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群众工作论文题目

2023-12-06 03: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群众工作论文题目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论文3 篇精选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导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群众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和考验。准确把握党与群众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自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是自觉坚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 党的群众工作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党要通过深入细致、有效管用的群众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密切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宣布自己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而且在实践中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始终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正是这一优良传统,才使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在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 训过程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当前,密切联系群众的考验非常严峻,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存在。一些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有所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漠。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滞后,正确处理群众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本领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新形势,我们只有立足密切党群关系,不断加强群众工作,才能始终代表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保持先进性,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 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离开了这个核心,就必然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坚持这个核心,就能够使党赢得群众的支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较为集中和凸现的时期。对此,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并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目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问题就是利益问题,而利益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这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所在。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注重维护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保持同民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完善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机制;要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的每一步、施政的每一策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我们的力量之源,筑牢我们的执政之基。 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是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 群众立场是反映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 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干部才能够始终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全党同志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多样化社会条件下人民利益的实现。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影响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主要因素来看,依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解决矛盾、做好工作的根本之道。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的提高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第二,所有制结构和利益结构的调整,是产生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面对的新情况。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寻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三,某些人民内部矛盾是由城 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带来和加剧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转型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是正确的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是开展工作并达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不断提升素质的群众面前做好群众工作,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努力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自觉运用此方法,主动确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并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作发现事物内在问题和规律的过程;当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当作不断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其次,要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通过自觉运用此方法,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主动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主动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要运用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的方法。通过自觉运用此方法,注意在把握全局的过程中克服对全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薄弱环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第四,要运用说服、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通 过自觉运用此方法,要善于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善于在联系群众、为民谋利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善于在为服务群众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第五,要运用总结经验、吸收借鉴的方法。通过自觉运用此方法,努力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并在解决新问题中实现新的探索、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 群众工作五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党夯实执政基础的“生命工程”,也是各级党委、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自觉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想不想做群众工作直接检验着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和官德人品。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现在交通、通讯发达了,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薄了。有的干部下乡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城里谈一谈,像鸭子浮在水面游,对群众没有感情,哪怕给群众送去钱物,群众也不会满意。增强群众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如果对人民无所挂念,奢谈做群众工作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纸上谈兵、无的放矢。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做好群众 工作作为一种修养来加强,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种作风来锤炼。要时刻把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视人民的事业重如山,为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要带着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干事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期望挂在心上。 第二,要解决“愿不愿”的问题 愿不愿做群众工作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群众立场。毛泽东同志曾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要充分认识到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对人民常怀敬仰之情,唯有如此,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对人民群众要常有敬重之念。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对人民群众要常存畏惧之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伟力,因此人民群众最可畏。倘若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不管什么人都得垮台。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要“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其中的“怕”,指的就是畏惧之心。纵观世界各国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特别是一些大党老党的执政教训,往往是在取得政权之前不乏奉献和牺牲精神,与人民群众走得近、连得紧,在取得政权之后却把人民群众作为统治对象,对人民群众的畏惧之心荡然无存,执政危险由此产生。因此,在人民群众面前,领导干部必须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忘记根本、忘记初衷、忘记使命。 第三,要解决“敢不敢”的问题 敢不敢做群众工作彰显了领导干部的气节和操守。共产党人干事业,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领导干部要成为群众公认的领头羊和带头人,这种影响力和带动力是上级封不出来,权力压不出来,自己喊不出来的,必须以个人良好的操守和形象来形成和造就。 要把人民当主人来尊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领导干部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资格多老,都是人民的公仆,要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而不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同时,公仆就意味着牺牲、奉献,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毛泽东同志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扬和保持这种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要牢记责任,扑下身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业余爱好,保持一身正气,才 能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勇敢地担负起团结带领群众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任。 第四,要解决“善不善”的问题 善不善做群众工作映衬出领导干部的谋略和智慧。领导干部是管宏观、管方向的,形势越复杂,“罗盘”的引领作用就越突出,任务越艰巨,“战鼓”的激励作用就越重要。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干正确的事”的硬本领,更要有“正确地干事”的大智慧,遇到问题必须拿得出主意、拿得出好主意、拿得定主意。要尽量把视野拓宽一些,把眼光尽量放长远一些,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在党的群众工作全局中了解和把握客观实际,科学安排工作,合理配置资源,使决策符合人民的愿望。 要主动问政于民。党能否做到执政为民,关键在于能否坚持问政于民,使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主动问需于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主动问计于民。领导干部要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中,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起来,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第五,要解决“能不能”的问题 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和意志。做群众工作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凝聚着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了解群众疾苦,做到在群众家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热情服务群众,坚决克服官僚作风,切实改变“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把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贯彻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使党员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 要依法维护好群众权益。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检验尺度,努力解决与群众权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要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尽早处置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现场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牢记群众观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做好群众工作,是对每一名法官能力的严峻考验。法官在新时期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牢记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工作中,法官要随时注意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对人民群众和颜悦色、亲密无间,紧紧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做到“三心”,即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探索和建立化解各种矛盾的机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群众观点的强弱,实质上是对群众感情问题,是世界观和宗旨意识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对法官来说,对群众的感情,是衡量法官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的一把标尺。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越深,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就越强,就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会自觉与群众结合,并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就会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份内事,把为民办事当成一种快乐、一种满足。同时,法官与群众建立了感情,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群众就能体谅,矛盾就容易化解,问题就容易解决。“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人民法官只有把自己的感情、利益和命运与老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才能更好地更有利地维护群众利益。 法官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况下控制局面。要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做好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保障和服务民计民生是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官只有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才会把法官看在眼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实际,把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百姓身上,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暖民心, 努力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让百姓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稳定的好日子。 在新时期下,法官要牢固树立好群众观点。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形成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的正确司法理念。要把司法过程变成做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坚持公正廉洁文明规范司法,认真解决好群众实际问题,努力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司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对法官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法官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眼睛”,是读者关注的首个要点,特别是对于社会学专业论文来说,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导师的评审结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社会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与选题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体育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社会再生产机制: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的人类学阐释--来自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民族志 报告

