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需要走“大分散、小集中”之路
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一就是国土的均衡开发和城市的均衡布局,正确处理好国土全面均衡开发和每个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每块国土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上,经济和人口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是国土充分和均衡开发的必然形式和结果。世界上除了无人区之外一切土地都可以找到合适和有效的利用形式,这就是“大分散”的含义;任何一个地区都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小集中”的要求。因此,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应该得到“大分散”式的有效合理利用,而一切适合工业化城镇化的地区也都应该得到“小集中”式的开发和发展。
(二)以100万~200万人口规模城市为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二就是严格控制单个城镇规模,按功能组团高层密度建设,实现城镇人口的有机疏散,形成合理的中心城区、近郊新镇、远郊功能区(工业区、港口区、机场区和高校区等,以及依附于它们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和商业区)空间结构,为土地绿化提供最大可能的空间。中国人口多,人均国土面积有限,城镇化规模大、过程更加复杂,更加需要学习新加坡单个城镇规模合理、城市建筑高度集约、土地绿化空间最大化的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模式,实施以中间规模城市为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以有效克服目前大城市摊大饼、小城镇浪费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
(三)加强城镇总体战略规划的研究
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三就是高度重视城市概念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以把握城市建设的大方向,指导城市健康发展。在中国城镇规划体系中,虽然设有城镇发展总体战略的研究,也曾经引进过城市的概念规划,但在实际规划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城镇总体规划中也往往没有加以落实和应用。建议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将城镇建设总体战略规划(或概念规划)从城镇规划体系中独立出来,让社会各界更加广泛地参与到城镇建设总体战略的设想和构思中来,以更好地指导城镇发展的大方向,更好地从理论和战略上,理清理顺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城镇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城镇空间形态和范围、城镇交通主框架模式、如何改变单位大院规划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城镇总体战略规划的独立和深化的研究)。实践证明,这些工作仅靠城镇规划专业人员是做不了的,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应该只是这些战略规划或概念规划的落实(在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四)高度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四就是优先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公共交通体系、城市绿化体系以及水源保障系统等,这应该是城镇政府的首要职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城镇政府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城镇建设中的一些“面子工程”,如大广场、大马路、豪华的政府大楼和公共楼堂馆所等形象工程容易引起重视,而一些看不见的“里子工程”,如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城镇绿化工程、城镇地下管网工程、居民区配套工程、便民民生工程等重视不够,往往造成很多隐患,加剧了各种“城市病”的发生。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创新力,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创新生态体系。这是专注于亚太市场的新加坡战略咨询公司Solidiance用来评定城市创新能力的“标准答案”。该公司近日发布了《亚太地区最具创新力城市》报告,新加坡拔得头筹,悉尼、墨尔本、香港、奥克兰、东京、首尔、大阪、釜山和台北名列第二到第十,北京和上海分别名列第十三、十四。专家认为,新加坡成为最具创新力的亚太城市,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建设——
城市创新生态体系的首要因素
《亚太地区最具创新力城市》报告从人才、知识创造、技术、社会、政府以及全球化中的地位等六个方面考察了城市的创新生态体系。
报告认为,人才是有利创新的首要因素,生活质量、宜居性、包容度、职业结构等组成了人才这一衡量指标。其次,人均大学数量、人均研发费用、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构成了知识创造的具体内容。第三,技术指标由衡量连通性的人均手机数量,以及服务业的发展程度等具体数据构成。第四,通过一些社会指标,考量是否具有包容失败、自由表达的文化氛围。第五,用来衡量政府作用的指标包括商业自由、贸易开放、投资和金融自由、廉洁程度等内容。第六,全球化中的地位这一指标,由英语普及度、具有创造力的知名企业的多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等因素构成。
Solidiance公司合伙人达米安·杜哈梅尔在报告中称,每个城市都想打造良好的生态体系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创新可以帮助一个城市持续发展,并塑造亮丽的“城市名片”。例如,巴黎、纽约这些城市的名称本身就是“全球品牌”,人们会更倾向于购买“巴黎制造”或“纽约制造”。
杜哈梅尔称,亚太城市仍将落后于一些知名的西方城市,这是因为亚太地区的城市化还在进行中。排名前五的亚太城市已经通过创新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他城市则还没有具备足够的创新力。
推动创新——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优势
报告称,新加坡排名第一,是因为过去25年来,新加坡在创新方面发生了巨大和持续的提升。新加坡文化开放,政府部门和领导者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远见,并执行有力。从贸易港口转变为制造业中心乃至高新技术领导者,新加坡建立了有效的创新体系,当地有许多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中许多公司将亚太总部设立在此。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得益于在发展人力资本、建成全球知识中心和智能城市方面非常积极的政府领导力。首先,新加坡的一个关键战略在于发展了强大的学校和研究机构等组成的教育系统。其次,新加坡建立了全球知识中心,包括高科技公司、智库和科研院所,并拥有出色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最后,新加坡建立了高水平的全球连通性,利用领先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及非常有效的国际机场,使新加坡对国际人才非常有吸引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之所以成为最具创新力的亚太城市,政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随时调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优势,是新加坡政府推动创新的经验。
