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部资源编辑部

2023-12-08 16: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部资源编辑部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 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 (1924 年 ) 、《西大学报》 (1939 年 ) 、《西北学术》 (1943 年 )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年 ) 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主要反映西北大学文科各院、系、所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办单位——西北大学,具有公诚勤朴的办学传统与厚德载物的学术氛围,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211 工程”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西部 12 所高校之一。据新浪网最新公布的中国高校排名榜,西北大学居第 42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编辑部一贯重视学术品位与特色栏目设置,严把学术与编辑规范质量关。近年来,更是把提高学术质量、形成学术特色视为办刊的生命线,先后聘请了国内百余名社会科学方面的专 家 教授为学报审稿,并与他们建立经常的通讯、网络联系。还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海外留学人员,陆续聘请了数名国外专家审稿,使学报刊发文章的选题和学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观,逐步形成了以 张岂之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思想史”,以 彭树智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东研究”,以 何炼成 教授为首席顾问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大开发”等名牌栏目,陆续向读者推出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能及时反映该学科研究前沿成果,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被引用频次较高的重要文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统计与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一书介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全国综合性学报 2001 年影响因子排序中居第 20 位。另外,《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连续多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和优秀编辑部,两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 ( 位居第 23 位 ) ,一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并被教育部连续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位居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第 14 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为全国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另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4 年报告,《西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名 19 位。《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在注重发表学术研究前瞻性成果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要服从与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在已开设的“西部大开发”栏目的基础上,拓宽范围,找准切入点,将办刊学术方向定位于西部大开发,通过设立“西部经济发展”、“西部法制”、“西部人文”、“西部资源开发”、“西部考古”、“西部文学”等栏目,辟出较多的版面刊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省县或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知名人士可略)后必须加注英文名。2)摘要应用100~200字集中表述论文最主要的观点,切忌将摘要写成提要(背景与意义的介绍)。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3)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4)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8cm(半栏)或16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的位置,并贴复印件。5)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编排。各种文献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HT5”H〗专著:〖HT5”SS〗[序号]作者(外文姓名可缩写,3人以下全录,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外文文献须在作者前用方括号加注国别).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HT5”H〗期刊〖HT5”SS〗:[序号]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HT5”H〗论文集〖HT5”SS〗中析出的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HT5”H〗国家标准〖HT5”S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HT5”H〗专利〖HT5”SS〗:[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HT5”H〗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HT5”SS〗:[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要特别注意区别“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文中放右上角,注文置当页底)。

西部的资料

人口
  中国民族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 3.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 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 42%,盆地面积不到 10%,约有 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 10 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 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 50 多人,远远低于 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民族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 44 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 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 撒拉族、仡佬族 、锡伯族族、裕固族、保安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崩龙族、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
[1]和珞巴族等。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十分旺盛,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 国的比重分别高达 87.6%和 39.4%。 根据有关专家对 48 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西 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 区有 138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50%以上,另有 11 种占 33~50%。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 61.9 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 66.1%。目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2000 年,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 17.3%和 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 平高 7.09 和 1.67 个百分点。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勘 查程度较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土地资源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71.4%,人均占有耕地 2 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 80%,其中有 5.9 亿亩适 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 1 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 57%。西部草地 面积占全国的 62%,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 广阔。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 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 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 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 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 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 72%,地势从世界 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 彩类型完整。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高原圣湖、羌塘野生动物园、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 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从人文资源看, 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

网上投稿有稿费吗?哪里有?

网上给报刊投稿有稿费.
一、中央媒体
人民日报
今日谈
党建周刊 , 读者来信
经济周刊 , 企业经纬
财经纵横(金海观潮) , 法治论苑
百家之言 , 科技视野(赵亚辉)
教育论坛 , 环境漫笔
议政与建言 , 新 农 村
民主与法制 立法与执法 ,
民主评说 ,
时代热评 周一至周五
来信收悉。 投稿人民日报10版“时代热评”请投:
投稿人民日报10版“基层传真”请投: 敬请投稿者注意区分,避免因错投而导致邮件丢失!
文化时评 《一周时评》用观点叙述、串联、评说一周内发生的文化事件,给人启迪
健康卫生(不吐不快孙秀艳),
经济版
经济视点》就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文字的表现、思想的火花,相对时效性和深度不作太大要求。
经济时评》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及时点评时效性、观点的新颖性和思想的深度

