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养殖与环境论文

2023-12-11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养殖与环境论文

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加快发展基层畜牧养殖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要想推动基层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本文就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相关的问题与对策作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对策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基层畜牧养殖业已经取得了规模化的发展,而在基层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基层畜牧养殖也的发展,因此,加大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格外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更好发展。

1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品种质量不佳

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品种质量不佳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一些养殖场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会选择一些私营商贩手里购买种禽,不注重种禽品种质量,而种禽品种质量的高低与养殖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劣质的品种必然会造成种禽质量不合格,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1.2疫病防治不到位

疫病是影响畜禽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疫病问题的发生的根源在于疫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当疫病发生时,不能认识疫病、处理疫病,从而使得疫病扩散,造成畜禽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养殖环境存在较大的隐患

就目前来看,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对畜牧养殖环境还不够重视,忽略了畜禽的生活环境的管理,许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喂饱畜禽就可以,对畜禽生长环境却不加重视,尤其是畜禽的粪便,长期积留在养殖场内,畜禽的生活环境比较脏乱,而脏乱的环境就会诱发各类疾病,影响到畜禽的健康生长。

2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的对策

2.1严查畜牧养殖品种质量,加大市场整顿

在基层畜牧养殖中,种禽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畜牧养殖质量,而要想推动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就必须加大畜牧养殖品种质量的检查。首先,要对种禽进行性能测试,确保种禽各方面素质与相关要求相符;其次,要做好种禽品种疫病的检疫,尤其是对品种引进区,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好疫病检疫工作,杜绝一切隐患存在;再者,相关部门必须整顿种禽市场,要取缔一切不正规的品种售卖点,从而避免养殖户购买到不合格的品种。

2.2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相关部门要将种禽的疫病防治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要成立专业小组,狠抓种禽疫病防治工作,要加大疫病防治的宣传,提高养殖户对疫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将种禽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疫病进行重点宣传,提高养殖户的认识,同时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将种禽疫病防治手段向养殖户普及,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保证养殖效益。

2.3做好养殖环境的检查

保证基层畜牧养殖环境健康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首先,要合理布局养殖场,在建设养殖场前要考虑到光照、水源、潮湿度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挑选出最佳场址;其次,在养殖场建成后,要定期打扫,及时清理畜禽的粪便,保证养殖场空气流通,对养殖所用的工具要定期消毒,保证养殖饲料质量过关。

2.4完善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制度

在基层畜牧养殖中,养殖管理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而要想促进养殖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就必须加快完善养殖管理相关制度。首先,要建立疫病防治制度,将养殖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的.身上,从而降低疫病的发生;其次,要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养殖场必须聘用专业的养殖管理人员负责养殖管理工作,要不断提高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加强养殖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培养一支专业的养殖管理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基层畜牧养殖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基层畜牧养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养殖管理工作。养殖管理是畜牧养殖效益的保障,养殖户应当高度重视养殖管理工作,要根据当前畜牧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既要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也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大专业养殖管理人员的任用,从而不断提高畜牧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作者:庞雪莲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存仙,张灵敏.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05:115.

[2]尹建波,邓子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南方农业,2015,27:178+182.

急需有关水产养殖的毕业论文一篇

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报告 近年来, 在水产养殖业中, 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水质改良剂以及对鱼类健康、预防疾病、 促进生长和品质改善所起的显著作用,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并以其无毒副作用, 无耐药性, 无残留污染, 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水产养殖者的认可。近年来, 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产健康养殖, 实现无公害养殖, 已成为发展趋势。 具体来源:

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

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畜牧养殖改变了以前家庭院落的养殖方式,开始畜牧养殖小区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畜牧养殖小区的缺陷与问题,使它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限制。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措施,给畜牧养殖小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养殖小区;问题;规范化措施

随着畜牧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小区的方法日益受到企业的推广,已在很多地区普遍应用,这种新型的养殖小区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养殖更加专业化,实现农村畜牧业的优化发展。然而畜牧养殖小区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全面提高畜牧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1畜牧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