2.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

3.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 文化 遗产保护--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

4. 社会分层视角下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 体育运动

6. 体育类大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探析

7. 湖南省体育产业统计机制的发展与保障

8. 体育运动对干预青少年网瘾作用的研究

9. 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比较分析--兼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革新

10.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图瓦人. 克里雅人. 罗布人民间体育文化研究

11. 浅析个人主体性不同时代的体育目的

12. 中国古代女性观的嬗变与女子民间体育的历史回顾

13. 休闲体育对离退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研究

14. 用体育运动戒除学生网瘾的可行性分析

15. 社区体育对社会资本的构造性功能

16. 后现代女权主义与美国妇女体育评述

17. 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影响初探

18.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

19. 体育生活化视域下的和谐家庭构建路径研究

20. “社区. 学校. 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研究--以景泰社区为例

21.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以散杂居区为例

22. 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体育干预模式探究

23. 从危机公关的视角试析体育明星的“傻爸爸”现象

24. 娃娃们需要更多的体育课

25. 体育消费的互惠激励机理研究

26. 政府. 民间和学界在村落体育保护传承中的角色定位

27. 广西融水芒哥坡会的体育人类学分析

28. 青少年“网瘾”体育参与干预模式建构

29.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

30. 体育干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以云南为例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大众体育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32. 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33. 运用“社会助长”效应促进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发展

34. 当代女大学生身体审美观扭曲与体育之救赎

35. 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对体校竞技训练的影响--以南京体育学院附属学校为例

36. 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变迁

37. 社会体育调查中缺失数据处理 方法 的比较研究

38. 基于PLS路径模型的农村妇女体育行为影响因素--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

39. 从体育运动看古希腊人对女性的性别建构

40.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41.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竞技体育平等参与权探析

42. 发展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

43. 体育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分析

44. 从文化学视角论休闲和休闲体育

45. 想象的共同体:电视. 体育与民族身份认同

46. 日本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

47.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情绪与职业认同关系研究

48. 高教版《体育统计》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实际意义解析

49. 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50. 重庆市对留守 儿童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研究

51.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再审视

52. 体育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跨文化解读

53. 体育类商品 广告 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54. 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统计学“短学时”课程探析