华南时评
人民论坛人民论坛《言论广角》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为更好地与读者交流,请您拿起手中的笔,就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评说、广开言路。
来稿要求:1、本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2、力求简约,短小精悍,字数在1200字左右为宜。3、观点鲜明,可读性强,有感染力,有震撼力。3、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编及电话。4、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
互动方式:或
来信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言论广角》栏目收 邮编:100733 电话:
■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天说地,
文博杂谭,
好望角(时评),
说长道短,。
经济时评
传真: 地址:北京人民日报总编室经济版 邮编:100733

党建时评 本报群众工作部 读者论坛
时代热评 移动用户:1510123018 联通用户:9510123018
“文化时评”征稿
文化新闻版今天与您见面了。
新的文化新闻版由原来的教育•科技•卫生•环境新闻版与文化新闻版整合而成,这意味着与广大读者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文化领域的新闻都将在这里集中呈现。
亲爱的读者朋友,整合后的文化新闻版,将带着新鲜的面孔和春天的气息接受您的检验。我们将不遗余力,在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上取得新进展,办出新水平,反映出大文化领域的新气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日聚焦》专栏报道刚发生的重大文化新闻,强调新闻性、及时性;《深度报道》专栏对文化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点评,体现前瞻性、思想性;《一周时评》专栏用观点叙述、串联、评说一周内发生的文化事件,给人启迪,引导舆论;《新闻人物》专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无论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能带给人感动、启示或警示,都可以入栏;《世像图说》专栏用镜头聚焦文化新闻事件,反映世相百态,图文并茂。
编采互动、编读互动、开门办报是我们的编辑思路,读者的信任和期待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您的关注和支持。文化时评
节约小窍门

2005年07月21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开栏的话
宝贵的资源、能源,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惜之费之,在于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崇尚节约,既是对国家、社会和地球的责任,又是对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实践。
日常生活中,节约其实并不难,有时只需举手之劳,关键是树立节约意识、摒弃浪费恶习。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同心协力、身体力行。家电使用、生活用水、单位节能、企业降耗……大有文章可做。本报今天起推出《节约小窍门》专栏,我们期待着您的好点子,欢迎投稿!
联系方式: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总编室二版编辑组(邮编:100733)
电子信箱:
给电脑节能支两招
如今,电脑已成为现代办公不可缺少的帮手,也是很多大学生常备的学习工具,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电脑使用不当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使用电脑,其实有不少节能的诀窍。
首先,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这种低能耗模式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一半以下。关机之后,要将插头拔出,否则电脑会有约4.8瓦的能耗。在用电脑听音乐或者看影碟时,最好使用耳机,以减少音箱的耗电量。
其次,选择合适的电脑配置和外接设备。显示器的选择要适当,因为显示器越大,消耗的能源越多。例如,一台17英寸的显示器比14英寸显示器耗能多35%。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能耗低得多;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能源比激光打印机少90%;打印机与复印机联网,可以减少空闲时间,效率更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雪冬)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1日 第二版)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2-5)(其中“冰点时评”1500-2000字)
尊敬的作者: 您好!首先感谢来稿。我们会在您投稿后一天之内拜读(周五至周日期间可能需要两天时间)。如果决定采用会立即通知您。如果没有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投往别处。我们拒绝一稿多投,如有发现免发稿费。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室
屋檐下 (故事加议论1500-2000字)
法治“法眼” (1500字)
经济生活, (1000-1500字)
思想者“学林风” (1000-1500字 聚焦时政的理论文章)
教育“教育视点(1000-1500字)
学习周刊 “声音” (2000字)

