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求是杂志社主编张

2023-12-07 23: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求是杂志社主编张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学术界、思想界在内的世界许多人都把眼光投向东方,关注着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确,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人们要问,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这种奇迹般的变化,魔力在哪里、奥秘在哪里?这是个“时代之谜”,揭示谜底就像魔法一样吸引着所有关注和瞩目中国的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以下简称《中国震撼》)一书,给出了自己探究中国崛起之谜的答案。对于这个答案或许会有不同看法和评说,但在思想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生活中所引起的冲击和热议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在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种种顽固偏见和肤浅短视的议论那里,也不失为一个“震撼”。 “中国震撼”首先来自中国的崛起。《中国震撼》一书,开篇之首,就是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尽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抱有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来自中国发展和崛起的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读完《中国震撼》一书,会很自然得出以下三点感悟。 一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这个课题本身就具有难以比照的巨大吸引力。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用说是始于当代,但作者分析探究的眼光并不固着于当代的几十年、也不固着于近代以来的上百年,而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置放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因而有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着没有中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而又在现代发展崛起的国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作者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那么,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什么方式的崛起?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崛起。这是产生中国震撼的第一个冲击波。该书在阅览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之后写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史实确实如此。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崛起哪一个不是充满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是不光彩的、血与火崛起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则完全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内是倾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不就是当代文明的最重要内涵和标志!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但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热爱和平的文明历史传统。显而易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一种发展文明的崛起。所以,“中国震撼”首先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 二是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中国震撼》一书认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把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八大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强调“这些特点是我对30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显然,在作者那里,中国模式及其八大特点指的就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发展经验的基本概括,在这里,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相通的,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指代称谓。应该讲,经过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和凝聚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创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的成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个概括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的科学凝练的总结,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的鲜明显著的区别。蕴含其中的主要原则、成功经验和基本特征,尽可以开掘和丰富,尽可以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和精髓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比如:书中用“实践理性”来表述的实事求是,以及政府作用、社会稳定、注重民生、渐进改革、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原则和经验,在研究和讨论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境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就不断地被提到、被阐述。为什么用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中国经验的基本原则所概括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竟那样的相同相似、大同小异?原因就在于研究立场的公正客观、理性良知,就在于受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决定。只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考察研究当代中国,就会走到一起,就会形成较多的共识。比如:讲到政府的作用,作者说:“中国的超大型的规模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每年一个短短的春运就有超过20亿的人次上路。2010年春运的客运流达到25亿人次。”“这意味着把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一个月内挪动了一下。除了像中国这样一个比较高效运转的政府体制外,没有任何一种体制可以处理这种挑战。”这样的论证应该说是有力有理,令人信服的。其实,春运还不是最大最难的事情,中国的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人口13亿多,又处于转轨变型的深刻变革中,吃穿住行、柴米油盐哪一样事情不大不难!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洪灾、旱灾等,筹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洲运动会等,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事大事。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组织,要办大事、难事、喜事、急事是不可想象的,其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此外,作者也指出,不能把中国模式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要作为不断开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待,这和不能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的道理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中国震撼”又是中国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 三是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也就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确实如此,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我们也矢志不渝地为之而奋斗。只要不是无知,只要不抱偏见,就会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人权观、自由平等观,这是不能否认的、也是难以抹杀的。但问题是,总有些人格外钟情偏爱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观念,把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其价值观念绝对化、神圣化,顶礼膜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坚定不移的。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和实际。不顾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试图机械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行不通的。正如作者写的:“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表明: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励精图治’才行。”“中国人认为无论是什么制度,最终都必须体现在是否能够实现良政上,体现在自己人民的满意和认同上,并认为这才是民主的实质。”这些关于良政更为重要、更能体现民主实质的论述,是富有很大启发意义的。尤其作者告诫:“不被西方话语忽悠”,“西方多党民主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游戏民主’,其特点是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作为走过100多个国家、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作者,特别是亲眼看到了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给某些国家带来“散、软、短、泛、粹”的民主综合征以及经济社会陷入停滞倒退的困境,他关于民主问题的告诫和论述是在比较鉴别中选择,更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显而易见,“中国震撼”同时还是中国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作者张晓林 系《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中国震撼》的思想震撼 清醒的自信 亲和的解疑——读《中国震撼》有感邓小平英文翻译张维为:中国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

