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初步设想(讨论稿)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学校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成为名实相符的省四星级高中,实现我校成为江苏省一流的现代化示范学校的目标,规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显得十分重要,现初步草拟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依据“以德治校,特色立校”的整体思路,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融会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具有时代气息的管理思想;整体把握,分块规划,大胆创新,精心部署,分步到位,最终形成集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结构;全方位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
二、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呢?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下列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首先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自觉成才,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热情。
2.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基本认同的就实施,有争议的就缓办,各种设施和活动要经得起历史的验证。
3.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营造的氛围等,处处获得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景点安排,力求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的文化活动的安排要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纯化。
三、具体设想
(一)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1.大门口、后门口
各立一块校训:“原道”及“原道”注释;
各立一块校园分布图,图示方向要按常规,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各立数条标语:如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
各立一块长久能用的欢迎牌;
各立一块校史简介,以免误解是一所新校;
正门立一巨型雕塑:思想者或科技造型。
2.5号楼标明行政办公楼字样,正楼梯口附近贴学校有关管理条例或标语,立教育名人塑像,教育名言语录,体现示范性、启发性。
3.科技楼
门口安装大楼功能简介,分布图示,各活动场所逐步建设到位,力求名副其实。门口贴活动细则,注意事项等。
4.教育楼
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公告栏、通知栏、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
拟在三楼长廊尝试布置为文史类专题宣传,宜少而精,逐步完善。
教室门前走廊贴名人名言或青少年楷模简介;各教室贴统一的国旗、学生守则、办学理念标牌等。
各教师办公室统一贴教师工作细则,优秀教师语录,节约用水用电标牌等。
5.实验楼
门厅贴功能简介、分布图示,学生实验规则等,走廊贴中外科技名人像及语录,安全用水用电广告牌。
6.报告厅(学术交流厅)
设功能简介、安全出口标牌、爱护公物广告牌等。
7.体育馆
立校体育运动图案,贴功能简介牌、分布图示牌、有关体育标语、体育名人简介、活动使用规则等。
8.运动场
醒目处立功能简介标牌、安全使用规则,石刻生命在于运动字样,旁立简介,看台附近立若个宣传栏。
9.餐厅
门口立宣传栏、公示栏、相关广告牌,大石上刻“俭”字,厅内窗口编号,座位编号或编区号,贴相关条例、规章制度、注意事项等。
10.宿舍楼
门厅立分布图示、宣传栏、广告牌,宣传标语以学会生活方面为主。
11.图书楼经装修完毕后再定。
12.庭院
5号与6号楼间庭院拟名:“进思园”,内立若干语录牌。
6号与7号楼间庭院拟名:“景陶园”,内立陶行知塑像,陶行知、叶圣陶先生的语录若干,园内亭子拟名“景陶亭”,柱上贴竹刻对联若干。
13.校内主要大道命名,拟名为行知大道、仁爱大道、勤学大道、凌云大道。
(二)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教育
1.继续开展好学校传统活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效教育。如新生入学教育、假日新视野活动、团组织的各种活动、“五个节”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的活动。
2.继续办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健全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评价及反馈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的自觉养成。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加强学校健康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
4.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各类学生兴趣活动小组。扩大文学社,充实小记者团,成立艺术团、摄影社、棋杜、各种球队、民族体育队、体操队、田径队、艺术队。学校组织成立学生文学院、科技院。
5.定期进行各种传媒活动。
每天有学生广播,定期播放电视录像、电视广播、专家讲座、重要信息发布。
6.每年组织学生才艺展示,学生之星评选,艺术团汇报演出,经常开展各类比赛,提供每位学生有展示自己一技之长的机会。
7.开展文化万里行活动。在师生中开展“文化探源”活动,即鼓励师生利用假期旅游,遍赏名山大川之时,到实地拍摄富有意蕴的人文景观。每年九月进行校内参选评比,从而激发师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纯真之情,起到寓教于乐,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
8.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献计献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真正使市北高中成为令人向往的优良的学会做人、学好成才的乐育之地。
提问者评价
好像没得选了哦……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序 篇
这里是学园,探索求知的学园,教师们在这里辛勤的耕耘,孩子们在这里勤奋地学习。
这里是乐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教师们在这里谱写着人生快乐的乐章,孩子们在描绘着人生快乐的画卷。
这里是家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教师们在这里奉献着人间最美的真情,孩子们在这里放飞着童年斑斓的梦想。
这里是花园,文明和谐的花园。教师们在这里创造着鲜花般的美丽,孩子们在这里享受着春天般的关爱。
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春风,塞上名校——吴忠市利通一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利一的广大师生日益凸现着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谱写着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推出片头——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宁夏吴忠市利通一小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在传承校园精神、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学校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设施建设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园文化建设这个体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的名词,给利通一小的师生平添了几多自豪和骄傲。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了综合办公楼、教学楼、艺教楼、图书楼,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自然实验室、仪器室、医务室、美术室、音乐室、电教室、多功能室、舞蹈练功厅、儿童乐园、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主控室,这些基础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好了骨架。同时投资建设了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台、校园网、校园网站和论坛,添置了文化、艺术、体育、摄影、摄像等设备,新建了电子备课室、阅览室,为每个年级组配备了备课用计算机,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视机、多媒体设施,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建设篇
