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些专门卖港澳旧杂志的旧书摊看看有没有,没有这样的书摊的话就网购。
1、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
上世纪70年代未,香港工业面临产业转型,大部分劳动密集形产业因工资、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正在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此时,恰逢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深圳被批准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理所当然成为了港资来大陆发展的首选地。
深圳建市之初,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三来一补”。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引进外资的形式具有形式灵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在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深圳早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据媒体披露,第一个来深圳投资办厂的香港商人是郑可明。郑可明本系广东鹤山人,客居香港多年,但仍然心系罗湖桥北岸的世界。1978年初,他听人说内地在搞改革开放,便召集几个兄弟找来几台旧机器,从香港步行走过罗湖桥来深圳开办手袋厂。来深圳后,郑很快与当地村、镇政府签订了合同。按合同规定,村里出地、出人,郑出钱建厂并提供机器;原料由郑从香港运进,加工后,产品仍由郑往香港销售。这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的原始模式。
继郑可明来深办厂后,郑的多名旅港老乡也纷纷效仿。此后,成群结队的香港人抬着机器从罗湖桥上赶过来,在深圳盖起简易的厂房,或是生产手袋、皮具;或是生产布料、服装;或是生产五金、自行车等。这种被称之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模式被迅速复制。
据当地人回忆,当年从罗湖口岸铺开来,一大片的全是小矮房,走在厂区中间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尽管当时手袋厂、箱包厂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扛着机器、背着大麻袋原料经过罗湖桥的香港商人仍是络绎不绝。
此后,深圳的各个乡镇都迎来了“三来一补”生意的香港商人,1979年,仅宝安的石岩村就进驻了1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
在“三来一补”效应的影响下,1979年,深圳市正式提出了特区要以发展“三资”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泰国华侨谢国民率先来到深圳,拿到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成立了正大集团蛇口公司,此后,谢又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康地集团合资组建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
到1979年底,深圳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200多家,到1981年底,深圳市的外资企业已达1800多家。到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33.5亿美元,占当时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至此,深圳市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初见端倪。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深圳建特区前,即1980年前,这里只有6户个体工商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地方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尚处争论、观望阶段的时候,深圳市就明确提出了在注重发展“三资”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登记注册办法》、《关于发展特区私营企业的若干观定》等重要政策法规。1980年以后,深圳按照“先繁荣后规矩,先活跃后有序”的的思路,在允许并支持本地居民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大胆实行“打开城门,积极引进”的方针,允许邻县、外省的个体户进入特区经营。
到1985年底,全市个体户发展到2118户,其中一部分个体工商户无论在经营规模还是在雇工人数等方面,实际上都已突破个体经济的界限,开始向民营企业转变。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件》,1988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深圳市在这期间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管理规定》、《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等等,提供了比内地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来特区创办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在前一阶段积累了相当资金的个体工商户也正式注册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至1991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024户,总注册资金达15000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总方向。深圳市根据国家的总体改革目标,在国家尚未出台《公司法》之前,于1992年率先出台了《有限责任公司条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合伙制条例》等,这些极具前瞻性的政策法规,再一次激起民间创业热潮。据工商部门反映,一时间,民营企业注册登记猛增,高峰时,每天要新增上百家民企。日后成为行业龙头的著名民企大都在这一期间筹备或延生。如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心,网络领域的腾讯,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等,生物工程领域的海王、海普瑞;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中金高能等。
由于深圳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制订的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已基本废止。在深圳,凡是法律、法规未加禁止的行为,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深圳民企涉足的领域既包括商业贸易、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也包括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软件、激光等高新技术产业,还包括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甚至连一些垄断性行业,也向民企敞开了大门。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才造就了如华为、中心、平安、比亚迪、万科等一批在世界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也是深圳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举措。截止2001年底,经深圳市科技局正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113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有60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282亿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全市14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有4家落户在民企,全市有4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民企。深圳民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民企总数的64%,由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值占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的88%。
