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美国天文学报官网

2023-12-08 23: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国天文学报官网

一般天文文章都发表在天文三大期刊:
美国: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pJ)
英国:Monthly Notice of Royal Astronomy Society (MNRAS)
法国和德国: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A)

看过Nature和一些美国的天文学科普杂志的文章,感觉目前21世纪初的人类对天文学的理解和兴趣仅限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
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
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
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
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和《天文学报》这两个报刊哪个好一点,各有什么差别?谢谢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
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

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0.3X,后者是0.1X

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

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天文学报的编委会

《天文学报》编委会由30位目前天文学各领域的资深教授、研究员等组成,其中外籍编委3人,形成了包括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及天文学史、人造卫星、太阳、行星物理、恒星及星际介质、星系与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文仪器等学科编委审稿负责制的体系。主编由从事天文学前沿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负责办刊政策,保证刊物学术质量,实现刊物的科学定位。编委会同时聘请了6位熟悉天文学科内容及出版业务的专家,以协助并指导本刊的发展。 《天文学报》第十届编委会名单主编:甘为群 副主编:冯珑珑 李向东 周济林 黄光力(常务) 编委:丁明德 马月华 韦大明 王力帆史生才 邓李才 卢炬甫朱紫吴学兵 李爱根 吴斌 陈阳林 隽杨戟 胡友秋 赵长印侯金良 高煜 常进 崔向群韩金林鲁春林 楼宇庆 褚耀泉樊军辉 顾问:方成 陆本魁 黄天衣 唐玉华曾琴 熊大闰 投稿须知1 摘要中文摘要(1) 每篇论文正文前应附有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要陈述,其内容应包括: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表、公式.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中文摘要的篇幅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以满一页为限. 2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人名应姓前名后分写,姓全大写,双、单名首字母大写,双名在两个汉字的拼音字母之间加连字符“-”,复姓全部大写.示例: 单名LIU Bing双名 LI Wei-hang复姓 OUYANG Hai 3 标题标题结构层次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编排格式. 二、三级标题的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例如“1.1”,“1.1.1”. 4 关键字选自A&A每年第一期. 5 参考文献列入参考文献的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包括私人通讯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作为脚注处理.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外国人名取首字母并须大写.作者之间不用“和”或“and”.每条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al.”.期刊名须缩写,并与ADS上保持一致,请登陆网址查询。如果所引用的论文被选译发表在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引用时应作为两条文献独立引用. 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格式专著 作者.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 页码示例1:易照华,孙义燧. 摄动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 15-17示例2:  Sanderson R T. Chemical Bond and Bond Energ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6: 23-30期刊作者.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 起始页码示例1: 王家骥,陈 力,赵建洪,等. 天文学报,1996,37: 68示例2: 龚树模.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 337示例3: Bardeen J M,Bond J R,Kaiser N,et al. ApJ,1986,304: 15析出文献文献作者. 文题名// 专著主要负责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示例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示例2:Weinstein L,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 Sodeman W A Jr,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 of Disease. Phiadelphia: Saunders,1974: 745-772 7 图、表中的文字请统一用英文表述. 图题和表题须中、英文并列且一致. 凡在正文中已说明的事项,在图题和表题中不必重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