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闽台文化研究期刊

2023-12-06 17: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闽台文化研究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有: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南传统家族文化研究、闽南传统家族的结构、功能与社会变迁研究、闽南家族经济活动方式研究、闽台家族社会比较研究、两岸连氏研究等。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海文献整理与研究、闽海人物年谱编撰、闽南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明清涉台诗文研究、林语堂研究等。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南方言研究、闽南方言口传文学研究、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闽南方言文献整理与研究等。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南民间信仰文献整理与研究、闽南民间信仰的缘起及其流变研究、闽南民间信仰与各历史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研究、闽台宗教文化与民间习俗比较研究等。闽南民间艺术方向,主要开展闽南民间舞蹈研究、闽南民间音乐研究、闽南民间美术研究、闽南戏曲研究等。 (图册资料来源 ) 截至2012年12月,闽南文化研究院共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荣誉教授1人,教授22人,副教授14人,博士30人,研究力量雄厚。高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78.2%;50岁以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50%,45岁以下人员占总数的52.1%,研究人员学科背景为中国语言文学的有25人,为历史学的有17人,为宗教民俗学的有2人,为艺术学的有1人,为经济学的有1人,学科结构与基地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中,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陈支平教授,学术骨干为邓文金教授、王建红副教授;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陈庆元教授,学术骨干为肖庆伟教授、张桂兴教授和陈煜斓教授;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马重奇教授,学术骨干为张嘉星研究馆员、杨秀明教授、施榆生副教授;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林国平教授,学术骨干为郑镛教授、张晓松教授;闽南民间艺术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郑玉玲教授,学术骨干为郭立红教授、周淑真副教授。 学术与研究团队 【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所科研团队】林国平教授、郑镛教授、张晓松教授、段凌平副教授、马海燕讲师、钟建华讲师、罗臻辉助教、蔡惠茹讲师 【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马重奇教授、施榆生副教授、张嘉星研究馆员、杨秀明教授、林颂育讲师、吴晓芳副教授、吴文文副教授 【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1、闽海文献研究室陈庆元教授、萧庆伟教授、胡金望教授、汤漳平教授、邓文金教授、张则桐副教授、陈良武副教授、吕贤平讲师、胡明贵副教授、苏惠苹讲师、覃寿伟副教授2、林语堂研究室张桂兴教授、陈煜斓副教授、李少丹教授、向忆秋副教授、何时瑜副教授、李弢讲师 【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陈支平教授、王建红副教授、刘云副教授、郭联志教授、姬康讲师、潘茹红讲师、郑榕讲师、程群副教授、安拴虎编审、丁联副教授、朱均灵讲师、毛丽副教授、李毅婷讲师、施沛琳副教授 学术委员分会 主任委员:陈支平副主任委员:肖庆伟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马重奇、邓文金、王日根、王建红、杨彦杰、陈庆元、林国平、郑镛、张桂兴、胡金望、施榆生秘书:邓文金(兼) “十一五”期间,闽南文化研究院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7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65项,出版学术专著38部,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31篇,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10项。同时,自2007以来,先后主办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闽方言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开漳圣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10余次。 2014年“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优秀传统,创新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4年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历时一年多时间编纂而成《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两套丛书,汇集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填补了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闽台文化交流》是福建省唯一一家闽台文化研究的重要刊物,该刊物从2006年创刊至2012年已连续出版32期,刊发文章1000余篇,还与台湾东吴大学、中兴大学、真理大学、逢甲大学及台湾“中研院”、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等十几家大学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交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怎么样

1956年创刊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虽是一家地处祖国东南一隅的学术期刊,但它拥有沿海开放和与台湾省毗邻的特殊人文地理环境的优势,且福建师大在理论经济学、中国文学、艺术学、专门史等学科领域占据全国领先地位,故该刊所开辟的闽台文化研究、经济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艺术研究等重点栏目比较引人注目。

