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方周末》20180823(文章记得好像是一个学者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的访谈啊哈哈)
莫泊桑的《项链》
文章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由于命运的差错,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
《项链》的意境是美的,美就美在它的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不错,因为美丽,玛蒂尔德才盼望展现自己的身姿,才刻意从闺蜜的首饰盒里挑出自以为最夺目的项链,才兴奋的去带着那串宝贝去参加教育部的舞会。你看,玛蒂尔德迷人的笑着,陶醉的舞着,释放出热烈的快乐。那洋溢着激情的舞姿,使她比舞会上所有的女人都显得动人。其实无需项链的映衬,玛蒂尔德就很漂亮,因为那是自然赋予的青春之美。
然而玛蒂尔德的炫美却不为当时和后来的世道所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小资产阶级数虚荣意识的可恶,可是扪心自问,从显贵到贫士,谁敢说自己没有一点虚荣之心?【反弹琵琶】
其实在舞会上展现出来的仅仅是玛蒂尔德外在的美貌,项链的丢失才真正激活了她心灵的美丽。请看祸事临头之际,玛蒂尔德既没有像人们习见的那样歇斯底里的哀嚎,也没有心存侥幸地试图逃避厄运。而是很快的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事实。她的虚荣之心转化为实荣之行,她绝对以诚实的态度面对现实,用勤奋劳动长青樱项链的丢失而造成的债务,为此,马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辛劳,一时的失误害苦了玛蒂尔德,长期的辛苦却磨炼了他的意志,玛蒂尔德的心灵的意境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化而展现出它美丽,精神随着偿债心愿的了却而升华,而袒露。
玛蒂尔德双手的颜色是通红的,这正是体魄健康的标志,是成熟之美的表征。
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相貌丑陋且衣着古旧,穷困潦倒而爱吃白食,他与周围的各色人物竟然那样格格不入。由于他内心的追求与时代的观念形成鲜明的反差,因此成为会招人嫌恶的怪物,在大量的恶意嘲弄和少量的善意怜悯中度过了悲凉的后半生。
可是邦斯舅舅年轻时有过得意的光景,他酷爱艺术,在法兰西帝国时代去过罗马,获过音乐大奖,收藏有珍贵的美术作品。而且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依旧坚持既往,在过时的衣着下,包裹着善良的心灵,在潦倒的生活中执着于理想,但这正是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其实既往的和现实不兼容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命运,只不过邦斯舅舅依旧保持着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请看,他在乐队面前激情地挥舞起指挥棒;在收藏室里,像热恋的情人那样欣赏着艺术品。邦斯舅舅没有得到过人间的爱情,却获得了艺术的爱抚,因为只有艺术能够超越时代的鸿沟。沉浸在永恒的艺术天地,邦斯舅舅焕发出饱满的青春,仿佛不再是古旧过时的人物。
……
邦斯舅舅之所以陷入悲剧的命运,那是既往与现实的差错所致。
【吾读】这些书评和感想并不适合大篇幅引用,比如大花篇幅去介绍邦斯舅舅如何潦倒,这样用会成为素材的简单堆砌。不如默认大家都了解邦斯舅舅,只要把他作为正面人物例举出来就可以了。
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多积累些概括性高的词汇,显得更专业也更有说服力。像这篇分析就说的很好,“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既往和现实的不兼容”等等。
在这里 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从街头小报,迅速成长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她的中国情怀。她始终以中国议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议程;始终以问题意识,呈现中国社会不断变动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读懂中国这个强烈的社会需要。南方周末是中国的,纵然地处南隅。时空的藩篱,并不能阻断她超越的目光。
但是,南方周末关注的中国,不是大而化之的中国,而是具体的中国。中国是什么?中国是数以十亿计的先民共同打造的,中国又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是我们栖居的家园,中国是我们命运的载体。同胞的冷暖,同胞的悲欢,才是我们牵挂的对象,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去关注中国。每一个怎样卑微的生命,都需要珍重;每一个怎样微弱的呻吟,都需要倾听;每一个怎样些微的所得,都值得欣慰。传统的中国情怀和现代的普世价值就这样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构成南方周末的核心价值体系。
南方周末的关怀无疑是公共的,她无时不在仰望星空。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清楚自己的边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民社会不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狂飙般的进程固然诗意,其潜在的副作用却也未可小视。公民社会的成长必须以日常生活经验的漫长积累为基础,才是健康的和不可逆转的。这就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以职业自治、社区自治展开的点滴推进。就地出发,就成了通向公民社会的可行路径。
作为媒体,当然主要是从职业出发。尽可能做好每一篇报道,做好每一篇评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介入公共生活,来实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而决不妄发过高的空论,这正是南方周末本来的立场。尊重新闻共同体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智慧,让职业伦理成为衡量这个职业的基本规则,让内生力量成为这个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像珍视生命那样珍视公信力。南方周末的诉求不过如此,岂有他哉。
