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邮政杂志投诉电话

2023-12-07 0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邮政杂志投诉电话

根据"谁销售谁负责"惯例,如果你所订的报刊没有收到,那么你可以去追寻是哪个渠道进行订阅的.
主要的订阅渠道有:
1、中国邮政(服务热线:11185)
2、报刊社(各刊社及各报社,有些传媒集团也可以算入其中,如:深圳报业集团、南都传媒等)
3、网络订阅平台(目前比较知名的有:浏览网、蜘蛛网、杂志铺等)
4、各地发行公司(由本地的报刊发行公司,如深圳市万象通报刊投递公司等等)。
5、各报摊亭点(主要负责社区的报刊)
6、其它杂散的渠道
出现刊物未收到,主要有两个方法解决:
1、找订阅时开发票的公司;
2、直接找报社索要一份,负责任的报社或刊社会为你免费寄一份。如此前发生过《中国房地产报》邮订给送落了,报社可以免费送一份给我。
几点心得:
1、中国邮政(服务热线:11185),订阅种类特多,仅有部分自发刊物不通过他们订阅。但机构庞大的另一点是服务比较傲慢,投诉电信基本上是打不进去的。
2、报刊社,服务细致入微,很体贴。但如果我们订阅多种报刊杂志的话,相当麻烦,一家一家去找。
3、网络订阅平台,利用网络低成本的优势,进行宣传,一般折扣也奇低。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优惠。但另一点就是他们的核心在于网站运营及行销,至于投递与发行则交给中国邮政或其它公司,当然有些是由刊社直接发出的。
4、各地发行公司(由本地的报刊发行公司),这类公司从中赚取差价,卖的是服务。所以他们的工作态度很好,如果你是大公司,发行公司给到你的服务简直是帝王般的。但是正因为他们规模小,在越来越薄利的时代,他们的生存都成了一个难题。随时,他们有破产的风险。此前深圳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倒闭后,你的报纸也就没有保障了。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消费者协会积极保护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
⑴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⑵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主要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费用等有关情况。

中国邮政管理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邮政管理局投诉电话12305。根据《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规定:

第六条  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专用电话为“12305”。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登陆国家邮政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网站申诉,也可以采用微信、书信或者传真形式申诉。

消费者向市(地)邮政管理局提出申诉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  在受理消费者申诉的工作时间,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中心应当有专人值守“12305”申诉电话,保证消费者申诉渠道畅通。

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示受理消费者申诉的工作时间。如“12305”申诉电话因故暂停,还应当公示暂停原因、暂停时间和应急措施。

扩展资料:

消费者申诉受理范围:

(一)邮政企业经营的邮政业务服务质量问题,具体包括:邮件(信件、包裹、印刷品)寄递,报刊订阅、零售、投递,邮政汇兑,集邮票品预订、销售,其他依托邮政网络办理的业务(不包括邮政储蓄);

(二)经营快递业务企业的快递业务服务质量问题。

第九条 消费者申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诉事项属于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消费者申诉受理范围;

(二)申诉人是与申诉事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寄件人或者收件人以及寄件人、收件人的委托人);

(三)有明确的被申诉人和具体的事实根据;

(四)申诉事项向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投诉后7日内未得到答复或者对企业处理和答复不满意,或者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无人受理;

(五)未就同一事项向邮政管理部门进行过申诉,或者已申诉过的事项有新增内容;

(六)申诉事项发生于与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产生服务争议或者交寄邮件、快件之日起一年之内;

(七)申诉事项未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受理或者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

中国邮政银行投诉电话是多少

客服与投诉热线
致电95580客服与投诉热线根据语音提示选择“0号键-人工服务”或致电40088-95580信用卡客服与投诉热线根据语音提示选择“6号键—其他服务与投诉建议”后按语音提示选择“0号键—人工服务与投诉建议”,联系投诉受理人员。
拓展资料:
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年轻的邮储银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9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邮政储金局成立,开办邮政储金业务。1942年,储金汇业局成为当时六大金融支柱“四行两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初期,1953年邮政储蓄业务停办,邮政继续办理汇兑业务。1986年,邮政储蓄正式恢复开办。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6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打造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微博银行、微信银行和易信银行在内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服务触角遍及广袤城乡,服务客户近4.9亿人;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2.3万亿元,帮助约1200万户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资产总额超过6.5万亿元,资本回报率、利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经济利润率等关键指标达到银行同业优秀或良好水平;评级机构对邮储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均为“AAA”。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5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评选中,邮储银行按总资产位居第23位、按一级资本位居第54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品牌卓越、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