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健与美杂志主编

2023-12-10 02: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健与美杂志主编

1982年,73岁的赵竹光由于拼命工作,不幸患了鼻咽癌。垂暮之躯患此绝症,在三年疗养期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14万字的《健美体格锻炼法》一书。77岁的赵竹光听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度挥笔写下了《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古稀开外、癌魔缠身的赵竹光,除了每日潜心著述,仍坚持每周锻炼三至五次。当家人相劝时,他总是说“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78岁的赵竹光在接受《健与美》杂志记者舒培华采访时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还准备完成两本书,一本是《力量和举重》,一本是《健身问题解答》。赵竹光(1909-1991),研究员。广东新会人。193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编审兼《健与力》杂志主编。建国后,历任上海举重队教练、上海体育宫副主任、上海体育学院教师、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著有《最新哑铃锻炼法》等。

健美的中国健美协会

国际健美联合会现有168个会员国,亚健联有36个会员国,是最大的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健美运动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这一延缓人体肌肉衰老速度最为有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健美运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在各地蓬勃开展。1986年中国举重协会成立分支机构健美运动委员会,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国内现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个计划单列市,四个行业体协和国家体委的六所直属体院开展健美运动。健美项目已列入中国大学体育统编教材。自1994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重要健美赛事和会议。目前国内现有国际级健美裁判2人,国家级健美裁判22人。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大众健身健美运动水平,中国健美协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健身小姐大赛、全国健美俱乐部排位赛、沙滩健美暨健身风采大赛。根据健身市场发展的需要,协会还定期举办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健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健美组织实行等级评定。(1)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位将健美运动引入中国的推广人:赵竹光(上海人,1907~1991),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第一家健美组织:1930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健美会”。第一部翻译的健身专著:1934年由赵竹光先生翻译出版了美国列戴民编著的《肌肉发达法》一书。第一家健美研究会:1939年8月,由赵竹光、曾维祺和陈宪蹊三人成立的“肌肉发达法研究会”。第一家健美学府:1940年创办的“上海健身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健美锻炼的学府。第一本健美专刊:1940年7月,由赵竹光任主编的《健力美》杂志正式创刊。第一次中国市级健美比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由20余人参加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第一位市级健美比赛全场冠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办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上,现代体育馆学员柳颙庵荣获全场冠军——“上海先生”称号。第一位华人健美冠军:原国家举重队总教练黄强辉,1951年4月13日在他21岁时获得印度尼西亚全国健美冠军。第一本全国性健美杂志:1980年底由《体育报》社编辑部主办的《健与美》杂志正式创刊。第一届全国健美邀请赛: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力士杯”男子健美邀请赛。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第一个赞助健美比赛的企业:1983年上海体育用品厂,以“力士牌”杠铃等产品著名,出资举办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男子全场冠军:1983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江苏运动员朱来喜获得男子健美全场冠军。第一次以观摩员身份列席国际健联的中国代表:1984年10月,应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的邀请,国家体委派了许放和娄琢玉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第一位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4年10月在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对娄琢玉先生在中国开展健美运动和对国际健美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向他颁发了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功劳荣誉奖”。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运动员:1985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市第2届健美比赛中,女运动员孙恒身着自己设计的黑色比基尼参加了比赛,成为中国穿比基尼登台比赛的第1人。第一位到中国传播健美运动的国际健美联合会高级官员: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健联主席本?韦德先生为中国健美运动员、教练员和健美爱好者讲授有关健美运动方面的知识。他重点讲述了健美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力量和营养之间的关系;女子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现状等问题。第一批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5年6月在北京,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为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陈镜开、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刘英、胡维予、张铁民、徐吉华和宋金亮九位同志颁发了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曾维祺被选为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戚玉芳、裔程洪、孙玉昆被选为副主任;赵竹光被选为顾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主管全国性健美比赛,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委员会下设裁判组、教练组、科研组和女子组。第一任中国举协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1986年10月曾维祺被选举为首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第一次增设女子健美比赛项目:198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增设女子个人比赛项目。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女子全场冠军:198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四川运动员陈静获得女子健美全场冠军。(2)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第一对全国健美混双冠军: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深圳运动员冷高伦和钱跃莲获得男女混双第一名。第一部管理中国健美运动的法规文件: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举办健美竞赛、表演和训练班的暂行规定》。