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小说月刊期刊点评

2023-12-06 15: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说月刊期刊点评

芳草·网络小说月刊执行主编答《文艺报》记者武翩翩的提问,如下:问: 在网络快速普及的今天,很多文学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可以在期刊网络版中轻松查阅文章,也有很多作者愿意将文章登在自己的文学博客上取得比期刊发行量更大的点击率。您认为网络是否对文学期刊在发行量或其他方面造成冲击?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答: 网络对文学期刊的冲击是肯定的。这种冲击倒不一定直接影响了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因为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原本长期以来处于低迷状态。网络对文学期刊的冲击,首先是对组稿方式、选稿标准、发表程序乃至写作方式,文学审美观念的冲击,这种冲击是颠覆性的。它不仅影响了文学期刊的发行,甚至影响了传统文学刊物的生存发展基础,因为青年文学爱好者,比如80后和更年轻的90后,这些写手和网民的更热衷于网络,更远离文学期刊。问: 网络的传播手段越来越深入人心,您认为它是否能成为文学期刊可利用的有益工具?比如挖掘文学新人等方面。答: 网络传播手段强烈冲击文学期刊的同时,也给文学期刊带来新生的机会。文学期刊想一厢情愿地简单“利用”网络工具不大容易,却可以积极主动地搭上网络的公共汽车,通过网络组稿,寻找联络网络写手,发现文学新人,进而团结网民争取新读者。问: 刊物在有无相关网络的具体活动或举措?答 :《芳草》网络文学选刊邀请门户网站新浪和天涯的栏目主持人和京、津、穗、汉等十余城市的网络写手及部分老作者,在武汉东湖召开“文学空间与网络写作”论坛。又联合网易和天涯社区共同举办短篇爱情小说大赛活动。并与网络写手签约,在刊物上开辟了“在线写手”专栏,积极推出有网络人气,点击率高的写手的新作。又在刊物上常设“全球华文网站原创文学作品选目”专栏。这些紧密联系网络的活动和举措,得到很多写手的欢迎和支持。更多网民作者和读者开始关注我们这份专业网络文学刊物和与之互动的芳草网。我们认为,尽管文学期刊的前景并不乐观,而我刊将因网络文学的生机勃勃而更有希望。第二届“网络写作与文学空间”论坛暨组稿笔会在岳阳举行本刊讯 4月18日至21日,由武汉市文联、岳阳市文联、武汉市作家协会、岳阳市作家协会、芳草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网络写作与文学空间论坛”暨组稿笔会在风景秀丽的湖南岳阳君山风景区举行。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新启,岳阳市副市长隋国庆,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元生,岳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吴东明,岳阳市文联主席蔡世平,岳阳市作协主席、岳阳晚报总编辑彭东明,武汉市作协副主席、芳草杂志社副总编钱鹏喜等同志出席。洞庭听涛,君山论剑。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就网络时代的文学空间,网络写手的写作姿态与网络文学发展的态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文本差异及交叉点、发展前景,网络文学对阅读的参与度与文学期刊的命运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著名作家、河南大学教授刘恪认为,网络文学同样能出好作品。好作品首先应该是超越性的,它超越前人的生命经验,发挥他自己超常的想象能力,从而丰富它,提高它。好作品还应该是有思想的。这思想是一种神秘的无声的传达。读者除了叫好之外,已无话可说,酷似接受一种神秘的暗示。著名评论家、《长篇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马季说,文化全球化,以及中国人空前的精神能量的释放,是网络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乐观,但仍需要10到20年的积累、提高和修正。著名评论家、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三定介绍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发展及网络文学评论的情况。畅销作家丁力、网络写手千里烟、青年作家沈念等还就自己的写作状况及成长经历作了精彩发言。百花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小说月报》编辑王俊石,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阳市作协副主席杨孟芳,岳阳市文联副主席翁新华,岳阳市作协秘书长、岳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刘祖保,《芳草·小说月刊》副主编杜治洪、杨中标,《青春》编辑部主任衣丽丽,《长江日报》编辑鲍风,《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记者,新浪特约编辑董明侠、网易编辑许明波和来自北京、天津、深圳、河南、湖南的30多位作家和网络写手参加了论坛活动。

小说月刊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小说月刊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是一本正规的学术期刊。《小说月刊》杂志由中国文联下属的吉林省文联主办,期刊于1989年创刊,是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杂志之一。
《小说月刊》杂志社,由中国文联下属的吉林省文联主办。1989年创刊,是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杂志之一,十几年后的今天,它又顺应了当前形式;引进私企资金,重新打造最有“才情”及“趣味”小说市场。其是一个新的挑战,它永远引领小说市场的发展,让小说与通俗故事结为一体,吸引更多的读者。

怎么评价莽原杂志的水平和地位

  《莽原.南腔北调》杂志社《莽原》杂志

  一、历史沿革

  现为河南省文联直属文学原创性专业期刊的《莽原》双月刊,属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编制(包括南腔北调杂志)25人。创刊于1981年5月,初期是以省文联、省作协合办的名义创办,主发中长篇小说的大型文学季刊,借用鲁迅、高长虹等人1925年创办、主发社会批评的半月刊(先是《京报》副刊的报纸型周刊))之名,该大型刊物取名为《莽原》。1985年1月起,改为双月刊。1990年1月,《莽原》、《奔流》两份期刊奉命合并,以大阵地、大容量计,决定留《莽原》而撤《奔流》(《奔流》简介附后),由河南省文联主办。《莽原》杂志历届主要负责人有:何南丁、庞嘉季、段荃法、何秋声、王绶青、张宇、陈枫。