优美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
学校充分利用空白墙壁,将其变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阵地。未进校门,就能遥望到艺教楼东墙上的体现学校办学宗旨的标语;走进校门,就能看到宣传学校所取得的荣誉的橱窗以及介绍老师的红烛台,使师生产生自豪感、责任感;走进校园,处处可见草坪里温馨“格言牌”,处处可见各处建筑物上刷写的教风、学风、校训、校风建设内容,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再漫步各个建筑物的走廊,墙壁上悬挂着名人名言,伟人画像,悬挂着有关安全、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匾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范师生的行为,营造着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建立了艺术走廊,将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让学生每天行走其间,观赏自己的书画作品,仿佛畅游在艺术殿堂之中,开阔眼界,长智益志,陶情益趣,受到美的教育;建立了学校宣传走廊,将学校在党建、安全、精神文明、德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取得成绩制作成宣传橱窗,展示学校成长的轨迹,激发师生的成就感。
分层次、分年段编制了1至6年级12册学校德育校本教材,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编写了《利通一小教研通讯》,刊登教师的教育教学感悟、教学故事以及学生的作文、家长的家庭教育文章,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站和论坛,加载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绿色上网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庞大、高速快捷等优势,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教室是孩子们播种梦想和记录成长的殿堂。学校充分发挥教室潜在的教育作用,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于教室布置,要求既有文化上的特色,又有艺术上的内涵,还要体现出人文化的要求,要求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个性形象,努力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你会觉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一点对成人的模仿,孩子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创造着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轻松活泼的评比栏,还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展示栏,以及架起师生沟通桥梁的对话栏,无不洋溢着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活动建设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近年来,学校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致力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伴我行”活动月,增强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通过开展预防“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系列教育活动,使师生革除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开展“争创无零食班级”“弯弯腰,捡回一个洁净的校园”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好文明学生、安全文明班级、安全文明组室创建活动,每年六一期间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师生的热情,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学校网站等渠道,通过组织主题征文、致家长信、漫画创作、书画展览、网页制作、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渗透“敬廉崇洁”,思想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
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每年,学校都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学生书法、绘画、摄影、DV拍摄比赛以及文艺会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参加吴忠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以及其他文艺汇演活动,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开展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底蕴。
学校始终把街心广场、居民社区、乡镇敬老院、部队驻地、烈士陵园等作为长期德育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涝河桥烈士陵园扫墓,到街心广场、部队驻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进行慰问演出,到困难户家中慰问,到社区参与卫生打扫、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活动,为边远农村学区和贫困山区捐献教育教学用品和学习、生活用品,到税务大厅、自来水公司、小吃摊点、清真寺等地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之情和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人民的热爱之情,
学校以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为依托,大力开展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积累师生文化底蕴;坚持每年举办一次
“红读杯”知识竞赛活动,分年级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使每个人都是校园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因此,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建学习型校园,做研究型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定期举办教师才艺大赛、技能大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让教师展现自身才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形成人人关心校园文化,人人参与校园文化的良好局面。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天,走进利通一小校园,呼吸到的是清新自然的空气,看见的是郁郁葱葱的环境,听到的是朗朗书声和欢歌笑语,感受到的是一派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气象。校园文化正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式,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这一块块匾牌,记载着利通一小辉煌的业绩,凝聚着利通一小创业者们辛勤的汗水。