3、率先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按照中央“杀出一条血路来”和“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的指示精神,自建特区以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创造了国内的多个第一。
一是积极探索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撤销了大部分行政性主管局,实行大部制,走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1987年,深圳市率先在国家机关内建立公务员制度,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为公务员;1992年前后,着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废止了计划经济时期旧的规章制度,取消了大部分行政性审批的项目,放宽了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进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有6家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001年至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竞争性领域劣势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对5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国际招标招募,对几家大型国企集团实行授权经营。
三是积极推进价格体制的改革。1987年,深圳市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副食品价格改革入手,逐步扩展到工业品价格的改革,取消各类票证,下放了定价权限,实行浮动价格,把物资调拨价改为议购议销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又进一步调整价格改革的思路,由“以调为主”发展到“以放为主”,至此,深圳市97%的商品价格都由市场调节。
四是积极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早在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就率先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职工,并宣布在工业区内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1986年,深圳市率先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职位工资制。深圳市还在股份制企业中试行员工持股和股份期权制度,并规定技术发明、品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入股。这些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创新活动。
五、是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对深圳的负责同志讲: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市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在银行、证卷、保险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新中国金融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1985年,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各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986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深圳招商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组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建国以来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售股票的商业银行业。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
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正式启动中小企业板块,同年6月25日,首批中小板8家新股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009年9月,深交所正式启动创业板,同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至此,深圳资本市场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梯形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六是充分运用好立法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992年7月,深圳市获得了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深圳市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为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供法律保障。在拥有立法权之后,深圳市先后在市场规划、市场秩序、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截止2000年,深圳市在所制定951项法规中,其中直接涉及经济改革方面的立法占立法总数的73%。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特区市场经济需要的,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深圳的改革和发展,也为国家的立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4、转变增长方式,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和完善的金融产业、联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产业、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后三者可称之为现代服务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探索的艰辛与转型的阵痛。大致来说,深圳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升级。
(1)第一次产业转型:由贸易向工业转型
