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2023-12-09 02: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

关键词: 建筑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建筑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不再单纯得属于为人类遮风避雨的空间,它的存在,也见证着人类的追求方向与思维转变的成果。时间推移,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设,经过不同时代的转变,以及推陈出新,已然已经摸索出独自的体系。因此,在人类大文化的范围内,建筑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既是社会大文化的分支体系,又属于建筑与文化特有的元素结合。建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三维与四维结合的特有艺术。建筑的样式,代表着当代美感的发展趋势,也引领着其他各个设计领域的思潮。同时,建筑也作为一种交流元素,无声地向观者进行诠释。诠释着时代背景,诠释着地域风情,诠释着文化发展方向,诠释着经济实力,诠释着主权命脉。建筑,既有国界之分,又无国界之分。有国界之分,是因为建筑的背景故事不同,风土人情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等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建筑会在特定的地域内,呈现出的气质会截然不同。无国界之分,则代表着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在进行与造访者的沟通及心灵的呼唤。因为,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建筑,都会具有独自的特点,多种设计方式的表现,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不论国界何处,都会适用于人。

1、建筑文化的传承

在不同的地域,都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而建筑文化的传承,则需要时间的积累,一点一点得延伸发展。所谓传承,就是一代接替一代,将原本的精神本质得以向前延伸,发扬光大。所谓传承,就是将建筑文化赋予命运和灵魂,不仅要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更要将建筑文化的灵魂得到释放,凸出其本质,扩大其思想。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探求其根本,也就是建筑的根本。包括建筑的材料特征,建筑的表现手法,建筑的表达方式,建筑的空间构成,建筑的结构构架,等诸多方面的元素。诸如,中国的古建筑,其建筑材料大部分运用木材质。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盛产木材,木材质加工方便,易加工制作,再就是木材质施工较快,成型迅速。但是,缺点也非常致命,木材质易损,易发生火灾,易腐蚀,经过几年就需要翻修调整。像明清年间的紫禁城宫殿,是中国最大体量的完整木构件宫殿建筑群,经过了上百年岁月的洗礼,魅力依旧。因为,意识到古建筑文化的珍贵,所以会定期将建筑群进行修缮,为了保护原有的样貌,也在进行原样的翻新,只是用料更为科学。

例如,木建筑表面的漆画工艺,已经不会使用原来的漆艺,而是在漆料中加入耐腐蚀、耐损坏、耐火的涂料,进行表面的漆绘修复。屋顶的琉璃瓦片,修复难度也是相当大。因为每一片琉璃瓦,都需要全面的修整,尤其瓦当部分,既要保证原有图形的样貌,又要保证色彩的还原度,而且琉璃瓦经过上百年的风霜雨打,寿命已经折损,所以要想全方位的原貌修缮,则会有非常大的作业难度。

古建筑的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更多的是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而建筑本身,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物,它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历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更代表着发展的历程。所以,建筑的传承,并不只是表象的物质传承,而是深入精髓的文化的传承,给后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积淀。中国,由古至今,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霜洗礼。在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都留存有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对于这些古建筑,在表面上,可以直观得了解建筑的建造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在更深层面里,通过对古建筑的勘测、研究、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在每个阶段、每个时代建筑产业发展的历程。多方面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建筑文化,可以直观得让后人了解古人的思想,了解古建筑科学,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全貌。古建筑的存在,足以向世人证明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厚功底,并且发扬四方,源远流长。

2、建筑文化的融合

任继愈先生指出:“文化不是死的东西,它有生命,有活力,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同文化相接处,很快就会发生融汇现象。处在表层的生活文化(如衣食器用等),很容易被吸收,处在深层的观念文化(如哲学体系、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发生交融。……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只有在双方都有深厚文化基础的伟大民族间才有可能发生。”建筑文化的融合,不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表面相融合,需要更深层次得融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达到思想相交融,思维得到激烈得碰撞,方能获取深层次的融合。而且,任何事物的融合,都不是没有缘由,在某一层面上,都会达到一定的契合,获得融合的结晶。建筑的融合,不仅是建筑元素与元素的融合,还有建筑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多方面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会获得更多不同层面的融合,导致不同的融合结果。

中国建筑的空间观与欧洲建筑的空间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早期,中国的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文化,要有轴线定位。尤其,较大体量的建筑群,需要在规矩的矩形平面内,进行对称分布,达到东、西对称,南、北对称,进而达到轴对称。而且建筑为一层构架,只是在平面横向上延伸扩建,并不会在纵向上竖向发展,所以建筑群体在平面规划上也甚为庞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主要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因为石材运输速度相对较慢,施工难度也较大,建筑的砌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古时期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人工徒手建造完成,到后期才会利用机器机械完成建筑,所以针对于古时期的建筑,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根本完不成,大部分的石材建筑都需要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建造完成。而且欧洲国家的大型建筑物,主要是以大体量为主,例如教堂、宫殿、城堡,等等。欧洲的建筑并不像中国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的轴对称格局规划。欧洲建筑更注重的是体量的气势磅礴,室内空间开敞宽阔,举架非常高,视觉效果极其开阔。

