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打赢这场硬仗,全国280万扶贫干部奔赴一线,黄诗燕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观看黄诗燕 事迹 观后感 5篇,希望你喜欢。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一
黄诗燕,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因公殉职,时年56岁。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基层一线,勇挑工作重担,9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解决民生难题、提升幸福指数,不断解决问题、解决难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艰苦卓绝、打通绝壁,带头引路、誓拔穷根的平凡壮举,造福了广大村民,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黄诗燕、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黄诗燕、毛相林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他们牢记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靠苦干实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靠执着坚守铺就幸福生活道路,靠高尚风范赢得群众广泛信赖,展现出忠诚的政治品格、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黄诗燕、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黄诗燕、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黄诗燕同志亲属代表、毛相林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国务院扶贫办、湖南省委、重庆市委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亲属、同事和当地干部群众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二
国庆、中秋佳节将至,9月30日,省委书记杜家毫先后来到株洲市、怀化市,看望慰问株洲市政协原副主席、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和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同志的家属,代表省委和全省党员干部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剑飞一同看望慰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朝晖参加株洲看望慰问。
来到黄诗燕的家中,杜家毫与他的妻子、女儿亲切交谈。杜家毫说,黄诗燕同志常年工作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炎陵县 20 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同志感到悲痛和惋惜,组织和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得知女儿黄心雨大学 毕业 已走上工作岗位,杜家毫勉励她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遗志,扛起家庭重任,锤炼坚强意志,以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和成长进步来告慰父亲。
杜家毫还到蒙汉家中,看望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在与黄诗燕 、蒙汉同志家属告别时,杜家毫反复叮嘱当地负责同志,黄诗燕、蒙汉同志是用生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省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导干部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特别是把廉洁自律作为生命线,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如今他们因公殉职,我们要切实关心其家属子女,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杜家毫指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诗燕、蒙汉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立足各自岗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中当先锋、作表率,为谱写湖南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坚决落实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精神,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同时,更加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坚持和完善健康体检、健康疗养、关怀帮助等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基层干部身心健康,营造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三
仲秋时节,老区炎陵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又迎丰收年,人们更加怀念带来巨变的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
炎陵县地处罗霄山深处,2011年5月纳入罗霄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当年6月,黄诗燕就任炎陵县委书记。他九年如一日,扎根扶贫一线,带领20余万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直至2019年11月29日因公殉职,年仅56岁。
近日,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最后一道脱贫攻坚“战斗令”
2019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县召开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会议。黄诗燕脸色憔悴,但坚持作了20多分钟讲话。他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神提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这是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战斗令”。当天下午,因多日劳累,他骤然倒下。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但脱贫功成,务必在我。”黄诗燕在炎陵工作期间,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黄诗燕初到炎陵任职时,该县贫困发生率19.5%,农民人均年收入297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老百姓渴望脱贫,黄诗燕深感重任在肩。为争取招商项目,他有一次清晨5时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上滑行100多米后撞上护栏,所幸有惊无险;为办好在长沙、深圳两地的招商活动,他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安排工作人员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为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9年脱贫攻坚,老区换了模样。在黄诗燕履职的2011年至2019年间,炎陵县经济总量增长199.3%,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6.57%下降到现在的0.45%;炎帝陵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炎陵相继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城”“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等称号,全县旅游经济效率和质量增长均跻身全省前十。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