55. 礼仪课程是体育大学生人文 教育 基础

56. 中国城市文化. 体育休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57. 影响辽宁省城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因素

58. 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59. 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同志来我院做“我的成功之路”报告

60. 中日两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闲暇时间与体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1、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2、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3、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

4、社区教育社会评价问题探析

5、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 反思

6、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7、近十年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8、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

9、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10、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

11、“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

12、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13、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14、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律探析

15、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

16、社区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国外社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8、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19、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

20、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

2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2、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

23、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

24、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5、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

26、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 经验 证据

27、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

28、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29、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

30、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

31、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2、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33、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

34、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

35、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

36、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

37、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

38、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

39、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

40、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

41、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

42、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

43、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44、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45、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46、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

47、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48、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9、南宁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50、试论青少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1、对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简要探析

52、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53、刍议老年教育如何选择定位

54、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社区教育智库建设的启示

55、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管理特色探析

56、栖霞街道“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探索

57、雄州街道志愿者队伍自主建设探究

58、“社会妈妈关爱团”扶持特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

59、引导社会民间组织打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60、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社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 传统文化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19、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20、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21、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22、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

23、大学生寝室交往的人际动力研究

24、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研究

25、大学生人情消费问题的思考

26、大学生社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一某高校为例

27、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8、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29、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30、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31、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32、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33、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34、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35、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36、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37、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38、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39、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40、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1、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__大学为例

42、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43、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44、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__大学为例

45、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46、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47、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48、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49、环境问题研究(民众的环境意识研究;民众的环境行为研究)

50、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51、家庭的功能演变研究

52、家庭的居住方式研究

53、家庭社会工作在我国的需求调查

54、简析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化的理念研究

55、简析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56、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

57、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的失范问题

58、旧城区改造与"文化保护"

59、救助管理工作中政府社会家庭责任解析

60、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热门题目有哪些

★ 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

★ 发展社会学论文题目

★ 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2)

★ 社会学毕业论文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论文题目

希望对你有帮助。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历史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等多种因素造成而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使得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工业、工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社会不公正。其严重后果在于使得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形成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排挤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克服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历史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等多种因素造成而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使得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工业、工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社会不公正。其严重后果在于使得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形成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排挤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克服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对农民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这个论断是否正确,从以下相关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

一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1;1985年该比例下降为 1.86:1,因为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发布5个“一号文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此后呈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为 2.90:1,2002年为3.11:1,2003年,继续扩大到3.23:1,2004年已经接近4:1;到2005年才略有下降,为3.22:1。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测,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5年增长5%左右,低于2005年6.2%的增幅。在城市仍保持较高增幅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透露,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 236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有4067万人,合计6432万人。

二是2004年是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最大的一年,总量达2000亿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总共也是2000多亿元,主要是靠粮食产量增加7945亿斤、价格上涨25%所实现的。说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支出过程中大大“缩水”,没有能真正落实到农业上。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同志说得好:支出的各类科目“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否则当年的农民收入应该更多些才对。

三是建国已经56年,农民的教育情况依然差强人意。当前,我国农民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以下的占3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全国92%的文盲在农村。在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 9·1%。

在国家公布的失业率中,从来只是统计城镇居民失业情况,根本不将农村近1·5亿的富余劳动力包括在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费医疗体系建设,前些年也不包括农村居民。

四是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在世界范围,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而在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9。近年来农村的贫富差距加大显著,农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1999年我国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0.456。以此为参照,农村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的警戒线。

从城乡居民储蓄来看,储蓄余额8万亿元左右,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占约1/8,约1万亿元。若从居民享有的水、电、道路、通信、卫生等公共产品的差距来看,城乡间的差距要比20世纪70年代末更加扩大。

五是农村的生存状况恶化。2003年9月10日是全球第一个“预防自杀日”。根据卫生部2001年的报告,自杀是我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 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每年自杀人数约为25万,自杀未遂人数据估计超过100万,其中90%在农村,女性比男性高出25%。农村女性的自杀率约为10万分33,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可见作为农村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农村妇女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之大。

子女读书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的头号负担(约占家庭收入的36%)。从长远看,如果农民子女的求学受到身份限制,必然形成低素质人口的复制,而与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要求相悖。