深圳特区是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既没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没工工业基础,留给大特区的只有“一穷二白”。如果说深圳在建特区之初还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无非是这么两条:其一是国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吸引外资减税、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主权等等;其二是地理上毗邻港澳,与香港只一河之隔。因此,深圳最初的发展之路别无选择,只能走贸易或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来逐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也符合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大都要经过贸、工、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一般路径。
深圳通过贸易和加工贸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三个渠道或者说三大来源。
一是转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人们尚未告别短缺时代,港澳和国外物美价廉的轻工业品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当时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全民经商的潮流,而深圳既地处沿海地带,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在特区兴建之初,为满足其建设中的物资供给,中央给予深圳在物资进口和外汇使用上一些特殊政策。因此,深圳很快成为国内新兴的贸易中心。不仅一大批内地个体工商户或刚刚脱离体制下海经商者,纷纷来深圳淘金,通过各种渠道与深圳有关机构拉上关系,而且外省乃至中央各个部办委都纷纷在深圳设贸易公司,来钻这个政策空子,将原本用于深圳特区内的进口物资,倒卖到内地去,靠这种贸易赚取暴利。
二是走私贩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沿海一带,例如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兴起了一股走私贩私的热潮,有不少人通过这种灰黑色的贸易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可以说是当时电子产品零部件最大的走私集散地,闻名全国的赛格电子市场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是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
如前所述,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澳台等地劳动密集行业因人工、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而且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深圳又有天势、地利、人和的诸多优势,是承担这种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因此,加工贸易是深圳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化初期,靠贸易打基础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立市的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前两种贸易本来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后一种加工贸易形式也浮现出不少问题。最先对此提出批评的是刚从国外回到香港的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陈文鸿博士,他在香港出版的《广角镜》杂志(1985年5月号)上发表了名为《深圳特在那里》的文章,文章批评,深圳建特区5年来,表面上繁荣,但根基不稳,主要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通过贸易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其他地方的转口贸易赚内地人的钱,这不应是深圳发展的方向。陈的文章激起了国内第一场关于深圳特区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大多数批评者认为,深圳工业的比重太低,而且指出,深圳要学会到国际市场上赚外国人的钱,而不应赚内地人的钱。
这一阶段,不仅理论界对深圳的发展路径颇有微词,中央也对深圳的政策进行了微调。1985年,中央决定拔掉给深圳输血的针头,加强对深圳进出口商品的控制。转眼间,几千家公司关门倒闭,深圳的经济亦陷入低谷。同年11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座谈会,中央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逐步做到生产以外销为主,力争为国家多创外汇。”
深圳也根据国家的“七五”计划目标,制订本市的发展规划,提出在“七五”期间,要利用外资15亿美元,国内投资60亿元人民币,新建500家工厂,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90亿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基本上形成外向型工业结构。
至此,深圳产业结构进入了第一个转型期,即由贸易转向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继续在关外发展,特区外沿107国道以及深惠公路布满了这类企业。特区内形成了以电子、轻工业为主的上步、八卦岭工业区,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梅林工业区,以轻纺为主的莲塘工业区,以建材为主的龙井工业区。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深圳迅速成长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到1994年,深圳GDP已经超越许多传统工业基地,上升到全国第6位。
(2)第二次产业转型:由一般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深圳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布局存在饥不择食的问题,尤其“三来一补”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个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与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远期发展目标不相称;二是一大批以“三来一补”的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企业挤占了深圳的发展空间;三是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深圳农村经济过分依赖“三来一补”,丧失了建立一个自有、自主、自营的经济体系的良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温州地区也落后于珠三角的其他地区;五是“三来一补”企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在外商,难以防范国际市场的风险。
上述问题引起了深圳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上任不久的市长历有为更是力主产业转型升级,限制发展“三来一补”。1993年年底,深圳市出台一份调整产业结构的文件。文件规定,暂停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特区内已办的“三来一补”加工业,属于污染环境的,要坚决迁走。另在特区外划出9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大工业区(现在的坪山新区)。政策一出,港资企业一片哗然,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纷纷迁往外地。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据统计,截止2008年,深圳已整体外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9家,涉及10个工业行业,涉及工业总产值达108亿元。
