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女子世界杂志社

2023-12-12 06: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女子世界杂志社

但是民国短短几十年,也涌现出不少奇闻,潘小璜就是其中之一。潘小璜是近代女子解放先驱,创办专门女性杂志《女子世界》,其文笔细腻,成为无数男性梦中情人。然而谁又能想到,潘小璜并非女娇娥,而是男儿身。

日俄战争后,日本顺利跨入世界强国行列,但中国却饱受无妄之灾。日俄打仗,战场却在中国,两国企图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战争期间,日俄强迫中国民众为劳工,为其输送军需物资。日俄战争短短几年,东北民众受尽苦难,但此时中国人尚未真正觉醒。

为唤醒中国民众,时人专门创办杂志《女性世界》,而潘小璜就是撰稿人。潘小璜发表文章所用笔名为“松陵女子潘小璜”,主要文章有《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传》。潘小璜文采出众,在此篇文章中,借唐朝女侠客聂隐娘经历,慷慨陈词,企图唤起国人觉醒。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中国东北打得热火朝天,清政府几亿人却束手无策,侠女尚能如此,何况中国男同胞。

文章一经发表,无数男性青年都被潘小璜文采倾倒,想要与其见一面。上篇文章余热未散,潘小璜又发表《哭陶亚魂》,更是掀起更大风浪。为何潘小璜迟迟不露面?其实和潘小璜性别有关。

潘小璜笔名“松陵女子潘小璜”,有着误导读者嫌疑。其实潘小璜为男性,采用女性笔名和口吻发表文章,只是为唤醒男性民众,潘小璜在某种程度也确实达到此目的。当时因为潘小璜的神秘背景,还闹出不少后人看来的笑话。

据说当时有游客无意间遇见潘小璜,还有文章记载:“潘小璜是一十七、八岁的美貌少女,身边还有两名丫环服侍,见到该游客,还委托其把稿件带到《女子世界》杂志社”。后人看来,这完全是时人臆想,只为满足读者好奇感。然而当时几乎人都信以为真,甚至有人想以黄金千两娶松陵女子为妾。

很多公子哥都想去寻找这位“美女”,可惜全都一无所获,松陵女子只在文章中存在,现实世界无人见其真容。现在我们都知道潘小璜其实为男性,所以不愿露面,那我们就来看看真正的潘小璜。

其实民国人对潘小璜的记载,只有年龄能对上号,潘小璜发表文章时确实只有十七岁。潘小璜真名其实叫柳慰高,卢梭狂热粉。柳慰高极其崇拜卢梭,几乎卢梭所有作品都一一精读,甚至给自己改名“柳人权”。因为柳慰高嫌弃自己新名字和朋友陈去病的名字不匹配,又再次改名“柳弃疾”。从一系列改名不难发现,柳慰高就是一性情中人。

改名之后,柳弃疾便专心写作,逐渐出名。除过这些名字,柳慰高还为自己取字“亚卢”,因为卢笔画较多,又改为亚子,所以当时人又称其“亚子先生”。日俄战争爆发后,以“松陵女子潘小璜”之名发表文章,试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男性。比起高声呐喊,年轻貌美的姑娘确实更具吸引力。

让柳慰高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一首《浣溪沙》,柳亚子大名为人熟记。所以说,民国时期基本无人知潘小璜是柳慰高,也无人知道其为男性。一直到一百多年后,后人根据仅存资料考证,才发现其为男性,且柳慰高、柳亚子、柳弃疾都为同一人。

无论如何,柳慰高也在历史上留下姓名。虽说不如其他大师著名,人物经历却更为有趣,成就了一段民国绯闻奇事,后人读起来也是乐趣无穷。

关于潘小璜史料很少,很多已无从考证,只能从有限记载中提取一、二信息。其实无关男女,潘小璜也是近代思想解放先驱,面对日俄战争对东北的践踏,潘小璜试图以女性口吻唤起中国男性崛起,实属难得。而且潘小璜也是有才之人,能成为中国青年男性“梦中情人”,其才情过人,非一般人所能及。也正是因为潘小璜隐匿性别,才给后人留下奇闻。

高月冬的个人简介

高月冬,河北省井陉县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报刊美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高月冬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73年-1983年井陉矿区文化馆工作,从1984年开始调入《女子世界》杂志社,任美术编辑,现为《女子世界》杂志社美术编审。高月冬擅长人物、动物、花鸟、书法,尤以“冀之驴”闻名于世,他的中国画造型严谨、生动传神、笔墨浓重、泼辣,具有个人强烈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获奖,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珍藏。

女人世界的发行渠道

发行量:《女人世界》杂志以华南、华东地区为重点区域面向全国发行,已形成10万多个发行网点,每期发行量达到23.6万册,全年销量达到283万册以上。发行方式:1.报刊零售和邮局订购2.免费直投发行3.行业发行4.《女人世界》杂志社发行部建立系统数据库发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