1.1养殖小区规划选址不合理

养殖小区开始建设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出现了布局规划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小区的规模大小不一,划分不合理,出现家禽混乱,活动不受限制。另外,在选址上,有的养殖场首先注重自己的利益,将其建立在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的公路两侧,大搞“形象工程”。由于这种选址方式,养殖场受到各种交通噪音,人流量多的影响,使家禽的日常生活与繁殖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家禽的生活环境,降低了家禽的生活质量,同时家禽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扩散传播给附近的人群,是很大的健康隐患。还有的养殖场选址在郊外,靠近水泥厂化工厂等污染工厂,工厂极易污染周边的水源与牧草,会使家禽受到污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一些传统家养的养殖就近将小区建在村落附近的湿地,这种方式不利于排水,并且环境湿冷,很可能会发生疫病。

1.2养殖小区管理不规范

养殖小区建立起来以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小区内的各种事务缺乏管理人员协调组织,使小区的各个环节得不到联系,很多养殖小区独立自营发展,并且小区内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秩序混乱,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销售量下降,综合效益没有得到提升。

1.3养殖小区设施不健全

养殖小区缺乏投资,基础设施不健全。特别表现在防疫设施上,小区不仅防疫制度不完善,而且缺少防疫人员,对家禽的卫生情况掉以轻心,家禽不按时接种疫苗和清理消毒,降低了家禽的防疫能力,给禽疫的产生提供可能性。家禽非正常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也得不到正确的消毒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疫。家禽的粪便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1.4养殖小区家禽品种杂,数量少

养殖小区还存在品种繁杂,品种多却数量少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单一品种大规模养殖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殖小区的.发展。另外,饲养户之间缺少联系,独立自营,使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充,难以规模化专业化,使销量日益下降,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

2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化措施

2.1合理选址与布局

养殖小区的正确选址,合理布局非常重要,这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建议,考虑好各方面如水源、饲料、交通、防疫等各方面的问题。尽量选择在干净、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同时要远离人群,利用人烟罕至的野外荒地,减少经济开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各个方面要做到与家禽的生活习性相一致,为家禽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2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养殖小区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并且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小区组织品种引进,选择有质量保障的饲料,做好各种防疫措施,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且联系各饲养主,加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对产品进行安全检测与销售,帮助养殖户寻找买家与商机等,为小区提供全面的服务。小区还应建立起严格的消毒制度,将各项检测落到实处,一旦检测不合理,需立刻申报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与惩罚力度。使养殖小区实现生态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3大力投入资金,增加基础设施

养殖小区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各种基础设施,特别要对防疫设施进行配置,建立检疫解剖室、疾病诊断治疗室和疾病隔离区,同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防疫人员,保证各种家禽的定期消毒检查,病死家禽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家禽的粪便处理,阻止疫情的产生与传播。因此,国家应在此方面增加扶持政策,为农村养殖小区提供更加先进的防疫设备,帮助养殖户更好的经营。

2.4增加单一品种数量,规模化养殖

养殖小区引起新品种时,应进行市场调查,主要引进市场需求高、被群众广泛接受,受群众欢迎、容易饲养、适应当地的环境的品种,并且增加引入该品种的数量,形成大规模经营,使经营趋向规模化。经营主之间应实现信息开放,团结合作,提高品种的销量,实现互利共赢,提高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小区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才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完善各项制度,保证家禽的健康,确保产品的质量。加强管理,从全方面出发,从各方面考虑,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兼顾经济与环境,使畜牧养殖小区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羊的饲养管理方法论文

近年来,羊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养羊的经济利润空间扩大,养羊产业迅速发展,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羊的饲养管理方法论文,一起来看看。

羊的饲养管理与育肥方式

[摘 要] 近年来,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的羊养殖。羊的养殖模式逐渐转化成为高经济效益,养殖的技术逐渐转变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羊的养殖管理措施和具体的育肥措施。

[关键词] 羊 饲养 育肥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61-01

当前,生猪养殖业与家禽养殖业发展遇到瓶颈时,而发展羊养殖业逐渐成为部分地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为主的羊养殖模式,导致养羊业良种化程度低,饲养分散,饲养管理方式滞后,进而致使养殖成本的逐步提高、羊肉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等情况。因此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掌握羊的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一、羊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羊养殖业为了充分利用草场和秸秆,主要采取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的方式。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羊的自然发情期,实行季节性交配和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为冬羔一般在11-12月之间,春羔一般在次年3-4月分娩。母羊分娩哺乳一般在40-50天内结束,所以配种也应哺乳结束后,再次发情后一个发情期内集中完成。