一般认为,深圳真正实施第二次产业转型升级并高调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在1995年前后,促成这一转型既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困局,也部分来源于外界的质疑。1995年国内发生了关于深圳特区的第二次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历有为,论战的另一方是有“国情学者”之称的胡鞍钢博士。起因源于胡鞍钢发表了一篇关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特区不是特在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全国人民的特别支持,而特在特区自身的创新。究竟谁是谁非,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关于特区的质疑,是向深圳特区敲了一次警钟,有利于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高调提出了深圳要第二次创业的口号。1995年,深圳市颁布了《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7年深圳市又出台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1998年,深圳市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22条)。至此,深圳市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布局。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一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已初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达到57.7%,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至12%以下;二是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被淘汰。原布局在深圳南头、蛇口及东部沿海的印染厂、纺织厂等有的关停、有的迁移、有的转产;三是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如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产业布满关内外,成为深圳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四是物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对外口岸的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排名连年跃升,直到2005年,雄居全球第四货柜港。
(3)第三次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
深圳第三产业转型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是政府主动为之,力图通过调整,在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由工业变为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金融、会展、创意、文化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2005年,深圳市出台《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方案提高了企业进入的环保门槛。同年,深圳还出台了《2005——2010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列为第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1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还被认为是深圳向现代服务业进军的动员令。
另一方面,一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三资企业”,因生存环境恶化,主动外迁,形成了继1993年之后的又一波外迁潮,已经并将持续影响深圳的经济总量。外资企业外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用地严重短缺,企业的扩张受到影响;二是政策优势弱化,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政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品退税,并收缩了信贷等等;三是利润空间缩小,人工工资、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用水、电价上调等等。从外迁的路线看,一部分迁至东莞、惠州,以及省外的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也有一部企业则向越南、孟加拉、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准入制度较为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正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深圳的第三次产业转型。按深圳市的说法,第三次产业转型,就是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由物质性资源向软资源转变;二是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三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四是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五是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目前这次转型仍在继续,但已初见端倪。以福田区为例,近几年福田区在转型中探索出三个模式:即:“工改商模式”、“工改工模式”、“工改文模式”。一是以华强北商业街为代表的“工改商”模式,把华强北从原来以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工商混合区发展的中国电子第一街;二是以上沙创新科技园为代表的“工改工”模式,将16栋“三来一补”的厂房进行整体改造,把原先的低端加工制造园区改造成为科技创新园区,现在这里聚集几十家通信、网络等高科技研发企业,年产值比改造前增长了17.25倍;三是以田面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工改文”模式,把原先的汽车修配、服务生产的工业区改造成为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今,在仅4.3平方公里的福田中央商务区,聚集着7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24个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或分支机构,占深圳市80%的创投机构、65%的证券营业部、94%的基金公司、84%的保险机构,此外,还聚集 了100多家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部和区域总部。
J-7MF是132厂自己搞的方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立项过,更没有造过一架原型机。J-7MF方案出来后就一直遭到冷遇,无人问津,后来自然消亡了。它所谓的性能和价格都是纸面上的,真要弄出来了估计完全是另一回事。