这一块块匾牌,体现着利通一小广大教师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示着利通一小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是利通一小全体师生汗水与心血的结晶;这是利通一小在抓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起的丰碑。
一所好的校园应当是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真正让师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乐园,让师生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激发出师生的创新的激情;应当是充满亲情的家园,让师生在家的温馨和亲情中,感受到家的延伸,并体味出人际交往的坦诚与和谐;应当是和谐美丽的花园,让师生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并从中体会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应当是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使师生在艺术的熏陶下陶冶情操,从中学会欣赏、创作和创造,而这一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手段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和实现的,只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时代高度,才能使学校真正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才能促进良好班风、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才能增强学校的内功,保证学校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才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尾 篇
春风化雨勤润物,
桃李芬芳香满园。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利通一小在校园文化建设这条阳光大道上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历程,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书写了一首首探索和拼搏的颂歌。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全体师生将发扬“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埋头苦干,讲求实效;服从大局,团结合作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利通一小精神,在利通一小这座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和谐文明的花园里继续播种希望的种子,演绎出和谐教育的魅力,洋溢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奋然前行,崇尚一流,追求卓越,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征途上,用心智去谱写绚丽的华章,用辛勤去创造新的辉煌!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把握校园文化特征 践行科学发展观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快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1、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提升人的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这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力量,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而肩负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则要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校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诸如提到百年名校,我们自然回想起它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恰恰反映了这些名校的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特色。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校园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我们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对今天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凝聚作用:在长期的群体共生环境下,师生员工对价值观、学校荣誉、理想信念、工作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都会有逐步的趋同或认可,并由个人的精神情感融为共有的精神灵魂,自觉不自觉地为维护这些精神财富努力。这种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精神灵魂,也成为了凝聚集体的纽带。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是师生员工对集体产生了归属感、自豪感、依赖感、幸福感,使人们往往更加团结、对集体更加关心更加爱护。第二、约束导向作用:多年传承的文化传统,集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影响或者约束这个集体内的成员。比如校风、学风、规章制度,都让学校的每个成员思考,我们该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引导师生员工的进步方向。第三、激励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无疑能促进人的创造力、产生工作学习动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对师生员工的心理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教职工来说,良好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往往超过了经济因素对教职工的作用,有事业心有抱负的教职工更愿在良好的环境里做出成就。同样青年学子也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第四、社会影响:校园文化对学校周边地区、学校所在地区和与学校有联系的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有一定辐射作用。在崇尚文化的社会里,校园的文化也成了社会景观。诸如北大、清华、人大等就成了人们的旅游胜地。总之,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注重全体师生的发展,形成一所学校发展的独特风景线。二、校园文化的特性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个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学术精神、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所以学校的教风、学风、科学风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无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日常言行举止、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校园文化具有十大特性:1、知识性。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2、艺术性。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3、观赏性。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4、独有性。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5、系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6、积淀性。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7、渗透性。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8、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9、丰富性。