■中国青年 时评版,投稿信箱: 抄送:千字380--620元。
截稿一般是15日和30日。
■工人日报 新闻评论 (刘文宁) 董迎春
从9月起,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版编辑时间做适当调整,希望诸位关注、大力配合——我们的截稿时间定于每天上午11点。就当天新闻写的评论稿件,请在此时间之前传来。如果有些稿件需要斟酌,也可以在第二天发给我们。但是,本报一版“有话直说”栏目稿件不受此时间限制。
本邮箱从8月初起,开始接受工人日报一版“有话直说”栏目稿件。此栏目用稿标准:就当天较重大新闻事件做简短、明快评论,就事论事,论题集中,不做长篇大论,不做深入剖析,点到为止,语言精炼、到位。
其它事宜,一切如常。
我们选用的新闻评论稿件,要求注明新闻事件的出处及准确时间,如某报、某电视台某月某日报道。我们不希望您针对网站内报道的新闻做评论,如果是某网站转自某报纸的消息,请注明报纸的名称及时间。如果是从某报转引的消息,请注明援引自什么地方。 发来的文稿如果在五个工作日内未见报,可另行处理。 欢迎独家专投,在中央级各大报间,最好不要一稿多投。 文稿一经采用,即寄样报,并付稿酬。 请用文本格式,别用附件。 祝好! 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版编辑
读者来信(1) 盖雷平
科教时评
社会•观点(7) (郑莉)
工会新闻
文娱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教育时评 ,
周末读者来信: 文化 法制
《人才》专刊 有话要说
光明网
■经济日报 三农论坛:
您好! 来信已经收到 相关选题请登录 县域经济论坛 请继续关注并赐稿 祝工作顺利! 经济日报农村版 吴永亮 董一方 武文杰 宋午
县域经济•四季论坛 , 今日导刊话题
质量杂谈(孟宪江) , 诚信专刊
读者之声 (周1\3\5专版) ,
产经透视 , 财经证券
今日财经 , 科教周刊
导刊职场 , , 政府理财
行业了望
道德建设大家谈征文 征文信箱:
■半月谈
■解放军报 Q
■法制日报 评论部 ,
“视点”:周1到周5,每天1/3个版面,就最近2天左右的热点、重要法律事件进行议论,位置在5版;
“今日快评”:版面允许的情况下每天一篇,在2版的位置,注重新闻时效性和法制特色;
“每周法评”:每周三在一版见报,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需要重大的热点\焦点题材;
“新闻时评”:针对突发性的重大社会事件,随时上。
等版面、栏目需要各位兄弟的大力支持。新的版面、栏目已经从5月18日正式启动。稿酬基本上在100-300元/千字,根据稿子的质量和是否多投。一般来说,我们希望来稿字数不少于1000字,不高于1500字。当然,那种有观点、有思想、有文采的好稿,我们可以保留1800到2000字。希望大家能够尽量静下心来,写出一些真正有思想、有感悟的法制言论来。当日的新闻,最好在下午3点前发过来。投稿请同时给(目前我们主要还是看这个)两个信箱发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稿子能够及时地被采用,请不要再给版面上设置的其他非本部门信箱发送。我们谢绝同是全国性媒体尤其是法制媒体的一稿多投。谢谢合作!稿费一般是半个月一结算。抱歉的是,由于人手不足,目前我们不能为各位邮寄样报。7月新人到来之后情况能够有所好转。
联系电话:64735588转5057 阮占江
检察日报: 星期一、三、五,第四版:读者见解:
星期二,廉政周刊 第七版 阳光(话题为反腐倡廉),
星期三 法制时评 总邮箱:,
第六版 法辩
第七版 时评
《方圆》 杂志编辑刘琼向各位时评老师问好!!!
各位时评老师好,我是《方圆》杂志的编辑刘琼,(由于工作变动,我从<检察日报>>正义网原创编辑部调至了<方圆>杂志社工作)感谢大家以前一直对我在正义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方圆》杂志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中国检察日报社主办的一家半月刊的法治杂志(2005年1月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它关注民生,倡导廉政,研判经济,启蒙法治,引导司法咨询潮流。
方圆杂志时评栏目由以前的一个月一期改为现在改版后的半月一期,以时评作者的来稿为主,每半月挑选6篇,欢迎大家积积来稿。
由于我们杂志的性质为法制类刊物,所以希望各位作者的稿件在都尽可能的带有法治特色,由于页面的限制,请各位的来稿字数上最好限制为1000字以内。稿件采用后,稿费为1000字100元,每月结算一次。
投稿请给上,也可以继续给我的邮箱投稿liuqiong@jcrb.com.cn.(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我们的邮箱可能收不到雅虎的信件)。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由QQ告知我,我的QQ号码是308941462。希望大家能向以前一样的多多支持我的工作,谢谢!!!
祝大家工作顺利,稿件多多见晓。