如果说枭龙高不成低不就,那么J-7MF就更高不成低不就了。枭龙好歹是完全的三代机,有完善的航电和雷达,有电传飞控有涡扇发动机有中距弹。而J-7MF这些都没有,再加上其本身还在J7的条条框框内,所以战力和枭龙差距很大。而J7MF的改动又恰恰比较大,无法通过对现有J7改进的方法来升级。所以是性能也上不去,又不能利用现有J7机群。真正的高不成低不就。
当然了,J7MF理论上也可以重新设计,也可以装电传换涡扇,但是这一整下来,基本上就是另外一种飞机了,价格也不会比枭龙更便宜。
其实空军的胃口很高的。连枭龙都看不上更别提J-7MF这种半吊子货了。现在空军三代机已经接近一半了,主力都是J10/J11/su30,老的J7E/G凑合用,更老的J7B/C/D逐渐退役。空军的换装目标就是J10和J11轻重搭配,每年30架J10,20架J11,20架豹子,到2020年主战机群全部换成三代机,之后换四代,根本没J7什么事了。
“对五十岁以下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但也没有人见过他。”
1986年,香港杂志 《广角镜》 发表了一篇有关张学良的文章,对于当时的人来说,50年前,正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时间,而50岁以下的人,谁也没亲眼见过张学良。
世人皆知,张学良并非深居简出,而是自1936年那场震惊中外的“兵谏”结束以后,就被软禁了起来。
这么多年,张学良没有一天不生活在严密的看管中,旧事重提,尤其是在50年这个关口,即便是香港尚未回归,香港民众也无不群情激愤,为张学良脱离樊笼奔走。
可这场舆论大风暴漩涡中心的张学良,却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身陷囹圄, 直到1990年,蒋经国去世,张学良才获得了人生自由 。
从青年风华,到耄耋沧桑,蹉跎54载,物是人非,张学良就像是睡了一个长觉,举目茫然。
1946年,在囚禁生涯中辗转多地的张学良,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见过蒋介石后,他被转移到鼎鼎有名的重庆白公馆, 张学良一度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却不想在10月,被押上了去往台湾的飞机。
张学良做了一件对天下都有利,唯独对蒋介石不利的事,让蒋介石想杀而不敢杀,想放又咽不下这口气,只能就这么忍着,把他关起来,看着,企图把张学良关到死。
在飞机上的张学良早就感到不对,长距离的飞行,又跨过一片海洋,无不预示着他们很有可能已经远离了中国大陆。
下飞机后,与重庆一样潮湿的空气,以及迥然不同的温度,无不提示着张学良,他们到来了一个很陌生的地方。
在其后的44年中,张学良都被困在台湾这座岛上,在最初的几年,张学良与在大陆时一样,被困在一处小小的寓所,后来在多方斡旋之下, 张学良被准许扩大活动范围,但始终摆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
好在如此艰难的岁月,张学良身边一直有红颜知己——赵一荻陪伴,不然张学良很难坚持下去。
张学良一生有很多红颜知己,但生命中最重要的就只有两位, 一位是于凤至,一位是赵一荻,“赵四小姐” 。
于凤至是张作霖为儿子张学良精挑细选的媳妇,贤惠大方,早年和张学良育有三子一女,但两人的感情却没有想象得那么深刻,只能算得上相敬如宾, 或者说于凤至是一个称职的媳妇,一心都挂在了张学良的身上。
而年少风流的张学良,却喜欢到处拈花惹草,对于任劳任怨的于凤至颇有些冷落。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感情则不同,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既是一见钟情,也是两情相悦。
当张学良被囚禁时,于凤至扔下了一直照顾的孩子,回国与张学良同甘共苦,而赵四小姐对外一直宣称是张学良的私人秘书,从未分开。
于凤至身为正妻,面对张学良挚爱的赵四小姐,却从未表现排挤,她是一位极称职的旧式媳妇,任劳任怨,还“贴心”地容纳了没有任何名分,只是作为情人身份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的赵四小姐。
但这份“大度”,并没有换来张学良的“浪子回头”。
1940年,于凤至罹患乳腺癌,必须离开张学良,去美国做手术治疗, 而这一别,竟是永别 。
在美国接受治疗的于凤至,因时局问题,以及为了照顾子女,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张学良的身边。
她在美国一直坚信张学良会重获自由,把所有的家产全部用于地产和股票的投资,满心憧憬张学良来到美国一起生活时,会有一个富足生活。
但她最先等来的不是张学良,而是一封来自张学良请她帮忙下决心的信。
信里,张学良请于凤至帮他下决心,同她与赵四小姐两人中的一人断绝婚姻关系,于凤至相伴张学良半生,哪里不懂张学良的意思,伤心归伤心, 但还是忍着悲痛,给张学良寄去了离婚申请。
靠着爱人相伴,张学良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但还是在1990年获知自由的那一刻,陷入了迷茫。
被禁锢了大半辈子,张学良突然不知道自由和从前有什么区别,缓了许久,才想起自己被限制的日子里,思考过的恢复自由以后,想要去哪里,做哪些事,见哪些人。
其实不用他反应,世上仅剩不多的旧部、亲友,在知晓他恢复了自由后,纷纷致电台湾, 希望能尽快与张学良见上一面。
但要说张学良最想见一面的,是一生亏欠最多的于凤至。
于凤至没有等来张学良,他们差一点就相见了,但造化弄人,于凤至于1990年3月17日逝世,仅仅不过3个月,张学良就重获自由。
于凤至生前,一方面囿于台湾当局限制张学良,一方面担忧两人婚已离,再见不合适,就一直没有回到过台湾。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因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再婚,而对张学良死心, 可她的墓碑,按照她的遗愿写上的 “张于凤至” ,暴露了她的真实所想。
张学良在被释放的第一时间,向台湾当局提出了前往美国的心愿,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请便”的答复。
1990年农历四月十七,张学良虚岁90大寿,离开台湾前,亲友张罗着为他大操大办,庆祝双喜临门, 地点定在台湾最顶级的饭店台北圆山大饭店中最尊贵的十二层昆仑厅 。
这一日,参加生日宴的不止包含宋长志、秦孝义等在内的90多位政要致电恭贺,连周恩来夫人邓颖超也发来贺电。
与别人不同的是,邓颖超的贺电,不止是恭贺张学良诞辰, 还是以私人身份向恢复自由的张学良发出返乡邀请。
当然,邓颖超的小小举动,也包含了大陆对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善意。
大陆接收到张学良表达的意愿后,积极主动地为张学良返乡牵线搭桥,磋商具体事宜。
1991年,张学良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探亲。
张学良踏上探亲之旅的消息很快传到大陆,中共中央下达指示,诚挚邀请张学良在大陆举办91岁寿宴,同时殷切希望张学良能够参加 “九一八事变” 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为了表现诚意, 中央还下达了修葺东北大帅府和元帅陵的指示,方便张学良随时归国祭奠 。
安排好了一切,张学良旧友吕正操将军带着沉甸甸的诚意,以及邓颖超写的亲笔邀请信,不顾高龄,亲赴美国探望张学良。
吕正操只比张学良小三岁,18岁参加东北军,同年进入张学良的卫队旅,19岁受张学良看重进入东北演武堂学习,毕业后一直是张学良的副官和秘书, 同袍、校友 ,吕正操与张学良的情谊非凡。
西安事变后,两人也再未相见,吕正操的这一次美国之行, 也是两人时隔近50年的第一次相见。
遗憾的是,因为张学良第一年到达美国,儿孙子民都希望张学良在身边度过一个生日,因此这一年的生日没有预想的那般在大陆举办。
吕正操达到美国时,正赶上张学良的寿宴,送上精心挑选的寿礼后,他见到了老长官 。
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相见,没有外露太多的情绪,但紧紧相握颤抖的双手,以及湿润的眼睛,说明了太多。
在劝慰两位老人不要太激动以后,所有人静静退去,让他们好好叙一叙间隔半个世纪的旧。
不知聊了多久,彻底将私人 情感 抒发透彻了以后,吕正操拿出了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信:
汉卿先生如唔:
书信文字很简单, 全文不过200字左右,但字字恳切,既正式又不失温情。
张学良看罢,感慨良久。
故乡,生他养他的家,早年舍己亦不能从侵略者手中挽回的家,世人都说他“兵谏”为国,可他又何尝不是不堪家在侵略者铁蹄下被蹂躏? 50余载过去,他从未后悔舍己为国家,情不变,怎能不思故乡?
