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自然杂志pdf

2023-12-09 0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自然杂志pdf

在读源杂志网可以下,杂志更新很快,种类太多了。我在这个网站下过《自然》和《科学》杂志。

如何订阅《自然》和《科学》杂志

1、打开微信手机客户端,点击“我”进入“钱包”选项

2、在钱包菜单中,点击“城市服务”,如下图所示

3、进入城市服务后点击“便民服务”,点击“邮政服务”

4、选择最上方的中国邮政报刊订阅服务

5、直接使用搜索,搜索《自然》和《科学》。

6、进入到刊物的详细页面,如下图,有购买的页面,完成付款就订阅成功了。

中国邮政服务特点

服务种类齐全,不仅包括函件、包件等基本业务,还承担着军邮、边防通信、盲人邮件和党报党刊的发行等诸多政策性业务。这些严肃的政治任务,既是中国邮政服务的特色所在,也使我国邮政普遍服务任务更加繁重,成本更加高昂。

服务资费低廉,在全国范围内,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用户提供信件寄递服务,是邮政普遍服务的显著特征。这种国家严格控制资费的政策,使所有用户不论贫富,不论居住何地都能平等地享受邮政服务。

服务网点普及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共有77315个邮政服务网点(含自办、委代办),其中设在农村的网点就有59935个。此外,为了方便用户,还在街道建立了近130万个信筒。不计成本的服务,造成政策性亏损。

这些局所经济上虽然存在亏损,但对促进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巩固国家政权、保卫边疆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投递网络细密,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邮政共有投递员12万余人、大小递送汽车3.7万辆、摩托车近万辆,递送邮路单程307万公里,年递送报纸、杂志、信函、汇票、包件等邮件近300亿件(份)。

强大的投递网络和投递队伍为邮政普遍服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使我国邮政服务能够深入千家万户,能够递送到边疆哨所和海岛。

在中国土地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包括珠穆朗玛峰海拔5000米的登山大本营,同样设有珠峰邮政局,在可可西里,在南沙群岛,同样也有邮政局所的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邮政

怎么订购nature杂志?

在nature的官网上有专门订阅的地方的(找到subscribe点进去就好了)。

最近我们后台经常有朋友想订购《Science》、《Nature》等杂志,为了满足各位的需求,我们平台推出了《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等杂志供各位选购。

定价如下:套餐一:单一杂志订购《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选择任意一本杂志2017年订购原价格:119RMB。

现圣诞价格:85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套餐二:任意两种杂志订购《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

《BusinessReview》:选择任意两本杂志2017年订购价格:169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内容可任选两种)。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套餐三:全部五种杂志订购《Science》。

《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全部五本杂志2017年订购价格:299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内容可任选三种)。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

套餐四:《2016年度生命科学互联网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白皮书》+任意本杂志订购套餐原价格1280RMB,圣诞价格860RMB。发货方式:《2016年度生命科学互联网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白皮书》为纸质杂志,统一顺丰发货,拍下请留地址,其他人一两种杂志发货形式:PDF文件发货。

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

大家帮我找这个杂志

化学通报
CHEMISTRY
1986 No.8 P.16-22,15

--------------------------------------------------------------------------------

高分子电荷转移复合物

赵扬 邱家白

Charge Transfer Complexes of Polymers

Zhao Yang
Qiu Jiabai

电荷转移复合物(charge transfer complex, CTC)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然而对CTC理论的阐述,及其实际应用方面,长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52年R. S. Mulliken在J. H. Hildebrand的实验基础上首创共振模型,引入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这一术语,奠定了CTO的理论基础。从此,对CT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开拓的领域日益广阔,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赵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邱家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参考文献:

〔1〕严继民,化学通报,(11),l(1983)。
〔2〕J. Ulanski, J. K. Jeszka, Polym-plast. Technol Eng., 17, 139(1981).
〔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导材料组,化学通报,(1),2l(1977)。邱家白,丁瑞松,李桂芳,复印,(1),13(1980)。丁瑞松,杜金环,邱家白,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58(1983)。严继民,张启元,化学学报,42,495(1984)。
〔4〕M. H. Litt, J. W. Summers, J. Polym. Sci., Polym. Chem. Ed., 11, 1359 (1973).
〔5〕曹镛,自然杂志,6,856(1983)。
〔6〕H. Nanasawa H. Kamogawa, J. Polym. Sci., Polym. Chem. Ed., 15, 1499 (1977).
〔7〕R .C. Schulz, H. Tanaka, Pure and Appl Chem., 38, 227 (1974).
〔8〕S. R. Turner, C. Auclair, Macromolecules, 9, 868 (1976).S. R. Turner, Macromolecules, 13, 782 (1980).
〔9〕H.A. Schneider, H. J. Cantow, Polymer. Bull., 6, 617 (1982).
〔10〕C. I. Simionescu, A. Natansohn et al., Polymer. Bull., 3, 551 (1980).V. Percec, A. Natansohn et al., J. Macromol. Sci. Chem A 15, 405 (1981).
〔11〕T. Tomono, E. Hasegawa et al., J. Polymer. Sci., Polym. Lett. Ed., 12, 139 (1974).
〔12〕M. Sisido, T. Shimizu et al., Biopolymers, 19, 701 (1980).M. Sisido, Y. Kanazawa et al., Biopolymers, 20, 653 (1981).
〔13〕M. Biswas, S. K. Das, J Polym. Sci., Polym. Lett. Ed., 20, 333 (1982).
〔14〕S. Iwatsuki, K. Arai, Makromol. Chem., 178, 2307 (1977).
〔15〕T. Enomoto, M. Hatano, Makromol. Chem., 175, 57 (1974).K. H. Brown, J. P. Montillicr, Photog. Sci. Eng., 22, 22(1978). 刘昌炎, 李桂芳, 赵扬, 化学通报,(12), 18(1981)。
〔16〕H. Boudevska, G. Velinov et al., Makromol. Chem., 172, 107 (1973).
〔17〕S. Tazuke, H. Nagahara et al., Makromol. Chem., 181, 2199 (1980).
〔18〕S. Tazake, H. Nagahara, Makromol. Chem., 181, 2207 (1980).
〔19〕G. Koвmehl, M. Rohde, Makromol. Chem., 183, 2077 (1982).
〔20〕M. Sisido, H. Takagi, Macromolecules, 10, 125 (1977).
〔21〕Y. Matsuyama, S. Tazuke, Makromol. Chem., 176, 3167 (1975).Y. Matsuyama, S. Tazuke, Makromol. Chem., 176. 1657 (1975).H. Ito, S. Tazuke, Makromol. Chem., 177, 621 (1976).
〔22〕C. I. Simionescu, M. Grigoras, et al., Polym Bull., 9, 577 (1983).
〔23〕T. Shimizu, M. Sisido et al., Polym. Prepro. Japan., 25, 34 (1976). H. Takaci, M. Sisido et al., Bull. Chem. Soci. Japan., 50, 1807 (1977).M. Sisido, J. Imanishi et al., Biopolymer., 11, 399 (1972).
〔24〕C. I. Simionescu, V. Percec et al., Polym. Bull., 3, 529 (1980).
〔25〕M. Fukue, K. Nakajima et al., Polym. J., 10, 13 (1978).
〔26〕C. I. Simionescu, V. Percec et al., Polymer, 21, 417 (1980).V. Percec, A. Natansohn et al., Polym. Bull., 5, 225 (1981).
〔27〕C. I. Simionescu, V. Barboiu, Polym. Bull., 9, 537 (1983).
〔28〕S. Tazuke, H. Nagahara, Makromol. Chem., 181, 2217 (1980).

出版日期:1986年8月1日

请看PDF全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