人民公安报:
■人民法院报 正义周刊(新闻评说)(2)
民主与法制杂志
《法制与新闻》杂志读者视角
■民主与法制时报(2)
中国纪检监察报 廉政时评
《廉政了望》杂志:
〈党建杂志〉<>
■农民日报 三农论坛:
中国妇女报 天天观点 传媒观察
中国人口报 生活时评 (电话:010-62224759)两性悟语
■中国老年 对老年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议论
中国政协 经济信息部 自曹理
■中国商报 评论
中国联合商报(北京)信箱:(1),
中国联合商报是服务于商务人士群体和关注经济生活的广大读者的一份新型经济类报纸,。详细介绍见。评论版一般选用优秀的经济与商业评论,宏观、微观的都可以,谢绝社会评论。800-1500字,稿费标准千字200-300 元。一周一期,周一出版。但一般周三周四就开始要定稿了。
国军好。 大作之中,见解稍偏。个人认为两点:1、泛评活力集中在对社会和政府的建言,则时评无根无凭,且政府和社会虚化;2、关注社会多而见解商机少,这种角度应该开掘。 公此篇如能分析小太阳的商心独到,则大好且可刊用。 希望多交流,多支持。 问好 中国联合商报 评论版 郑建峰 工作QQ:56857748
■中国工商报 维权时评
■中华工商时报 文化 ,
观点评论(1、2、4、5) ,
《中国商界》杂志 (2) , 邬凤英
稿费千字150至200元。不要求独家
■经济观察报 社论、来论 :
《中国产经新闻》报:尖锋时评:
《民营经济报》观点:
■金融时报 金融文化(刊登杂文时评)
■中国经营报 新闻评论
■中国经济导报 新视点 , 社会周刊 ,
城市
中国经济导报 李坤民
中国经济时报 开放论坛 ,
时评(2.4.5头天下午3点截稿) ,
您好,您的稿件收到,多谢。
来稿发送到 的同时,请务必发一份至
来稿请使用“文本文件”,直接粘贴即可。请不要用“附件”形式,多谢。
我报时评版每周二、四、五出刊,前一天下午四点截稿。对优秀稿件,我们会根据流程适当放宽截稿时间。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 社评理论部
如若投稿芥子园版面,敬请发至,芥子园类稿件请自觉控制邮件空间,芥子园版面一般不适用抒情类散文,请见谅。
《中国经济》杂志
■中国财经报 发展导刊
市县财经 ,文化时评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您发送的稿件已经收到。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编辑部
国际金融报<>
《西部发展报》论坛:
■中国财政
您好!稿件已经收到,正在处理中,谢谢您的支持!《中国财政》正在征订中,欢迎您订阅并继续来稿。《中国财政》编辑部
《消费日报》:
《中国消费报》观点声音:
中国保险报
本版宗旨:真问题,大视野。我们有志于做“一个能够影响中国的时事评论版”。在更高的思维高度上关注国家转型和时代风云,关注真问题,强调时评的广度和深度。财经视角切入社会问题者尤佳。本版开辟人物评论专栏,或从人物命运折射时代,或在时代背景下评价人物。本版设“中国眼”专栏,特别欢迎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对事关全局和未来的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独立的真知灼见。本版认稿不认人,编者可能有偏见,但不能有偏心。 本版现为周一、周三、周五三个版。本报网址:
时评版邮箱:
■市场报 参考专论 (刊登与财经、人物、事件有关的时评)
财经时评 (侧重金融、证券),
热点评论 (经济新闻评论)
觉悟副刊
投诉曝光•市场与法
商业评论(陶筠)
文化生活
■中国税务报 言论 纳税人声音(刘云昌)
税收经济(财经观察)、纳税人生活(百姓话题,时评)
税务新闻(有一篇有关税务工作的小言论)
■中国企业报 总编室
中国石化报 热点快语 高宁(4)
■中国汽车报 新闻评论部
王国军,你好!
收到你的投稿。谢谢!
根据上级部门的最新纪律,报社要求登记每一位来稿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希望您能够提供给我们。
再次谢谢!
中国汽车报编辑中心 孟莉
7月6日
■中国信息报 评论 ,
中国文化报:
中国教师报编辑茅卫东向大家问好各位时评高手,我是《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编辑,初来乍到,向大家问好!我们《中国教师报》是一份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周报,每周三出报。周一中午十一点以前新闻版时评栏截稿,我的新观察版按规定提前一周截稿(呵呵,所以从今年开始把时评栏目放新闻版了)。现在我和新闻版的编辑每天收到大量时评,但我们每周录用也就二至三个,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录用更少。如果大家愿意,可以把教育方面的时评投给我们。非教育类时评,新闻版是不会发的,我的新观察新近设了一个机动的“象牙塔外”栏目,发表一些有关民主、法治方面的稿件。有一点要强调的,投给我们的时评稿件,请不要再投给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最好只投地
