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水利杂志总编

2023-12-07 04: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水利杂志总编

1980.09——1984.08,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学生;1984.08——1988.06,在中国电力报社工作;1988.06——1989.07,中国水利电力报社电力室副主任;1989.07——1993.08,中国水利报社总编室主任;1993.08——1995.05,中国水利报社总编辑;1995.05——1996.04,中国水利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96.04——1998.09,中国水利报社社长、党委书记;1998.09——2000.03,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水利报社社长、党委书记;2000.03——2005.12,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其间:2001.10—2004.03在甘肃省挂职,先后挂职任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厅党组副书记);2005.12——2008.04,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水利部廉政办和文明办主任;2008.04——2009.01,水利部办公厅主任;2009.01——2011.03,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2011.03——2015.08,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15.08——,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

叶其扬简介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一张报纸和一个人,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从1984年7月10日《黄河报》创刊之日我就一直伴随她成长,日月嬗变,光阴更替,自己从一个不谙世故的青年步入了不惑之年,但对报纸的浓浓情意永远难以割舍。
我是1983年2月分配到黄委的,刚开始在当时的组织处科技干部科工作。由于平时比较喜欢写作,在学校的刊物上也发过一些文章,所以希望干一些与写作有关系的工作。此时,黄委宣传处正在酝酿办一张报纸,我便将自己发过的几篇文章送给宣传处处长赵保合和宣传科的叶其扬同志看,他们感到我有一定的基础同意接收。1983年8月,我到了宣传处,开始了在报社的生涯。当时宣传处的处长是赵保合同志,副处长是岳代成同志,负责报社日常工作的是宣传科长叶其扬同志,另外宣传科还有邓修身、侯全亮和郑胜利同志,9月份代旭东也到了这里。就这样,我们这几个人开始了《黄河报》的筹备和试刊工作。办报之前,叶其扬同志先让我们到其他报社实习,了解报纸的办报程序和版面设计。
一切都在紧张运作,《黄河报》的报头还没有着落。当年10月份,我到北京参加《中国水利》杂志召开的一个会议,叶其扬同志交给我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赶在11月1日试刊以前把报头拿回来。报头是由水利部的有关领导联系,请当时的中顾委委员、中国书协主席舒同题写的。当年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二大二中全会,舒同正在参加会议,他住在香山。我参加完《中国水利》杂志的会议后就每天到香山打听情况,等了20来天才拿到舒同同志题写的报头。当我回到郑州时,身上只剩下一角五分钱。
《黄河报》试刊期间是一个月出版一期,我们编稿、写稿、画版一起上。比较难的是图片的缩放,比例掌握不好就对不上。我们经常打电话向河南科技报社的美编请教,慢慢地就都掌握了。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另一项技术——排版。那时还没有激光照排,排版都是用铅字。版上的铅字是倒着排的,一般人很不习惯,我们经常和排版师傅打交道,逐渐也看出了门道,到后来还可以自己动手调字,干得有模有样。经过8期试刊之后,到1984年7月10日,《黄河报》终于迎来了她的创刊之日。创刊号上,王化云同志、袁隆同志和河南省著名书画家谢瑞阶同志题了词。从此,《黄河报》走上了成长发展之路。
在20年的办报生涯中,最难忘的是1984年到陕西吴堡测区采访。那年8月,我和郑胜利来到位于晋陕峡谷的吴堡水文总站,当时交通条件非常差,从太原坐长途汽车跑了一天才到吴堡。吴堡水文总站位于黄河边,两边崇山峻岭,黄河穿峡而过。夜幕降临,涛声在山谷中回响。在这里,我们采访了杨邦鑫、金保昌等7位黄河水文职工,他们中有的忍痛与心爱的女友分手坚守在这里,有的则历经政治磨难痴心不改。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牺牲、什么叫奉献。带着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我们完成了《丹心献黄河》(吴堡测区专页)的编写任务,并画好版带回郑州。吴堡之行也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之路。多年来,每当工作中想偷懒的时候,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为个人的利益计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些水文人,就会抛开烦恼,忘记宠辱得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从事和钟爱的事业中。
在《黄河报》的发展中,有一个人是不应该忘记的,这就是叶其扬同志。他是一位严谨、敬业和一丝不苟的人,对工作、对青年人要求特别严格。在他的带动下,报社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那时候报纸上经常搞知识竞赛,我们几个晚上就在办公室答题,侯全亮还因此得了一辆自行车,高兴地骑着到处跑。
到了1987年,黄委成立了宣传出版中心,《黄河报》划归宣传出版中心管理,邓修身同志任报社的总编辑,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后来,《黄河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周二对开四版的大报,内容更丰富,并试办了黄河文摘,积极探索报纸改革和市场化运作之路,为今天报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今天,《黄河报》已经发展成为周三对开四版的报纸,是全国水利系统和黄河内外有影响力的报纸,并且与黄河网报网合一,资源共享,共同运作,有了现代化的采编传输系统,成为世界了解黄河、黄河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一批又一批新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为《黄河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此,我衷心祝愿伟大的母亲河健康,也愿我们的《黄河报》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征途中再创辉煌。

中国水利的介绍

《中国水利》是水利部主管,中国水利报社主办的机关刊物,属综合类期刊1。《中国水利》2致力于探讨水利发展对策,交流水利科学研究新进展、推广水利新技术、沟通水利与社会。杂志集权威性、前瞻性、指导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实效性强。

中国水利报的简介

《中国水利报》的任务 是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水利工作的大政方针、重要指示,报道水利部的治水思路、工作部署以及水利的大事要闻;宣传水利“两个文明”建设,深入挖掘和剖析水利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交流水利政策、法规、理论和研究成果;关注水在社会各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注重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宣传水文化,努力提高水利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在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3次举办的中央部委产业经济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中,《中国水利报》均获得优胜奖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