第一期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10月4日由原国家体委举重处和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市举办了全国健美裁判员训练班。第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1987年10月14日~17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1987年10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淄博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1987年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第一本由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的健美竞赛规则:1988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领队:以国家体委举重协会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古桥秘书长为领队,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男运动员:1988年10月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参加了雏量级和轻量级比赛。第一位个人出资赞助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的人士:杨敬民(辽宁)。第一位国际健美裁判员:1989年古桥先生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第一批健美国家级裁判员:田振华、牛爱君、张盛海、张巍、谷忠德、马长生等。第一次全国健美比赛设立“特别单项奖”:1989年全国健美冠军赛根据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健美竞赛规则》中“全国健美冠军赛可设特别奖”的规定,在研究分析中国健美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子最佳小腿三头肌奖”和“女子最佳腹肌奖”四项特别奖。其目的旨在促进中国健美运动向着表演性、艺术性、全面性发展,以求尽快接近世界水平。(3)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田振华(北京)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田里(浙江)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杨敬民(辽宁)第一任中国健美集训队总教练:杨敬民(辽宁)第一届中国先生小姐大赛:'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小姐大赛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比赛依照国际奥林匹亚先生、小姐的比赛方式进行。与以往健美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员不分级别同台角逐。次届参赛者均为1992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三名获得者。第一位中国健美先生: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小姐大赛上杨新民荣获“中国健美先生”称号。第一位中国健美小姐: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小姐大赛上张萍荣获“中国健美小姐”称号。第一批健美先生、小姐称号获得者:1993年6月12日国家体委根据《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定,授予张惠明(江苏)、杨新民(山东)、李根勤(陕西)、王力劲(煤矿体协)、顾晔(江苏)、易康明(安徽)、曲智进(火车头体协)和甘清春(冶金体协)等8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先生”称号。授予崔武生(江苏)、纪明丽(山东)、魏媛(煤矿体协)、张海洪(天津)和翟美玲(西安)等5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小姐”称号。第一位“亚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界望高资深的老前辈娄琢玉先生被亚洲健美联合会授予“亚洲杰出贡献奖”,成为亚洲地区接受此称号的第一人。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女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中国首次派出张萍和许勤华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第一位在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张萍获得第十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队员。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为尽快提高中国健美运动水平,推动健美运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于1994年7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国健美协会直接管理的这支明星队,共有队员15名,分别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和行业体协。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健坛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该队平时分散,赛前集中,除担负全国巡回表演任务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第一任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队长:队长是巍媛(煤矿体协,女);副队长是杨新民(山东,男)。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运动员:张海洪(天津,女)、张萍(上海,女)、许勤华(上海,女)、顾晔(江苏,男)、易康明(安徽,男)、邵忠文(安徽,男)、纪明丽(山东,女)、李根勤(陕西,男)、陈佳民(沈阳,男)、赵英军(广洲,男)、曲智进(火车头体协,男)、王力劲(煤矿体协,男)、秦成勇(煤矿体协,男)、甘清春(冶金体协,男)。第一次举办洲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8月26日至29日亚洲健美锦标赛在广东东莞市举行。这次大赛包括第十一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混合双人健美锦标赛和第五届亚洲男子职业——业余健美锦标赛三项赛事。第一对在世界混双健美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4年11月7日在瑞典博朗市举行的’94世界女子和混双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选手纪明丽、顾晔获得第十名。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国际健联男子业余健美选手最高级别的大赛——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健美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选手王力劲获得70公斤级第九名的好成绩。第一个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199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4)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位亚洲男子健美冠军:山东健美运动员秦承勇,1995年8月23至28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第31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75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亚洲健美大赛中摘得的首枚金牌。第一位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运动员:1995年12月3日在日本关岛举行的第4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陈佳民获得65公斤级第八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选手。第一位国际健联执委会资深委员:1996年1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公布了该会执委会最新名单,共计28人。其中有中国健美前辈娄琢玉先生。第一届中国健身小姐大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行了首届中国健身小姐大赛。大赛从10月份开始分别在深圳、天津、杭州、大连、西安、成都六个分区进行了预赛,筛选出38名优胜者来广州参加决赛。