尤其是教堂的建造,一般教堂都是一层的结构,部分教堂有钟楼的区域,则会设置从一层到达钟楼楼顶的楼梯,楼梯的体量很小,基本可以通过一人或两人行走。欧洲的教堂之所以会给人震撼的感觉,是因为无论在教堂空间内部还是在教堂外部区域,教堂都会将人完全得“包裹”起来。因为教堂是人们追求信仰的地方是人净化心灵的空间,是人们受到洗礼的建筑,所以教堂的设计建造,必须要承载人们的心理疾苦或是福乐喜至。当人们置身于教堂内部空间时,宽阔的空间,广阔的视野,瞬间就会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来体会上苍的造化。而当人们置身于教堂的外部空间时,教堂的神圣感、使命感,都会传递给人们。这些感受是通过建筑的外在形态来表达的,通过建筑特有的语言进行传播,包括建筑的表现手法及建筑特点,都会将建筑的精神传递给观看者。古时期,国内外的建筑差异比较大。随着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往来,将本国文化向外传递的同时,各个国家也会汲取其他国家的文化,吸收精华部分,并且与自己本国的文化相结合,进行改良和翻新,做到了文化的融合。建筑文化的融合,早已成为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会访的融合结果之一。因为建筑,相当于地域的坐标,会第一时间将国家本土的文化、理念传递给造访者。建筑文化相当于一面旗帜,直观得将文化和思想真实反应出来。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导致着建筑文化的交流于融合,尤其发展迅速的时期,建筑手法的融合,建筑方式的融合,建筑材料的融合,建筑理念的融合,已经早已成为各国之间友好发展的桥梁。在当今时代,建筑文化犹如一面镜子,相当直观得表达出本土领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色。建筑文化不仅是无形的,更是掷地有声得将区域文化的特征,运用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符号进行表现。所以,不论社会发展速度如何,发展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都必须做到代代传承,与时代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

[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建筑美学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
  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
  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特征;色彩;韵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
  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古代建筑又象
  征着阶级社会的法权。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
  程技术,与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
  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
  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
  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
  术。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
  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
  视角对建筑加以审美判断。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
  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等方面。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
  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
  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
  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
  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2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
  2.1 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
  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构架为主要
  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结构不但
  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并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现出独特的结
  构美和装饰美,表现出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它本
  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的智慧。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和施
  工时间方面,比石建筑优越。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
  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
  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
  最完善的,所以中国建筑是最节省的建筑。
  2.2 建筑平面丰富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
  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
  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
  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因此布局中程序的
  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
  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
  了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
  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
  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
  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
  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
  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
  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
  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
  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显示出均衡、对称、
  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
  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我国古代
  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
  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采取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趣味盎然、返璞归真,并呈现出接近自然的模拟
  状态。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曲径通幽,疏密得宜,
  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
  中常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布置、组织空间,创造
  和扩大空间。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
  借等。这些手法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美的感受,并创造出艺术
  意境。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
  字也”。
  2.3 飞动的屋顶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建筑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
  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但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并非三
  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
  新的建筑形式。单独的台基为坛,没有屋身的建筑成为亭或
  榭。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
  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
  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程式化的建筑屋顶体现了木构架体系条件下的使用功
  能、技术做法和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
  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
  增大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
  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它可以构成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
  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
  的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件的作用,取得较大
  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
  曲线,使得它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白宗华认为,
  中国建筑有的飞檐起到了动态的作用,具有飞动之美。《诗·
  小雅·斯干》中写到:“如 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羽军斯
  飞”,这些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屋檐的飞动之
  美。建筑物原本是静止的,而这种飞动之美,化静态为动态,
  显得轻盈俏丽,翩翩欲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感。
  2.4 色彩在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色方面极为大胆,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黄、红、青、绿、蓝、黑、白。在木料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
  了防腐的实用目的,因其色彩分配得当,所以又起到美观的艺
  术效果。中国建筑色彩的分配是非常慎重的,并且在鲜明色
  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檐下阴影掩映部分,
  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柱和墙壁则以红色为主,
  与檐下幽冷的冷色正相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在山青水
  秀、四季长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
  响,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颜色的梁柱,形成了与环境相
  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
  除审美外,中国古建筑在色彩上的使用还受到封建社会
  中等级制度的限制。自西周“明贵贱,辨等级”以来,色彩严格
  分成等级:金、黄、赤、绿、青、蓝、黑、白、灰。宫殿建筑用金、
  黄、赤色;官邸用绿、青、蓝色;而民舍只能用黑、白、灰色。我
  们目前一般所见到的是清代的宫殿、庙宇建筑,用黄色的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的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
  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鲜明的色彩而又得到如此完美的效果,
  在世界建筑上是少有的。
  2.5 整体布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如果抽象为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那就是有关
  时间的一种效应,这种艺术效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把建筑作为
  一种象征时间的艺术对象。它具有与音乐一样的艺术效果,
  “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德国大诗
  人歌德的名言,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希腊帕特神庙殿堂全部用优良的大理石和黄金、象牙造成,不
  用水泥和钉子,它的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天衣无缝,可谓尽善尽
  美,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们每天瞻仰这
  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
  成健全的人格。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美,
  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组群建筑在平
  面布置上是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结
  构,房间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连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基
  地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形式上严格对称但也仍有变化,
  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小至宅院,大至宫苑都有其
  核心部位,越是重要的建筑,就必须有重重的院落为前奏,在
  人的行进中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相互呼应。如音乐一样,从
  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
  律和谐。叔本华在《艺术特征论》中曾这样说:“如果从平面
  看,它是阁楼、廊楼、阁廊的排列,这就是音乐中的3/4拍子;
  从垂直方向看,它又是台、栏、柱、望板的叠起,这很类似于音
  乐节奏中的4/4拍子。”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称之为音乐美。
  中国建筑空间的组合和音乐一样,是一个乐章接着一个乐章,
  有乐律地出现,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
  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
  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
  出强烈的节奏感。
  3 结语
  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
  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
  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
  线。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作为国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土壤
  上,建筑师们应吸收、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学军.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分析论文

