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建设美好江苏论文

2023-12-11 22: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设美好江苏论文

 



首页作文范文高考学习



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作文

时间:11-19 栏目:作文

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作文一: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当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那一刻起,当中国举办奥运会的那一瞬间,当神舟七号冲天的那一刹那,你是否为自已的国家而感到骄傲?的确,作为一位中华儿女,当国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时,咱们怎能不骄傲、自豪呢?中国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耀眼的发明、秀美的山河、丰盛的资源……成为了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主要原因。可是,如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呢?这很难做到,我们必须得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一劳动节”是大家旅游的最佳时间,往往这时,大家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旅游,像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在“五一”期间,各地的环卫工人可就忙了起来,因为游客们都太不讲文明了。这些天,新闻上一直在播报游客们的“丑恶行径”:许多游客在北京故宫的墙壁上乱涂乱画,随处可见“×××到此一游”这一行字;有些游客为了拍照竟爬到了景点区的树上;更可气的是,很多大人让自己的孩子钻进警戒线,怂恿他们摸这摸那……当记者采访那些游客时,他们反而理直气壮地说:“这里又没有提示牌,也没有专门管理的人,这可不是我的责任!”听到这些话,我真伤心,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不能损坏公物,不能乱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些,那么中国就会变得无比美丽。

还有一个事例让我十分恼怒。在外国,提示牌上的话一般都是中文,而且会写着“中国人你看,垃圾箱在这里”“中国人,请不要大声喧哗”这一个个醒目的大字,让我十分地生气。凭什么只说我们中国人呢?不过转念一想,也对。外国人在公共场所都是规规矩矩的,而中国人却在公共场所里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真让我觉得羞愧!

只要每个中华儿女多弯几次腰,多动几次手,捡起脚下的垃圾;只要每个中华儿女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那么,我们的祖国将会变得无比美丽!

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作文二: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没有了最美中国人,“美丽中国”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需要从我做起。

“美丽中国”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诗意表达,其实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期盼。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同时,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科技、制度、文化等来保障,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

美丽中国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壮美妖娆画卷;是一曲雄浑跌宕起伏的交响乐;是蓝天,白云,阳光,银滩,大海和弄潮儿;是农民犁下耕耘的串串希望;是孩儿浅浅的酒涡里盛满天真的童话故事;是诗人笔尖下散发情感的浓浓墨香;是从沃土里钻出来的点点星星的鹅黄嫩芽;是梧桐树勃发的生命的绿色;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环境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交汇融合。人们享受美好的生活,人们在广场上跳着幸福快乐的舞,唱着欢乐的歌;人们在大剧院愉悦地看黄梅戏,越剧,京戏;人们享受着旅游的惬意,享受阳光,享受海风,享受美味的海鲜,享受着新鲜的空气;人们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看电视,玩电脑,享受天伦之乐;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舒心地工作,钱袋一年比一年鼓……

时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就谈不上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已刻不容缓!这是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美丽环境不能只存在于记忆之中,也不能光靠“嘴上行动”,需要的是立刻行动,从我做起,同心合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维方法。有的事情可以在一任完成,有的事情却需要几任接力才能铸就。如果在政绩冲动的驱使下搞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立竿见影的一时之效,不仅不能取得实效,反而会在“生态再造”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对此,领导干部尤需放眼长远的胸襟和魄力。

生态环境是公共资源,不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因此也容易滋生“搭便车”心理:等着相邻地区花钱治理,自己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如果人人如是想,生态环境又如何得到善治?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领导干部树立“小生态,大效益”的大局观念,追求“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崇高境界。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建设“美丽中国”路在脚下,也在每个人的手中。

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作文三: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随着经济的建设,现代化的发展,中国被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所纠缠,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要。