思及如此,张学良提笔写下了回信:
据史料显示, 周恩来总理在张学良身陷囹圄的二十余年里,一直保持着与张学良的书信联络 ,频率不一,直到周总理去世才停止。
如此之情,张学良不可能不感怀。
伴着愈发深厚的思乡,张学良可以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邓颖超的邀请,可世事无常,在同年六月中下旬,张学良从美国回到台湾后,时局变化,张学良返乡之旅屡屡遭阻,多次计划完备而不得行。
好在1994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儿子曾经代表父亲携一家重游故乡,回来后向张学良转述了故乡的见闻,又在一年后再次返回大陆, 儿子两次的返乡,带给张学良无限的慰藉 。
新世纪到来,两岸关系修复,可赵四小姐的离去,让张学良遭受重大打击,身体一落千丈,使远行成为一种奢望。
2001年,张学良临终带着无限的遗憾离世,生前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痛恨身体日渐腐朽,而不得归。
尤其是最后几年,他常常带着愤恨地语气说: “我很想回去,但 情感 上的冲击我的身体吃不消。”
可怜张学良为家国民族忍辱负重大半生,到了晚年依旧因两地分离抱憾而终,相信在无数个时刻, 张学良也像无数个台湾游子一样,期望台湾回归。
导语:人像摄影作为摄影里面的重要一门功课,怎么才能拍好人像摄影呢,人像摄影又有什么技巧呢?下面通过十个问答来解答你的迷惑。
Q1:怎么拍出梦幻得浅景深人像照片?
A:相信许多朋友入手EOS 100D的最大原因,就是希望拍出专业人像摄影师人物清晰,但背景模糊的浅景深照片,藉由浅景深的表现,突显人物的立体感。想拍摄这类照片,首要了解当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则越深,一般来说,大光圈变焦镜头相当昂贵,定焦镜头不但便宜许多,且中价位定焦镜的光圈值(例如50mm F1.4),就硬是比变焦镜大上不少,所以对于喜爱浅景深与人像摄影的玩家来说,该如何选择一支优秀的大光圈镜头,便是玩家入门的第一项功课了。而就光圈与影像的关联性来探讨,除了光圈开大能呈现浅景深外,最有帮助的则是可增加进光量,与ISO相互搭配下能快速有效提升快门速度,确保影像清晰不晃动。
▲ 使用大光圈镜头拍摄,能模糊并简化背景,突显人物表情。
▲ 使用大光圈配上简洁的线条,能带出一种淡雅的风味。
Q2:为什么用大光圈定焦镜拍摄时,容易产生影像模糊的状况?
A:虽然大光圈定焦镜可以产生迷人的浅景深散景,却也因为景深过浅,不管是拍摄者自己或被摄者的些微晃动,都会改变两者的相对距离,在拍摄三分身的特写时,这样的困扰尤其严重,部分摄影玩家更将这样的状况视为「移焦」,殊不知两者不可一概而论。由于大光圈有影像脱焦的可能,所以为了避免这类窘境发生的机率,建议玩家在景深效果符合预期的状态下,可稍微将光圈缩小1~2级,或采用连续对焦模式拍摄,确实掌握景深与清晰范围,营造出更优质的影像质感。
▲ 虽然长焦能轻松营造浅景深效果,但建议玩家要妥善运用散景所表现出的色系,好让Model能在影像中更显三维效果。
Q3:运用长镜头拍摄人像照片的好处?
