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汽车技术投稿须知

2023-12-06 01: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汽车技术投稿须知

六、投稿须知
(一)论文形式
论文应在6000字(包括文、表、图)以内,并按通栏(每行44字)的格式编排,插图要清晰美观,外文字母大小写、上下角标及各种符号必须书写正确。
(二)论文内容
论文书写顺序:中文题目、中文作者姓名、中文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三)录取与参会
被录取的论文将于2008年8月20日前向第一作者发出录取通知,并将邀请其参加本届年会。
(四)论文格式
1、所提交文档为可编辑的word格式文档。
2、论文格式可通过访问下载。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丽俐,彭

电话:转831,833
传真:
邮箱:
网址:
地址:北京宣武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4层
100055

八、论文格式及论文格式示例请点击:附件一
附件一:论文格式
1、
论文要求用微软word排版,A4纸型,上下左右边距2.5厘米;正文行距为固定值16磅,其它均为单倍行距。全文在6000字以内。
2、
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段前2行,小二加粗居中,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后称新罗马))。
3、
作者姓名:多作者时,如:张三(1),李四(2),姓名标上数字上标,之间空两格;一个作者不用标序号。(5号楷体居中,段前0.5行,单倍行距)
4、
作者单位:多单位时,单位名称前标上序号,之间两个空格,如:1. 单位
2. 单位;一个单位不用标序号。(5号楷体居中,单倍行距)
5、
摘要,不超过200字。“摘要”二字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加粗【摘要】,放在摘要正文段首。(中文为小五号宋体,西文为小五号新罗马;段前1行,段落左右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6、
关键词:“关键词”三个字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加粗【关键词】(8个词以内,段落左右缩进2字符,五号黑体,关键词之间两个空格)
7、
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英文词为宜,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四号新罗马居中,段前0.5行,单倍行距)
8、
英文作者姓名:姓名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多个姓名时标出数字上标如Name
(1), Name (2)多个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5号新罗马加粗,段前0.5行,单倍行距)
9、
英文作者单位:单位首字母大写,多单位时,单位名称前标上序号,之间两个空格,如:1. company
2. company;一个单位不用标序号。(5号新罗马斜体居中,单倍行距)
10、
英文摘要:100个单词以内,Abstract加粗,后面加冒号,并与摘要内容空一格(5号新罗马,段前1行,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11、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加粗,后面加冒号,并与关键词空一格,如Key words: Word
Word,关键词间空三格(5号新罗马,单倍行距)
12、
正文(中文为五号宋体,西文为新罗马,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2行,行距为固定值16磅)
13、
论文内计量单位及符号均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及国际通用符号。
14、
图片:图片必须有序号和图片标题。图片序号根据文章中图片数目按照阿拉伯序号标识出来,图片序号和图片标题空两个字符格。图片标题居中排列在图片下面。如:图1
图片标题。(中文为小五号宋体加粗,西文为新罗马;段前0.5行,单倍行距)
15、
表格。表头居中排列在表格上面,表格编号按照阿拉伯字母排序,表格编号和标题内容之间空两字符格。(中文为五号黑体,西文为新罗马段前段后0.3行,单倍行距)
16、
一级标题(居左排,中文为四号宋体,西文为新罗马,段前段后0.5行,单倍行距)。
17、
二级标题(中文用五宋体加粗,西文用新罗马,标题使用1.1,1.2;居左排,段前段后0.2行,单倍行距)。
18、
三级及以上标题(中文用五宋体加粗,西文用新罗马,标题使用1.1.1,1.1.2;居左排,单倍行距)。
19、
参考文献(居左排,段前段后各0.5行,五号黑体加黑)
20、
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用1
2
3 ……来标识,参考文献每条内容应包括:作者(译者),文题,期刊名(或书名、或会议名),出版卷、年或期、页码等。书或会议文集应相应列出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会议地点时间。专利文献需列出专利性质及专利号;网上引用,需要提供网址、文章标题、作者等信息(中文用6号宋体,西文用新罗马,编号如上,居左排,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书名、出版社等内容用英文句号隔开。)

论文格式示例:
页面要求:纸张大小A4(210mm×297mm)。页面边距:上下左右边距2.5厘米;正文行距为固定值16磅,其它均为单倍行距。通栏,6000字以内。

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段前2行,小二加粗居中,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后称新罗马)

作者姓名:张三(1)
李四(2)(段前0.5行,5号楷体居中,姓名标上数字上标,之间用逗号隔开)

1. 单位
2. 单位(5号楷体居中,单位前用数字序号标示,之间两个空格)
【摘要]】 摘要内容。(“摘要”二字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加粗,放在摘要正文段首。摘要内容不超过200个字,段前1行,段落左右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中文为小五号宋体,西文为小五号新罗马)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8个词以内,段落左右缩进2字符,五号黑体,关键词之间用两个空格)

Topic (段前0.5行,四号新罗马居中,不超过10个词为宜,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

Name (1),
Name (2)(姓名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段前0.5行,5号新罗马加粗)
1.
C ompany
2. C ompany(单位名称前用序号标示,单位之间两个空格,5号新罗马斜体)
Abstract]: content. (100个单词以内,段前1行,首行缩进2字符,5号新罗马)
Key words:
word
word(5号新罗马加粗,关键词间用逗号隔开)
1
一级标题(段前段后0.5行,中文为四号宋体,西文为新罗马)
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中文为五号宋体,西文为新罗马,段前0.2行,论文内计量单位及符号均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及国际通用符号。)

图1
图片标题

(文中图片标题居中排列在图片下面,段前0.5行,图片编号和图片标题空两个字符格,中文为小五号宋体,西文为新罗马)

图2
图片标题(图片序号按阿拉伯数字标示)

