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学杂志新冠病毒

2023-12-11 10: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科学杂志新冠病毒

目前,全球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例已激增至超过262万,死亡人数超过18万。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正在努力研究病毒是如何在人体中横行造成损害的。根据《Science》统计,新冠病毒主要会攻击人类的 8 大器官。

近日的《science》上,特约撰稿人Meredith Wadman、Jennifer Couzin-Frankel等人针对「新冠影响的人体器官」,撰写了分析文章。「这种病毒几乎可以侵袭人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肺、心血管、肾脏、肠和大脑,并造成毁灭性后果,它的凶猛令人害怕。」负责收集COVID-19临床数据的耶鲁大学的心脏病专家Harlan Krumholz说。

被感染的人可透过咳嗽等排出含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时,新型冠状病毒就会进入鼻腔和咽喉。研究人员发现,鼻腔中富含病毒的受体,借由这个途径,病毒进入细胞大量繁殖。接着,患者可能会发烧、咳嗽、喉咙不舒服、嗅觉和味觉丧失或头部和身体疼痛。

在入侵初始阶段,如果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抵抗SARS-CoV-2,病毒就会沿气管攻击肺部,肺泡细胞同样富含ACE2受体。

一般来说,氧气会穿过肺泡进入微血管,然后被运输至身体其他部位。但随着病毒入侵,处于免疫系统一线的白血球会释放炎症分子,同时召唤免疫细胞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最终产生大量包含死细胞的积液,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

这时候,患者血液中的氧气会急剧下降,导致呼吸困难,并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尸检也观察到,新冠病毒死亡患者的肺泡中充满了积液、白血球。最后这些患者可以说是被自己的肺「溺死」的。

(参考:新冠肺炎/感染者死状痛苦!第一线医师:本质上跟淹死一个道理)

除攻击肺部外,病毒感染触发的免疫系统,会导致某些细胞的表现数量远超过需要,开始攻击健康组织,这时候可能发生血管渗漏、血压下降、凝血及器官衰竭等。一些临床研究也表明,新冠住院患者血液中,这些炎症诱导细胞因子明显升高。

病毒还会攻击心脏和血管,3月25日在《JAMA Cardiology》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分析武汉416例患者中,近20%的患者出现心肌损害。4月10日发表在《Thrombosis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表明,荷兰ICU的184患者中,38%存在血液异常凝结。

凝结的血块可能破裂并落在肺部,导致肺栓塞,或进入大脑引起中风,使得疾病发展更为严重。感染也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导致手指和脚趾等肢体末端出现局部缺血,发生肿胀、疼痛和组织死亡。

心脏和血管壁,就像鼻子和肺泡一样,也富含ACE2受体,病毒可能会直接攻击,或由于肺功能损害导致缺氧进而损害血管,或过度的免疫因子可能会破坏心脏。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先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导致血管造成损伤的患者,面临更高的严重疾病风险。

拥有ACE2受体的肾脏也是病毒攻击的另一个靶标。研究发现,武汉市及其附近的近200名住院患者中,有59%的出现肾脏受损。尸检患者的肾脏中也检测到病毒颗粒,表明其可能存在直接的病毒攻击。不过,呼吸器、用于患者治疗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及免疫自身攻击也会增加肾脏损害的风险。

(参考:新冠肺炎恐攻击肾脏!一次看懂全台9万洗肾者如何自保)

除此之外,病毒感染还能影响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ACE2受体同样存在于神经皮质和脑干中。4月3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案例研究,报告了一名发展为脑膜炎和脑炎的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新的冠状病毒。一些患者会暂时失去意识、中风或丧失嗅觉。但尚不清楚该病毒在什么情况下,会穿透大脑并与这些受体相互作用。

(参考:新冠患者出现「脑坏死」!义大利病人咳嗽发烧前就精神错乱)

病毒也能到达肠道被ACE2识别并进行复制,感染消化道内壁,导致腹泻及结肠损伤。目前有在患者粪便中,发现了病毒RNA,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中一篇论文中,在一名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及直肠细胞中均检测到该病毒的蛋白外壳。

(新冠肺炎/尿液分离出病毒!钟南山团队最新研究出炉)

肠道不是病毒在身体中行进的终点,目前尚未明确病毒是否可直接侵入眼睛,但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成结膜炎;也有住院中心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肝脏受损。

这篇文章对患者的早期诊断,病理及生理方面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医生和科研人员对病毒对人体造成的破坏仍然还在持续观察、探索和研究中,从显微镜下的组织探测到对患者的药物测试,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研究。相信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能探索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次疫情来源于哪里

新冠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是如何开始的?从最初报告的病例看,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一度被认为是疫情发源地。  然而,在英国《柳叶刀》杂志1月刊登的一篇论文中,武汉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人分析了首批确诊的41例新冠肺炎病例,发现其中只有27例去过华南海鲜市场。回溯研究认为首名确诊患者于2019年12月1日发病,并无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也没发现与之后确诊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而其家人也没出现过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美国《科学》杂志网站相关报道中,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推测说,新冠病毒进入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三种场景:可能由一名感染者、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带到该市场。  多位专家及多项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被称为“病毒猎手”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表示,新冠病毒与华南海鲜市场的联系可能不那么直接,也许该市场发生的是“二次传播”,而病毒在早些时候已开始扩散。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期以预印本形式发布论文说,他们分析了四大洲12个国家的93个新冠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数据,发现其中包含58种单倍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的患者样本单倍型都是H1或其衍生类型,而H3、H13和H38等更“古老”的单倍型来自华南海鲜市场之外,印证了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观点。  要还原新冠病毒传播链,科学家还缺少一些“拼图”,其中最关键一块是常被称为“零号病人”的首个感染者。“零号病人”是众多疑问交汇处,对寻找中间宿主以及解答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等疑问至关重要。  一个著名例子是百年前据估计造成全球数千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尽管此次疫情因西班牙最先报道而得名,但后来一些回溯性研究发现,首个感染者可能是来自美国堪萨斯州军营的一名士兵。  美国乔治敦大学传染病专家丹尼尔·卢西表示,考虑到病毒潜伏期等因素,首个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在2019年11月或更早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从新冠病毒全球传播来看,尽管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例可以追踪到传染源,但美国等国家已报告了不少无法溯源的病例。在疫情日趋严重的意大利,其国内“零号病人”至今尚未找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