  二、成就和现状

  自昔至今,《奔流》和《莽原》无论是两刊并立还是合并之后,发表了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或荣获全国优秀作品奖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如乔典运的《满票》、《乡魂》,张一弓的《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远去的驿站》二卷,李佩甫的《红蚂蚱,绿蚂蚱》、张宇的《活鬼》,二月河的《乾隆皇帝》获得国家级创作奖项和省级奖项;改编为电影的有6部,电视剧的有5部,广播剧的有2部,每年被国家级和省级权威报刊和国家数据库收录或转载率达30%,许多省内外作家都在此找到了展示个人创作才华的平台,许多省内外文学新人都以此为成长的园圃。一批批的作者从这里走向成熟,一代代的作家多得本刊之惠。

  在为新老作家作品提供刊发平台的同时,《莽原》也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在编辑队伍的新老搭配、编校人员的素质建设等方面,近年都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正缘于此,近年连续获得社会好评,并荣获1984年全国期刊封面设计三等奖,1990年全国期刊展览整体设计奖,1993年全国报刊全国报刊博览会封面设计奖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质量奖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优秀期刊奖,2000年1月被评入河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同年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优秀期刊方阵,被评为国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期刊”,连续五次在河南省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检测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3年《莽原》被授予“河南巾帼文明示范岗”的荣誉称号。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照耀下,新时期的《莽原》本心依旧,办刊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为大力培养文学新人,自2002年起特辟出《新作家》栏目,所发作品均有热情点评,缩短了编创双方的感情距离,激励和增强了青年作者创作的勇气和信心。至今已有十数名文学青年在本刊获奖。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本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审读专家的称赞。

  三、优势与展望

  对于《莽原》这样一个以严肃文学为标准的专业性文学期刊而言,正属于发展文化事业之范畴,肩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作家,成熟作家队伍,展示河南文学创作的平台。同时,用文学的方式将河南的经济、生活推至读者面前,由此窗口去了解河南,传达厚重河南的文学理念和文学成果。作为地方性专业文学刊物,加快形成具有感召力的旗帜性的作家影响,以《莽原》这块阵地丰富传达河南现代化文化大省的新面貌,集中突现文学人才,以及文坛豫军的成长轨迹,以文学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莽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市场经济在为严肃文学刊物给出挑战的同时,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要看刊物有没有新的思路,能否给出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否找到适合所处条件的发展模式,能否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的办刊实践证明,《莽原》只能走立足于河南、在现实中求发展的办刊之路,以做好本土工作为基础,以国内文学主流派别为坐标,形成两相辉映,既体现本土特色又展示国内水平的办刊路线,而《新作家》栏目就是这一思路的尝试,实践证明是设计到位、切中需求、得到省内外文学青年欢迎的,也使本刊的基本订户得以相对稳定。树立属于自己的名牌栏目,以质量为本,以优势取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本刊设立的几个栏目,以介绍成名作家成长轨迹的《远与近》,与著名作家畅谈的《对话》,都已在国内文坛享有声誉,成为本刊名牌栏目,文章和栏目多次被专家学者评入年度排行榜(《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新民晚报》等),为创名刊打下良好基础。

  现存的《莽原》与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先生在京创办的《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虽无直接的承递关系,但作为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历久弥香的知名品牌,就是一种难得的宝贵资产和资源。历史上的《莽原》本身就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青年的优秀传统,在新的时期,它本应该得到新的延续和发展。有鉴于文学青年是本刊的主要读者,同时又是本刊的主体订户,也即本刊的经济支柱,承历史上的《莽原》之余绪,时时关注青年这一社会群体,以青年文学爱好者为培养和扶植对象,以青年作家作品为主体稿群,以赢得青年读者的支持为自立发展依托,是莽原的主要发展前景。

  《奔流》杂志

  《奔流》杂志始办于1950年1月,前身为双月刊《河南文艺》和半月刊《翻身文艺》。《河南文艺》以提高文学作品创作和发表较成熟的作品为主,《翻身文艺》则以发表小故事、民歌、快板、精短小说、演唱材料等。

  由于《翻身文艺》的办刊成功,还受到中南局宣传部的表扬,著名作家李碒最初作品《送穷的故事》就发表在《翻身文艺》上。《翻身文艺》为河南许多知名作家提供了最初的写作园地。1951年《河南文艺》停刊。

  1954年1月,《翻身文艺》更名为《河南文艺》,由半月刊改为月刊,成为河南省文联机关刊物。这期间,河南省文联的作家李碒、赵青勃、苏金伞、何南丁、王大海、郑克西等人不断在《河南文艺》发表新作,同时一批新的作家乔典运、张有德、徐慎、段荃法、杨稼生等人也从《河南文艺》走向了文坛,成为著名作家。

  1957年1月,《河南文艺》改刊更名为《奔流》,新刊物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己任,培养作家积极致力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停刊,1973年起,先后以《文艺作品选》、《河南文艺》不定期和定期双月刊形式试刊,至1979年1月正式恢复《奔流》刊名。

  《奔流》自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一批批的青年作家,为我省的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0年1月与《莽原》并刊。
  《莽原》杂志社

  名 称:《莽原》杂志社
  地 址:经三路98号
  邮 编:450008
  电 话:5749452
  注册日期:11/24/1998
  行政区号:410105
  注册资金:0 (万元)
  职工人数:8
  法 人:张宇410105520503161
  经营范围:编辑,出版,发行,广告
  经济行业:出版

小说月刊教育版是省级期刊吗

小说月刊教育版确实是省级期刊

《小说月刊》能在网上查得到吗

能。
《小说月刊》是由吉林省主办的省级文学期刊,省级期刊一般来说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事业单位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