A:望远镜头一直以来都是人像摄影爱好者最常使用镜头种类,不外乎像是Canon的70-200mm系列、135mm F2L、85mm F1.2L ......等这些优秀的L镜,几乎都是许多Canon玩家梦寐以求的镜头。由于技术进步与革新,大部份望远镜头的光学素质几乎都相当优良,不仅能轻易拍摄到浅景深人像照,其镜片发色、对焦速度也十分令人赞赏,所以只要是经常拍摄人像的玩家,外出时必定随身携带一支长焦段望远镜头。目前市面上最适合搭配EOS 100D拍摄人像的望远变焦镜头,焦长约为70-200mm之间,能用来捕捉人像半身照与特写,且如果拍摄场地背景过于杂乱,除了方便缩小构图范围并快速移动角度,尽量避免杂乱背景对主体产生干扰外,也可考虑将望远镜头推到长焦端,并开到最大光圈,如此一来就能压缩景深将背景模糊虚化,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立体感。
随着镜头焦段越长,景深相对也就会越浅。然而并非焦段越长就越适合拍摄人像,因为焦段的大小也意味着工作距离的远近。除了70-200mm变焦望远镜头外,焦段50mm与85mm左右的大光圈定焦镜,也是适用于EOS 100D的人像镜,原因在于一来光圈大,二来影像素质佳,加上景深超浅、体积不大与携带容易等方便性,在外拍场合上,几乎是无往不利。此外,拍摄时能够与Model保持适当距离,不会因距离太近导致Model尴尬,或是距离太远与Model互动不佳,这也是为何等效85mm焦段的镜头(以EOS 100D来说约莫50mm焦距),会被冠上人像镜的称号。
▲ 拍摄半身人像时可妥善利用长焦镜头来制造散景的效果。
Q4:运用广角镜拍摄人像如何减少变形?
A:广角镜夸张的透视感为其主要特色,能让玩家在狭小空间内制造出三度空间硕大的视觉感受。不过当使用广角镜头时,最好先行了解其镜头特性与变形效果,除了水平要妥善掌控外,Model在画面中的比例更是一大重点,千万别离Model太远,而让画面失去其故事性与感觉。虽然广角镜头可同时让人物与风景搭配,形成摄影圈人人喜爱的广角带景人像,但由于周边容易形成夸张的透视变形,且杂物易入,所以在构图配置上建议新手可先从24mm左右的广角镜开始接触,且以简单有规律性质的背景开始拍,像是充满线条的门面与色彩简单的空间,都是不错且有趣的创作题材。玩家也可多尝试街拍的效果,如此才能跳脱望远散景的迷思,也不会踏进广角难驾驭的阴影下,进而简化出自己想要的意境,达到突显自我想法的影像作品。
▲ 广角镜拍摄可将人物放置两侧,让景色将人物特色带出来。
▲ 当我们进行广角构图时,建议玩家可将背景所拥有的线条一同摆放进画面中。
Q5:为何有时候拍摄时会忽暗忽亮?
A:在大部份的场景下,EOS 100D能透过其精湛的测光系统,带给玩家们准确的曝光,但在高反差像是逆光与昏暗少光的场景,或是拥有大量白色(亮色系)、黑色(暗色系)的区块下,测光还是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这时就特别需要曝光补偿的帮忙。就人像的拍摄方面来说,特别是在脸部特写时,容易因为白皙的肌肤与整体服装背景的搭配下,使相机发生曝光不足的问题,所以建议在拍摄时最好将测出来的数据,在微调+1/3至2/3Ev左右,如果还是偏暗就需要+Ev,过亮就麻烦-Ev,如此一来就能使整体曝光更为平顺,Model的肤色也可更加光亮透明,也不致于过曝造成细节流失。另外,当我们在较阴暗的场景拍摄时,则会遇到曝光过度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相机误认现场环境过暗导致自动调整曝光,产生过曝的影像,建议拍摄时可依现场环境降低曝光补偿-2/3至1Ev不等,就能获得曝光适当的影像。
▲ 曝光补偿后
▲ 曝光补偿前
Q6:人像拍摄有哪些构图可以运用?
A:人像构图时,玩家需要活用各类不同的`构图手法,包括三分构图、黄金比例或是井字构图等方式,透过情绪引导与肢体来诠释画面感受。以玩家最常使用的三分构图(井字构图)来说,不外乎都是将Model放至影像构图的四个黄金交叉点,让周边景物与人可以互相呼应,并运用三分构图、对角线等构图方式,将Model延伸至不同角落,甚至摆放在影像的边缘,强调周边景观与光线的自然魅力,创造出简洁且充满空间感的影像,最后只要适时请Model将眼神望向不同的角落,玩家即可伺机捕捉瞬间的韵味,待Model的情绪渐入佳境后,玩家即可尝试多样的视角与加快构图的动作。因此上述手法对于初次接触人像外拍的新手说,反而会是种相当保险的做法,能轻易拍出四平八稳、平衡协调的照片,又不会失去影像该有的感觉,捕捉到人像的美感。除此之外,拍摄时也不是非得要将重点都放在Model眼神上,其他如嘴唇、手指或能表现身体曲线的部位,都能纳入拍摄重点,呈现不同的影像风格。
▲ 拍摄景带人,则建议将人物放在黄金比例的交叉点上,让视觉重心可以紧紧抓住Model的神情。
Q7:为什么外拍照上看不出使用闪光灯,但Model的脸会显得特别明亮?
