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红花植物学论文

2023-12-11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红花植物学论文

摘 要:0引言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植物,含有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红花主要产地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治疗痛经、胸痹、心痛、腹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用途[1]。本研究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和总结,下面进行以下内容的报道。 1红花

关键词:化学成分论文

0引言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植物,含有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红花主要产地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治疗痛经、胸痹、心痛、腹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用途[1]。本研究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和总结,下面进行以下内容的报道。

1红花

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上部分茎杆呈现直立的状态,为白色或淡白色,无毛且十分光滑,下部分茎杆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重锯齿、小锯齿或无锯齿,由底向上叶逐渐变小,红花叶的质地较为坚硬,有光泽。红花主要有怀红花、散红花、川红花、南红花、西红花等多种品种。红花多数生长在温暖、干燥的气候中,一般红花的种子发芽在20℃-30℃左右即可,生长温度在20℃~25℃,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贫瘠性,但是偶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灌溉,从而保证红花的产量。红花的抗水性较差,生在环境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对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肥沃的砂土壤作为基础,一般紫色夹沙土和油沙土最为适宜红花的生长。红花作为一种长日照植物,充分的日照能够保证其发育良好,籽粒饱满,红花的生活周期为120天。红花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肠胃出血,女性经期过多的症状,红花中毒患者会出现神志萎靡不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惊厥的现象,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皮疹等症状。一般引起红花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对红花的误用和用量过大,在临床应用中,孕妇禁止使用,有溃疡病或者血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中要注意红花的用量不宜过大。

2红花的化学成分

红花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红花多糖、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红花含有一部分醌式查耳酮类化合物,醌式查耳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红色素和黄色素,在其它植物中比较少见。黄酮类化合物和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是红花中含有的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挥发油为低脂肪酸、烷烃以及少量的芳香脂,红花多糖主要是由于红花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脂肪酸主要为棕搁酸、亚油酸、甘油酯、月桂酸以及部分不饱和的脂肪酸。

3红花的药理作用

3.1对血管系统的作用。一方面,红花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在进行使用红花黄色素的治疗后,在给药4天左右时间后患者的血压开始下降,在给药2~3周左右药理作用达到最高,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浆中的肾素活性均出现了明显下降,表明红花能够对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起到作用[3]。另一方面,红花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有效改善缺血症状,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减少漏出乳酸脱氢酶(LDH),同时使线粒体的肿胀程度和膜流动性下降,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缓解患者的心肌缺氧程度和心肌缺氧性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情况,充分体现红花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症状起到重要作用。

3.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脑缺血是一种病理复杂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脑中的血液流量减少,导致脑中的缺血缺氧,自由基产生,炎症因子和细胞的参与,导致了神经细胞的希望。红花中的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能够有效的治疗脑缺血症状,对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查尔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Y)能够充分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致使血小板的血液开始聚集,血小板内的游离钙的浓度不断升高的同时,中性粒细胞就会开始聚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受体拮抗剂,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血小板粘附,血小板中的游离钙离子就会不断升高,这就使得红花能够有效的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抵抗,在临床中针对血栓和炎症等病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增加血液循环流畅水平。

3.4抗氧化的作用。组织缺血和再灌注的`过程,就会导致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增强,从而给血液循环带来一定的障碍和损伤。在对小白鼠的试验中可以看出,红花提取液能够有效清除羟自由基,从而抑制小白鼠的肝匀浆脂出现氧化,红花注射液能够有效拮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效果,有效减少IL8的含量,有效的阻止了IL8和炎症进行反应,充分对恶性的循环产生了阻止作用[4]。红花中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由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在清除羟自由基的同时,保护了人体中的细胞膜,在淤血中能够加快血液循环阻碍作用,从而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抗氧化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5抗肿瘤的作用。肿瘤需要在一个营养的环境中成长,需要血液能够提供排出代谢的产物,肿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治疗和阻断引起了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血管发生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环节就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红花起到对b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充分的抑制作用,针对肿瘤进行有效治疗和抑制,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综上所述,尽管现阶段对红花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红花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与活血化瘀的治疗中,另外红花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红花研究的不断深入,红花在临床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找一篇关于植物的论文800——1000字

菊科植物

菊科是比较年青而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大科。虽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较晚,但由于该科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先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这个年青的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论在种的数量上还是分布范围上,均跃居世界种子植物之冠。许多植物分类专家和系统演化专家都一致认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发展到了最高阶段。

