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激光与红外期刊

2023-12-11 14: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激光与红外期刊

《激光与红外》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如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台湾华艺等近10家国内知名期刊数据库以及美国CA等全文收录。2006年获信息产业部优秀电子科技期刊奖。《激光与红外》杂志读者广布IT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以及电力、医疗、建筑、通信、汽车、精密加工等行业,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业界朋友的普遍好评,已成为国内光学光电子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期刊之一。

红外与激光工程的期刊简介

《红外与激光工程》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创刊于1972年,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30年来期刊不断发展,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英国 “科学文摘(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收录,被美国际媒体指南,乌里希期刊指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并入编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本刊是中国航天界光电子技术领域内学术性与工程应用性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红外与激光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工程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中国光电技术在宇航、卫星及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工程应用水平。期刊的编委会由70余人组成,其中包括王大珩、母国光、张履谦、周立伟、姚建铨院士,及其他国内光电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机械系统及中科院,国内著名大学,有他们审稿把关,期刊质量得到提高。期刊常设专栏包括光电对抗,红外系统技术与应用,激光技术与应用,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目标识别,光学技术与应用,光电器件与材料等。

激光技术和激光与红外哪个期刊好点

两个不相上下的。都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

激光技术 被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SA 科学文摘(英)(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激光与红外 被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建议转投的姊妹刊很差吗

不算很好。
姊妹刊不是很好,好的期刊比如,光通信研究,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光通信方面的专业刊物,本刊主要刊载光通信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技术报告,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及维护经验,综述国内外光纤通信先进技术和有关理论及最新动态等。
激光与红外这个期刊,本刊学术性和技术内容并重,发行量大,是全国通信行业影响较大的刊物之一。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红外与激光工程的红外与激光工程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1、中文核心期刊:1996-2011年连续5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6、影响因子: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1;总被引频次:2927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144;综合影响因子:0.9317、红外与激光工程杂志荣誉:1996年获航天系统第五次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7-2001年在天津市科技期刊评估中被评为一级期刊1998年获航天系统第六次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8、偏重的研究方向:信息科学、光学和光电子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2)应用光学、数理科学、光学和光电子材料、物理学I、光学、光子与光电子器件、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通信理论与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激光9、投稿录用比例:75、审稿速度:平均2.25个月的审稿周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