中国,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一个辉煌的千年文明古国,一个发展迅如惊雷的发

求800字左右征文 以“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蓝图为主题的作文!谢谢

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是刘邦故里、煤电之都、肉鸭之乡、园林县城、文明城市,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以大汉之源著称四海。近年来,沛县紧紧围绕“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宏伟蓝图,坚定不移抓发展,抢抓机遇转方式,奋发有为调结构,竭尽全力惠民生,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成功跨入全国百强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6亿元、增长14.8%;实现财政总收入43.7亿元、增长4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24亿元,增长4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4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0.6亿元,增长16.8%。全面小康进程加快,江苏省定25项指标22项提前达标,其余3项指标达到序时进度,2011年可在苏北率先达小康。2010年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第84位。今年1~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4.3%;实现财政总收入31.25亿元、增长3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9亿元,增长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7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75元,增长19.6%。

二、特色产业崛起壮大,荣膺中国产业百强

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不动摇,特色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竞相发展。一是特色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铝加工集聚总投资110亿元的项目13个,煤盐化工集聚总投资210亿元的项目19个,农产品加工集聚总投资63亿元的龙头企业85家,三大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以上。冶金铸造、纺织塑编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光伏光电等新兴产业快速起步。建成中国新型铝材产业基地、江苏唯一一家“省绿色食品产业园”。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日益壮大,高效农业面积达到89.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特色蔬菜面积突破1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万亩;生态肉鸭年孵化、饲养、加工量均超过2亿羽,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集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饲料禽药于一体、10万人从业的百亿元产业。建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被授予中国生态肉鸭之乡称号。三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快速突破。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大沙河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开发工程,微山湖开发实现重大突破。投资15亿元的千岛湿地景区及旅游配套项目启动建设;投资25亿元的“中华汉城”及生态园项目与夏岩集团成功签约。微山湖千岛湿地景区被批准为江苏微山湖湖滨省级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四是特色园区快速提升。县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

三、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建成国家园林县城

2010年,城镇化率达44.1%。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一是沛城龙头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坚持北连西扩东进,老城区改造面貌一新,功能日益完善;新城区建设快速突破,框架基本形成;开发区实现跨河发展,承载能力日益增强。五年累计投资358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458项,实施拆迁300余万平方米,开发住宅小区38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保障性住房12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66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3%,人均公共绿地14.1平方米。二是小城镇城乡节点作用日益彰显。实施“421”工程,投资32.2亿元实施重点工程150项,建设住宅186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口超2万的镇7个。组建城管执法、环卫保洁、绿化管养三支队伍,镇区管理向制度化、长效化转变。新农村建设亮点日益提升。按照“五化六通六有”标准,试点探索、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胡楼模式享誉全省及周边,草庙村由全省千弱村成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徐济高速沛县段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结束了沛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公路“四纵三横”、铁路“十字拓展”、水路提档升级的大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四、和谐社会建设卓有成效,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五年累计投入60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160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张公兰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孙沛丽、刘庆超入选2010年度“中国好人榜”。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称号,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敬安敬老院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敬老院;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成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平安、法治沛县建设开创新局面,夺取省双拥模范县“六连冠”,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特别是连续八年保持微山湖省际交界地区和谐稳定,实现了“百年恩怨化和谐、微山湖上静悄悄”,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沛县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沛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小康徐州当先、综合实力苏北领先、文化旅游业江北创先、农业现代化江苏率先、基本竞争力全国争先“五先”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沛县将锁定苏北领先、全国50强目标,牢牢把握推动转型发展、建设美好沛县主题,突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两种变革,实施“三主攻一推动”转型战略,主攻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进步,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岗位职业化,谋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四位一体”发展,坚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5A级风景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幸福平安和谐区“五区”同建,加快建设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的新沛县,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

1.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把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作为突破口,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农业由一产向“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发展,力争全省第一批、苏北第一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内涵转型。突出龙头带动,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态肉鸭、特色蔬菜、优质稻米三大产业。二是以园区化路径带动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实施规模面积超十万亩、亩效益超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三个一”工程,优化“一区九园”现代农业布局,延伸肉鸭、果蔬、食品三大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实现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以科技化服务支撑发展,推动农业增长动力转型。坚持科技强农,完善上连市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下连基地、企业和农户的科技服务体系。坚持人才助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坚持品牌兴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安全和品牌农产品基地。四是以一体化统筹促进发展,推动农业服务方式转型。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支持财政、金融、民间资本等投资农业。完善多方共助机制,探索建立村企联建、机关园区结对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合力。