二、羊的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此方式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掘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羊只放牧。此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全圈养方式。全圈养方式是近年来规模羊养殖业的发展出现的养殖方式。该方式对圈舍、基础设施、资金等要求较高,充分利用轻工业下脚料或副产品,青贮秸秆等粗饲料,配以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生产水平较高。通过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掘羊的生产潜力,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羊的育肥方式

1.放牧育肥。适用于有较好放牧条件的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减少冬春季草场压力。放牧育肥要抓紧夏、秋两季牧草茂盛,营养价值高的最佳时机,充分延长每天的有效放牧时间。在北方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草场,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南方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牧和夜牧,气候炎热时,注意将羊群赶回羊舍或赶至阴凉处休息。在农区,秋季还可充分利用收割后的耕地进行放牧。放牧育肥期一般在8-10月份,此时,牧草开始结籽,营养充足,易消化,可有效改善膘情,达到出栏屠宰标准。

2.舍饲育肥。为了调节市场羊肉需求和充分利用各种工农业副产品进行肉羊育肥,现代专业化、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业采用标准化的舍饲育肥方式。该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用秸杆和农副产品,育肥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意饲草和饲料的均匀合理搭配,确保饲料的适口性,满足强化肥育期间的营养需要,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育肥期通常为60-90天,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可增重10-15kg,短期内有效的改善酮体重,提高羊肉品质。

3.混合育肥。既缩短了生产日期,增加出栏数和出肉率,又可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混合育肥有两种情况:1、秋末冬初,牧草枯萎后,对放牧育肥的同时,采用精料补饲,延长肥育时间,进行强度育肥,使其达到屠宰标准,提高酮体重和羊肉品质。2、草场质量较差,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要求,因此,放牧的同时给肥育羊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使日粮营养满足肥育羊饲养标准。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羊饲养管理方式和育肥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比较各饲养管理方式和育肥方式的优劣,以其为实际生产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信涛. 规模化养羊的饲养管理(四):羔羊育肥技术[J]. 养殖技术顾问,2005,04:6-7.

[2]陈伯华. 羊的育肥方式与实践[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06:54-55.

[3]麻积海,彭乃木. 肉牛育肥阶段饲养管理要点[J]. 科学种养,2013,03:37-38.

舍饲羊饲养管理及常见疫病的防治

[摘 要] 舍饲羊是养殖羊的一种新的方式,管理方法由传统的放牧养殖改为现在的舍饲管理,因为饲养方法不同以往,所以面对这种新的饲养方式,一些以传统放牧为管理方法的养羊人会对此存在一些疑惑和误区。本文主要介绍了舍饲羊饲养的一些管理方法,和舍饲羊在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疫病,并就此提出了解决舍饲羊养殖中疫病的预防与防治的办法,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起到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 舍饲羊 饲养管理 疫病防治

1 引言

近年来,羊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养羊的经济利润空间扩大,养羊产业迅速发展,但出于环境效益的考虑,,一些地区对放牧养殖进行改革,朔州市也将放牧羊改为舍饲羊。伴随着羊饲养方式的改变,管理方法也与时俱进,有一些变调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改进。疫病的预防诊断也有所改变,疫病判断更应该准确,疾病预防更应该及时,在饲养过程中观察变化,避免羊伤亡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舍饲羊管理

2.1 舍饲养殖的羊舍管理

舍饲羊与放牧羊不同,羊舍选址要合理,在通风条件好,干燥,防潮,噪音小,交通便利,水质良好的地区搭建,注意季节变换。

舍饲羊的羊舍环境要安排人员进行维持,饲养人员对羊舍要定期进行打扫,夏天注意防虫、通风、避光,冬天注意取暖、防潮。饲槽每天都要清理,避免因食物导致羊生病羊舍高度,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5-10摄氏度。

其次,避免同舍饲养,放牧式养殖时不分羊只大小,公母,强弱,舍饲养殖要实行分类管理。同时要根据羊舍大小选择养殖数量,防止近亲交配,绿色牧草要适当添加到饲料中,单一的精料饲养不能满足需要,羊舍是羊只每天固定的活动场所,要消毒,保持卫生。

2.2 舍饲羊的饲养技术管理

逐步完善的舍饲羊饲养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饲养。不同的羊子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同一个羊子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饲养量,饲料搭配有差别。