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分析论文

不同的建筑材料也渐渐影响了当地社会的文化,一般来讲,适合中国建筑质地自然而又熟软,有较强的可塑性,很优美;而欧洲的地质坚硬、可塑性弱,但却很阳刚。

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建筑建构的方法和逻辑是由材料的性能决定的,所以,材料不同,建筑的结构就必然不同。所谓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来讲,以新为贵占据了中国人对建筑态度的绝大部分,西方人的话,他们则对古老的建筑非常着迷,还有就是西方建筑是西方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国家将自己崇尚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注入到建筑中,提神了建筑物的美感和文化色彩。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表达了雕刻式建筑的追崇,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充分展示了立体美学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从外观上来看,欧洲建筑十分追求完美。这也是建筑师们的创作冲动与情结之一,带着对雕塑美感的强烈追崇去展开他们的手臂。

建筑文化意念上的差异

众所周知,建筑是由人为构造的,这也决定了建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首要原因就是文化意念上的差异。要研究中外建筑的差异首先要从观念形态、物质现实和文化崇尚出发,着重看建筑是崇神还是崇人;其实,还要看建筑的传统、技艺、变革精神等;最后看它反映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为建筑本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人类的文化思想。换种方式说,就是中国古建筑自始至终多事要去围绕君主权力去发展,各个层次都集中表达了古代中国的阶级文化和伦理观念。而西方古建筑则是集中表现了宗教和神权。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讲究人伦次序,注重现实人生,淡化了宗教信仰,它始终都要灌输现世精神,体现儒家思想,是一种传统的,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所以,我国古代的都成在住宅布置上都特别强调男女之礼的思想和礼制秩序。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方式使原始农业,从播种到收割到储存。因此最终“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深深诠释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为基本材料就是考虑到了它与生命的关系。与中国相对的,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总的理论是基督教神学。教会,便成了社会的中心,从而也导致了西方人对宗教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无限崇拜,并广泛的影响了西方的建筑艺术,即西方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和艺术造型等特性。西方认为人类才是是世界的主宰。

综合来讲,中国建筑表达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内心修养,而西方建筑则是更加注重表达外在的美。二者一内一外,但都是中西精神文明的杰出代表,都表达了各自文化的精髓。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就像手中画卷,必须组建展开,慢慢体味,不可能同时看全。

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800字以上

一、 礼制(伦理规范、实用理性)
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
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是与人和自然“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一致的,中国人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神”大多为自然神,因而“‘以伦理代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讲究上下尊卑的礼制,在传统文化中是涵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范畴。中国古建筑的各个门类无不隐约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是伦理的宗教化与审美化”。到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制度在社会各个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作为代表性的建筑著作,规定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建筑工程“做法”,就是以伦理原则为最高文化思维尺度的。
皇家园林建筑在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布局设计的同时,还着意于建筑形象的 造景作用,通过单体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但苑中宫殿建筑又与城中有别。除了早期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部分皇家园林建筑外, 大多用灰瓦卷棚顶, 斗拱尺度和出檐深度较小, 侧脚和梁、柱的比例加大,屋顶呈现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图案严谨、体形粗壮、装饰颜色。所有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此外,皇家园林中还有众多的园林建筑小品,如牌楼、华表、石狮等,它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着补充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