经过再次淘汰,选出10人参加总决赛。比赛项目有“健美形体”、“徒手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健骑机操”和“健身知识问答”。第一届中国健身小姐大赛冠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健身小姐大赛上,北京选手刘令姝荣获本届大赛桂冠。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身小姐大赛的运动员:1997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王丽君(陕西)和陈敏(广西)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身小姐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从业人员的基本的制度: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健身指导员技术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群众性健美运动的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又前进一步。它的施行,不仅能规范健美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保障健身健美爱好者的活动效益,而且激励健美从业人员对大众健美事业的热情,加快健身健美运动的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步伐。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领队: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领队为古桥先生。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总教练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总教练为杨敬民先生。第一支中国健身小姐代表队的运动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了新组建的中国健美(健身小姐)队名单,运动员有程丹彤、黄艳艳、王丽君、陈敏、易海燕。第一位亚洲健美大师称号获得者:1998年8月29日至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健美大师比赛(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选手参加)中,中国健美选手杨新民(山东)获得冠军。第一次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全国健美锦标赛: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8“中国裤子城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直接与商家签约并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健美锦标赛。第一家个人品牌健身房:中国最早推行大众健身操的著名教练马华,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即“马华健身俱乐部” 于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开业。第一位获亚洲健美冠军称号最多的运动员:张萍,从1990~1995年共获得6次亚洲女子健美冠军。第一套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宋兆荣同志任名誉主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同志任主编,并委派河北工业大学郑庆继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山西大学相建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张盛海副教授执笔撰写,考级教材包括《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中国健美协会于2000年7月15日~25日,在北京首次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名健身教练员、健美运动员参加了培训。教学组成员有古桥、田里、相建华、杨敬民、王宏、薛永阁和、程丹彤。(5)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第一批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000年7月15日~25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上,审批了田里、相建华、马长生、杨敬民等71人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第一次由市级健美协会承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由临沂市健美协会等单位承办,赛会取得圆满成功。第一次在全国健美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赛会根据国际健联亚洲区副主席、亚健联秘书长蔡保罗先生的提名和比赛仲裁委员的抽签,分别对5个级别的5名运动员进行了药检。第一批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北京的田振华、刘福来、恩玉平、薛永阁,吉林的张巍,山东的谷忠德,浙江的田里、卢晓文,陕西的刘绍东,重庆的陈静,广西的周鹤轩,大连的范丽萍,新疆的卢跃萍,化工体协的牛爱君,火车头体协的马长生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张盛海等16人。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2001年8月15日至20日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马志涛参加了男子65公斤级的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也是国际健美联合会第一次点名邀请中国参加除世界锦标赛之外的国际健美大赛。第一位亚洲健身小姐冠军:2001年9月6日至9日第三届亚洲健身小姐锦标赛在韩国斧山举行,中国选手程丹彤获得健身小姐1.60米以上级冠军。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健美协会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冠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上,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冀锋荣获A组桂冠,四川选手谢黎明荣获B组桂冠。第一期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培训班:2002年8月4日~10日国际健美联合会授权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共有学员297名。教学组成员:古桥、郑庆继、田振华、田里、张盛海、相建华、李庆华。第一次参加亚洲运动会健美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王筱麟为领队,由教练员李庆华和运动员杨新民、张惠明、刘兴刚、林沛渠、曹雄杰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健美五个级别的比赛。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小姐大赛:2003年10月14日~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来自31个省市的267名选手,参加了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男女混双比赛项目和健身先生2个级别、健身小姐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健美协会首次将健美运动的两种竞赛项目安排在一起的比赛。第一次允许自然人、法人和社会团体有资格直接报名参加的全国健美健身赛事:2003年10月14日~20日,2003年“豪晟杯”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健身小姐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次比赛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行业体协、体院(校)有参赛资格外,各个健身俱乐部、社会团体、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参赛。此举是中国健美健身竞赛体制的一次革新,意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普及”健美健身运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提供展示健美英姿的舞台。第一位健美世界冠军钱吉成:2005年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中,钱吉成勇夺60公斤级冠军。竞赛类别(1)健美锦标赛(2)健美邀请赛(3)健美俱乐部赛(4)健美先生、小姐赛

