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低碳经济研究论文

2023-12-10 14: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低碳经济研究论文

  低碳经济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述及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策略。

  关键字:低碳 经济 低能耗 能源
  一、 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二、 低碳经济的国外应用于开放
  1. 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
  该研究所还以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如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低碳”农产品具有的附加价值,农业从业人员值得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努力。
  2.德国:突破电动车技术难关
  电动车是低碳经济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人认为,发展电动车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同时也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
  “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说。
  据悉,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第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第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
  3. 俄罗斯:探索节能发展新道路
  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环保政策主任施瓦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探索走上节能发展的新道路。
  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曾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建设节能型经济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此导致的经济能效低,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劣势。2009年11月,俄罗斯在第24次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至25%。目前俄罗斯节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分析人士说,随着国内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俄罗斯最终会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节能发展新道路。
  三、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21.00,0.4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2.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3. 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4. 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从当前中国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短期内,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从中长期看,中国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5.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这是解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应该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要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低碳经济[EB/OL].
  [2] 成西,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N].天津日报.2010-01-05

论文,800字左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曲长702.5千米,海岛曲长206.62千米。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全省前列,烟台市主要经济指标为全省第二,2009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第八届(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烟台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22位,居全省第二,省内的青岛排在12,济南则排在27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低碳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顺应时代低碳之势、坚定低碳之路,果断地将低碳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成为烟台开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的战略部署。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了烟台市2010年的城市发展目标便是,强调低碳经济 重点改善民生。
  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进程中,烟台市在不断巩固扩大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9亿元,增长27.9%,利税418.5亿元,利润324.4亿元,分别增长34.6%和36.3%,三项指标绝对额均居全省前两位。
  在人类经济史中,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经济转型无不获得金融业的支持。自从低碳经济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低碳技术开发研究,由此产生了“绿色贷款”和“社会责任基金”等新的概念。一些金融企业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同时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当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与排放权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低碳经济亟须发展“低碳金融”。所谓的“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金融企业必须树立低碳金融意识。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低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或将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支撑,也将为金融体系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尽管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例如,金融企业对低碳金融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并且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政策法律存在风险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经济”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搜索引擎,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经济”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比如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的火力发电仍是主体地位,但煤电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满足不了低碳发电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限制汽车CO2的排放,但是缺少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氢能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
  出口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型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2008年8月我国出口碳增长率开始放缓,而到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2.21%。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同比下降了30.73%。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增长,从2008年1月的26.58%降到2009年5月的-26.34%,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1月的21.33%降到2008年11月的-3.29%,到2009年5月规模效应对出口碳排放降幅的影响竟高达-24.47%。2009年1月结构效应使得出口碳同比下降2.43%,2009年5月这一数据扩大到6.25%,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在逐步向低碳转型。
  当前,低碳经济正如滚滚大潮向我们奔腾而来。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路、高远的眼界、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坚定不移地应对挑战,争取全面夺取这场“绿色革命”的新胜利。

要一篇题目为《低碳经济,绿色校园》的论文

   (开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七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过去50年升温速度是100年升温速度的两倍。而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气候变化如此恶劣,低碳经济全面实施迫在眉睫;我们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又重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来应对挑战。
 我国是最早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1992)和《京都议定书》(1997)的缔约国和推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走新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近几年来,我国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2007)、制定了和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从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20%、主要污染物排放10%以及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应该说,这些行动对遏制全球性气候变暖做出重大贡献,因为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 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个指标比《京都议定书》所有附件1国家在2012年前减排总量的1/5还要多。

  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话语权决定投票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走出谷底的时刻,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悄然成为最热门的世界级话题。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反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拒绝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态度与做法,声称应对气候变化有助于恢复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谈判,其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多次场合一再说“美国已准备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中起主导作用”。欧洲和日本由于自然和人文的原因,一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及其工作方案《京都议定书》(1997)的积极推进者。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他们很愿意也很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倡导者和生产方式全球性转变的举旗者。然而,历史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国这个虽为欧盟主要成员,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经常同美国保持高度一致的老牌工业化国家,却高举起“低碳经济”旗帜执同美国人一起成为“绿色经济”的推手。

 
  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肩负着责任和使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而去“低碳”地生活呢?

  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副秘书长金鑫对记者说:“大学生是肩负责任的青年先锋,在引领环保文化、推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组织环保活动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生力量。”

  北京大学数千名学生当晚自愿熄灭宿舍灯光12分17秒,体验无灯生活,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前以实际行动响应“低碳减排”的共同承诺。此外,北大BBS等校内网站上,同学们围绕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校园建设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宣言呼吁全国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节约使用水电资源,降低校园能耗水平,提倡节能消费观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校园、社区乃至全国范围广泛宣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理论和成功实践。

  为应对气候变化,大学生应学习环保知识,开阔眼界,以此提高环保意识;依据国家需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献计献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将自身碳排放降到最低。

  现今大学生开始逐渐追求“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更喜欢棉布衣服。因为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这是不环保的。”林辉说。

    棉布衣服是不是真的比化纤衣服更环保姑且不论,但是林辉希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生活方式。

    “我个人能做的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效果就是巨大的。”林辉说。林辉所工作的环保网站“中国低碳网”上提供了各种各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信息,既有相关政策,也有生活中减少排放的小窍门。

  然而,像林辉这样的人仍是少数。中国低碳网去年4月对300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6.5%的人了解“碳中和”的理念。

  出租车司机刘永说:“低碳?没听说过。我知道全球变暖。不过,这是不是二氧化碳引起的,还不好说吧。”在他眼里,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是赶时髦,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其实,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节约一向是传统美德。可是现在,人们崇尚消费主义,总想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子。”林辉说,“我希望中国人能够重拾传统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现在却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uZ5禾苗祝福站

    社科院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崔大鹏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责任防止全球变暖。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我们也许需要五个地球。”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已经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仅次于美国。

  除了民间的努力,我国政府也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各种尝试。2008年6月,全国推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奥运会期间,北京前所未有地采取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有效减少了1.2万吨污染物排放,相当于限行前63%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奥运结束后,北京市政府继续了限行政策,机动车按尾号每周停驶一日。

    崔大鹏说:“中国为履行‘绿色奥运’的承诺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因此对在中国低碳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建设低碳社会,我们才刚刚起步。”他说。“但是,低碳的发展方式无疑是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建设者,作为肩负着民族兴旺与发达的伟大使命的建设者,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起改变现状的责任。掌握一些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应该建立环保、节能减排的观念,在平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做到环保;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要学好本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更积极、有效的做法还是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让气候变化的脚步慢些,更慢些。其次,充分吸收和固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仍然是持久不变的应对策略。 为全球的气候变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