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10、实践性。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原动力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把握其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特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网络文化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校园文化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形成各个学校独特的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纵观诸多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个学校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二)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学生磨炼本领、学会生存、创造人生的“驿站”,进行知识信息交流、体验快乐与忧愁、酿造希望与收获的“生活舞台”。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班级及其建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一方面,我们为可以借鉴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南京一中、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等全国名校经验,另一方面,又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在校内进行集体研讨,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诸如,要求每个班制定班名、班徽、班歌,在班门口悬挂班级名片,还要求各班定期根据各项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布置教室,让文化溢满教室,环境无声育人。另外,每个班还专门配备了解说员,架起他人了解本班的桥梁。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独有性和艺术性。(三)课堂教改文化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四)管理文化《逆领导思考》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凯利说:"说到追随与领导,大多数组织的成功,管理者的贡献平均不超过两成,任何组织和企业的成功,都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因此,学校的管理要坚持情感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尊严,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积极为教职工谋福利,始终把师生冷暖挂在心头,充分发挥师生、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学校的管理要改变管理模式,打造运行平台,建立校级—→处级—→年级的层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得各科室树立服务意识、反思意识、模板意识等“六种意识”,使各科室真正发挥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职能,各个年级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形成一个团结的学校团队 。学校的管理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积淀性和传承性。上述种种校园特色文化,处处彰显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又开拓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色,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先了解本校校园文化,然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将自己对校园文化的想法,建议,以及问题提出来,然后再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即可。
范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说校园是一位美人,那么,校园文化则是他的服饰。这些服饰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庄重、有的典雅……
当快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大家的手上、桌上、书包里、抽屉里都堆满了名式各样的工具书、复习卷、资料,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同学们有的手不释卷;有的在一张张卷子上奋笔疾书,就差“头悬梁,锥刺骨”了。
到了考试时,除了文具,桌上没有多余的物品。没有平常上课时飞来飞去的纸团;也没有人互相抄阅。有的只是低头沉思,努力拼搏和不服输的精神。竞争,是校园最典型的文化。
当学习累了时,我便会把目光移向窗外。看着窗外的一片翠绿,顿悟“草色入帘青”之妙。有时会看到一群憨态可掬的灰鸽子在地上散步、啄食。我不禁羡慕他们的悠闲自在。
如果是阳光灿烂的课间,则会看到一个个嬉戏、打闹的学生,他们与一辆辆自行车、一棵棵树、一间间教室、一栋栋教学楼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构成一幅美丽的校园风光图。当我欣赏这幅美景时,我想:这该是校园最美的文化吧?
在运动场上,我们全班都注视着我们班跑接力赛的同学。一声枪响后,一道白光飞速向前,杨馥波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飞去。100米外的接力手则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松懈。
当最后一棒接力手出现在终点不远处时,我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齐声呐喊,为他加油、助威,最后他没有让我们失望,跑到了第一名。在一阵阵欢呼声中,我思索:合作是校园最重要的文化。
校园的早晨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早上七点十分教室里就灯火通明。早来的同学使“冷清”的教室变得热闹起来。有交作业的、有收作业的——黑板上总少不了要交的作业。如“雾里”作业、“树鞋”作业等等。抄补作业的人自然不用说,每天都有。
学生会的人也自然不用说,是抄补作业的人的“死对头”。学生会的人讲究“兵贵神速、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常常在各个教室神出鬼没、出其不意。他们每次走出教室,都是“战果累累”。抄补作业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在走廊里、教室里闲逛的人只要一见到学生会的人就会大声疾呼:“城管来了。”抄补作业的人便以光速收好作业,像狐狸一样敏捷。学生会的人一走,他们便“死灰复燃,继续抄补。看到这番景象时,我在心里嘀咕:呵,校园的早晨是最热闹的文化。
校园就像大海,校园文化则是汇入大海的河流。有滔滔不绝的长江、黄河;也有时断时续的涓涓细流;还有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
校园处处皆文化。让我们遨游在校园的海洋里,去探寻、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吧!
扩展资料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常见的形式有:
①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的总结。
②直接写出要讲的问题或意见,可用序号1、2、3等表示,问题讲完,即告结束,不写开头和结尾。
③汇报经验、情况的发言,内容比较系统,它包括情况叙述、经验介绍、体会收获等,这几方面的内容要连贯地写出来,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写发言稿和演讲稿相似,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
①观点要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的说明; 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要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的词句,最好运用大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