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光明日报发表题为

2023-12-05 18: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光明日报发表题为

一、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什么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话,是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1963年11月,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在东湖宾馆写《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此文打印出来后,毛泽东修改时,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字面意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深层解读:1965年7月31日,郭沫若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文章,对“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字作了如下解释:“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字固然是为了韵脚的关系而选用的,然而当我们了解到夺取泸定桥的经过时,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主席的心境.主席在过桥是很可能抚摸过桥栏的铁索,“寒”字便是实感.但通过这个“寒”字也充分表达“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思想.那是说:辉煌的成功,得来不易.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这“寒”字,一是表达“实感”,二是表达“心境”.实感是铁索的寒凉,心境是惊心动魄的感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1分)
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2分)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1分)
本题指向性明确,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的一个知识点,属于原因依据类型的主观题。需要对这个知识点具体展开作答。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