羔羊:发育不完全,在出生不久以羊奶为主,十天左右可以尝试人工喂食,以鲜嫩的青草或煮熟的豆类饲养。公羊品质直接决定了羊群质量,在饲养时要特别重视,精料青草搭配,营养比达标,每天也要人工放牧一段时间。母羊配种前,要再饲料中掺杂精料;妊娠期使用的饲料不能发生霉变,喂养时补充营养,母羊哺乳期饮水充足,饲养量加大

3 舍饲羊疫病防治

疫病的防治主要是从外界因素,本身因素入手,找到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深对常见疫病的认识,当出现问题是应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判断问题,防治、根治疫病。

3.1 注意羊舍的卫生和消毒

3.1.1羊舍建设

选择通风条件好,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但是交通便捷的地区,噪音小,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地区,水质应该严格监控,饲槽要统一设置在羊舍外围,方便饲养人员的喂养与清理。要保持羊舍的卫生干燥,通风,进行温度调整。

3.1.2喷洒蚊虫剂,消毒剂

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蚊虫较多,应注意防止蚊虫叮咬羊只,飞蛾,鼠蝇是疫病的传播媒介,会引起伤口感染,及时喷洒灭虫剂,清理羊舍;另一方面,细菌也更容易滋生,喷洒消毒剂,预防疫病传播,当疫病产生时,要大范围的喷洒,不局限于某一地点。

3.1.3消灭传染源,防止传染病感染羊只

一是粪便清理,防止长期堆积发酵;二是防止因天气原因导致饲料、饲草变质,在饲喂之前应检查饲料卫生,防止引起羊只不适;三是饲喂用具定期消毒杀菌,饲槽里不应有过多食物长期残留,水槽与食槽最好分开;四是在有流行性疫病传播时,加强羊舍卫生管理,注意隔离与预防,进出人员都要消毒检查。

3.2 加强舍饲羊的日运动量

舍饲羊应每天接受舍饲人员一定时间的散养,不只是呆在羊舍里,羊舍外围留有足够区域,在羊饲养结束后或每天定时对舍饲养进行放牧,对羔羊,母羊,公羊的运动量都要有所安排,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时间过长也不利于羊的健康。舍饲羊养殖在舍饲的基础上与放牧相结合,对放牧型饲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有益的转变。

3.3 定期对舍饲养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免疫力

按时对舍饲养进行接种疫苗,提高羊只的疾病预防能力。当前,给羊接种的免疫疫苗主要有山羊痘活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羊链球菌苗、布鲁氏菌活疫苗等。

3.4 学习常见疫病的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以下是几种羊的常见疾病的简介及防治措施:

3.4.1羊肠毒血症

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病,特点是:发病迅速、快速死亡。病羊会有口鼻有液体流出,似僵尸一般。

预防措施:在饲养过程中,少喂养精料,多水的饲料,保持羊舍干燥,注重预防,可减少发生。

防治:羊速清和头孢、干扰素并用,每天定时定量,连续几天使用。羊发病时迁离羊舍至干燥区,定期接种羊厌气菌病三联苗或五联疫苗

3.4.2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属于急性毒血症,一旦发生,波及方位光,传播快,会造成羊只大量死亡,对养羊业危害较大。主要症状是严重腹泻和小肠溃疡,

防治:羔羊痢疾是一种常见疫病,但发病原因难辨,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预防与防治都要为主。疫苗注射、隔离、药物治疗等手段,也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变。常使用土霉素,福尔马林,硫酸镁等药物综合治疗。

3.4.3羊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多发于舍饲羊,牛,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叫前胃积食,分为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阻塞,前者较多见,这种疾病多是因为饲养方式不对,饲料过量,搭配不善,运动量不足和补水不及时等原因造成,

防治:洗胃,服用药物促进排泄,严重时实施切瘤胃手术。

4 结语

当前,人们也更加注重环境的重要性,因此舍饲养殖更加普遍,以上主要是对羊的舍饲管理方法和常见疫病防治的介绍,让养羊人了解舍饲与放牧的差别,加深对舍饲管理方法和疫病防治的认识,希望能够消除养羊专业户在舍饲养殖过程中的盲区,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让舍饲羊养殖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青松,丁玉臣,刘树军,丁宁,张喜军. 舍饲羊各阶段的饲养及卫生保健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2011,02:79-80.

[2]徐建国.规模化舍饲养羊的常见疫病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08:261-262.

[3]汪孟丽,蔡红梅,胡庆才,田子玉,王志军,程秀梅,张淑珍. 绵羊舍饲管理及疫病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68+27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