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开卷杂志董宁文

2023-12-06 19: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开卷杂志董宁文

起初,我在图书馆想要选一本回宿舍作为闲暇时间的翻阅,想着要看下去,就不能太枯燥。想选本文学小说,觉得小说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如果没有感同身受便无法想象作者当时的情感,看到董宁文先生的《书脉人缘》,便被书名所吸引,翻了翻是访问一些文坛的老前辈的故事,据此写的随笔。

由于近日有关学习的事比较繁杂,当晚便没有怎么翻阅,一直耽搁到第二日。第二日打开书便对书中内容所吸引,利用闲暇时间一日看了四分之一。本书是“开卷”创刊十周年纪念董宁文先生访问各位文人前辈并题词,在与各位前辈交谈的同时吸取建议。开篇便简单介绍了董宁文先生,其主编有“开卷文丛”,“开卷读书文丛”,“开卷书坊”等。书的前端展示了各位先生的题词,其中有张充和先生、李济生先生、苏叔阳先生等的墨迹。

在访问柯灵先生,与之谈到写序时,柯老回道:“写序很困难,别人写的东西我也不了解,就要查资料,写些好听的话;但又不能过分的溢美、拔高,又不能不写,十分累。”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两难的境地,我们不可能两全其美,该放下的应该学会释然,承诺并不那么容易,学会拒绝会让你轻松一半(我这里并不是让你放弃一切承诺)。季羡林先生对“勤”有着很好的诠释,“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绝不能白白的把生命浪费掉。”我想天道或许不一定酬勤,但你努力的样子会留在时间里,当青春不在时你会不后悔曾经的努力。在书中于光远先生这样说道:“我是个八十分主义,六十分比较容易,再六十分的基础上再努一把力,可以考到七十分,再努一把力可以考到八十分,八十分再努一把力,也许只能考到八十一分,越来越难,所以到八十分我就学习新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新的东西和事物永远在更新换代,不学习便跟不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做不到样样精通,只能尽量做到自己的极限,“八十分主义”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读书是为了自己长进。

我有时也写一些诗,总是很难完整的写完一首,常常要停留很久才想到下一句应该怎样写。对于诗,融入自己的感情方能让看的人理解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吴奔星主张“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无人不成文学,无情不成诗学”。生活是一个人创作的灵感源泉。相比于写诗,我比较喜欢写句子,因为句子是比较容易从生活中得来的,当我看到一些人或者事,便会想一些句子,记在自己的本子上。形形色色的人交汇在周围,将这些周围人发生的事写下来,表现在纸上,给人以启发,催人向上,催人奋进。有时像看别人的故事,有时像看自己的过去,那样令人感同身受。

读书并不一定要从中获得多高深的知识,我想要的只是忙完之后的一种闲适,看看自己的生活,也看看别人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自己释然便可。季老的“勤”,于老的“八十分主义”,吴老的“主张”,都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些感悟。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目前的感受是这样的,看到的并不只有这几位先生的言谈,我只选择了一些来进行书写,认为他们的言谈很让我触动,仅此而已。

第十一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时间

第十一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时间为2013年11月。国民间读书年会的前身是自办读书报刊讨论会,由《开卷》杂志主编蔡玉洗先生、董宁文先生于2003年创办,主要目的是为民间读书报刊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历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的举办时间和承办城市如下:第一届2003年11月江苏南京、第二届2004年12月湖北十堰、第三届2005年10月北京、第四届2006年8月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五届2007年11月江西进贤、第六届2008年10月山东淄博、第七届2009年9月内蒙古鄂尔多斯、第八届2010年11月四川成都、第九届2011年10月浙江温州、第十届2012年11月广东东莞、第十一届2013年11月上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