农业的成本上升,农民的生存成本上升。据京津高校大学生回乡支农调查的数据,现在一个农民工进城打工,平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除去支付药费、住宿费、生活费、800元的交通费,实际拿回家的不足1000元左右。一个年轻农民要靠每年这点积累完成造房、结婚、生子、敬老,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

现在,让我们依据以上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实现,即体现权利、规则平等、收入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公正是政治性概念而不是道德体系。当然,道德实践有助于社会公正理论成为社会共识,但无能力约束不公正行为调和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

社会公正失衡必然导致社会排挤,国家、企业、各利益团体成为推动和施动者,在维护其所期盼的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时,把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排挤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国家福利制度的主流,使之处于有关政策的边缘。就是从国家政治生活原则上来说,一些制度和政策对他们都适用,当询问由那个部门来落实时,就会出现谁都该管、又都不能全管,最后无人管的结果。

请同志们注意,我使用的概念是“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而不使用当前学界引进国外社会学而使用的“社会排斥”概念。

在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排斥的定义是:“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排斥研究,把排斥出自何处,分为经济排斥(包括劳动力市场排斥、贫穷和消费市场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排斥5个方面,把谁被排斥,分为个人、团体和空间3个方面。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排斥”具有矛盾绝对性、动态性和激化性。社会排斥由其社会制度本质决定,并且贯穿社会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

我们国家当前出现的社会排挤、边缘化,只是在操作层面上出现的局部的、暂时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显现。我们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把农民边缘化的现象、社会排挤现象都是违宪的,是要在实践中经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的。

理论认识层面,我们思想上已经明确了,该说的都说到了。问题是指导思想和社会实践产生了严重脱节,该做的没有真正做好。

目前我国社会公正不够理想的原因在于: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糕不够大,吃的人太多”。二、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大量“非市场经济”因素。首先是腐败,其次是垄断,最后是假冒伪劣。三、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政府职能缺位。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多,真正落实到位的少。

这些,要靠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来调解,靠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证,仅仅靠道德建设是不能实现的,当然我们对道德约束的作用不应低估。应该说,国家要制定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很多了,问题是实效不理想,要追问的应该是为什么不能落实或者落实的不好,是相关政策制定的不切合实际,还是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干部思想认识有问题,客观条件不具备,财力物力有难处?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原则而笼统,地方微观运作跟风走形式。

宏观上都没真正弄清楚弄明白的问题,微观上是不可能弄清楚弄明白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名称一会儿是“农民工”,一会儿是“进城务工人员”,定位是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农民。在宏观上高度赞扬农民工对国家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贡献,而在微观上却不能对农民工应该得到保护的合法权益,用宏观上已经为之制定的、强而有力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其结果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付出劳动力之后,长时期拿不到工资,要到国家总理亲自过问,揭开问题的盖子,才发现拖欠工资总量大的令人吃惊。最基本的社会分配都不能实现社会公正,这就是把农民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边缘化,对农民进行社会排挤。可见,只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人说事,应该说是找错了真正的责任承担者,因为问题是出在了保证社会公正的宏观上。

在城市中小学都是国家办的时期,农村的中小学大量是民办的,于是有了“民办教师”,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农民的孩子却难以享受国家义务教育法赋予的权利,而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一直是写入宪法之中的。现在,又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求学难的问题。

农民的一切,听从党的政策、政府的安排,农民、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村,还要叫农民。若不是由于土地征用关系到农民的生命线,农民总是会忍受下来的。面对有的干部借着产权改革,卖了荒山、荒地、企业,又在土地上打主意,凭借基层政府的权力对农民进行社会排挤。农民认识到,一旦失去土地,生活就只能依靠政府救济,真的是被边缘化了,他们就忍无可忍了。目前农村矛盾激化主要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农民并没有过错,反而是为农民维权的力度太软弱,要害是法大还是权大,干部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受到强而有力的监督。问题还在宏观上面。

