥削别人,这是这个社会的铁律,当然,我们可以把剥削的范围放大,以好减少对人性善良的怀疑,但这需要对游戏规则的精通,但是,不管怎么样,想要成功必然需要资本的积累,包括人财物的积累,而这个过程是最残酷的。
我们的一生是为了什么,我们死去的时候就会失去一切,这个规律其实就是我们冥冥中的那个上帝在暗示我们,游戏玩的再好,最终还是需要去追求人的本源,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玩游戏只要能够保证我们能够追求本源的资本就够了,当然,是不是越成功越容易追求到本源,这不能这么说,这是没有直接逻辑关系的,而是越成功,就越有追求本源的条件,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我们不能迷失方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但是,千万不要贸然用意识去猜度我们的目的,这样会让我们误入歧途。我想处于这个人为社会之中,想要追求本源,一种办法就是远离它,摒弃意识的杂质,真正与自然接近;另一种办法是把这个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跳出圈子。
生命是一种偶然,与茫茫宇宙相比,只是一个尘埃,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自己生命的光芒,不去追求世俗的眼球。我们的相遇更是一种偶然,何须勉强有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