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怀化学院学报购买

2023-12-07 15: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怀化学院学报购买

《怀化学院学报》是怀化学院于2007年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你向怀化学院学报寄去了审稿费 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寄过去以后给你发表了吗?我也收到邮件了。谢谢喽

给你一个电话可以具体咨询一下,2851055是怀化学院学报的,

【家庭哟】很多爸爸不知道,原来游戏也可以……

很多爸爸不知道,原来游戏也可以……

文丨uc

在“爸爸有道”的洗脑下,相信爸爸们也已经明白,爸爸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 父亲是幼儿游戏的玩伴,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父亲也是诱导婴儿积极情感的源泉, 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显示出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强等特征,有更强的生命激情,这些都将影响孩子后期同伴交往的质量和关系 。因此父亲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经常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感受各种社会信息,尝试不同的探索,而不是把教养孩子的任务推给母亲了事,尽管母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 缺少父亲的参与 ,则孩子的人生就不够完美,孩子的生活就不够丰富多彩, 孩子的个性特质就可能缺少坚强的成分 。

尽管很多爸爸都知道参与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当他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可能都有心无力,为什么? 因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爸爸们不知道怎么沟通,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但是我相信,很多80后的爸爸都知道怎么玩游戏,并且应该都挺会玩的,玩起游戏来一点都不含糊,所以 为 什么不试试通过游戏来跟孩子沟通呢 ?

用游戏来沟通,可以说是爸爸们最好的沟通方式了 。因为一些研究认为, 父亲常选有利于产生指令行为的“解决问题”语言 ,从而导致他们在指令性言语产生频率上有差别。而所谓的“指令行为”,是Searle根据Austin所提出的三种言语行为(叙事行为、施事行为、成事行为)模型,对施事行为的其中一种分类(他认为, 施事行为应该分为断言 (assertives)、指令(direc-tives)、表态(expressives)、承诺(commissives)和宣告(declara-tives)行为 ) 。

而往往,这就是爸爸不懂得跟孩子沟通的原因, 因为当没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爸爸可能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但是有了游戏作为中间的桥梁,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研究表明,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活动,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沟通,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帮助孩子的语言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而在游戏中,父亲角色的功能是跟母亲不一样的,可以说更为特别更有意义, 他有下面四种功能 。

1

帮助自我发现功能

父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

首先, 父亲参与的游戏类型不同于儿童常与母亲玩的游戏 ,一般倾向于 肢体的、打闹的和非固定化的游戏 ,这给绝大多数时间与母亲接触的孩子一个新的刺激,而且因为父亲的知识水平、社会经验、教养方式等不同于母亲; 孩子在与父亲游戏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扩大他的社会活动范围,丰富他的社交内容,满足他的社交需要,这有利于推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促进他对新事物的探究 。

其次,在游戏中绝大数母亲以自己的女性特征如情感细腻、做事认真、性情温和等来影响孩子。 如果孩子只在母亲的影响下成长容易形成女性气质的、被动的人格特征 ,给以后的社会适应带来障碍。如果游戏中有父亲参与, 父亲可以用男性特征如意志力坚强、勇于冒险、富有激情、富于创新等来影响孩子,这有利于减少孩子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发现性别角色的差异,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

父亲参与亲子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而且可以帮助父亲的自我提升。 对于父亲, 在参与亲子游戏过程中,直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从而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手段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实现自我提升和成就感。

2

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

父亲参与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良好情感情绪体验。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是母亲,大部分孩子从小就依恋母亲。已有研究表明, 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主要建立在母亲的抚养和敏感之上,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更多是建立在活跃的游戏中。 如果父亲以旁观者的角色参与游戏,监督孩子,保护孩子的安全或以协助者的角色参与游戏,配合孩子,丰富游戏情节,扩展游戏内容或以合作者角色参与游戏,引导孩子,与孩子共同完成游戏,对于与父亲接触相对比较少而且渴望父爱的儿童来说,这是莫大的一种鼓励。

3

提升幸福感的功能

在大多数孩子的眼中,父亲是威严不可侵犯的, 孩子与父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对父亲的畏惧,加强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这有助于父亲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 有父亲的关爱,孩子会觉得更加有安全感,在幼儿园中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 父亲参与亲子游戏,不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孩子母亲的幸福感。父亲参与游戏是父亲参与孩子养育的一种方式。对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的 研究表明夫妻一起参与孩子养育有利于提升夫妻的幸福感。

4

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在出生之初,几乎是以生物属性为主的, 随着与父母家人的交往,特别是在亲子游戏活动中,逐渐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性质,逐渐了解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行为规范,逐渐认识了社会。 社会属性属性逐渐产生和发展,社会属性逐渐成为人的主要属性。

总之,母亲是儿童的“第一重要他人”,父亲是儿童“最重要他人”,两者都有着其独特的角色职责,两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多与孩子接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所以现在父亲知道,通过游戏来进行亲子沟通是多么有效且重要了吧? 那么下面我当然会给点干货大家,推荐两个适合父子沟通的游戏。

游戏名称:水枪大战

游戏目的:获得愉快的情绪,让爸爸告诉孩子该怎么去“战斗”