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的是谁?

中国健身运动之父——赵竹光 赵竹光,广东新会人,1909年出生,1991年病逝于上海,享寿82岁。 赵竹光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4岁时,父亲偷渡到美国当华工,从此一去不返,死在异国他乡。母亲因过度操劳,身患肺病又无钱医治,不幸早逝,7岁的赵竹光只好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种田度日。为了摆脱孤苦和贫困,他自幼便勤奋好学,努力读书,幸赖叔父和姑母资助,才勉强读完中学和大学。 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赵竹光时时困惑于国衰民弱,“深感光有健全的头脑而无健全的身体,也不是根本办法,乃积极寻求健身之道。”在沪江大学,他亲自听到松沪之战的炮声,更激起他加强身体锻炼,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正是抱着强身才能强国的梦想,他参加了美国健身专家列戴民的健身函授班。当时,赵竹光和同学们除了练习杠铃、哑铃、单双杠等发达肌肉力量的运动外,还习练拳击、摔跤、柔道等自卫技术。他尤真希望有朝一日健身运动能普及开来,彻底摘掉外国人强加于我们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日复一日的健身运动,把他从一个常常闹病的文弱书生变成了一个魁梧健壮的青年。榜样的力量召唤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一 时健身运动在校园内形成热潮。于是,赵竹光把热衷于此道的同学组织起来。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子也是由他提出的。 沪江大学健美会设有训练、编辑等部,20出头的赵竹光无疑是各部门的主力。他自幼酷爱文学,所以由他执笔的健美会壁报上的“创刊词”气势雄壮,极富文采。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这是我们的第一声,不是鹿鸣,而是巨狮的雄吼。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洪声,可以引领垂死的人们重新获得他们的生命,可以令醉生梦死的人们惊醒。这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福音。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滋润灵魂的补品;从这里,我们可以尝到生命之甘泉。 沪江大学毕业后,赵何光到商务印刷馆担任编辑工作。工作之余,他始终致力于健美运动的实践和传播。早在30年代,他就翻译了美国列戴民的《肌肉发达法》,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部健美专著。此书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因销售甚火,先后再版了三次。继此之 ,他还陆续翻译出版了麦克法登的《健康之路》、《五十年体育生活》,以及《体格锻炼法大全》、《力之秘诀》等书。此外,赵竹光还根据自己的健身训练买践,撰写了《最新哑铃锻炼法》、《肌肉发达问题解答》和《徒手健身运动》等书,还主编了《健力美》杂志和《体育卫生知识丛书》这些著作的问世,对于普及健身知识,鼓励民众参加健身锻炼,起到了启蒙开拓、指路搭桥的重要作用。 由于物价飞涨,生活实难维系,赵竹光愤而参加怠工,结果被老板开除。此时的他,浪迹于十里洋场,为了使更多的同胞摘去“东亚病夫”这顶屈辱的帽子,他与志同道合的曾维祺共同创办了上海健身学院。赵竹光任院长兼教材主编。这所地处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健身学院,堪称我国第一家用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的高 等学府。其校训也为赵竹光所制订,即“健全的身体,健全的头脑,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灵魂。”上海健身学院开办后,经常来参加锻炼的多达五、六自人。已故和健在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舒适、韩非、张伐、乔奇和中叔皇等,都曾在赵竹光的指导下从事过健身运动。该院为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硕果仅存”的健美专家、国际健美联合会资深执委娄琢玉便是上海健身学院的佼佼者。 解放后,赵竹光把上海健身学院和他所拥有的全部运动器材悉数交给了国家。他则跻身上海体育科研所,一直从事着健美和举重方面的科研工作。赵竹光经常深入运动队尤其是上海举重队指导训练。直到退休前,年逾7旬的他,仍然每周去市郊江湾集训点,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 十年浩劫,赵竹光也未能幸免。尽管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无论导陷困圄还是下放干校,他没有一天停止过探索和中断过锻炼,常常背着看守,见缝插针地练上几组俯卧撑,做上几组自抗力体操。