菊科植物的绝大部分属、种的营养体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仅占本科植物种数的1.5%。从进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种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茎、块茎、球茎等)度过环境的不良时期,比木本植物适应性强,因而较木本植物进化。菊科植物除少数种类(如百日草、鬼针草)为对生叶外,多为互生单叶。

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点是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是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等。漏芦属的头状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许多小的头状花序又组成较大的复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的最外面,包有总苞,一般为绿色,叶状,它的功能无疑是在头状花序未开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但本科中许多属、种的总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蜡菊的总苞变成膜质,并有鲜艳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虫;牛蒡、苍术及苍耳等的总苞变成钩刺,腺梗菊、豨莶等的总苞上具粘质的腺毛,可利用动物来传播果实、种子。

由许多小花集成头状花序,这就使本来不太明显的每个小花集在一起,显得较大而醒目,尤其当某些属、种花序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后,使花序变得更大、更醒目,以利于招引更多的昆虫。

有些属、种的头状花序中,各小花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不能结实的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既能产生花粉,又能结果实,是两性花,而金盏菊与之不同,边缘的舌状花是能结实的雌花,而中间的管状花全是只能产花粉而不能结实的雄花。

2.头状花序上每朵花的结构,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萼片变成冠毛,花瓣5枚连合,雄蕊聚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属、种之间差异很大,简化或特化现象很普遍。

萼片:萼片是保护器官,尤其在花蕾时期。菊科的头状花序外围有总苞统一保护,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果实顶端刺状、毛状或片状的“冠毛”,成为果实种子的传播器官,如蒲公英、鸦葱等具毛状冠毛,可借风力使果实到处飘扬。又如鬼针草,冠毛变成刺状,可使果实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

花瓣:5枚,互相连合成管状或舌状。从进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后出性状,要比离瓣花进化。若花瓣的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顶端五个花瓣呈辐射对称排列的,叫管状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两侧对称,向一侧伸展的叫作舌状花,花瓣顶端五个齿,表明该舌状花是由五枚花瓣连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种类花瓣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发育一个唇,另一个唇退化,形成假舌状花,如金盏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围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环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贮存在管的基部。

雄蕊:5枚,花丝互相分离而花药边缘互相连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药雄蕊。每当花药成熟时,将花粉粒撒在聚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长时,将它们“推”出筒外。有些种类花药的基部特化成“尾”状,其功用是保护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尘或雨水的侵蚀。在每个花药的顶端有突出的“药隔”,在雄蕊未成熟时,此五个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个“盖子”,封住花药管的口部,起防护作用。

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构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着生。花柱一条,伸于花药管中,顶端柱头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时,柱头不张开。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扫粉毛”,每当花柱发育而伸长的过程中,此“扫粉毛”即可将雄蕊花药“撒”在花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于来访的昆虫携带。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长过程中将花粉粒“推”出后,顶端的柱头再张开来接受其它花传来的花粉。这是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但是,一旦柱头上没接受到其他花传来的花粉,即异花传粉遭到失败,也无妨,柱头可以下弯,将“授粉面”接触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产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

3.菊科的果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子,一般认为是瘦果。但它来源于二心皮,并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这与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严格说起来应叫“菊果”或“连萼瘦果”(Cypsela)。

菊科植物大多数花序较大而鲜艳,适于虫媒传粉,但另外有些属、种的花并不鲜艳,例如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及豚草属(Ambrosia)等,它们的花序很小,黄绿色,很不鲜艳。这些植物是由虫媒特化成风媒的一个类型。苍耳属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较小,还保留扁平的头状花序,花期很短,花谢后即脱落,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谓的“苍子”)的花序轴(托)木质化,外有许多钩刺,其中包有两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个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时整个花序脱落。

向日葵在我国各地广为种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较大,便于观察,下面将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简述,供教学参考。

向日葵是原产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脏形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一般直径30厘米,大的可达60厘米。头状花序的花序轴(托)扁平,其中充满白色海绵状的填充物(薄壁细胞)。花序边缘围有3~4层绿色的总苞。最外圈的花为鲜黄色的“舌状花”(边花),中央为黄褐色的管状花(盘花)。舌状花(边花)(见图c)是不育性的无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虫来访,帮助传粉。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连合而成,另外两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称它为“假舌状花”。子房三角柱状,内无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复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质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别着生在子房三个角的顶端。子房基部无明显的苞片。管状花(盘花)(见图B)的五枚花瓣基部连合成管状,上部五个齿,辐射对称。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纤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内贮花蜜供来访的昆虫采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紧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间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尘或长吻昆虫伤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质三角形的小薄片,着生在扁平子房的两个上角,已无明显的作用,果实成熟时脱落。雄蕊的花药黑褐色,连合成管,药隔三角形,黄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时白色,壁薄而软,待成熟后,果皮变硬而具黑色花纹。每个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质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顶端有三个裂齿,当果实成熟脱落时,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轴上。