玩法:炎热的夏天,爸爸和孩子用水把对方身体泼湿或者用水枪相互射击,一定让孩子开心得大笑不止。

特别提示:玩水一定要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玩水后,要擦干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以免着凉。购买正规玩具厂家生产的水枪之类的玩具,一定不能有棱角,以免孩子使用不慎戳伤自己或他人。玩耍后要告诉孩子,玩泼水和水枪要先征得对方的统一,否则就成了恶作剧。

游戏名称:枕头大战

游戏目的:训练肢体协调能力,让爸爸教会孩子坚持,增加孩子成就感

玩法:爸爸拿一个枕头顶在头上或肚子上,孩子拿一个枕头向爸爸冲过来,看看能不能将爸爸冲倒。如果冲不倒,孩子还会发出第二次、第三次进攻。

特别提示: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爸爸就让宝宝冲倒一次吧,给孩子一种成就感,爸爸记得用语言给予孩子鼓励。另外就是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UC说

游戏也是一种沟通,各位爸爸们何乐而不为呢?作为爸爸,在养育的过程里面可以另辟巧径,对于传统的教养方法需要带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更多爸爸育儿方法尽在“爸爸有道”。

参考文献:

宋艳梅,亲子游戏中父母角色功能的探究,《怀化学院学报》, 2011, 30(12):115-116

李丹,崔丽莹,岑国桢,周嘉,陈欣银,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科学》, 2004, 27(4):803-806

王立新,陈宝国,彭聃龄 家中不同游戏情境中婴儿与父母交流行为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007, 30(3):686-688

Laasko M L, Poikkeus A M, Eklund K et al. Social interactional behaviors and symbolic play competence as predictor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aternal attention directing strategi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99, 22: 541- 556

怀化学院好吗

怀化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现任校长为谭伟平老师。学校坐落于古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现有湘黔、枝柳、渝怀三条铁路及209、320国道、沪昆高速交汇的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市。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怀化学院校徽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拥有文、理、教、工、经、管、农、法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开放性、应用性、多科性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校教研设施齐备,拥有馆藏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60多万种,中外文期刊1700多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8000万元。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4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000余人。    怀化学院东区校门
学校强化特色办学,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创新。现有19个教学系、部,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物理学、化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公共事业管理、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小学教育、广播电视工程、生物科学、园林、法学、学前教育、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表演、工业设计、材料化学、网络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不少专业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校先后同美国、加拿大、乌克兰、印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已实现互派留学生、互派教师等合作,形成了开放的教学视野与办学格局。    东区教学楼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硕士370余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0余人。教师中15人获得过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建校五十年来,学校坚持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并重。设有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所、数学研究所、信息科学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2000年以来,教师共发表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百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林业部科研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若干项; 校园风光
获其它各类奖100余项。   怀化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80000余名,其中一大批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著名作家王跃文,获得“陈省身数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青年歌唱家陈思思等优秀人才就是其中的代表。   面向未来,怀化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实施“一个中心,两个突破”的发展战略,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落实“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朝着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
编辑本段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编辑本段著名校友
  到目前为止,怀化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70000多名,“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洪战辉、著名作家王跃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著名青年歌唱演员陈思思、加拿大皇后大学终身教授贾宗超、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莫文秀、被誉为“军中第一棒”的国防大学女指挥家王卓娟、湖南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原怀化市市长陈志强等优秀人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编辑本段学术期刊
怀化学院学报
  《怀化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2年,始用刊名为《教学研究》,次年改为《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259/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1814。2002年更名为《怀化学院学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394/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1-9743。该
怀化学院(12张)刊以密切联系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实际,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栏目设置上能推陈出新,除一般高等院校学报常设栏目外,还开辟了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 “文化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 等特色栏目,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平我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选题策划上,能着眼现实,立足实践,服务改革,致力于科教兴国战略,尽量遴选那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立论科学、论证充分、能结合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实际、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强现实性的文章,发挥了较好的理论优势。    下雨天的校门
《怀化学院学报》从2000年起采用全国统一的学术期刊排版规范,为便于与国际接轨,改为大16开本,并使用光盘版排版规范,由电子杂志社出版了光盘版。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怀化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怀化学院学报》先后与国内600余家期刊建立了交流关系,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学报》、《香港大学学报》、《香港浸会大学学报》。此外还与《新加坡理工大学学报》、德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俄罗斯《文摘杂志》有密切的交往。有许多文章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的各刊物、《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等权威刊物转载、摘录。1999-2000年,《怀化学院报》是我国仅有被德国《数学文摘》收录的60多家学报之一。《怀化学院学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怀化学院学报》实施编委会指导下的主编负责制。现任组委会主任阳柏苏;编辑部主编为罗康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景慧,社科责任编辑为刘景慧,自科责任编辑为彭铁祥。   《怀化学院学报》1989年被曾获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处、湖南省高校研究会颁发的质量优秀奖。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并获优秀栏目设计奖。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
怀化学院教育研究
  《怀化学院教育研究》杂志是经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怀化学院主办,怀化学院高教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内部学术交流刊物。本刊为季刊,全年共四期(96页/期)。读者对象主要为本校教师与学生,同时也与校外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怀化学院教育研究》秉持“思想自由,服务本校”的办刊理念,以“传播先进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汇融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状况与学术思想,展示怀化学院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交流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为怀化学院及兄弟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学术繁荣做贡献。   杂志常设栏目包括:“校外风”、“教授沙龙”、“问题与探索”、“学科教学”、“教改纵横”、“德育研究”、“基础教育论坛”等。

怀化学院学报的投稿须知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