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往往意味着大牛下结论,换做千字吃货群的雄文点评,恰恰相反。瑟瑟发抖与拖延惶恐并存,可慑于群主的严管不厚爱,还是尽快完成的为好。
为便于爬楼,毕竟大量的美食图片充斥其中,只有倒着翻阅查看,请大家原谅二一。
1.Liza的《评茶操作考的动作分解(五)》秉持一贯的沪上滋味,用词严谨、娓娓叙述,类比的例子太过熟悉,得益于生长年代的背景雷同,如武侠、香水、佳酿、还有XX才是硬道理之类的。基于线上线下的交流,还是熟悉的那位香肩担道义、生活讲品质、细腻有生趣滴~复旦妙女子。
2.暄总的《日记|再说舍利》,文字空灵、令我咂舌。博学是早有领教,那年来西安,见了一面。路过我们的广电大剧院,评论只有一句,建筑风格仿的半坡文化。话说我来回路多几多次,也只是讶异于建筑风格独特,没往深里想。所以可见我就是凡事求皮毛的雨过地皮未必湿。所以学习就好,不敢妄评她对我们人类归宿的深层次理解。
3.文文的《卖水果的小两口儿》,讲述疫情常态化后的平凡生活状态,以店面更替切入,白描一对情侣的小生计和平凡人的善良,一件白衬衣显示着对男生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小两口儿的称呼寄托着对二人琴瑟和鸣的美好期待~
4.Monica的《想想成长记—小心思》一如既往的记录着自己宝贝儿子,自豪感幸福感存在感跃然纸上。千字老油条见证了Monica从怀孕的不适和期待,到孩子出生、满月、百天、周岁至今的人生初体验之生长历程。虽然老母亲顾此失彼时不时发发红包,但比起珍贵的成长日记,钱真的是身外之物,算得了什么呢…
5.庄生小乔的《〈色空两面〉——“引帝发笑录”之十》我才发现这是一篇股评日记啊,好好研究哈。给大家(就是我)推荐一支,让我解套之后请大家美美的云聚餐,毕竟上图或视频需要吃到尝到享受到才可以。
6.默存的《脑洞两则》,看完之后有一种日韩恐怖片段的既视感,话说毕竟是脑洞大开的思绪飘扬,我对黑猫的理解必然是一身警服,掏出手枪,傲然挺立啪啪啪啪的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
7.花先生的《组了一个局,庆祝离职 》,又辞了,印象中这是我知道的第二次。还记得初识李欣丽,她还在芬兰读书,印象比较深的是和当时的男票伟大约在意大利旅游,真是把地球当村子呢。文字数忠实停留在1400+,内容的碎碎念好熟悉,和刘艺有一拼。坦白的语音输入,其实不算啥,黄老师就推荐过讯飞语音输入法。
8.黄志杰的《这个恰好总是很短暂,我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2015年关注至今,有幸结识,他一个视文字为生灵的写作人。呕心沥血的创作,体现了对汉字汉语言的尊重。
9.十三姨的《人物侧写之〈罗勇〉》,娴熟的文字运用,勾勒出一个幻化的人生,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这是我的朴素认知。话说我知道十三姨真名,有想知道的给我发个红包,立马告诉你。
10.迷狐的《〈站稳了!朋友〉公司对决终章开启 王一博枕头大战惨被打脸》,庆幸点评的是周总的通稿,否则若是楼佳西行记,我很担心自己点评出一篇大yellow文,那才是啪啪啪的被打哩。
11.明明如月的《育儿心得》当然不可以理解是为自夸,而是必须让我们来夸!有这样的好妈妈,才有我们美好的下一代。字里行间只有无私的爱,没有带孩子的艰辛,没有对身段的抱憾~希望黑豆能帮着妈妈照顾自己的妹妹或弟弟。
12.晏子 的《读〈有匪〉有感》,我也羡慕故事中的女主角,原先看武侠小说,喜欢剑,慢慢喜欢上了刀。它明快、干脆、侠气、一泓秋水斩乱麻。有空也要看看这本书,南北朝架构下的江湖,侠女柔肠,晏子亦如是吧。
13.隔壁的老赵 《咸鸭蛋》一个人爱吃什么还是零食说了算,那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小时候爱吃的一辈子也吃不烦,也更加忘不掉。到了新陈代谢越来越慢的时候,依然有心心念念期待的那一口好吃的。曾经拥有的在记忆中天长地久。
14.西堤《准备一节公开研究课前的文章分析准备》联想一是初中上课时,知道老师有一本黄皮册子,好像是“教学参考”,课间老师放在讲桌上,忍不住拿起来翻看,有着粉笔末的卷纸上,讲课的思路大致相仿。联想二是“钱塘湖春行”的解读,觉得授课着实不易,既要全方位解读,还要有讲者的立意和诠释。联想三是诗的本体,像一卷生命档案,呈现出白居易的人生片段,不由感慨人生无常。联想四是自己去过的西湖,走过的一段白堤、杨公堤,遥想的先辈当年。
15. …初心… 《几件小事》初心妹子是个实在人,翻出自己的旧文习作也要如实告知,大大方方的袒露心扉,有君子求诸己的风范。感同身受被割伤的手指,和收拾生活的凌乱,愿顺心如意。
16.May 的《一些小牢骚》千字营的平行人生,让我记得一些朋友两三年的变化。上一次的记忆还是你在记述曾经坐在纽约中央公园的长椅上的往事。要做妈妈了,祝贺!心态的回归和心境趋于平和,应该是我们平凡人不甘后尝到的甘甜。
17.弦乐四重奏的《间谍故事》故事即人生。年少时很羡慕跌宕起伏的人生,那样才叫多姿多彩。其实现在懂得。心脏不够强大的话,还是莫做乱世人的好。太平犬没啥啊。如果不借助工具就能看穿一个人,那得自己有多么大量的糟心事累积,才能研判的出来呢。
18.David XIE 的《继续阿西娅的美味之旅》没啥可点评的,不看都知道这是个美食坑,看完更是恼的不行不行的。可望而不可及,加之自己吃过,更是心烦意乱。群内小伙伴情绪波动之剧烈、斗图之风愈演愈烈、爬楼再看上一篇文章之艰难曲折,足以说明此文章煽动性极强。
19.小牛的《“读经典,免费喝鲜奶”活动方案》,一叶知秋,充分说明疫情之后经济复苏的进程任重道远。
20.奇遇亭 《幸好幸好》,“停一停追逐贪求的脚步,看一看身边的平凡里蕴藏的美,数一数日子里有多少小确幸”。祝哥哥平安、顺遂喜乐。
21.伍碧波 《蛋糕啊蛋糕》,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蛋糕不是吃的吗,怎么可以这么贵?不行,有生之年,努力尝尝味道才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肚肠空对月。