黄诗燕“生在普通农家,长在田野山坳”,坚信“农业做好了,农民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1年,他提出建设全县农业“一带八基地”,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炎陵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奖励扶持 种植 大户,以炎陵黄桃为突破口,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农业见效慢,从‘种子’到‘票子’,少则3年,多则6年,怎能快速致富?”“县财政本来就困难,黄桃产业看不到税收预期,每年拿钱去贴,值吗?”“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品质如何保证?”……一连串的质疑接踵而至。
面对质疑,黄诗燕看准路子,一干到底。在他的主导下,全县砍掉劣质果树苗,培育5个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171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及时提供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 渠道 等服务……
黄诗燕是炎陵黄桃的“头号推销员”。每年的桃花节、黄桃大会,他都出面“站台”吆喝;北京、广州等地的供销对接会,他现场促销;央视推广“炎陵黄桃”,他琢磨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为树立“炎陵黄桃”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人好心建议他“低调”,他坦然道:“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如今,炎陵黄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炎陵60%的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今年,炎陵黄桃采果面积5.2万亩,总产量达5.1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6亿元。
黄诗燕去世后,人们说,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为老区脱贫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四
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8月27日,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 报告 会在市委礼堂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指出,要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拼搏竞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国务院扶贫办 政策法规 司二级巡视员毕国强、省扶贫办副主任赵成新,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参加。
市领导王洪斌、蔡溪、彭建忠、聂方红、羊贵平、何朝晖、钟燕、朱庸靖,以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驻村帮扶干部等参加。
黄诗燕同志生前系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29日下午,他因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56岁。黄诗燕同志因公殉职后,市委、省委相继追授他“株洲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对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会上,播放了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宣传片;炎陵县委办刘明华、县黄桃产业办谭忠诚、县广播电视台宋金枝、国声声学公司方斌、黄诗燕同志的侄子黄飞、炎陵县上村村贫困户张连军、大源村驻村帮扶队员刘云慧7位报告团成员,分别以《风雨兼程领路人》《一颗黄桃醉天下》《民心深处有丰碑》《真情托起产业梦》《殷殷嘱托寄深情》《脱贫不忘大恩人》《青山尤盼燕归来》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黄诗燕同志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发展产业造福百姓、真情为民为企服务、永葆清正廉洁本色等的先进事迹。现场气氛凝重庄严,许多人被黄诗燕无私忘我的精神感染,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黄诗燕同志在炎陵这片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上树立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丰碑。他的先进事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是株洲宝贵的精神财富。”毛腾飞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黄诗燕同志表示深切缅怀,对黄诗燕同志的亲人表示亲切慰问。他说,我们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毛腾飞指出,全市向黄诗燕同志学习,要把握好深学、细照、笃行六个字,“深学”就是把黄诗燕同志的崇高精神学习好、领会透;“细照”就是把黄诗燕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检视自我、改进自我;“笃行”就是向黄诗燕同志看齐,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黄诗燕的崇高精神、学习黄诗燕的高尚品质,让黄诗燕的崇高精神在株洲大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把学习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课题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与“三大攻坚战”“一活动一行动”等市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株洲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宣传方式,整合资源,用鲜活的语言把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讲生动、讲精彩,进一步营造深入持久学习弘扬黄诗燕同志崇高精神的良好氛围。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五
时间,沉淀最深的情感。岁月,见证最真的人心。
两天后,距离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因公殉职刚好九个月。他生前在炎陵的点点滴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反而在人们的不断追忆中愈发清晰,让更多人感动。
最后一次下乡、最后一次会议、最后一次会见,他生命中的三个“最后一次”,就像最后的三根路标,标识着他生命的最后轨迹,刻画着他的精神高度,成为人们永远的怀念。
最后一次下乡调研——
“不要感谢我,事是大家一起干的”
霞阳镇的大源村,是黄诗燕的扶贫联系村。2019年11月20日上午9点来钟,他又一次来到该村调研,九天后不幸去世。这是他最后一次下乡调研,最后一次来到他日夜牵挂的大源村。
村支书唐自华,记不清黄诗燕来了村里多少回,但是最后这次到村里的一幕幕,却永远不会忘记。他说——
黄书记来到我们村,一见面就问我,老廖怎样了?
黄书记说的老廖,是村里的贫困户廖成运,也是他的帮扶联系对象。
这些年,多亏了黄书记,廖成运一家住进了易地搬迁安置新房,儿子廖建文到离家不远的工业园企业里上班,每个月有近四千块钱收入。
我向他汇报,最近老廖身体不太好。
“看看去。”黄书记直奔老廖家。
他嘘寒问暖,嘱咐老廖按时吃药,好好休养。临走,交代我一个任务:“老廖的儿子四十多岁了,请你想想办法,帮他介绍个对象,早点结婚成家。”
随后,他现场调研了好几项工作。
在危旧房拆除现场,看到拆得还不彻底,他说,还得继续加油啊。
在村里的危桥施工现场,他说,快过年了,加快进度,早点修好,方便群众出行。
路边空地上,群众在晒着太阳聊天。黄书记下车,走过去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大家:生活还好吗?对村里工作满不满意?
