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自然角种植论文

2023-12-07 07: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自然角种植论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前时期的儿童就是在自己的运动、操作过程中认知世界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借助动作进行思维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和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观察、管理等系列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从而开阔幼儿的视野。而其中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能力。
[关键词]观察能力;幼儿教育;种植活动;观察方法;

现在的幼儿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他们不认识禾苗,分不清麦苗和小草,不知芋艿长在哪儿,其实幼儿非常向往绿色的田野,流淌的小溪,走动的家畜,我们应该把幼儿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特殊作用。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成长。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园的种植园地只是取用了其中微小的一部分———班级的自然角还有幼儿园里开垦的两片种植园地。虽然地方有限,但是我们种植的内容确实无所不有,品种繁多,玉米、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等,主要让幼儿观察、照顾它们,一起种植、一起收获,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现象的兴趣。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幼儿学习,培养观察能力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种植区和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我认为,培养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即观察往往受兴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
1.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观察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
如:在种植活动初期,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器皿、种子开始尝试。但之前孩子们都是尝试在土里种植,有的小朋友看到小班窗台上,有泡在水里的豆子感到很好奇,天政就是其中一个。有一天当他和哥哥路过那里时,天政悄悄地问哥哥:“你说能发芽吗?”无意间我听到了他们的悄悄话,回到班级里,我们就“水里的豆子能发芽吗?”和“水里的豆子谁长的快?”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活动,有的小朋友说是黑豆,有的说是红豆,意见各不相同。于是我找来相同的器皿,把豆子泡在里面,请小朋友观察。开始没有什么发现,可过了一会儿,有的水变换了颜色,豆子开始褪色了,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之后孩子们都期待着他们的生长,并记录着他们的变化。可天政好像有点着急了,总会时不时地问我:“老师,它怎么还不发芽啊?”我说:“不要着急,过了周六周日,或许就会发芽了。”过了两天,周一的早上,天政来到幼儿园,兴奋地拿着发芽的黑豆来找我,高兴地说:“老师你看,黑豆最先发芽了。”我说:“嗯,你拿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好的。”说完他转身进班,可还没进去,他就又出来了,说:“老师,豆子臭了。”我闻了闻,是啊,两天没有人照顾,给他换水,他就变臭了,“你能帮他去换水吗?”“能!”说完他就跑去换水,还把其他豆子也都换了水。因此,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懂得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观察兴趣。
2.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为幼儿多选择色彩鲜艳、新奇、活动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幼儿对这些喜欢的东西常常没有成人指导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事实上,只有把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观察某一事物。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对象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全面观察。
如:种植活动中,我们会从种植的种子开始观察,看一看、摸一摸各种蔬菜的种子大小、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随后我们还会继续观察,生长初期,生成过程中,以及结果的变化,充分观察感知,了解其生长变化的异同。
二、从“方法”入手,培养幼儿善于观察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
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要观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观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适合幼儿,能让幼儿运用于自主探索活动中。
1.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
如: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老师会和幼儿们一起走到大操场,为各种树浇浇水,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而在观察中,我们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上到下的观察,了解树叶、树枝、树干、树根等。同时,还让幼儿了解从远近看,树木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2.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
如:在开展豆类种植活动中,我们会让幼儿大胆观察、探索同种豆子,不同生长环境的生长变化。比较在水里,在土里哪个豆子长得快。有阳光没阳光那个长得高等,通过比较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如:春季在种植园地播种花生后,让幼儿阶断性地观察并记录。了解花生从发芽——生长叶片——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及丰收花生再种植这种生物循环的规律。这种方法的持久性,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敏锐性、细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对科技的兴趣具有独特作用。
让幼儿学会了观察方法,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不再是老师让我知道了什么,而是我知道了什么。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尽情的去探索观察,去发现大千世界的奥秘。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3000字怎么写

