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铁道学报2021

2023-12-08 19: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铁道学报2021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是民办的。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

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区别: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学校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简称"铁大"、“石铁大”,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铁路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铁道学会单位会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挂靠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本校区和龙山校区两个校区。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1800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246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446人,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生导师630人,在校学生3.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25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4个入选国家“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项;获得河北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为国家级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有河北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0个,河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河北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7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11门河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河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河北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4项,河北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项。

特色专业:铁道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筑工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0项。

2019年,学校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69项,省级296。其中,参加A类竞赛15项,获得奖励国家级23项、省级10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因材施教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5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艰苦行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2014年)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个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有1个学科获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有2个学科获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重点学科

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土木工程。

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

河北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材料学。

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土木工程。

河北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电气工程等。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电气工程、材料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风景园林、工商管理。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空间探测工程等各级各类项目900多项。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一等奖50项。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秦岭特长铁路隧道修建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快速拼装结构技术及其在特种工程中的应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及应用、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安全评估与快速康复技术、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埋暗挖施工技术研究、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轨道交通大型工程机械施工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磁电弹材料波动与断裂的力学行为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88.284万册,当年新增112350册,生均纸质图书78.47册。此外,拥有电子期刊862969册,学位论文136万册,音视频19700小时,以及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SCI、EI、CSCD)、科研指标分析平台(InCites/JCR/ESI)、会议录、多媒体资源、资源整合平台等众多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收录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管理工程与科学”、“法学研究”、“哲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语言文学艺术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访谈”等。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学报先后荣获河北省科技期刊印刷质量奖、河北省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奖、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河北省优秀期刊、北方十省市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奖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有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学校学习土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MBA和汉语等专业,在校本、硕、博层次留学生350余人。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15日,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党委入选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公示的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

2022年4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石家庄铁道大学冬奥防风网科研团队被表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2022年4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团委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5月23日,共青团中央公示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团队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群体”拟入围对象。

1000-3231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是EI吗

应该是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是EI的。
EI《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
ISSN 期刊刊名
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
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1004-5341 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
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553-9105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1000-1484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1548-7741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
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1005-885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
1009-309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1001-0521 Rare Metals
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
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253-4177 半导体学报
1001-1455 爆炸与冲击
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1-053X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001-064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000-15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007-532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005-0299 材料科学与工艺
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
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
1007-7294 船舶力学
1000-8608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000-2383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
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
0372-2112 电子学报
1005-3026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0505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
1003-90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000-5773 高压物理学报
1000-4750 工程力学
1001-9731 功能材料
1000-3819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006-2793 固体火箭技术
1005-0086 光电子.激光
1004-924X 光学精密工程
0253-2239 光学学报
0454-5648 硅酸盐学报
1006-7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0367-62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0253-360X 焊接学报
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
1000-8055 航空动力学报
1000-6893 航空学报
0258-0926 核动力工程
1001-901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0-2472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565X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1-45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438-1157 化工学报
0577-6686 机械工程学报
1671-5497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254-4164 计算机学报
1007-4708 计算力学学报
1001-246X 计算物理
0258-1825 空气动力学学报
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用
1001-0920 控制与决策
1004-0595 摩擦学学报
1000-0925 内燃机工程
1000-0909 内燃机学报
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5-9830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4322 强激光与粒子束
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
1000-9825 软件学报
0254-0150 润滑与密封
1006-24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671-202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371-0025 声学学报
1001-87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009-308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0254-0096 太阳能学报
0493-2137 天津大学学报
0253-374X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4055 推进技术
1000-324X 无机材料学报
1001-24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0253-987X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000-275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1007-8827 新型 炭材料
1000-69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00-7598 岩土力学
1005-093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000-6931 原子能科学技术
1008-973X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0253-974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004-4523 振动工程学报
1000-3835 振动与冲击
0258-80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022-0666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
0258-7025 中国激光
1000-196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
0254-508X 中国造纸
0529-657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54-4156 自动化学报