表1
标题内容

(表头居中排列在表格上面,段前段后0.3行,表格编号和标题内容之间空两字符格,中文为五号黑体,西文为新罗马)

表2
标题内容(表格序号按阿拉伯数字标示)

1.1
二级标题(居左排,段前段后0.2行,中文用五宋体加粗,西文用新罗马标题使用1.1,1.2)

1.1.1
三级标题(三级及以上标题居左排,中文用五宋体加粗,西文用新罗马,用五号宋体1.1.1、……)
参考文献(居左排,段前段后各0.5行,五号黑体加黑)
1
作者1[,作者2,作者3][,等]. 期刊论文题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2
作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内容,中文用6号宋体,西文用新罗马,编号如上,居左排,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书名、出版社等内容用英文句号隔开。参考文献每条内容应包括:作者(译者),文题,期刊名(或书名、或会议名),出版卷、期、页码、年。书或会议文集应相应列出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会议地点时间。专利文献需列出专利性质及专利号。网上引用,需要提供网址、文章标题、作者信息等。)

《汽车技术》容易发表吗,求高手指点怎么投稿汽车类的杂志?

  《汽车技术》发表难度一般吧,要看文章质量了。之前也是质量不过关,还是同事给的莫’文网,帮忙修改的,很快就录用了

IEEE物联网期刊丨“网联自动驾驶”专刊征稿(影响因子5.86)

【引言】

随着物联网在交通系统中日益普及,为了打造交通系统中更安全、更快、更智能的车辆,车载通信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是构建未来一代、功能强大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石技术。基于物联网的交通系统可以为自动化网联 汽车 提供大规模设备连接和传感器连接。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数量将显著提高。随着网联自动驾驶 汽车 数量的增长,亟待提出新的技术方法并重新思考下一代 汽车 网络的设计,尤其是自动化网联 汽车 。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利用物联网提供的能力,形成更高效、更智能的交通系统。本期特刊旨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平台,传播最新的成果,并推动物联网在自动化网联 汽车 技术方面的应用。

【征集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重要时间节点】

【投稿须知】

所有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的原稿或修订本必须通过IEEE稿件中心(http://mc.tcentral.com/iot)以电子方式提交。作者指南和提交信息可以在找到。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鼓励作者在投稿过程中推荐潜在的审稿人,这可能有助于加快审稿速度(请只推荐那些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审稿人)。提交稿件时注意必须按适当的关键字分类。

【客座编辑】

曹东璞博士,滑铁卢大学,

李力博士,清华大学,

Clara Marina博士,保时捷,

陈龙博士,中山大学,

邢阳博士,克兰菲尔德大学,

庄卫华教授,滑铁卢大学,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mpact Factor 5.86)

Special Issue on

Internet of Things for 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Internet-of-things (Io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ffic system depends on safer, faster, and more intelligent vehicles. The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and the automated driving technique are two of the cornerstone technologies enab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generation highly functional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IoT-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enormous connections of devices and sensors for the networked automated vehicles. The capacity of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is expected to be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employing the IoT techniques. This calls for novel approaches and rethinking of th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vehicular networks, particularly for the automated vehicl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rsue research on new theories, architectures, and techniques to exploit the capability that is delivered by IoT for forming more 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special issue aims to create a platform for researchers, develope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to disseminate the state-of-the-art results and to advance the applications of IoT for 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technology.

Topics of interest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Innovative IoT techniques to connect automated vehicles

➢ V2X communication

➢ IoT-based solutions for connected vehicles

➢ Vehicular IoT Infrastructure

➢ IoT-based sensing and recognition

➢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of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 IoT-based navigation and localization systems

➢ AI and deep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IoT-enabled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 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s based parallel driving

Submissions

All original manuscripts or revisions to the IEEE IoT Journal must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hrough IEEE Manuscript Central,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iot. Author guidelines and submission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iot.ieee.org/journal. The IEEE IoT Journal encourages authors to suggest potential reviewers as part of the submission process, which might help to expedite the review of the manuscript. Please suggest only those without conflict of interest. Each submission must be classified by appropriate keywords.

Guest Editors

Dr. Dongpu Ca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Dr. Li Li,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Dr. Clara Marina, Porsche Engineering, Germany,

Dr. Long Chen, Sun Yet-sen University, China,

Dr. Yang Xing, Cranfield University, UK,

Dr. Weihua Zhua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车辆,汽车领域的中文EI期刊都有哪些 ?汽车工程和汽车技术是吗?还有其他的什么期刊被EI收录,哪些期刊比

我想你应该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我也是(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你的问题我以前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现在给你的是我研究的结果:
好像只有汽车工程,审稿周期很长,录用通知至少也要半年以上,实际从投稿到刊登需要18月左右。
不过如果一个刊物是EI收入,并不一定期刊上的所有文章都被收录,且一般增刊(刊物不会被EI收录的)
汽车工程的影响因子是0.622(09年) 0.4742(08年) 0.4890(07年)
汽车技术惨不忍睹从来就没有过0.5,北大核心刊物已经把它从A类剔除了。
车辆工程080204属于机械工程0802,我附了0802机械工程专业A类刊物给你(是全部) ,数字部分是它们的09年影响因子
光学精密工程 0802机械工程 1.040 工业技术
焊接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527 工业技术
机器人 0802机械工程 0.801 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578 工业技术
机械强度 0802机械工程 0.567 工业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802机械工程 1.017 工业技术
摩擦学学报 0802机械工程 1.296 工业技术
汽车工程 0802机械工程 0.622 工业技术
振动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0.813 工业技术
振动与冲击 0802机械工程 0.758 工业技术
中国机械工程 0802机械工程 0.686 工业技术
铸造 0802机械工程 0.579 工业技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