群众说,装了路灯,打了水泥路,感谢黄书记,帮我们做了好多事。
黄书记笑着摆摆手:“不要感谢我,事是大家一起干的。”
来村部的途中,经过一片油菜地。他走进地里,察看油菜苗长势,村民围了上来。
他问村民,一亩能打多少油?
有说一百来斤,有说能打两百来斤。大家七嘴八舌。
黄书记笑着说,打一百来斤正常,能打两百来斤,那你就是精耕细作喽。
到村部与大家座谈,听取了我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后,黄书记说:“要守住底线,不出问题。对贫困户多关心,多帮助。要提神鼓劲不泄气,继续加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11点多,调研结束准备回县城。走到车旁,他突然又返回,走进了村卫生室。
贫困户是不是都和家庭医生签约了?有哪些服务项目?多长时间检查一次?他边看边问。
他翻阅村民的《家庭医生签约 协议书 》仔细核查,还特意翻看他联系的困难户廖成运那一页,看是否签约。他对村医史淑萍说:“你们要多下乡,对贫困户上门服务,搞好村民慢性病的防治服务。”
他最后一次到村里调研,惦记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群众的健康问题。谁能想到,九天后,他自己的健康却亮起了红灯。
黄书记再也不会来了,但村民们都说,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最后一次会议——
“相信大家,辛苦大家,拜托大家!”
2019年11月29日上午8点半,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在酃峰宾馆召开,这是他生前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
主持会议的县委副书记饶祥明说——
开会之前,他的脸色很不好看。我劝他,你身体不舒服,今天的会就不要参加了。他说:“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我要参加。”
会上,相关领导作动员部署后,黄书记最后作 总结 讲话时,与会同志都感到意外。因为平时,他讲话充满激情。但是大家发现,那天他的声音很细很弱,坐在后排的同志几乎听不清,以为他前面的话筒没打开,都扯长脖子往前看。这么重要的会议,他没有发挥,只讲了十来分钟就结束了。
“黄书记今天怎么了?”大家用疑惑的目光互相询问。
大家不知道,七天前,黄书记的身体就出问题了。
11月22日,县委常委会会后,他的脸色不好,跟我说,胸口有点不舒服。我建议他休息一下:“抽空到市里做个检查,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有位专家是我们炎陵人,我熟,我帮你联系。”
他说:“年底事多,忙完了再说。”
后来我们劝了好几次,他都没答应。
一周下来,他吃不下东西,只能喝点汤,吃点稀饭,只是要求稀饭里面放点盐。他说:“不加点盐,没力气。”
食堂炊事员也觉得反常,背地里问我:这几天我做的面条,黄书记都没动,是不舒服了,还是嫌弃我做饭了?
我们都觉察到他身体不舒服,但是谁也没想到竟这么严重。
最后这次会上,他讲了什么呢?
他讲,脱贫攻坚极端重要,我再强调四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神鼓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二是目标问题,确保不发生底线问题,全力以赴,争取脱贫攻坚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是作风问题,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责任问题,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谁失责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体系。希望大家坚守岗位、下沉一线、严守纪律,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
最后他说:“总之,相信大家,辛苦大家,拜托大家,让我们咬紧牙关再攻坚,共同把脱贫攻坚工作搞好!”
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这是他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个脱贫攻坚动员令。
他用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谱写了一位扶贫书记“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的壮烈人生,炎陵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最后一次会见——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
2019年11月29日上午11点30,黄诗燕来到县城的酃峰宾馆,会见前来参加“株洲市优秀校园记者”表彰活动的株洲日报社工作人员,这是他生前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见。
带队参加表彰活动的株洲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绿林回忆——
11月28日下午,我给黄书记发短信报告,明天上午来炎陵县参加校园记者表彰会,会后想去看望他,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他很快回信,中午见。
第二天上午,活动结束后,我们在酃峰宾馆见面,愉快地回忆在报社的工作经历,交流炎陵的宣传工作,大家有说有笑。
他说:“炎陵只20万人,是人口小县,但却是新闻资源大县,是新闻富矿。脱贫攻坚、产业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炎陵,这里面有很多先进典型、感人 故事 ,希望记者们的脚步多到基层来。”
黄书记曾在株洲日报社担任社长五年,离开报社后还一直关心我们报社发展。
我感慨地说,舆论生态变化了,现在办报与过去不一样了,转型发展压力大。
他说,现在传播方式、读者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报社既要主动顺应融合发展大势,也要牢记职责使命,记者要有新闻理想,媒体要有职业风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我跟他汇报,报社组织开展校园记者活动,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报社转型发展的一个内容。这次炎陵有40位小学生被评为优秀校园记者,我们上午颁了奖。
他开玩笑说:“你这是大总编见小记者。”
他委托在座的县教育局局长谭慧林,转达对小记者们的问候:“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校园记者也要有记者的样。”
中午1点左右,他执意挽留我们在炎陵午休后再走,但我们要赶赴茶陵县参加下一个活动。
他陪我们走到县委大院门口,送我们上车,握手话别。车子启动时,他挥手叮嘱我:“老兄,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啊!”