有时白天挨批斗晚上还在挥笔耕耘。 改革开放后,他在《体育报》上率先发表了《怎样发展全身肌肉练习》。从此,一度被打人“冷宫’的健美运动,在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等前辈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宣传,再度复苏。 上海体育馆等地先后开办了健身馆或健导班,赵竹光被聘为顾问。当时登门求教者每日盈门,他总是热情接待,倾囊相授,以至常常废寝忘食。其间,发生过这样两件事:1985年,体育馆托人送来50元顾问费,赵竹光执意不收,尽管来人再三表示财务已批无法再退,他还是不肯点首。他说“倡导和普及健美乃是我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如果说到报酬,国家已经给了我工资,怎么能再拿呢?” 1987年7月的一个炎夏之夜,赵竹光家里来了一位陌生人。他是4O年代赵竹光创办的《健力美》杂志的一位四川读者。事隔4O余载,他的手中仍保育着当年赵竹光在答读者时回复给他的一封信。当他在科威特经商时,巧遇我国出访的一名上海运动员,并打听到赵老的地址,才得以专程赴沪拜访。大概是有感于赵竹光家居条件之简陋,数月后托人从海外捎来20O美金权当见面之礼,然而赵竹光又是执意拒收,赵竹光对自己的儿子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骨气!”这两件事在今天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小中见大,折射出赵竹光洁身自好,视“利”若浮云的高尚情操。 1982年,73岁的赵竹光由于拼命工作,不幸患了鼻咽癌。垂暮之躯患此绝症,万念俱灰也是情理中事。可他的心头掠过的不是着恋红尘的悻悻哀愁,而是惋惜计划中要写的《健美之道》一书不能如期完成。以后的曰子,赵竹光在去医院的途中想的是这本书,在化疗时思考的是这本书,在住院期间撰写的还是这本书。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寄来《健身之道》校样时,他又蒙发了一个念头,写一本回忆录,并将稿酬捐给孤儿院。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人死不足惜,但人的精神支柱不能倒,否则真的完了。我决心为祖国的健美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竹光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在三年疗养期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14万字的《健美体格锻炼法》一书。 77岁的赵竹光听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度挥笔写下了《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古稀开外、癌魔缠身的赵竹光,除了每日潜心著述,仍坚持每周锻炼三至五次。当家人相劝时,他总是说“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 78岁的赵竹光在接受《健与美》杂志记者舒培华采访时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还准备完成两本书,一本是《力量和举重》,一本是《健身问题解答》。即使死了,也问心无愧呀! 1991年2月10曰,点燃神洲健美火种的开山祖师,一个在体育战线耕耘了 5O年的老知识分子,一位历尽沧桑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健美事业的老人赵竹光先生合上了眼睛。一生节俭的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只有几套旧衣服、几件旧家具和一大堆体育资料。然而,谁又能说他没有留下遗产呢?纯朴、善良、正直的人格,搏击人生的顽强毅力,对健美事业的执著和无私奉献,都是留给我们的取之不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说,赵竹光就像一支精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于。“竹光”与烛光是何等谐音又何等谐调呵

健与美杂志每月出版几期

月刊,9.00元. 电话: 发行号: 82-345

《健与美》是一本健身领域的权威杂志。 它关注形体修饰、形象美化,推广健康知识,报道社会健身时尚。

《健与美》杂志创刊于1980年。20年来,一直具有鲜明的办刊特色,在千百万读者中树立了权威和公益的形象,培养了一大批人的健康生活观念和良好健身行为。

内容知识性、实用性的追求,使得杂志具有“健康咨询台”、“美丽设计室”、“形体练习厅”、“健美训练屋”的功用。

对形象、形体时尚,健身、健美发展动态、流行现象的及时报道,令读者感受到杂志鲜活的存在。

主要栏目设置:社会观点、时尚风景线、明星速写、健身俱乐部、体型与减肥、魅力男女、形象设计室、健美运动、健美市场、保健广场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