A:除了使用软件后制方式处理,更简单的方法是透过反光板来进行补光,反光板顾名思义就是拿来反射光线的板子,一般摄影器材行均有贩卖。反光板依颜色不同,反射出来的光线颜色也相异,端看适用于什么情境或场景,目前以白色、银色与金色最为普遍。一般市售的反光板,虽易于收纳,但硬度不够,常受强风一吹就歪斜扭曲,因此也有玩家们使用厚珍珠板,再贴上锡箔纸来替代反光板。拍摄Model使用反光板主要用途在于减少Model脸上的阴影,并让脸部接受更多的光线,使其呈现白皙透明的肤质。建议拍摄时,先观察要将反光板调整成何种角度,才能有效地将光线反射到Model脸上,若只是随意的拿起反光板摆在Model旁后就开始拍摄,可能拍出的照片仍是脸部黯淡的照片。
▲ 噪声抑制功能让高感亮度拍摄影像越来越纯净,也让以往许多不利于拍摄的昏暗场景都能被善加运用,轻松拍摄。
Q8:如果想不到太多动作或角度,让人像拍摄的画面太过单调,该怎么去改进?
A:照片若只单靠摄影者的动作引导与Model自然的情绪捕捉,有时会显得过于单调。这时候可以考虑利用日常生活中可轻松买到的道具,或拍摄场景中可随手取用的物品来利用。道具的选用上,以轻巧好拿或独具特色的小物为主,不论是各式有趣的帽子、餐厅中可爱的玩偶、印刷精美的杂志及Model随身的饰品,都可交给Model把玩,让她的表情与情绪,可以拥有更多变化,甚至是老旧的机械相机、外文书报,其实都是可用来引导Model神情的好方法,而近来颇为流行的个性化胶框眼镜也是不错的选择,只需Model一个甜甜的笑容,即可拍出可爱的画面。不过玩家需注意的是场景、衣服与配件间的色彩搭配,应适当挑选、并且统一风格,才能拍出有fu且不失特色的影像。
▲ 仰角拍摄可以让Model身材看起来更高、更修长。
▲ 俯角拍摄的视觉效果让Model看起来较娇小可爱。
Q9:怎么保留环境的原本气氛?
A:想保留现场微光的氛围,那就将闪灯关闭同时将感亮度调高吧! 相信许多玩家都会前往富有设计感的室内进行拍摄,但这些场所为了保持整体的气氛,往往环境光源不够明亮,让许多玩家因此拍出手震模糊的影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玩家可妥善利用EOS 100D所拥有的纯净高ISO,配合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就能有效提升快门速度,在微光环境下避免影像晃动模糊,抓稳Model每一个精彩的神情。
▲ 前后景反差、亮暗对比较大时,可利用反光板补光,平衡亮部与阴影间的光差。
Q10:怎么对焦才能又快又准?
A:EOS 100D采用全新Hybrid CMOS AF II混合自动对焦系统,覆盖面积达CMOS 80%的范围,配合触控屏幕的LiveView帮助,除非刻意将Model放在画面边缘,否则几乎是点触屏幕即完成准确自动对焦,这对一般用户来说可是相当方便直觉的对焦方式。使用上我们建议大致分为两类,如果拍摄的Model处于静态的拍摄状况,可以关闭触控式快门,这时候触碰屏幕上想要对焦的区域,对焦点会自动跳到该处,这时候只要按照正常拍摄方式按压快门即可。至于Model处于动态表现的状态下,则切换开启触控式快门,此时点触屏幕当下,就可以同时完成自动对焦与拍摄的工作。当然后者虽然方便,但拍照时手的稳定度还是有些许差异,所以视状况采用不同模式,会是比较好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