谁想,这一分手,竟是永别!
他挥手和我告别的这一幕,永远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时代楷模黄诗燕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或启发800字
★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2020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
★ 关于观看黄文秀的观后感5篇最新
★ 学习2020感动中国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
★ 精选6篇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 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2001年的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10月31日正式成立。该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湖南在线"(网址:www.hnol.net)同时开通。湖南日报已经走过了五十二年的办报历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湖南日报社不断发展壮大,办报质量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报业集团现有<湖南日报 现代消费报 家庭导报 文萃报 三湘都市报 大众卫生报 科技导报> 等七家报纸和一家网站,以广告、发行、印刷为支柱的报业经济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集团总资产已达五点六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达一点六亿元人民币。
2004年
李凌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
邓献忠: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地方中心主任
邹放平: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集团办副主任
傅卓然:湖南日报地方中心执行主任
张湘河:湖南日报湘西自治州记者站站长
刘丛猛:湖南日报株洲记者站站长
向国生:湖南日报张家界记者站站长
周勇军:湖南日报常德记者站站长
王 晴:湖南日报地方中心记者
周怀立:湖南日报地方中心记者
张京明:湖南日报编辑出版中心主任记者
2006<覃晓光:从政府高官到报业老总>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历史上业界只知道湖南的电视有名,却鲜知湖南的报纸媒体。从政府高官到报业老总,2006年覃晓光完成了身份的重要转变,他所接手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也很快随之声名鹊起。如果说子报三湘报市报的改头换面只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伸向市场的敲门砖的话,历年来从未改变的湖南日报的改版对湖南媒体市场而言,则是一次地震,对历来政治观念很浓的湖湘报人无异于一剂促动改革的强心针。跳出湖南办媒体,跳出报纸办报纸,2006年,覃晓光开动了湖南报业这架巨大的媒体机器。
在湖南的传媒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是电视媒体,像定位“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为卫视提供源源不断的快乐资源的湖南经视。或许应了一种说法:“此一长,彼一短。”湖南“电视湘军”的雄起,也在某种程度导致了当地报业的不景气。
大环境中,全球报业也迎来了大挑战。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广告收入持续走低,很多报业的老总都开始担心,这个“报业寒冬”会持续多久。
然而身处如此双重困境中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却认为,这是第二次报业改革的开始。整个集团从2006年年初开始改革,从体制入手,以改版扩版为先,希望能产生“蝴蝶振翅”般的效应。
2006年1月1日,《湖南日报》率先改版扩版:对开瘦身黄金报型,红底白字的居中报头、图文并茂。形式上的改版还伴随着内容和体制的改革。新闻报道也开始慢慢不同于以往的党报做法,采编中开始有意识地将领导视角转换为群众视角、社会视角,将工作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
改版至今9个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覃晓光认为还是有了一些变化。“从现在看来,改版以后,内容、形式有变化,发行数量有上升,零售市场也有上升。来势好的一个标志:我们的广告效益在1-7月有20%的增长,和去年相比。”但覃晓光也认为这个变化还不够明显,他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有个更显著的“战果”。毕竟,只有在整个集团的改革中起带动作用的主报先“开门红”,才更能鼓舞后来者的改革信心。
《三湘》则是早在5月改版之前,集团就确定了其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一是积极探索,条件成熟时实行独立法人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委托其经营好国有资产、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二是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经营逐步推行公司化运作,将报纸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品牌报纸;三是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内部机制,逐步取消沿袭多年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套富有效率的新闻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后续全面体制改革提供“先锋”借鉴作用。