三、

作为社会主体的非农民阶层是如何对待农民的?2005年底,北京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对进入北京的人员应该要求具备一定的素质。好人、坏人,素质高低,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可争论。可是要真弄明白为什么人们要进北京并不难,不就是因为北京享有许多方面超国民待遇吗?北京享有的资源多,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样的考分,北京考生能上北大,河北考生上本科都难。这种人为制造的社会排挤,依据的是那部法律法规?一旦取消了这些超国民待遇,人们要去北京,就真的因为它是祖国的首都了。

当人们对这些都已见怪不怪的时候,表明我们的社会默许这些社会排挤现象的存在。北京如此,大中小城市也都如此,最终,就落在了农民的头上,而这些现象,和我们国家国体性质并不合拍。

在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征文通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三农’是我们的母亲,她无私的哺育了工业,养育了城市,可是今天,她却失去了历史的风采。由于城乡间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失衡,历史欠账较多,致使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严重,┅┅农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深层次的原因不正是对农民的社会排挤、边缘化吗?

共产党人不应回避这些问题,更不应回避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应以大无畏的精神,以历史地、发展地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表达的坚定执政信念:弘扬“两个务必”,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新时期的三民主义”。其后,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做到政绩观、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内在结合和统一的问题,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其核心,统领工作全局,并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统一纳入了科学发展阶段观。

胡锦涛总书记说:“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胡锦涛接连地提出14个“如何”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探索和回答的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他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

正是在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新时期的治国理念得以完成,这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新时期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找到了解决的新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要以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关注农民增收问题,使农民受益451亿元;2005年的“一号文件”,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取消牧业税,明确2006年在全国免征农业税。2006年的“一号文件”,以数千亿元的转移支付支援农业建设。党中央的八个一号文件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现在,农业税取消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农村孩子读书的课本费全免了,农村的道路建设投入大了、建设速度快了,┅┅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五个统筹,第一个就是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摈弃掉原有的社会排挤现象、边缘化现象,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开始向城镇转移,由农业转向工业及第三产业,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森严的户籍壁垒,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并未形成,从农民工进城后,从就业岗位、劳动报酬、社会福利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来看,城市对农民是“经济吸纳,社会排挤”,使得进入城镇的农民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根源在于有一个长期困扰我们、至今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就是对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应该如何认定:是居住在农村、户籍在农村,就是农民,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才是农民。也可以说,长期以来,国家从没有以对农民这个复杂的社会阶层进行动态的、量化的剖析,来确定农民的身份。

中国社会学家陆学艺提供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刮阶层变动状况”表明,农村人口当前已经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农业劳动者(46-50%)、城市农民工(16-18%)、乡镇企业农民工(16-17%)、农村知识分子(2·5%)、个体劳动者、个体户工商户(7-8%)、私营企业主(0·4-0·6%)、乡镇企业管理者(1·5%)、农村管理者(7%)。这是1999年依据有关部门资料推算出来的数据,据此显示出在我国农村现有的全部农户中,收入的90%以上来自农业经营的纯农户家庭约占62·4%,他们才是名实相符的农民。

只有名实相符的农业劳动者才是农民,只有他们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只有他们才会长期在农村生活。就是说,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只是目前农村人口的60%左右。

为什么一说农民就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呢,因为我们认定了住在农村的身份就是农民。依据这样的认识来制定政策,明确的针对性显然是不可能具备的。

要害就在户籍制度上,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还必须加上一个户籍身份: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份户籍制度,是1958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之后,为了在中国农村建设计划经济体制,遂以人民公社体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村人口户籍制度,三项制度共同作用,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当时的农村人口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社员,也是当时对农村人口的称呼,社员都是一起生产劳动、一样贫富,经过了20年,一直到1978年,农村基尼系数还是0·22。防止农村出现两极分化的目的达到了。

为了要渡过灾荒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就更加强固,粮食,分成商品粮和非商品粮,城市人吃供应的商品粮,农村人吃自产粮。户籍制度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身份。那末,这样一个本应随着改革开放进行改革的制度,为什么又经过长达20多年的过程,还是不能有所变动呢。没有人多问为什么,当然,有人问了,也不可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

可是,改革开放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人口建设需要大批的建设者,众所周知,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城的举措,曾造就了一批早期的改革家。可是跟着户籍制度就强化起来了,农民在城市要领取暂住证,农民还是农民。还有了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等等农村系列的新身份。

