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环境科学期刊几区

2023-12-09 22: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环境科学期刊几区

total environment期刊属于中科院二区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类别,也是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关注度非常高的期刊之一。

total environment期刊是二区的原因是:

1、近几年,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IF呈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且中科院分区也一直稳定在二区:2016年IF=3.976、2017年IF=4.900、2018年IF=4.610、2019年IF=5.589。

2、高效的审稿速度:根据ELSEVIER官方公布的数据,去年审稿初审(终审)时间分别为3.3(5.7)周,而且从前几年的数据来看,其初审速度也都在1个月内,完成终审也在1个半月内。

total environment期刊的版面费是: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是混合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可以选择开放获取模式,即OA模式,文章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Fee)为$3,400*,折合人民币约21962.98元。

也可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一般而言在传统订阅模式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偶尔会收一些超页费或彩图费。

不过从官方公布的作者发表模式来看,选择OA出版的作者非常少。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选择OA出版的作者人数近年来也在增长,这说明作者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阅读、引用,以提高被引数。

这本期刊发文量之多,是非常罕见的,并且不收版面费,必定深受国人喜爱。其影响因子不断增长,突破10分也是指日可待,尽管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不过这在环境领域也是十分正常的。

natural hazards是几区

中科院三区,地球科学综合分类下的4区期刊。

naturalhazards是《自然风险》期刊,应该是中国的。因为他的分类在中科院目录下。详见:地球科学综合分类下的4区期刊中科院杂志分区,所属大类别: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区、所属小分类:地球科学综合3区、气象与大气科学3区、水资源3区。

Natural Hazards(NH)这个期刊,虽然是中科院三区,但文章质量还可以,最重要的是期刊发文量大。如果是读了本研究领域大量的文献之后,会知道相关的期刊就那几个,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现有些文章为了灌水,打了擦边球发在了一些综合类的期刊。

期刊分区注意

现在各高校都是按照中科院的分区,但好多行业的主流期刊分区并不高,比如本研究领域JHR、JHE这两个老牌期刊都是三区,JFM这样的流体No.1的期刊竟然是二区。

当然有些学校会根据不同的领域根据本行业内的认可度,制定更为合理的期刊分级标准,比如上海交大,比如我当年听说如果有人发一篇JFM,可以直接评教授,等等。

ssci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怎么划分

法律分析:sci 一区、二区 、三区、四区指的是SCI论文分区,SCI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简称汤森路透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

法律依据:《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通知》 一、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SCI的两种分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有什么区别呢?

在说两种分区前,首先说说什么是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通俗地讲,影响因子就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大小的评价指标,一般影响因子越高,期刊越好。

而SCI的两种分区都是基于SCI 收录的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的——

一种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公司制定的分区,即JCR分区,一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这就是JCR分区。

在JCR分区中,期刊的数量平均分为四个部分。

中科院分区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综合性期刊13大类,然后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分别将每个类别划分为以下4个区:前5%的期刊为1区,6%-20%的期刊为2区,21%-50%的期刊为3区,剩下的就是4区期刊。

在中科院的分区中,期刊数量呈金字塔状分布。

由此可以总结出两种分区的区别:

1.学科类别上的,JCR划分了176个具体的学科,中科院只划分了13个大类;

2.分区的比例不一样,中科院一区的期刊是在13个类别中,选取其中的5%,这样一区的期刊就很少,导致有些期刊再JCR上能排到Q1,但是在中科院分区中,只能处于2区或3区。

尽管两种分区方式都比较权威,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JCR分区,而国内则更倾向于中科院分区。当然,实际生活中,不同机构对两种分区认可度不同,有的单位甚至还有自己的分区,因此,作者投稿前最好先确认自己单位认可哪个分区,或者究竟是怎么分区的,避免出错。

环境科学与管理是核心期刊吗

环境科学与管理不是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与管理》(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办。经过查询得知,环境科学与管理并不是核心期刊,而是省级期刊。

核心期刊学术水平比较高,在刊物的评价中具有较高的权威,很多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

《环境科学与管理》以促进环绕科学、环绕保护与环保产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科学技术素质的现代化为指针,以满足环保科技人及环保企业一线人员更新知识,掌握新动向,学习新技术,启迪创造能力,开阔思维为办刊宗旨。

它已成为环境保护、科研及相关专业的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等院校师性的得力助手。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人的赞誉和重视。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期刊,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郑州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