内容提要:
环境创设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环境创设尤其在幼儿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了互动效应。
关键词:环境创设、互动性正文:
一、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着重与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来创设班级环境,具体的作用在于:
1、智能的启发性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绿色环保主题如:《我们的国宝熊猫》、《我和鸟儿做朋友》、《水》、《多彩的树》、《我和动物做朋友》等。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情感的感染性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挂在班级外走廊上的网面装饰画,如:《水果乐园》、《糖果世界》和我们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艺作品,如《娃娃乐》、《花之恋》等,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我们班级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其次,班级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如在我们班级的向阳处,开辟了自然角和动物角,放了许多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芋艿、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对一些养殖的瓶子进行了点点装饰,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他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和饲养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而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了手工制作来装扮我们的班级,更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玉米粒、西瓜籽,开心果壳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我们的班级环境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培养了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此外,班级环境创设还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如,我们布置的生日栏,就营造了班级内温馨友爱的氛围。生日栏内,孩子们把自己的相片或自画像贴在自己生日的相应月份内,平均孩子们会经常去关心生日栏,互相告诉这个月谁过生日的消息。在每月下旬的时候,我们会为当月的小寿星过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小朋友们轮流向小寿星们祝贺,提出希望,并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大家一起吃着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一起分享这快乐时光。

自然角创设的意义

自然角创设的意义如下:

幼儿园的植物角是促进幼儿观察力,向孩子展示植物不同样子,以及了解植物生长环境的途径之一。 我园通过设置“农家小院”,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实践探索、观察记录等发现植物特征和变化,不仅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而且对探索大自然埋下浓厚的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让中班幼儿感受更加科学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科学知识和素养,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共同的教研课题。当下,自然角环境的创设与实施正在进行,为中班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学习科学的好机会。

一、中班幼儿在自然角活动中的特点中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而且情绪较3岁的孩子更加稳定;规则意识开始萌发,也树立了自信心,能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懂得礼貌和谦让。但是他们的情绪表现还比较明显,受到表扬时会非常开心,受到批评时会十分沮丧不安。

在中班幼儿教学阶段,幼儿更加稳定的情绪和规则意识让自然角活动情况相对良好,教师在组织幼儿装饰自然角、利用自然角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更加顺畅,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班幼儿的是非观还比较模糊,所以尚未具备独立进行自然角活动的主观条件,仍然需要幼儿教师的指导。

二、中班幼儿自然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自然角环境自然角创设的主体如果是教师而非幼儿,即自然角创设完全由教师完成,那会造成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教师可能会在没有了解清楚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创设自然角,如此便很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就是幼儿丧失了主动创设自然角的机会,也就丧失了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想象力和知识学习能力的机会。

(二)缺少教育价值,成为摆设的自然角环境自然角环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教学活动,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有些教师在创设自然角环境的时候常常落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主题、季节等活动有所变化。

虽然把自然角设置得美观大气,甚至能作为教室一“景”,但是实用性并不强,幼儿也不常在自然角环境中开展活动。如此,自然角环境就基本丧失了其原本的教学作用和价值。

三、创设中班自然角环境的策略

(一)创设的总体策略

幼儿园自然角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阶段幼儿园环境设置中,自然角好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觉得幼儿园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们观察自然,进行早期科学学习与探索的另一个世界,在自然角里,幼儿可以学到许多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东西。

比如,我们在自然角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种植粮食的区域,通过自己种植,自己照顾,给予粮食种子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及时的为种子施肥捉虫,照顾粮食的生长。当今社会,孩子们虽然吃着白米饭,吃着各种有机绿色青菜,可很多孩子并不知道粮食是从哪来的,长什么样……幼儿在自然角活动的过程中,直接参与自然角的创设,不仅知道了各种植物的样子,连续的长期的照顾动植物能够渐渐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品质,使他们懂得劳动的艰辛及节俭等。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的家庭生活富足,孩子的节约意识非常淡薄,因此我们要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孩子们仅仅是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很难理解并感受到种植粮食的不容易,而自然角的创设,无疑为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然角里的内容很多,如动物有:漂亮的金鱼、可爱的小兔子、生命力强的乌龟、捉来的蝌蚪鸣叫的小鸟,甚至泥鳅、螺蛳、昆虫盒里的蚂蚁……植物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水果、树叶,用废弃盒子种植的萝卜、青菜、葱、蒜等农作物。此外,还有各种卵石、贝壳等有趣物品。这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眼球,更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孩子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它俨然是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机和活力。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层次的丰富的生物,可让幼儿足不出户便感受到自然界生动、鲜活的美。

自然角环境也是 幼儿园环境 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可是宝贝们 认识自然 、了解自然知识的窗口,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透过自然角这块小小的天地,可扩大孩子的视野,去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们去参与实践,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注意力,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情感、美感和品德方面,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角的存在,它就是打开孩子们眼睛和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