=========================================
EI非核心版(《EiPageOne》)收录的中国期刊

ISSN 期刊刊名
1000-9116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1561-8625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1005-9040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001-62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0254-9409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1007-6417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0257-9731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1001-8042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Hewuli
1002-0071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006-928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1007-1202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001-5868 半导体光电
1000-150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0479-8023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7-264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1093 兵工学报
1001-4381 材料工程
1007-4112 长安大学学报
1004-499X 弹道学报
1000-6753 电工技术学报
1001-054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005-9490 电子器件
1009-5896 电子与信息学报
1000-6761 动力工程
1001-3784 粉末冶金技术
1000-3436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0449-749X 钢铁
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03-6520 高电压技术
1000-755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002-0470 高技术通讯
0254-305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001-1609 高压电器
0253-231X 工程热物理学报
1007-425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1003-501X 光电工程
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02-1582 光学技术
1004-4213 光子学报
1001-2486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
1006-9941 含能材料
1002-083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002-1396 合成树脂及塑料
0258-0934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0253-9950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0253-3219 核技术
0254-608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672-91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1006-5431 华北工学院学报
1006-308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393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1001-763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005-9954 化学工程
0250-3301 环境科学
1002-0446 机器人
1001-9669 机械强度
1000-1158 计量学报
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000-3428 计算机工程
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
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
1006-852X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0254-6051 金属热处理
0412-1961 金属学报
1001-5493 离子交换与吸附
1008-056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0253-2417 林产化学与工业
1007-3124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0253-9993 煤炭学报
1003-605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01-1935 耐火材料
1000-1972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002-6819 农业工程学报
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
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
1001-2060 热能动力工程
1000-985X 人工晶体学报
1007-67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000-587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72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000-8144 石油化工
1006-396X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1000-0747 石油勘探与开发
0253-2697 石油学报
1004-9037 数据采集与处理
1001-6791 水科学进展
1003-1243 水力发电学报
0559-9350 水利学报
1007-2012 塑性工程学报
1001-2249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1001-8360 铁道学报
1003-8213 微细加工技术
1000-050X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1671-443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006-282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1000-3290 物理学报
1006-79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1001-5361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58-272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000-2634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2-185X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4-731X 系统仿真学报
1000-678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001-506X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0253-4320 现代化工
1004-2474 压电与声光
1000-4548 岩土工程学报
1000-7571 冶金分析
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
1000-4939 应用力学学报
1000-1328 宇航学报
1008-9209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
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
1000-6923 中国环境科学
1004-132X 中国机械工程
1004-0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000-6842 中国造纸学报
1005-979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6-732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001-4977 铸造
1000-8365 铸造技术
Ei Compendex Web(EI网络版)是《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合并而成的Internet版本。
Ei来源期刊分三个档次 :
(1)核心期刊,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副总裁Katz认为:“这些是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领域。”目前,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Compendex。国内《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
(2)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以文章均被收录。目前,选择期刊约1600种,国内以上学科的期刊大多数为选择期刊。
(3)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在Ei的扩充版中,约2800种期刊。国内期刊比较多。
  

苏州有哪几所本科大学

截止2021年,苏州有7所本科大学,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在筹,分别是: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城市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前身苏州建筑工程学校1953年成立)。

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前身苏州铁路中学1951年筹建)。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16年3月,学校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肇基于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4、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南京大学四大校区之一。苏州校区拟选址在苏州高新区,批复总面积近3000亩,其中校园规划面积1190亩。

南大苏州校区在建设上将坚持与其他校区“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国际一流”的理念,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将与南大同等标准,并对接苏州产业的现状和规划,对标世界顶尖大学,建设一批与南大南京校区错位发展的国际一流应用型学科。

5、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

苏州哪些大学好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

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

5、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职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熟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17个,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教职工3301人,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25829人,全日制研究生9366人(博士生1700人、硕士生7666人),普通本科生13572人,在校留学生420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24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材料学

结构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光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际贸易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数量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政工程

社会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等教育学

学位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

信息学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力学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

环能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学、统计学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命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激光院:

光学工程

学位评估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9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

学校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筑学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环境保护概论、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大学英语、建筑抗震设计、交通工程导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科学究竟是什么、

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大学英语、交通工程导论、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建筑抗震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北京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训练、

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机械工程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制冷空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信息安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专业: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

北京市品牌专业: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

教学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56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党委入选“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2022年2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190107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2018年,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学校共申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43项,获批140项,其中面上项目8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获批牵头主持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批6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青年项目16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立项22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884项。

2017年,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9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视同省部级奖励的国家登记社会力量奖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会/协会奖、行业奖等19项。

2017年,学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申请人申请专利1569项,获专利授权1080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31项;申请国外专利13项,PCT28项,授权国外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200多种,中国国内外网络文献数据库7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有,以纸本资源为基础,纸本、电子、视频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合作网络。

截至2013年底,学校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万余卷(件),共有7个全宗。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全宗(1960年—) 管理全校党政管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实物档案等193366卷(件);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宗(1978年—1990年)2240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全宗(1979年—1983年)133卷;北京计算机学院全宗(1978年—1993年)4013卷;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全宗(1958年—2005年)1372 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宗(1971年—2000年)687卷;国家建材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0年—2000年)1182卷。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TRANSPORT数据库、德国《数学评论》、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和美国EBSCO出版公司等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前沿观察”“当代社会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建设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治国理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2017—2018)来源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以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机构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近200份项目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包括3+1、3+1+1、1+2+1以及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多半的交流伙伴院校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有近700名本硕博在校生出国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突破1000人次,学历生人数近500人,奖学金总额突破2000万;新建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3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首期Summer School暑期国际课堂。

学校每年派出5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每年邀请近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长期外籍教师近80人;每年举办约10场国际学术会议。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组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