闽台乡情文化的历史特色

  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   随着历史长河的与时俱进,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各个民族也在滚滚长河中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最终形成了本民族的乡情文化。乡情是人们离乡背景,思念家乡亲人而引发的一种情思和行为,是人们对家乡流露出的无限眷恋之情。福建与台湾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两地民众互有移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形成了双向的、互渗的闽台乡情文化。本文着重谈谈福建人移居台湾之后,对福建故土,乡亲的情谊。   一、离别家乡的恋乡、思乡之情   在明清时期,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其中有招募的、有郑成功的部属、也有因生活所迫而逃荒避难的。如今,台湾除了原居民高山族外,几乎所有汉族同胞都是从大陆移居的。汉族同胞的直系祖先或旁系祖先,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祖居地,他们血脉里流的血,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摇篮血迹”。早年去台的同胞除商人外,绝大多数是赤贫子弟,知识文化水平低,不善言辞。他们的生活愿望就是能在异乡扎扎实实的挣钱,以便将来有机会回乡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的乡情是朴实的离别之情,身在台湾,心系大陆。他们勤俭劳作,互相提携,对台湾的开发、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因此相互结成了极深的友情。   去台湾的福建人,沿用家乡地名或姓氏作地名,如嘉义有九间厝、泉州厝,台中、宜兰沿用海澄、长泰、南靖的地名;用人物名起地名,如林凤营就出自郑成功的部将龙溪人林凤。[1]聚居地起用家乡地名蕴涵着移居台湾的同胞一种难以言传的归宿感,让子孙后代永不忘祖居地的认同意识。移居台湾的同胞建立自己的群体组织属多元化。有同姓宗亲为主的村庄,一般是血缘与地缘的统一;也有姻亲进入这一亲属圈、同乡杂姓的杂居地缘共同体,构筑起邻里乡亲的亲切感,以及宗法血缘关系的亲近意识。它的功能既是邻里又是乡亲,格外亲近,痛痒相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加上私田扩大,逐渐发展为农业区,在农耕上自发地互相帮工,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帮助。台湾有首民歌唱道:“头戴竹笠遮日头,手牵犁兄行到水田头。犁兄日爆汗愈流,大家协力来打拼!”[1]这首《割稻仔歌》生动的描述了收割稻子时,人人互相协助收割的情景,恰似闽南收割季节时的生动情景。   年久日深,台湾人口增多,移居台湾的新户与旧户交错发展,导致台湾社会空间复杂化、多样化。商业发展、人口集中,城镇陆续形成,原有同乡、宗亲各奔前程,分散到各城镇,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同宗、同乡力量,出现了许多同乡会,宗亲会和民间信仰团体,乡亲组织延伸到海外,成立了世界性同乡。这样的宗亲组织,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延续到今天。这些同乡会、宗亲会的功能在于调解内部引发的纠纷,协办红白大事,协助寻找职业,结集力量,把松散组织纽结在一起,并成为联络乡谊、宗亲的轴心。   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怀念之情历来没有间断过,在隔海遥望难以亲近的条件下,他们表述乡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用纯朴的语言,歌唱形式抒 *** 怀:“我的祖父在唐山,过来台湾烧火炭。”他们隔海相望:“看见日头要斜西,鸟母宿巢苦子寒,举头我母她无处看,看见云外几重山。” [2]离别亲人,思念慈母之情是那么凄楚深沉。如此种种,都表现台湾同胞乡情浓郁。   闽台乡情传承了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艺术。乡情是文化积淀的成果,文化则带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台湾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是民族价值意识的整合,对乡情来说,文化的价值认同必然对乡情起催化作用。因此台湾同胞传承中华民族乡土文化就成为思乡、爱乡的感情契机。   闽台两地流行着言简意深的民间谚语,俗称“土话”。如“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离乡不离腔”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 “金门和厦门,福建两扇门。”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等等。[2]经过历史流动提炼而成的精萃格言,富有哲理地表露了两地民众对家乡的亲切认同感。乡土情调浓烈的闽台民歌,饱含着乡土骨肉深情。两岸唱同样的歌,吟同样的曲,传递共同的心声。许多民歌,有的先在闽南民间传唱着,后来流传到了台湾;有的产生于台湾,再传入闽南。犁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它古朴优雅,浑厚深沉的艺术意境和清音雅调,缭绕在台胞心中,引起思乡情愫,并影响着台湾艺术的发展,培植了台胞热爱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二、国难当头的民族大义之情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台湾同胞也经历着苦难,抗争的历程,他们的乡情,升华为爱乡、爱民族、爱祖国的大义正义之情。   从荷兰到日本殖民者,侵略者先后占据台湾将近200年,台湾遭苦难。在荷兰殖民者统治下,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团结反抗,著名爱国者有从大陆到台湾经商的郭怀一,他组织民众杀死荷兰人;[1]祖籍长泰的朱一贵,移居台湾当衙役,也立杆起义反抗;[2]而林爽文为反抗荷兰统治、为台湾能回归祖国怀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荷兰殖民者终于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打败,驱逐出台湾。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日本殖民者的欺辱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为拯救祖国河山,伸张民族大义,共同掀起了反抗日寇的一个又一个浪潮。台湾万民相续上书台湾巡抚,奏请清廷免割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辗转于台湾和大陆之间,竖起义军旗,称朝廷若割台湾于日本,“万民不服”,“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申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充分表达了千万台湾同胞崇高的民族气节。   