张秀平的主要成就

张秀平从事图书编辑工作35年,是人民出版社在职任现职时间最长的编审。她策划组织书稿400多部,责编出版图书300多种,经手复审出版图书200多种。责编、复审出版的图书,以思想导向正确、学术内容创新、出版形式美观、质量优秀平稳的特点,普遍受到学术界、读书界的好评。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八届中国图书奖、解放军优秀图书奖及优秀选题奖、优秀畅销书奖、优秀人物传记奖、优秀教材奖和其他省部级奖20余次。如她于1997年策划并编辑出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共10卷),她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得到该丛书数十位专家作者的首肯,部分作者还授予她“任意删改书稿”之权。《求是》杂志发表她为该书撰写的书评《揽辔澄清,剥古酬今》。著名学者朱瑞熹称赞她为作者做了“举世无双的嫁衣裳”,该书主编白钢率18位作者联名为其请功。该书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礼品书赠送美国总统克林顿,现陈列在哈佛大学图书馆。1985年至1989年她出任人民出版社《祖国丛书》编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时,就策划、编辑出版了《中国的邮票》《中国的陶瓷》《中国的针灸》《中国的花卉》《中国的绘画》《中国的书法》等综合类图书40多种,社会影响很大。2002年,她开始策划出版的《东方文化·20世纪著名群体人物传记》书系,是在分析、了解林林总总个体人物传记图书的出版现状之后,着手另辟蹊径组织群体人物传记出版的。2003年3月,《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首先出版。两书投放市场后,人们普遍认同,社会反响强烈。一年之内,《宋氏三姐妹》重印了3次;《贺氏三姐妹》重印了2次。面对市场的反映,她又迅速组织了出版了《周氏三兄弟》、《宋氏三兄弟》、《毛氏三兄弟》、《陈氏三兄弟》、《蒋氏父子》、《蒋氏五兄弟》、《荣氏父子》、《贺龙姐弟》、《周恩来与邓颖超》等(共11种)。《丛书》中的《宋氏三姐妹》获优秀畅销书奖;《周氏三兄弟》获优秀选题奖。该书系以创新的体例、高雅的内容、精美的装帧、独特的开本、标新立异的风格,在图书市场上独树一帜并长销不衰。其他如《佛教文化150问》、《伊斯兰教文化150问》、《基督教文化160问》、《道教文化100问》等,也都以丰富的信息、通俗的文字赢得了市场份额。为人民出版社学术著作的市场化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2002年以来,她策划、编辑出版《东方文化》系列丛书10余系列近100种。《20世纪著名人物群体传记》(11种)、《战后国际关系稀见史料书系》(8卷)《世界宗教与文化书系》(8种)《东方学术丛书》(20种)《中国历史》(14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丛书》(3卷)等系列丛书出版以后,备受学术界和读书界的关注。如系列丛书中的《重读鲁迅》《从苏联到俄罗斯》《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先秦史》《三国史》《宋史》《辽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金史》《明史》等等,市场反响强烈。有的被选入“国家十五”规划;有的多次重印(不下数十种)。又如2000年、2005年、2007年策划、编辑出版的《上将张爱萍》、《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及《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等,学术界和读书界均好评如潮,每种图书都有数家报刊予以转载和评论。2010年策划出版的《西藏知识干部读本》、《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西藏知识问题解答》是50年来首次出版,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经她策划并正在编辑出版的《南宋史丛书》(50卷、已出25卷)、《北京专史研究》(35卷、已出8卷)、《中国人口通史》(11卷、已出2卷)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和浙江省、国家教委及北京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国家地理》书系(28卷),将填补该类图书的空白。张秀平学有专长,业有专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文字水平,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历史学年鉴》、《文史哲》等期刊发表《宋代榷盐制度述论》、《岳家军群体人物研究》、《宋史研究述评》(1983年、1984年、1985年)等论文及综述、书评6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复印资料》转载和学术图书引用十余篇。她主编并担任主要撰稿的《中国100系列》、《世界100系列》、《中国自然和文化100系列》、《世界自然和文化100系列》(每套各5种)都连续重印,颇具影响。2002年以来,张秀平在民进中央和市政协关于文化和出版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她提出的“适当调整首都经济的内涵,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首都经济新支柱”的建议,满运来副主席很重视并批示,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她参与的民进中央《关于促进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曾作为全国两会的大会发言;《尽快完善出版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的调研及她近年撰写并发表的《出版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关于建立反盗版专家鉴定取证队伍的建议》《借鉴影视业制播分离的做法,率先在北京地区建立出版策划人制度的建议》等等,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