方晚报之类的。新闻版信箱:,新观察信箱:
千字五十至七十的标准 时评
老师您好,稿件收到,如果在一月内未见刊发,您可另行处理,谢谢支持!另,本版不接收任何附件形式的稿件,请谅解
■中国教育报 长短录 教育论坛:
您的稿件已收到,我会及时处理您的稿件。请勿一稿两投。如2个月后稿件未被采用,可试投本报其他栏目或其他报刊。感谢您对中国教育报教育论坛栏目的支持。储召生
■现代教育报 教育时评 ,
■学习时报 观察思考
《成长》文丛征稿 "焦点时评"一月一篇
■德育报,
■科学时报 观察版 ,
老年日报 老龄新闻 网址
■中国劳动保障报 言论 职业导刊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时评
■中国社会报 社会保障与救助(读者评论,时评)
社会杂谈 社会建设与管理(声音)
■中国审计报 财经周刊•张弛
公共信箱: 头版王荣:
■中国乡镇企业报 企业点评
■中国化工报 资本市场(财富茶座、人才论坛)
■中国电力报 声音
■中国交通报 先注册,网上投稿(评论)
■中国工业报 产经时评(楠风编辑) 时评、企业管理评论
■中国改革报 改革时评、经济评论 时事评论
法治评说
■中华新闻报 时评 王少伟
“杂文操练” 这主要是一个议论性质的栏目,杂文性质,可以针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发言,题材多样。千字左右。千字100-200元,只要文章不太差,一般在千字150元以上。
编辑联系方式:邮箱: qq:251359474
中华读书报 时评:
中国矿业报 能源观势版 “一言堂”(800-1000字) ,
科教观新版
《新安全》杂志:
《安全杂志》<>
中国安全生产报
请使用传输稿件,由于国家局搬家,9月中旬以后此信箱不能正常使用。请谅!
电话: 64463155
谢谢!
冶金安全(鞍钢日报承办)
中国冶金报
中华建筑报
中国建设报 建设时评
中国环境报
■政策杂志
■新民周刊 言论信箱
■新闻周刊 读者来信
■管理与财富
■中国改革 农村版
■了望新闻周刊 评论 (错)
■公司杂志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时评、营销时评 ( 编辑QQ:1232817)
■新市民
■时代潮
■科技兴农 杂志社
■工商之友 经济杂文
■企业家
环球时报
《百姓杂志》<>
共产党人杂志<>
■人民网 观点频道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人民网观点频道的支持,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如果遇到双休日或节假日我们会在5天内给您答复。如果超过天数仍没有用稿通知,可视为投稿未被采用。
由于每天来稿量很大,请您在投稿的时候尽量使用文本方式发送邮件,不要携带附件,在收件人栏内直接填入 信箱地址,邮件标题尽量写作“时评投稿:××××(文章题目)”或“征文投稿:××××(文章题目)”这样的格式,以免您的来稿因混在大量垃圾信中而被编辑遗漏,以免您的才华被埋没。同时,请在邮件中写清本人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以便于我们与您联系。投稿是否已被其他媒体使用或是否一稿多投也希望您能在来信中注明。
另外,由于每天来稿量很大,一般编辑选择当天稿件的时间截止到下午4点,望见谅。
欢迎您继续投稿,祝笔健! 人民网观点频道编辑:李焱
■新华网 言论频道

《西部招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西部招妻》(马宏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西部招妻

作者:马宏杰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6-1

页数:244

内容简介:

马宏杰镜头前的这些人,是“无法用正常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的”。他一张张照片呈现出的是超乎想象的自然表情。马宏杰讲求慢工出细活,他的每一组照片都至少跟拍了六年,他更下定决心将这些作品“做到他们死,或我死”。 ——《新世纪周刊》

马宏杰用近三十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

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农药,想回家……

湖北青年刘祥武跟老三有着相同的需求,看到马宏杰的作品后主动联系,希望马宏杰帮他找媳妇……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摄影师,1963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83年开始摄影,做过工人、记者,2004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