吴逊表示,新加坡政府的“三看”模式有利于推动创新。一是政府决策“向前看”,尽管现在新加坡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成功,但政府总是在考虑,未来10到20年我们会落后吗?二是政府决策“反复看”,即充分估计到会产生哪些后果,建立严格论证的过程和完善的体制。最后是政府决策“四处看”,即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2005年第117届国际奥委会全体大会在新加坡的莱佛士城会议中心举行期间,有3000到5000名国际奥委会
会员及家眷、奥委会工作人员及嘉宾、国际体育总会领袖、申办城市代表与支持者,以及各地媒体,聚集在有亚洲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全球10亿名热爱体育事
业的观众,也通过电视转播,将目光聚焦在新加坡,得晓奥运主办权花落谁家结果的公布。 举办奥运会全会,只是新加
坡这个全球企业都市,近年来作为多项重大国际活动东道主的任务之一。至今为止,新加坡承办的亚太区顶尖商展,如世界三大航空展之一的亚洲航空展、亚洲食品
及酒店展、国际通讯与资讯科技和国际电子传媒展览及研讨会等,早已蜚声国际获得潮涌般的好评。 会展与旅游息息相关,“新加坡模式”的旅游事业,不仅仅是游览观光以及吃吃喝喝,它的旅游业支柱包括商务旅行、会议、奖励旅游,以及大型会议和展览,国际会议协会推选新加坡为世界第三佳会议都市,这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国际会议协会对新加坡的最好肯定。
以商务旅游为例,尽管在2003年,面对全球经济的激烈挑战,新加坡仍迎来125万名商务旅客,占抵境旅客总人数的两成。不要忘记,新加坡的总人口,也不
过是400万出头。为什么众多的商务旅客都不约而同,选择到新加坡进行商务活动,这些精打细算、长袖善舞的商务旅客,他们的“理性选择”意味着什么呢?新
加坡美丽而整洁的花园城市美誉、良好的治安环境,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不妨更深层次地评估及认识这个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首先,我们从1970年到1999年的三十年间,东盟10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比例来看,1970年欧盟的数据高达
45.6%;北美自由贸易区是21.7%;东盟国家仅仅是2.3%;1980年的数据分别是41%、16.6%和3.9%,东盟的份额也很有限。然而,份
额有限的另一端,也意味发展空间很大。这份由世界银行于2001年发表的报告显示,到了1999年,彼消此长的趋势继续存在,这一年的比例分别为欧盟
38.9%;北美自由贸易区18.8%;东盟6.5%,东盟与欧美的差距虽然还很大,但是30年间接近三倍的增长势头,凸显了这个地区的强劲发展潜能,却
也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其次,根据有关的统计,2001年东盟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分别为新加坡275%、24.6%;菲律宾80%、9%;马来西亚194%、19.7%;泰国90%、2.9%,新加坡贸易开放度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投资开放度也引人关注。
上述的两种“开放度”,是指一国所吸收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其资本形成额的比率,这同样也是衡量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因此,长期以来,东南亚一直都是外国直
接投资(尤其是日本)关注的地区,是所谓“兵家的必争之地”。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将继续对东南亚的经济,发挥重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正在和平
发展的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东盟国家全球化战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也很好地说明,到访新加坡的商务旅客日益增加的原因。
第三,我们再把目光锁定在东盟国家,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富于人性的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003年世
界银行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1985年东盟国家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
新加坡以10亿4700万美元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菲律宾仅为3亿1000万美元;1999年,新加坡仍然位居榜首,外国直接投资达到63亿9000万美
元,排名第二的泰国是33亿6000万美元,新加坡还是遥遥领先。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发现,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东盟的创始成员,外资数额与日
俱增,即便如越南、文莱、柬埔寨等新成员,发展潜能也不小,整个东盟地区,其实都处在发展迅速的“快车道”上。
因此,从微观角度审视新加坡的竞争优势,处于东南亚中心位置的新加坡,仅从地理上,就能发现它明显具备区域中心的绝佳位置,当然,日新月异的通讯科技与交
通,足以弥补天然地位的缺陷,但对于新加坡而言,两者的巧妙契合,却是一种牡丹与绿叶的良好搭配。正因为如此,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把新加坡当作他们
区域发展的战略堡垒,其中不少将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把精兵强将派遣到这里,新加坡作为商业中心的地位不言而喻。 说到人才,向来采取人才开放政策的新加坡,可说是本区域的人才库,单是来自中国的各领域,在此落地生根的才俊就数以万计,新加坡向全世界的人才敞开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带着资金、技术和创意,到这块土地施展才艺大显身手。
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基础设施、最先进的会议设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联系,除了这些,我们也力求改善服务水平,并已推行几项
行业标准,确保新加坡商务、会展及奖励旅游行业的高度专业化和服务水平。这些标准包括监控表现鉴定证书计划、合格会议策划员鉴定计划,以及新加坡展览术语
与审计程序标准。“一流的服务水平”不是美丽动听的口号,它是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 当然,商务旅客们远道而来,除开发展事业,进行商务活动,他们也期待业余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这一方面,商务旅客们绝对不会失望,新加坡的独特魅力,既展现在视听之上,更蕴藏在感觉之中,必须细细品尝慢慢回味。 从多姿多彩的种族文化、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动感迷人的景点到精彩的夜生活,以及经年不断的节庆活动,都足以让远方的客人,在满足商务所需之余,感到宾至如归,为“非常新加坡”的非常魅力而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