户籍制度的改革,要从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高度来考虑,不能把它作为一项户籍管理工作交给公安部门负责。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消除身份制的影响,把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纳入国家整体的社会流动,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从城市化、工业化到现代化,这是任何国家实现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我国也是绕不开的。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转换思路了,把农民界定为只是一个职业概念,过去的农民身份不再存在,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数量才会减少,当在户籍面前都是公民,都可以在整个社会流动中自由流动时,对农民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现象才会得到克服,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破题,并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什么新提法了。196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是当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20世纪80、90 年代,在中央文献上,几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在于条件不同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从农村支援城市,为工业提供积累,发展到了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了。与此同时,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也扩大了。重要的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已经到了应该打破的时候。这是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还有一点也是要注意到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强大的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有了一支新的重要的建设力量。党中央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此之前,还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形势如此逼人,解决好干部和农民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每亩耕地,国家补贴48元,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修公路,国家补贴75%,村里集资25%,农村的干部坐不住了,这要看村里经济实力,看村干部组织动员能力,有些地方农民心理嘀咕,干部捞钱、捞吃喝的机会又来了,往外掏钱就不积极。没有农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新农村建设要热火朝天的搞起来是很困难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时期的创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和“五要五不要”。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必须坚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注重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进行攀比;要民主商议,不要搞强迫命令;要有特色,不要千篇一律;要扶持引导,不要包办代替。真正做到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所总结的:农村干部做事情应该做到“内容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知情权;项目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决策权;监管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参与权;验收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监督权。”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不会是那种地多人少国家的模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家庭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只占全国人口5-10%。而是要走一条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方针,使农村的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软硬环境建设,在几年内有明显的新进展,逐步实现农村的生产、生活现代化。

住在农村的人,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人:一是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纯农户;二是农业兼业户,收入大部分靠农业,小部分靠非农业;三是非农业兼农户,收入来源大部分靠非农业,小部分靠农业;四是住户,住在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收入靠第二、三产业。国家的惠农政策界限明确,对象是纯农户兼顾农业兼业户,因为他们的职业是农民。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四类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还会发生转化,一、二类人会减少,三、四类人会增多,农民数量减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农村就转换成为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居民社区,与城镇的发展内在的结合在一起了。韩国、日本的农村社区,就是这样形成的,在他们的农村社区中,除了种田务农的农业劳动者之外,也住有在城市工作的教师、企业员工、商人、自由职业者。有的农户,子女到城市工作了,父母留在农村种田,家庭还在农村。因为农村社区的生活条件,水、电、路、讯等,并不比城市差很多。而村子里生产的远近闻名的农产品,还足以使之产生家乡自豪感。

目前,有的农村出现的大搞物流市场,大搞高档住宅区开发,大搞旅游景点,主观草率并村的做法,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是少数干部的扭曲政绩观在作怪,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延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我的发言占了太多的时间。在结束发言,听取大家批评之前,我再一次总结一下我的发言主旨:

是时候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应以深化改革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我国的《农民权益保护法》经过多轮调研,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法律草案将在2007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那时,对农民的界定必须明确,《农民权益保护法》有助于克服对农民这个复杂社会阶层的笼统化对待,清除社会上对农民社会排挤和边缘化现象。与此同时,有一大批被农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对农民进行组织动员,明确奋斗目标,焕发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克服依赖思想,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文化工作随想录: 论文选题须有几个意识求答案

