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农药期刊投稿须知

2023-12-09 1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药期刊投稿须知

《农药学学报》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农药学各分支学科有创造性、未发表过的“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是了解我国农药学研究动态的理想园地。本刊同时接收中、英文稿件。来稿需论点明确,数据翔实,文字精炼,使用的单位符号及物理量应符合国标GB3100~3102—92(量和单位)的各项规定;外文符号的文种、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行文中的上、下角标必须规范,对易混淆者请注明。撰稿时请注意以下问题:● 题名及摘要:需有中、英文题名和摘要。题名应鲜明突出,概括性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题名;中、英文摘要均应使用第三人称编写,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突出创新性,给出重要结果的数据。摘要下面附3~6个关键词;尽可能列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关于作者:在题名下面列出作者及工作单位全称、城市和邮政编码,以*号注明通讯作者。在首页下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类别及批准号,写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联系地址、电话和E-mail。?● 实验部分:应注明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的规格、型号、来源。若无特殊情况,建议使用农药中英文通用名。实验方法若与文献报道相同,注明文献即可;如有实质性改进,应写明改进处;如系作者创新,可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图和表:图、表内容不应重复,图题和表题、图表中的文字以及注释等均需中、英文对照,并与正文表述一致;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符号应给出中英文全文注释;表格使用三线表。?● 参考文献:应列出与本文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非公开出版刊物不得引用。文献按“顺序编码制”列出,并须核对无误。列出前三名作者,其余加“et al.”。西文文献的作者姓在前(用全拼,全大写字母),名在后(用缩写);中文文献的作者用汉语拼音同时加中文对照;日文文献用拉丁文拼写;中文书名及其出版地、出版社和中文刊名均需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列出;题名后加文献类型标识;书名用正体,刊名用斜体。

毒理学杂志的投稿须知

欢迎下列内容的文稿:   1有关化学物质包括工农业及环境化学品、食品添加剂、民用化学品、动物饲料、药物、兽药与农药等的毒理学论著或实验研究论文。2有关化学物质毒性管理、安全评价、标准制定等论述性文章。  3具有指导意义的述评、评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综述、讲座、专题讨论和书评等。  4与毒理学有关的国内外学术活动、科研动态、研究进展以及安全、环保、健康相关产品信息和广告等。 1.来稿应一式二份,应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论著、综述、讲座类文稿一般不超过5 000字,实验研究、方法学介绍不超过4 000字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报道等一般~1 000~字为宜。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文题中不应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或符号,中文文题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一般不使用副标题。3.第一作者应标注到科室,省市和邮政编码。作者不在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名字右上角及工作单位左上角用“1”、“2”等标明。4.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本研究”等主语。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英文摘要在2 000个印刷符号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5.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1个字母大写,每词之间用“;”分隔。6.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共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高宽比例约为45 cm×65 cm,单栏宽度为7 cm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7.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 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10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8.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中文全称,然后括号注出英文全称或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9.参考文献按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注明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内部刊物及资料均不作文献引用。其他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是国际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左下方。如“××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10.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3个月后修回,按新稿处理。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稿件同时在印刷版和光盘版刊出。来稿一经我刊刊用,稿件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编辑部所有,未经同意,作者不得转载他处。

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应该是怎样的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