张鸿雁的人物生涯

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就读。文学硕士。张鸿雁先后担任全国企业品牌评价活动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设计国家奖“红星奖”原创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演艺人协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策划总监、《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领军品牌”执行主编、《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策划总监、《乡镇企业导报》品牌总监、《服饰导报内衣导刊》顾问专家、《商品与质量》杂志顾问专家等。是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营销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张鸿雁同时先后任天津大邱庄万全集团、红豆集团、波司登国际控股集团、雅迪科技集团、史福特光电股份、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副总裁等。工作经历张鸿雁先后担任全国企业品牌评价活动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设计国家奖“红星奖”原创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演艺人协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策划总监、《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领军品牌”执行主编、《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策划总监、《乡镇企业导报》品牌总监、《服饰导报内衣导刊》顾问专家、《商品与质量》杂志顾问专家等。是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营销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张鸿雁同时先后任天津大邱庄万全集团、红豆集团、波司登国际控股集团、雅迪科技集团、史福特光电股份、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副总裁等。张鸿雁著述有《雨太猛冲垮夏季》(作家出版社)、《阳光诡计》、《波司登旋风》(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并在新华社《瞭望》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新华社《内刊选编》、《中央党政干部论坛》、《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著名媒体发表企业战略、文化、品牌营销、管理文章千余篇。在《前沿讲座》、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以及南京、上海、无锡、徐州等地演讲,《前沿讲座》在百家电视台播出。所获荣誉张鸿雁2000年荣获“中国最佳策划人”、“波司登挑战珠峰”策划案荣获“中国十大著名策划案”,被誉为中国营销史上的“登峰”之作;2000年荣获“中国策划英才”称号,“波司登营造泰山世纪景观”策划案荣获“中国著名金奖策划案”;2002年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向张鸿雁颁发“中国十大策划专家”证书。[1],《让人与自然更和谐——“千万元母亲河波司登奖励基金”策划案》荣获最高奖:中国策划案金奖;2003年荣获“中国金牌策划精英”称号;2004年荣获“中国十年最有影响力策划专家”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商务策划杰出成就奖”;2009年成为《品牌与企业文化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专家;2010年荣获“中国品牌与文化建设杰出贡献奖”。荣获“企业品牌建设特殊贡献人物”称号。2011年荣获前沿金坛杰出贡献奖。张鸿雁著述有《雨太猛冲垮夏季》(作家出版社)、《阳光诡计》、《波司登旋风》(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并在新华社《瞭望》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新华社《内刊选编》、《中央党政干部论坛》、《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著名媒体发表企业战略、文化、品牌营销、管理文章千余篇。在《前沿讲座》、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以及南京、上海、无锡、徐州等地演讲,《前沿讲座》在百家电视台播出。

信息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吗

如果人们对客观事物不了解,对其缺乏必要的知识,那么就会对事物不清楚。人们借助事物发出的信息,获得有关事物的知识,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比如报纸理论宣传是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或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001年为庆祝建党80周年,大连日报举办了《执政党的建设》大型理论征文活动,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的政治主题,如党在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怎样理解“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怎样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等。我们原以为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不会很多,没想到编发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写的《搞清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张晓林撰写的《先进文化和世界眼光》等一批高水平的文章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打电话说,读了这样的文章很解渴,希望我们以后多发表这样的文章。
这说明如果每条消息都至少包含一个信息,那可以说消息的条数越多信息量越大;但如果消息的内容是读者已知的,对消除或减少读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没有帮助,那么条数再多也不能说信息量大。判断信息量的大小,还有个信息的层次问题。如果消除或减少的不确定性属于小范围的、个别的,则这个信息是低层次的;如果消除或减少的不确定性属于大范围的、普遍的,则这个信息是高层次的。一张报纸,高层次的信息越多,减少或消除读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信息量也就越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