论文的选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论文的价值,如果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哪怕是写得稍显平庸了一些,但给人们新的思考问题的视角,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进的研究。相反,如果你的论文写得再严谨,表达得再到位,如果论文选题是别人所熟知的,老生常谈,这样的论文有什么价值呢? 关于论文选题,有些建议和朋友们分享,请朋友们指正。 第一,要有宏观意识 在确定论文选题的时候,既要立足于当地群众文化工作蓬勃发展的实践,又要自觉地从宏观的角度,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当下的群众文化现象、群众文化创新实践,思考要尽可能地深远一些,不断挖掘内在的价值。要熟悉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论文的选题既接地气,又有普遍的意义,体现出论文应有的价值。以去年浙江省第十二届公共文化论坛“综合文化站发展专题”为例,一些优秀的研究者就是从宏观着眼,写得很有见地。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回顾“十一五”成为2010年下半年一个热门的话题。省群众艺术馆理论调研信息中心周航主任在大量数据支持下,梳理了浙江省这五年期间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撰写了《浙江“十一五”时期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同时敏锐地指出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站在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对“十一五”综合文化站建设进行思考和研究,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获全国综合文化站发展论坛一等奖自然在情理之中了。金才汉先生是我钦佩的一位群众文化研究者,他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却是浙江省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的专业户,他的论文选题有独到之处,善于从宏观层面来思考问题。针对群众文化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领导说了算”、“长官意志”,有违群众文化工作规律的现象,金先生撰写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科学化的理性思考》,从提高综合文化站工作科学化的意义着手,阐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科学化的主要内涵和实现途径,既契合高层提出的工作科学化的理念,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二,要有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群众文化研究者来说,以科学怀疑为前提,对已有的群众文化研究成果进行大胆的质疑,对群众文化实践进行理性的反思,不断深化群众文化规律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群众文化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人们进行研究、探讨。群众文化研究不应仅仅是对于政府政策的解读,应该如社会学研究者那样,深入基层,关注民众的文化权益,关注民众的文化需求,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思考破解问题的对策,使群众文化研究扎根于民间,根深才能叶茂。在2010年浙江省第十二公共文化论坛“综合文化站建设专题”中,我欣赏其中的一篇论文《浅论乡镇综合文化站考评中引入群众满意度测评的障碍及对策》,作者金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虽然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才两年,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这个挺有意思的选题,其敏锐的思考令人欣喜。对综合文化站的考核评估,往往多注重于文化设施、政府文化投入、文化工作内容等项目,而作为综合文化站服务对象的当地民众没有发言权,考核评估的机制设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金笑以其良好的问题意识,关注综合文化站考核评估工作中的这一缺失,展开理性的思考和探究,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也是该篇论文获本次论坛征文一等奖的原因之一。群众文化研究关注文化民生,以科学的怀疑精神关注存在的问题,是群众文化论文选题中一个富有实效的方法。 第三,要有前瞻意识 群众文化研究的前瞻意识,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具有的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远见,或者能够从具体的群众文化现象中推理、预测群众文化发展未来的意识。群众文化研究既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去反思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也应该从历史和当下的群众文化现象中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探讨群众文化发展走向,为群众文化实践起到理论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群众文化研究者要理性的思考,从纷繁复杂的群众文化实践中,细心梳理群众文化发展的规律,对群众文化现象具有敏感性,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导向,从网络技术广泛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敏锐地捕捉到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当网络时代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就在几年前组织承办了全国群艺馆网站建设论坛,就群众文化工作的网络化趋势进行深入的研讨,组织者的群众文化工作前瞻意识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就在2010年全国综合文化站发展论坛上,我在论坛上交流了题为《互联网时代沿海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工作的历史转型》的论文,指出送戏下乡、送书进村等有限的文化服务,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却是缩小城乡文化鸿沟的一个有效载体,有效地突破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瓶颈。随着农村年轻网民的大量涌现,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农村文化的面貌,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当互联网成为农村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农民文化生活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农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才有可能实现。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综合文化站网络化趋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农村综合文化站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型,改变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顺应农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将群众文化工作向互联网延伸,让互联网助推农村文化工作的蓬勃发展,这在沿海发达地区更是迫在眉睫。与会的一家国际知名计算机公司的职员饶有兴趣与我交流这方面的想法,成都市群众艺术馆资深的群众文化研究者郑时雍先生热情地将我的论文刊发在《成都群众文化》刊物上。我的论文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对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前瞻意识,却是群众文化研究者不可缺少的。 在几年前浙江省群众文化论文加工会上,我遇到了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文化工作的年轻朋友,他在听了一天的论文逐篇讨论交流后,深感到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他发现自己写的论文虽然结构严谨,论述有力,论文的内容却是正确的废话,遂决定回去后重新确定选题,进行写作,不久后他新的论文获文化部社文司和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组织的全国农民工文化论坛一等奖。重视论文的选题,让他深切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研究和写作的快乐。关于论文选题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