菊科植物依据头状花序内花的形态及乳汁的有无可分为两个亚科12个族。划分标准即:

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植物体不含乳汁,头状花序皆为管状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盘花为管状花。包括11个族,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属于此亚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虽花序中央的盘花似舌状,那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它无乳汁应归于本亚科。蒿属、向日葵等,也都属于本亚科。

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体含乳汁,头状花序上皆为舌状花。只包含一个族。蒲公英、莴苣、苣荬菜等都属于本亚科。

菊科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盏菊、翠菊、蜡菊、大波斯菊(秋英)、瓜叶菊、雏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莴苣、茼蒿(北京称蒿子秆),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药用种类较多如除虫菊、红花、牛蒡、蛔蒿(花序中产驱蛔虫有效成分——山道年)、苍术、泽兰、大蓟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蒸馏后提取的挥发性物质即冰片,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较寒冷地区的草本橡胶资源植物,苏联曾大量栽培。对人类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属某些种,专门生长在农田中,是庄稼的大敌。豚草属一些种的花粉对某些人易产生过敏反应。

红花的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红花一生的生长发育习性大致可分为莲座叶丛期(简称莲座期)、伸长期、分枝期、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等生长发育阶段。自播种至成熟各个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见图。

自播种至成熟的各个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

1.莲座期

绝大多数红花品种在出苗以后其茎并不伸长,叶片紧贴于地面,接连长出许多叶片,状如荷花,故称这一生长发育阶段为莲座期。

莲座期的长短取决于品种、播种期、温度和日照的长短。品种不同,莲座期各不相同。例如,中国红花,特别是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品种,其莲座期一般较长,但从墨西哥热带地区引进的墨西哥矮品种则没有莲座特性。

播种期直接影响莲座期的长短。同一个品种,秋播时莲座期可达3~4个月,而春播红花一般只有1~2个月,特别是在晚春播种者莲座期可缩短到4周,甚至没有。因此,利用早播,延长莲座期,是红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

然而,影响红花莲座期最根本的因素是温度的高低和日照的长短。而品种间莲座期的差异,则是品种长期生存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应这种环境条件的能力,因而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品种,其莲座期是各不相同的。播种期之所以影响莲座期的长短是通过生长期间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日照起作用。

2.伸长期

莲座期过后,红花植株进入快速生长的伸长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节间显著加长,植株迅速长高,每天伸长4cm左右,个别品种每天伸长速度可达5.2cm。

1978年,北京植物园观察了霞浦红花、UC-1、3-78-1等几个品种株高的变化,从5月18日至6月2日期间,植株平均每天长高4.5cm。

表红花在伸长期的生长速度

在伸长期,红花对肥料和水分的需要也开始增加,故须及时追肥和灌溉。采用培土和沟灌等农业技术措施,可防止红花倒伏并避免病害,特别是根腐病的发生。

3.分枝期

植株进入分枝阶段后,在植株顶端的几个叶腋分别长出侧芽,侧芽逐渐长成第1级分枝。

红花茎的顶端和每一分枝的顶端,均着生一花球。因此,分枝越多,花球也就越多,单株的花和种子的产量也就越高,从开花至成熟的时间也越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主要靠红花群体决定,因此,在生产上,并不过分追求单株的分枝数和花球数。然而,每株的分枝数、花球数无疑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

分枝的数目依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高温和长日照有利于分枝的生长。多数红花品种的分枝发生于植株上部的叶腋,但也有少数品种的分枝发生于植株的基部和中部。分枝的多少还受播种期、植株密度、水分、肥料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秋播红花的分枝较春播者多,在春播红花中,早播又比晚播者多;植株密度大者,分枝少,植株密度小时,分枝多;在水分、肥料充足时分枝多,个别植株的分枝可达数百个之多,当肥水缺乏时分枝显著减少。

在分枝阶段,植株生长迅速,叶面积迅速增加,因而,对肥料和水分的需要量也增大。在这一时期应施足追肥并进行培土以促进枝条的成熟和花球的发育,为开花结果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4.开花期

