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狼来了概率论论文

2023-12-12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狼来了概率论论文

nbsp;     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相信大家都是听过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详细跟大家说说狼来了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以及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详细内容      01      《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02      寓言的寓意      1.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2. 寓言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      3.说谎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的好处(利益或戏弄别人取乐等),到头来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好处。      4.在针对与孩子的启示基础上,作为成人,认识到失误的累积必将导致祸害的量变引起质变的事实,此外,有威胁意识是必要的。      03      行为分析      放羊娃,以消耗农夫时间体力等资源,让其做无价值的付出达到其取乐的目的。      农夫,以赶跑狼救人为目的。      04      农夫的思想行为方式分析      因为人不是数学动物,农夫也不可能有概率学的知识,但是思维中会有潜在的模糊的概率学方法存在,还有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情感因素和道德素质存在,下面有个综合分析。      1、农夫,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出于信任,认为是真,所以上山。      2、农夫,第二次听到“狼来了”,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有所降低,但还有 1/2概率为真的。于是又上山。      3、农夫,第三次听到“狼来了”,基于前两次的假,按概率算是1/3为真的。概率较低(实际上有人习惯性对人或事物的判定,一旦认定,所得出的概率值比数学算出的还要更低)就不上山了。

如何分析《狼来了》故事中人类智能及行为方式?

1.人不是数学动物,农夫也不是,但在思维中会有潜在的模糊的数学方法存在,还有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情感因素和道德素质存在。农夫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第一主观会觉得是真的,并且有着一颗好人心肠,所以上山。

2.农夫第二次听到的时候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已经降低了,但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好心和互帮互助的概念以及,善于主任的品质,即使还有二分之一的概率还是上山了。

3.农夫第三次听到呼喊的时候,基于前两次都是假的于是已经基本失去了信任,并且按照概率来算的话只有三分之一有真的可能,并且经历过两次被欺骗,于是不再上山。

4.“狼来了”是真的,会伤害小孩子,且如果农夫不在意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及家人,“狼来了”是假的会损害农夫的时间和体力,就算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机会还是会去救人。

狼来了的故事ppt

  伊索寓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主要内容: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后来大家都不信任他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寓言的寓意
  1.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2. 寓言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
  3.说谎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的好处(利益或戏弄别人取乐等),到头来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好处。
  4.在针对与孩子的启示基础上,作为成人,认识到失误的累积必将导致祸害的量变引起质变的事实,此外,有威胁意识是必要的。

  故事中人类智能及行为方式分析
  放羊娃,以消耗农夫时间体力等资源,让其做无价值的付出达到其取乐的目的。
  农夫,以赶跑狼救人为目的。
  农夫的思想行为方式分析:
  因为人不是数学动物,农夫也不可能有概率学的知识,但是思维中会有潜在的模糊的概率学方法存在,还有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情感因素和道德素质存在,下面有个综合分析。
  1、农夫,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出于信任,认为是真,所以上山。
  2、农夫,第二次听到“狼来了”,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有所降低,但还有 1/2概率为真的。于是又上山。
  3、农夫,第三次听到“狼来了”,基于前两次的假,按概率算是1/3为真的。概率较低(实际上有人习惯性对人或事物的判定,一旦认定,所得出的概率值比数学算出的还要更低)就不上山了。
  上述分析,农夫具有纯朴善良的本性才会有两次施以援手,但是两次上当让他很生气,在第三次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情感因素左右了他对行为价值的判断,人的自私和冷漠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对于行为价值的判断引入统计学中的加权的概念,能够弥补概率的不足,才更清晰,对于涉及到人的生命来讲也更符合人性。
  加权分析:
  上述对农夫的分析里的概率认识,远不能满足对实际行为价值的分析,真假只是以次数作对比,缺少轻重的权衡。比如说铁和黄金,体积一样,衡量价值就不能单纯比较块数多少来判断。轻重分析:
  1、“狼来了”为真:会威胁到孩子和羊的生命安全,如果农夫大意了也可能对其自身生命有威胁。
  2、“狼来了”为假:损失的是农夫的体力和时间。
  通过轻重分析可以看到,”2“和”1“来比较微不足道,无论多少次的假都无法和真对等。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不光要教育孩子诚实,还要教育孩子不要拿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大事情开玩笑。对于成人来说,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孩子的说谎和无知就置其生命与不顾,无论上当多少次都应该去救,只要有一次是真的把人给救了就值得,也足以教育所有的人了。上当多次还能够依然舍弃个人的小利,对生命不弃,这不更凸现人的高贵品质吗?
  对成人的教育意义是:当自己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而自己无法判断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狼来了》,是儿时伴随我们睡觉的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现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动画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狼人杀中,假设所有玩家都拥有完美的智商,狼人赢的概率是多少?

2010年的论文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afia game 提供了理论分析(exact formula) [1] 。 但还停留在 村民和狼,无预言家 阶段。直接上结论(n为总人数,m为狼的数量,w(n,m)为胜率):

也就是说,胜率要想保持50%,总人数必须是狼的平方倍。比如4个狼,12个村民,总人数16。这种情况下,策略是完全随机的,毫无逻辑的,因为好人完全没有信息。

理论分析过于复杂,于是另一篇2017年的论文[3]通过仿真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规则仍然是比实际简化的,屠城,加入预言家,守卫。不同setting,作者都仿真了10000次。上一下12人局的结论:

4狼,1预言家,1守卫,6村民 --- 民胜率67%

5狼,1预言家,2守卫,4村民 --- 民胜率52%

完美智商的前提下,就是狼的命中率100%,神民票死狼人率100%,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狼屠神还是屠民的战术,主要看双方阵容,只要狼刀在先那么狼胜率100%,反之有女巫猎人等神技能100%命中情况下狼胜率为0,所以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就好比两个完美智商的棋手下棋,双方都不存在失误的情况下,先手的胜率永远是100%

自己明牌玩一下不就结了

拿最基本的预女猎白四民四狼,女巫不能自救屠城板子说,所有人完美智商就意味着大家都明牌。狼第一夜刀女巫牌,女巫毒一狼,剩下三狼三神四民。第一个白天推出一狼,剩两狼三神四民。第二夜刀预言家牌或者白痴牌,剩下两狼两神四民。第二个白天再推出一狼,剩下一狼两神四民。第三天夜里,狼刀掉剩下的那个预言家牌或者白痴牌。剩一狼一神四民,第三天白天狼人出局,好人获胜

三姬分金

用词错误,不能用完美智商,只能用顶级高智商玩家来讲,一般情况下狼输赢少,只有狼第一天刀中女巫那赢的概率就高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