台湾的爱国同胞用诗赋表达失志驱仇复土的悲壮情怀。郑成功写下宣布荷兰殖民者彻底失败的千古绝唱《复台》诗:“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3]抗日期间,诗人连横在一首诗中写到:“我亦遭阳九,伶仃在海滨,中原虽尧服,故国尚沉沦,自古谁无死,宁知命不长,凄凉衣带落,取义复成仁”。[4]表达了台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忧患。丘逢甲咏道:“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何日天戈再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5]表达了诗人驱逐日寇,收复失地的决心。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励着祖国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志和热情。   在日本占据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为了保存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捍卫祖国尊严,启发爱国热情,许多爱国志士,办私塾,讲中文,教育子弟学中文。当时许多书院被日本取缔、解散,台湾同胞就采用“文昌阁” “天一阁”等形式保存了中华传统教育机构。在民间,为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文化传播,利用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文化。如“上元节”、“玩花灯”等习俗,从而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外国侵略者统治台湾的特定环境下,从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到广大民众,以热爱故土,反抗侵略的 *** 及行为,把朴实的乡情,升华为民族的大义之情。   三、盼望统一夙愿的爱国之情   近几十年来,台湾同胞的乡情表现在寻乡、亲乡和建乡的层次上,而统一的夙愿则是两岸民众乡情的最高境界。大陆与台湾阻隔的五十多年来,两岸亲人难见一面。大陆改革开放后,提出“三通”,促进和平统一。台湾当局也放宽民众来大陆,(历史论文 )两岸关系有了和缓的趋势。民间交往不断扩大,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情态。由于长期隔绝,相互不甚了解,一旦往来,感情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总体上讲,绝大多数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乡情依然存在,这是主流。尽管在台湾已有几代人繁衍,但他们明确根在大陆。确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寄希望和追求两岸的和平统一。二是老年人去台已有几十年,但有亲人、友人在大陆,如今年事已高,怀乡是浓烈又深沉的。三是一部分青年台胞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缺乏对大陆的了解,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大陆祖居地的感情已淡漠,出现了忘祖现象。   台胞回大陆的基调是追寻祖先足迹,寻找亲人下落,畅游祖国山河,让乡情重新定位,台胞回大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行业、同乡组团,也有个别前往;有学术探讨,也有求医问药。年龄结构从老年人开始,继而青壮年增多,形成探亲热、回乡热。他们回老家与亲人团聚,与相别数十年的结发妻子见面;与相恋几十年、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情人结成伉俪。真是满腔热情。有的台胞已不知祖居地村落,也不认得任何宗亲,只有朦胧记得县城的名称,便随团赴大陆,只身翻山越岭到县城一走,了却多年思乡之愿。许多台胞带上台湾的泥土、特产,拜祭祖先、拜祭黄帝陵,登上长城之巅,展臂高歌,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分。他们返回台湾,又带上大陆泥土、土特产品,一来一往,摄取传统民俗文化,表达难于言传的恋乡心绪。   乡土情谊是由血缘乡团观念演化而来的。台胞回大陆探亲,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酬神。祭祖先,祭鬼神,既是理性的,更倾注浓郁的感情。它发扬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伦理精神。重新整合了台胞与大陆亲人的人伦关系。他们以虔诚的态度修祖庙、修神庙,再度确定自己与大陆亲人的信仰的同一性。   台胞寻根问祖最能表达乡土情谊、宗族观念的,便是再度修撰潜存着的中国传统乡情文化心理的族谱。去台同胞,随着岁月流逝,人员流动大,加上社会变迁,同宗族成员走遍世界各地,这几年,台胞兴起修撰族谱热。以此明宗系、明顺序。联络两岸以及海外各地的宗亲。如《惠安百崎郭氏家谱》1987年在台湾重刊,溯本追源,繁衍几十年。该族谱在记载台北郭氏宗祠落成时提到:“我们的故乡百崎,在福建省惠安县南。……族人都能刻苦耐劳,生活俭朴,以渔农耕作,及航海向外发展。”“谋求进取……又有前来台湾及台海群岛。……现居台湾四百多户。” [6]该族谱还把本族的著名人物、诗人、文学家、科学家作了介绍,表明郭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激励本族子孙努力奋进,积极向上,加深两岸及海外郭氏宗亲的感情。   几年来,台湾商人冲破种种阻力,通过各种渠道到大陆,投资办厂。尽管其中有为家乡亲人寻找经商途径,确定发展位置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使台胞自己一身血脉与故土得以再度融合,也有利于祖国大陆的经济建设。一位台商说:“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要看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富裕强盛,我孜孜追求,奋斗不息的目标就在于此。”许多台胞热心大陆公益事业,为祖国教育振兴、为家乡建设出力,并捐款支援受灾地区,扶助孤老残疾,贡献一片爱心,以表赤子的报国夙愿。   台胞对祖国统一的追求,正像春节吃团圆饭、中秋吃月饼一样,渴望着祖国能团圆和睦,完成炎黄子孙早日统一的夙愿。他们称:“统一祖国为千秋大业,振兴中华乃万世宏图。”“从我万民愿怀酒言欢,先公后私解前嫌,和平统一齐努力,功比补天”这些出自肺腑之言,代表着台胞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它是乡情的最高境界,乡情的感情核心。   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要增进台胞的乡情意识,有赖于深化和扩大两岸的各种交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必将增强祖国对台胞的感召力。