2.坚定不移突破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家5A级风景区。突出人文生态建设,确立文化旅游业第三产业支柱地位,全面打响东进微山湖战役,加快建设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力争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跃居江北前列,建设全国知名的滨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构建与主导产业相配套、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老百姓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一是实施“一区两带”,做响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生态旅游带、沿大沙河观光农业带“一区两带”开发计划,构建以汉城、汉之源、大风歌广场、沛公园为轴的文化带,以千岛湿地、国际生态旅游城为轴的生态带,以鹿楼沙河果都园、安国汉韵风情园为轴的休闲带,努力实现文化休闲、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二是突出“一区三园”,提升服务业集聚水平。大力实施“一区三园”集聚计划,加快建设沛城中心商务区,加快建设临区现代物流园,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园,加快建设临城科技创业园。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100亿元、超50亿元、超20亿元服务业企业。三是培育新型业态,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加快发展金融业,构筑多层次、高效率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催生一批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各类商务服务业群体。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商贸流通业档次,构建大中小结合、内外贸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3.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倍增、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园区成长、创新型经济突破“四大推进计划”,坚定不移壮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大的铝加工产业集聚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煤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一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5510”工程,重点培育产值超100亿元企业5个、超50亿元企业5个、超20亿元企业10个;加快推进“3个50%”转化,着力把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500亿元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把冶金铸造、纺织塑编、生态肉鸭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把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二是切实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动园区功能转型。倾力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全省30强开发区,重点打造新型铝材、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三个特色园区,着力把开发区建成全县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围绕优化“一区五园”布局,统筹考虑功能配套,拓展商务、公交等功能性项目,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园区集聚,实现服务环境与发展环境的融合,生活、工作与休闲的融合。三是着力驱动机制创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实行招商引资常态化、项目建设标准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政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机制。大力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大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创新型骨干企业。

4.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加快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坚持园区化提升产业、社区化提升功能、职业化提升素质,突出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化“双轮”驱动,加快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有序推进“20万农民转市民”工程,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先行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精心规划,高目标引领城乡建设。高标准编制城镇布局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着力形成科学合理、疏密有序的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牢固树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完善城乡规划网络体系,实现规划全覆盖。严格落实规划设计审批程序,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精密组织,高起点推进新型社区试点。完善“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工作机制,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功能配套相结合,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坚持以“三化三提升”为引领,深入推进“421”工程,确保中心镇创建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三是精品建设,高品位打造滨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定不移推进北连西扩东进,加快新城区建设,稳步改造老城区,加快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湖大道、环城路、入湖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精细管理,高标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探索实行街长负责制,推进数字化城管,由“为城镇管人民”向“为人民管城镇”转变。加强城镇管理、绿化管养、卫生保洁“三支队伍”建设,实现城镇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深入开展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等创建活动,广泛教育引导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推动城镇繁荣有序发展。

5.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加快建设幸福平安和谐区。深入推进收入倍增、社会平安、保障提升三个计划,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一是拓宽五大渠道,促进增收富民。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缩小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保证百姓生活改善不受物价上涨影响。以盘活村级“三资”实现“四化”管理为突破,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二是构建六大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健全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形成长效民生保障机制。三是推进六项行动,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抓基础强基层、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和信息网络综合管理“六项行动”,加快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安全“五项机制”,确保社会安定、和谐、有序。 (责任编辑:曹伟)

这是网上的
你修改修改成你自己的

大学生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论文1500字

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满腔热根据十八大领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积极奋斗。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大学生应通过以下几点,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会浪潮中。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奋斗目标。

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能更好的融入党的集体,学习党的思想,成为构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才能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品质。在大学校园里,不畏困难, 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坚持艰苦奋斗,才是大学生应该保持的良好品质,以文化来丰富自己,以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

六、积极参加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弘扬先进的文化技术,以党的正确领导为核心,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站在发展建设的前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肩负起民族的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努力奋斗。

扩展资料

正确理解

1、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经济发展

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完善民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4、增强文化

主要是四点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

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5、提高生活水平

要做到: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6、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