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江苏期刊论文格式

2023-12-09 07: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江苏期刊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毕业论文的格式是怎样的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 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
  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

  1.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2.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

  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5.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
  6.注释
  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二、打印装订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
  2.目录
  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3.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4.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
  5.正文
  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 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
  (1)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如:[4] 劳凯声 《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 《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3)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如:[5]周汉华 《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
  (4)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6)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
  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
  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
  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

  四、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示例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 目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姓 名 李 刚 教育层次 开放教育本科

  学 号 051160111 省级电大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专 业 法 学 分 校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龙春松 教 学 点 文法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由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李 刚
  2006年6月30日
  (可另附页)

  论文格式打印要求:
  (空一行)
  目 录
  (空二行)

  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 4
  (一) 环境问题 4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6
  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6
  2、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8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11
  1、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1
  2、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
  3、保证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 12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4
  1、从立法理论看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4
  2、从国家的政策基础看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5
  3、从其他社会基础看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15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8
  (一)国外环境教育立法概述 18
  1、联合国重要会议形成的国际法文件 18
  2、世界各国各地区环境教育立法实践 20
  (二)美国环境教育立法综述及特点总结 23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7
  四、中国环境教育立法构想 29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应确立的制度 33
  1、公众环境教育评估制度 33
  2、环境专业教育发展评价制度 34
  3、环境教育资金支持制度 3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构架 35
  1、学校环境教育 36
  2、社会环境教育 38
  3、环境教育的保障 39
  五、结 论 44
  参考文献 46

  (空一行)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空1行)
  内 容 摘 要
  (空1行)
  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立法
  (空1行)
  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
  (空1行)
  (一)环境问题
  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 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 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 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 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 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空1行)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 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 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
  (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五、结 论

  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
  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空一行)
  参 考 文 献
  (空一行)
  [1] 祝怀新,徐辉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坤民等 《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3
  [3] 汪劲 《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
  [4] 劳凯声 《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 由圣宏 《环境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史万兵 《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教育》,1998(4)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

  辩

  记

  录 答辩主持人
  答辩小组成员
  秘 书
  答辩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6

  7

  8.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论文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省
  级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江苏教育学院)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封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