这蝴蝶的第一振翅,获得了满堂的惊艳,算是讨了个好“头彩”。
在新媒体方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加大投入的力度。覃晓光说:“湖南在线就是我们湖南的新闻网站,在全国聚合类网站排名中位列前五位,是很有影响的一个省级的新闻网站。”可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这样一个地域性的网络媒体。于是,投资1000万建立了“华声在线”新闻聚合类网站。“华声在线”是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一家机构联合创办,目前由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控股,总部在北京。为壮大网站实力,集团将所属杂志《卫生政策》交给网站,改名为《华声》杂志。网站承办的“华声手机报”也已经开通。
湖南在线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伯清认为,网络年是以月计算,技术为王、内容为王,只有跑在最前面,才能抢占制高点。他说,“现在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创造力。我们要通过改革,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去激活人的创造力,释放人的创造力”,“在急剧扩大流量的基础上,网站吸纳广告的能力将会成倍增加,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湖南在线的故事说到更远的地方去。”
覃晓光说集团在新媒体方面投入的重点是“网络媒体”,“网络是以新闻为主,然后逐步扩展到娱乐、视频这些领域”。他希望通过“华声在线”把网络媒体越做越大,把地域区域色彩淡化,逐步面向一个更大的市场。
除了这些以外,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进行了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占地750多亩的报业文化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据覃晓光介绍,“眼下正在着手的就是我们的印务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的一些先期建设,这些建设都是我们湖南“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并且给予了财力支持。财力的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远贷款,另一个就是财政的支持。我们最近就要把这个事情迅速搞起来,建一个现代化的报业印务基地。从报业的印务延伸到它的物流配送等等方面。”
就像所有领域的改革一样,大改小改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会有不少阻碍,也就是所谓改革的“阵痛”。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一个最明显的政策就是“人事改革”。竞聘,人才上下的渠道是疏通了,可有人上,必然会有人下。《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他们稳妥地处理了这种改革阵痛,“首先集团消化了一部分人员,他们自选岗位,自谋岗位。另外我们自己也消化了一部分。”覃晓光认为改革的难点在于集团内部的思想观念问题。“安于现状”已经让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挣脱这种观念的束缚,加大改革的推行力度,才有可能在报业竞争中突围。
在财力上,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覃晓光曾谈到,“我们建立报业文化城,政府就给我们支持了1.5亿的25年远贷款。以上这些,恐怕别的媒体难以做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让他们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对于旗下的子报,“在过去传统的要给集团上缴的额度”上给予适当支持,“放权、授权经营”,“尽量的按照他们的设想、他们的意图去做,不束缚他们的手脚。”
一般改革最重要的硬件就是人与财,如今看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算是从内部得到了一般党报集团都难得的支持。
起步时间不长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到现在还谈不上成或败。像《三湘》总编辑杨山青说的,“如果成功了,现在所说所做的都是成功的注解;如果失败了,那所说所做的就都是失败的原因”。他们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浇水、除虫,期待春天花会开。
发行和广告——统起来做大
今传媒:我们了解到报业集团将在自主发行方面有一些新计划?
覃:发行方面,下一步是把整个报业集团的发行统起来。之前,我们的发行都是分散的,比如《三湘》有自己的发行队伍,《湖南日报》、《文萃报》也是。既然这几个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是一个体系,我们很想把发行整合,把队伍加强。我们就想把发行做成一种有其他资本参加的、多元化股份制的企业管理运作模式。之前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发行工作的体制机制上的改进,效果很明显。所以,现在想做进一步的调整,把整个集团的发行统起来。这对《三湘》的经营是有好处的,因为现在的发行队伍就发行《三湘》一张报纸,整合以后,他们同时发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其他几张报纸和杂志,还有一些在我们这里代印的报刊,这样,他的运营成本就会更低。
今传媒:广告经营方面呢?
