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绿色化学三大期刊

2023-12-10 18: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绿色化学三大期刊

绿色化学期刊是一区期刊。

green chemistry是一区期刊。green chemistry即绿色化学,研究方向是化学-化学综合。

一区和二区期刊共计81本,综述类20本。绿色化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论坛,发表关于发展可替代可持续技术的创新研究。绿色化学的范围基于但不限于Anastas和Warner提出的定义。

绿色化学是利用一套原则,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或产生,在设计、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绿色化学是这门跨学科科学的前沿,它发表的研究试图通过开发对生物和环境本质上无害的技术基础来减少化学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工的研究方向

对清洁硝化和还原技术展开研究,主要以污染问题严重的重要染料的关键生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如红色基RG、红色基G等。

清洁新工艺研究的开展、开发与工业化应用,使传统硝化与存在于硝基还原工艺中的重污染问题得到减少甚至消除,在技术方面支撑我国染料合成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向传统硝化和清洁化生产硝基还原工艺作出示范。

绿色化学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绿色化学是一门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绿色化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与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地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绿色化学的实施,需要上述学科的知识做基础并带动这些学科的发展。从科学观点认识,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认识,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认识,它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它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对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物、副产物的产生,力求使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因此,绿色化学是发展生态经济和工业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研究新反应体系,其中包括新合成方法和路线,寻求新的化学原料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探索新反应条件如超临界流体、环境无害的介质以及设计和研制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环境的治理是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之恢复到被污染前的面目,而绿色化学则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策略,即所谓污染预防。既然没有污染物的使用、生成和排放,也就没有环境被污染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绿色化学的途径,从科学研究出发发展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工技术,才能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1)绿色化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1990年美国颁布污染防治法案,并确立其为国策,推动了绿色化学在美国的迅速兴起和发展。1996年,美国政府设立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奖励在利用化学原理从根本上减少化学污染方面的成就。1997年由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联合成立了绿色化学院;美国化学会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所”。日本制定了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等以绿色化学为内容的“新阳光计划”。欧洲、拉美地区也纷纷制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科研计划。有关绿色化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不断增加,展示了绿色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美国每年有以绿色化学为主题的哥登会议(Gordon Conference)。1999年绿色化学的Gordon Conference在英国牛津召开,同时出版了《绿色化学:理论与应用》专集;同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国际性化学期刊,旋即在欧洲掀起了绿色化学的浪潮。总之,绿色化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与发展方向。
  我国对绿色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也十分重视。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动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院士咨询课题,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资助了“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自1998年开始举办了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的发展。以后每年举行一次, 2001年在山东省召开了第四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2)绿色化学的发展预测
  作为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科学,绿色化学已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十年绿色化学主要研究的问题(又称12项原则)是:
  1) 从源头上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 合成方法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3) 在合成方法中尽量不使用和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4) 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品;
  5) 尽量不使用溶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它们必须是无害的;
  6) 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耗应最低;
  7) 尽量采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
  8) 尽量减少副产品;
  9) 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10) 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应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
  11) 发展适时分析技术以便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
  l2) 选择参加化学进程的物质,尽量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