在红花分枝阶段后期,每一个枝条顶端均形成一个花蕾,花蕾逐渐成长为花球,在花球中的小花发育成熟后伸出内部总苞苞片,然后花瓣展开。当有10%的植株主茎上的花球开放时,植株即进入始花阶段。Beech(1974)把红花小花的发育过程分成为12个阶段。在第5阶段,小花已经形成,从第4~5阶段,可能持续2周,而第5~9阶段则可能发生在数天之内。

红花小花发育阶段

红花的发育阶段受到光周期和品种的强烈影响。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时小花的发育加快,反之则慢。

红花通常于早晨开花,在一个花球中,边缘的小花先开,后向中心延伸。每个花球开花的时间,因花球在植株上的位置、播种期的不同而异,一般需3~5d。就一个单独的植株而言,花球的数目3~5个至数百个不等。在植株密度小,气候条件适宜的条件下,茎基部直径可达3~4cm,花球数目可达100~300个,花期可持续40d左右。在生产上,为使成熟期一致,通常采用密植的方法,每公顷22.5万~45万株,使每株花球数保持在5~10个之间,靠群体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红花植株开花的顺序是:主茎顶端的花球最先开放,然后接近顶部的第一级花球接着陆续开放。一般都是自上而下,从第一级花球至第三、四级花球依次开放。

红花头状花中的小花具有大量的花粉和花蜜,以吸引蜜蜂和其他昆虫。因此,红花既是自花授粉作物,又是异花授粉作物,这就给红花品种优良种性的保存增加了困难。

红花通常于早晨开花授粉,花朵伴随着柱头的伸长而开放,柱头像刷子一样向上穿过联合成管状的花粉囊而获得花粉。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向下长入子房后同卵子结合而完成受精作用。在适宜条件下,这一过程进行得很快,因此,人们有可能在采花入药或作染料的同时,又收籽以供榨油。

1981年,新疆农四师63团良种繁育连研究了采花对红花结实率的影响。以AC-1为试验材料,分1d采1次,2d采1次和3d采1次3种处理,以不采花作对照。结果表明,以2d采1次花者鲜花产量最高,每公顷花达576kg,种子产量也最高,每公顷产籽达1252.5kg。

5.成熟期

红花在完成受精作用以后,花冠凋谢,进入种子成熟期。红花的种子自开花至成熟这一过程时间的长短,受品种、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Leininger和Urie(1964)发现,红花种子在开花后28d,干重的积累达到最高值,水分降至22%~25%,此时含油百分率、发芽百分率和碘值均达到最高值,而壳的百分率降至最低值。品系不同,不仅干物质积累的程度不同,而且干物质积累时间的长度也不同。印度的Patil等(1990)用3个红花品种作试验材料,研究了成熟前收获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在开花后15、20、25和30d收获顶花球和第一级分枝的花球,在阳光下晒4d,并于收获后5、10和15d进行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花15d后收获的花球种子的发芽率与开花30d后收获的大致相等,这就使得育种工作者在必要时可在开花后15~20d收获,以加速育种进程。

红花开花后依次定期收获的种子的一些特性的平均值

红花开花后各品种种子百粒重、水分、含油率、发芽率及碘值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三个红花品种在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芽百分率(%)

红花和藏红花的区别

有很多的地方把红花叫做藏红花,包括在一些电商平台,一些商家卖的红花,却在标题上写上藏红花,如果消费者不注意就会买错。在我国西部有很多种植红花的,大多当地人把红花说成藏红花。也有不少的客户问我,你家的藏红花多少钱一斤啊,我说,一斤要一万多,他说,怎么难么贵,我们这里才几十一斤,当时问的我也很蒙,仔细问过之后他说的是红花,藏红花的价格与红花的价格相差甚远。也有要种植红花的找我,问,你家的红花种子怎么卖,我说,我家没有藏红花种子,我只有藏红花种球,藏红花是不结籽的,藏红花是靠球茎繁殖的,怎么会结籽呢。这就是有些地方真的把红花叫做藏红花,也误导了一部分人。藏红花是鸢尾科植物,又名番红花、西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等国家,后从印度经西藏传入我国,所以在我国叫藏红花,其实西藏并不产藏红花,西藏的气候也不适合种植藏红花,许多人跑到西藏去买高价的藏红花,都是被误导了,很多西藏的藏红花都是从河南,浙江运过去的,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也就是河南,浙江,安徽,上海,江苏。藏红花也只有在中国这样叫,在国外不叫藏红花,称为泊夫蓝、撒法郎。藏红花药用部位为其红色雌蕊,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型 ,长约3厘米,气特异,味微苦。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红花是菊科类植物,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管状药冠,整花入药,长约1.5厘米,橙红色,有香气,味微苦。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