覃:广告经营方面,我们也是想要这样。我们目前的广告经营还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每个媒体都操作各自的广告经营,各走各的,各搞各的。这种模式在目前我们的广告盘子不大,总量不大的情况下,还可以操作。但要想把它做大的话,就必须整合,把广告经营公司化,实行代理制。
竞争——在优势下学习对手
今传媒:湖南报业市场上现在主要有三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湖南新闻出版集团。您觉得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湖南的报业市场上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改革完成后,您希望她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覃:在湖南的报业市场上,我们应该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我们有一个省委的机关报,有强大的支撑。我讲的支撑重点是几个方面:一是政治优势,这是其他的媒体不好比的。政治优势能够确保报纸的整个运作不会有什么大的风险。二是有一个人才的优势,《湖南日报》创办57年,储备了很多人才。三是我们办报的传统优势——先进文化,我们的经验积累得很丰富。还有一个就是强大的经济优势。这个经济优势就是省委省政府在政策方面、经济方面和其他一些方面给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支持。比如说这次建立报业文化城,我们获得了政府的25年的远贷款1.5亿。以上这些,恐怕别的媒体难以做到。有这些优势和支撑,我认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湖南这个市场上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这种优势不能用广告量的多少来衡量,有些事情应该综合考虑。特别是我们现在发行量、覆盖面方面,我认为,在湖南还是影响力最大的。
我们不要跟他们比,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自己要有实力,把自己的实力做到了,什么都好说。自己没有实力,再怎么说都是白说。
湖南的这几个报业集团,我认为都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我们要向人家学习。
今传媒:另外,湖南的传媒市场还有和其它的地区不同的地方,就是湖南的广播电视非常强势。这就必然会分割更多的湖南地区的广告市场份额。那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是如何应对湖南广电的挑战的?
覃:确实是这样。湖南的广电做得很好,有很强大的支撑在里面,很多广告量都流向了广电。但说到广电对报业的挑战,应该反过来思考,就是:要如何把报纸办好,如何贴近群众,贴近读者。我认为还是我们的报纸办得不好,影响力不大,在读者当中的阅读习惯也没有形成。报纸办得不好看,所以不能怪广告客户不找我们。要让报纸有影响力,给读者带来新鲜的东西,让读者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吸引广告客户。一味地怪广电的分割是没有意义的。
未来——做出个样子来
今传媒:您对湖南日报报业改革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覃:要说规划那肯定是很宏伟,但现在我们最首要的就是一步步来,把已经开始的改革进行下去。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在3-5年内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做成一个强势的传媒集团,而不光是报业集团。我现在只能讲这么一个原则性的话,这个事情不是讲了就可以做到的。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现在就是把一件件事情做成功,做出个样子来。
覃晓光在采访中始终谦逊、谨慎,从不将话说得太远太大,他始终强调的是“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的做出一些成绩,所以在最初联系采访时他是有一些排斥的。就像他说的,“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自己的实力”。可真正说到各个报纸的改革时,他又显得信心十足,坦言一定要抓住第二次报业改革的机遇,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有人说,会选择在公共场所穿布鞋的都市人,注重内心感受、比较随意,愿意踏踏实实的干事。不知道在会议室似的办公室穿着布鞋的覃晓光社长是不是这样的人?他的2006改革是否能如他所愿的“做出个样子来”?希望在2006年结束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更为清晰的结果。
覃晓光个人简历
覃晓光,湖南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1980年3月调湖南电视台工做,历任记者、科长,新闻部副主任、主任;1985至1988年,在湖南教育学院政教专业学习;1991年1月至1993年2月挂职锻炼,任中共双峰县委常委、副县长;1993年8月起任湖南电视台副台长;1996年1月起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先后兼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副总编辑、湖南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总经理、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常务副指挥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等职。(1995年至1998年,在职攻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1999年12月获硕士学位。)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在中央党校17期中青班学习;2001年12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03年7月当选为湖南省新闻工做者协会主席;2005年10月至今,任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湖南日报》是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是湖南省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大报。�
《湖南日报》为每天对开8版日报。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刊登省内重要新闻和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二、三版为省内新闻版,内设“长沙新闻“栏目;四版为国际时事,编发《国际博览》或《国际采风》等;五版为国内新闻版,辟有《市场与消费》、《潇湘热土》、《旅游热线》、《洞庭》、《文艺副刊》、《法制与社会》、《家庭顾问》等栏目。周日双休刊,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彩色印刷。《湖南日报》一至八版均辟有各种规格的广告刊位,供客户选刊广告。
株洲日报社是1994-03-16在湖南省株洲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市天元区新闻路。
株洲日报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2004451787683,企业法人赵先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株洲日报社的经营范围是:报刊的编辑、出版。 承办本报广告业务,代办国内报纸广告;承办书刊、报刊印刷;图片拍摄、发行;房屋租赁。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4373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9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株洲日报社对外投资6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株洲日报社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