而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是什么呢?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让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最少阻隔。南方周末是市场化的产儿,是读者的选择、读者的期待,成就了今天的南方周末。读者是南方周末的衣食父母,对自己职业的忠诚,从根本上说,就应该归结为对读者的忠诚,对读者知情权的忠诚。这就要求信息的充分供给。这种充分供给在转型时代尤为重要。转型时代是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的时代,也是一个容易亢奋、容易走向极端的时代。这就需要公民素养来纠偏。信息的充分供给过程,就是公民自我教化的过程,就是公民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回到理性、回到均衡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达成底线共识的过程。推动这样的过程,是南方周末的天职所在,也是南方周末对读者最大的感恩。
敬畏人类良知,坚守新闻理想,感恩衣食父母。二十四年,南方周末就这样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二十四年后的今天,南方周末只会更从容,更坚定。二十四年的奋斗史,奠定了她的自信;公民社会不断成长的前景,增长了她的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提升了她的自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秉承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传统的南方周末,秉承两三千年来知识分子济世情怀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中国土地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人心的南方周末,有足够的力量面向未来。有人一时不理解不重要,同行偶尔误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步,都将是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一个记录,都将是这个民族更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的一个见证。
而这,也就够了。
《南方周末》日前发表的《养老保险“一国两制”现象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很大反响,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争相传阅、相互转告、热烈议论、好评如潮。这篇文章何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是敢越雷池。养老金“一国两制”现象长期存在,人们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早就颇有微词、质疑纷纷。我曾就此问题多次给多家报纸写过文章,呼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悬殊问题,但都被退稿。有编辑对我解释说:“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这是社会不公平,但这是个社会敏感问题,见报怕影响社会稳定。”我心里不服这种牵强的解释,几千万退休的企业老人,承受着不公待遇,顾大局,识大体,他们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传媒连句公道话都不敢说,何谈为民代言?现在,《南方周末》终于打破传媒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把“敏感问题”摆在社会面前,并且选择全国“两会”前夕发表,为百姓鼓与呼。我看并没有“天下大乱”,反而向人民群众传导了亲民政府的关注与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增强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被特别重视和格外关怀的感觉,激活了老人们的心理期望,有利于社会稳定。许多老人高兴地说:“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只要报上替咱们呐喊了,就有希望啦!”
二是情真意切。该文章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传媒“心怀天下不平事,意念人间疾苦情”的情怀和职业良知与责任感。文章中有许多贴心知己的话。如“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又如“CPI的飞涨,已经让各地的老人们迫不及待。他们开出自认卑微的请求,一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司机的水平,三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水平。这可以理解,他们必须以仅存的晚年岁月与循序渐进的政策赛跑。”读到这段文字,心里酸楚悲凉,一个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开出的目标请求竟卑微到机关的司机收入水平!企业退休的老人们,甚至得到政府几句肯定他们在共和国建设中出过力的话语,都会提高“幸福指数”。我常听到老人们相互安慰勉励的话:“不怕拿得少,就怕走得早,好好活!”多好的老人啊!
三是实话实说。“企业高工养老金,不如机关清洁工”,说得太符合实际了。老朽忝列高工,长期只有500元退休金(去年才突破千元大关),回湖南老家探亲,兄弟姊妹、老子老娘都以为我“瞒产”了,父亲说,在县政府扫地打杂的都有1000多元退休金,问我是不是犯错误了?文章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了退休金“一国两制”的现象。如华南某市截至2007年7月,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2007年初,上海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每月养老金为2006元,而该市某机关司机的退休金是2550元。活着如此,死了差别更大,如退休人员去世,上海企业单位补发两个月工资,而机关则发20个月的工资,相差10倍,这是典型的“同命不同价”!
《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就为党和国家制定养老金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功不可没,值得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