有人问我,如何写评论性文章。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但是又很难说出口。说容易点的,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文字本来就没有什么方针之类,若有模式那不成了八股?说这评论难吧,是因为它很个人化,很多东西因为风格的不同,就只能意会了。我这里与其教别人如何写文章,不如说说我是怎么写文章的。
不管评论什么,都是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看见一个人一本书一件事情,如果它很有意思,或者很无聊(无聊也是一种感受),都会有反应。评论是没有长度的限制的,少的几百字,多的洋洋万言,都可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发牢骚的时候,也会有感悟的时刻,但是那些将观后感转变成文章的却是少数。我们常看的报纸,沿用了几乎是一种模式,所以让人感觉评论就该这么写,其实不是。我最初写文字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且痕迹很重。但我觉得无所谓好坏,仅仅是一种风格。
可能是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评论文学其实没什么概念,可我们却又条条框框的很。我看过N多风格的评论,有浅显型的,重点在拉家常。也有艺术型的,观点鲜明略带刻薄。我的评论空间似乎要大一点,有些是很感性的随笔,或者是一些抒情文字。还有一些理论研究,几乎属于论文性质了。当然习惯看某方面的人可能看其他类型很看不习惯,因为看习惯随笔的会觉得别的都没个性。看惯论文的会觉得没有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深度。
以前老的报告文学之类的评论感觉很像在上课。有时代背景,接着还有故事大纲,中心思想和具体分析。这样写可以,但并不是金科玉律。长期这样写很容易将自己框死,作茧自缚。通常阅读和观看之后,我都会想想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譬如在文学方面或许是别人的写作模式,可能是文字能力,也可能是纯感受。一个好的作品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是应该谈论的是感动自己的那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但是绝不会是一篇好的文字。
很多人都觉得写作需要很深厚的知识做铺垫。当然有理论基础是件好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知识的盲区,在一个不涉猎的领域内,懂一点理论知识还不如一点不懂来的要好。很多人在刚涉猎文艺历史哲学(包括美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感觉,以为都了如指掌了,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过是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流派理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推到极致都会变的很荒谬。
写文章怎么写并不重要,最重点的是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的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都喜欢去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反应很激烈。一个人写东西,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很正常,但很多人会因此而伤害人。其实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可以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十几年前的评论文学,沦为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惊世骇俗,故意来唱反调,其实两者心态是一样的。真正的评论,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受没有对和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胡说之分,有常态和奇态之分。很多被别人叫做愤青和毛毛的人,他们的文章大多人都不会苟同,但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逻辑。我不同意他们的结论,但我欣赏他们独特的视角。
一个评论者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的疏忽。当《黄金时代》无人问津的时候,就有少数人一直在为他呐喊。说《红楼梦》是优秀作品,没人会觉得你是天才。(我不鼓励唱反调)好的评论者该勇推遗珠,当你看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而别人却无人问津,这时候你就该勇敢的把他的好给说出来,而且当你得到认同后,那种快感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而且介绍好东西给别人,也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