交往中,除了经济互动,带动两岸共同繁荣外,还必须让台胞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成就及其形成原因。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消除隔阂,维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通过文化桥梁架起乡情通道,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闽台文化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台湾史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3]复台诗选[M].人民出版社,1981.   [4]泉州与台湾关系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剑花堂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6]文史资料选辑[M].人民出版社,1979.

李如龙的学术论文(2006-2010)

永安方音的内部差异(与邓享璋合作) 集美大学学报 2006年第二期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的历史层次(与邓享璋合作) 暨南学报 2006年第3 期词汇系统在竞争中发展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 商务印书馆 2006年3月《祖堂集》的动态助词研究 (林新年著)序 ,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醒世姻缘传》及明清句法结构历时演变的定量研究(李焱著)序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与徐睿渊合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与张占山合作)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教材语言三议(与徐睿渊合作) 汉语学习 2007年第3期对双语教学的几点理解 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绕开汉字走,还是缘着汉字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闽南话的几个虚字眼儿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再说广州话“听日”和“琴日”及词汇音变 中国语文 2007年第5期汉语反义复词研究(杨吉春著)序 中华书局,2007年1月中国语言学的转型和当代任务 《大一课堂》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汉语亲属称谓研究(胡士云著)序 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闽北方言研究》(潘渭水)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年9月论汉语方言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汉语方言的接触与融合 汉藏语学报 2008年第2期客家方言的“不对应词” 《客语纵横》——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年第2期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3期《琼北闽语词汇研究》序 符其武:《琼北闽语词汇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普通话九大簋》序 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2008,9汉语的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 商务印书馆,2008,9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现状与思考) (第九章,方言)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交流 2008.3 (漳州师院)李如龙先生访谈录 《涌泉集---李如龙教授从教五十年纪念文集》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1论大语文教育 (与吴茗合作) 汉语学报 2008年第四期(11月)香港福佬系的方言 (与张双庆合作) 中国语文研究 2009年第一期(3月)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七期转载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方言 2009年第2期论汉语的单音词 语文研究 2009年第2期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研究 《经典与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II)》 2009年5月关于客家方言研究的若干问题 《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4期(7月10日) 9-17页语汇学三论 《汉语语汇学研究》温端政、吴建生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9年7月论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语言资源论丛(1)》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音韵与方言结合的光辉典范 ——自《汉语音韵讲义》缅怀丁声树先生 《学问人生 大家风范——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首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社,2009年11月汉语方言学这片热土—《汉语方言研究文集》(代序)《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论“不对应词”及其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濒危方言漫议 《南方语言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 序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万波) 商务印书馆 2009年12月罗杰瑞先生对汉语方言分区的贡献 《罗杰瑞先生七秩晋三寿庆论文集》余霭芹、柯蔚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6月论对外汉语基础教材建设 海外华文教育 2010年第2期(6月15日)8-15页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与孟繁杰合作) 中国语文 2010年第5期(469-4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