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农业信息化杂志

2023-12-09 12: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业信息化杂志

  农业类从业人员在晋级时需要在期刊发表论文,而大多数的农业作者对于期刊级别,期刊种类知识掌握的并不牢靠,如果选择的期刊有误,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的相关要求,下面学术堂对于较为容易发表见刊的农业类刊物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益助.

  1. 《南方农机》(省级)

  《南方农机》杂志创刊于1970年,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半月刊,大16开.该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江西省农业厅主管、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指导、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机化研究院指导的期刊.

  主要栏目:农机要闻、专家讲座、南方论坛、产业观察、农机人物、信息荟萃、农机化研究、农业装备研发、农业装备维护、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研究、车辆与动力工程、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管护、机电教育创新等.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39/T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872

  知网、万方、维普全文收录

  2. 《农家参谋》(省级)

  《农家参谋》创刊于1983年,该刊物的办刊宗旨是:"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宣传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其业务范围有"杂志的出版与发行、广告发布、农村科技新成果与新品种示范推广、科技人员培训与科技信息咨询".走出了一条"技术与信息并重、普及与提高结合、实际与实效相济"的办刊之路,其多姿多彩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场发展策略,已产生了震撼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影响力.

  主要栏目:基层教育;农业建设;乡镇经济;乡村医疗;农业水利;科技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229/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5494

  知网全文收录

  3. 《现代园艺》(省级)

  《现代园艺》杂志创刊于1978年,该刊以"推广和普及先进实用的田间栽培技术"为办刊宗旨.向读者报道推荐中国国内外良种良法、科技动态,为三高农业和城乡园艺产业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社会效益、舆论导向、读者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上,为各地园艺工作服务.

  主要栏目:产业论坛、试验研究、良种推介、实用技术、绿色植保、经验交流、城镇绿化、综合科技等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局、江西省双金柑桔实验站

  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87/S

  国际标准刊号:1006-4958

  邮发代号:44-114

  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全文收录

  4. 《南方农业》(省级)

  《南方农业》杂志创刊于2007年,该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反映创新性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传递农业前沿技术研究信息、报道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为重庆及整个南方的农业科研、技术交流和农业发展服务.

  主要栏目:栽培与植保、园林花卉、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生理生化、动物科学、农业教育、农业机械、农业气象、农业财会、农田水利、农业信息化、遗传育种、品种选育、土壤农化等.

  主管单位: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86/S

  国际标准刊号:1673-890X

  知网、龙源全文收录

如何发布农业信息

信息是市场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由信息引导的经济。我国以千家万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要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必须有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作支撑。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及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源头,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小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光纤和卫星通讯等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农业中的应用前景看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增长率超过过去15%,是这些国家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到5倍。虽然农业就业人口很低,但农产品并不匮乏,工业品也不匮乏;相反,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类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农业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农产品、工业品要比以往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时期更加丰富。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全国各地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政策与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大多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难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农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不相适应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正大量、快速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目前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还不能适应这一趋势。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网站数量和质量上,网站拥有站点数量仅占世界的0.05%,其中涉农站点更少;已建设的农业网站大多是千面一孔;在农业数据库方面,农业数据库数量不足,数据库容量小;在上网人数方面,上网人员非农用户多、农业用户少,农业的经常性用户大约只占0.5%。绝大多数农民仍以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但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而且具有很大的时滞性。
同时,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信息发布渠道也偏少;尤其是大量的农业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到最需要信息的农民手中,农民应该是农业信息最大、最基层的用户群,可是在农业信息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农民却一直游离于网络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之外,这对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化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不相适应。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为农业信息服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气候、地理环境、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计算、传输等多个环节,这要求服务人员既要懂得农业科学技术,又要懂得信息技术。但是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还很少,极大地制约着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够,并直接导致农业信息的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农业信息的采集范围窄,实际工作中,农业信息的采集渠道来自报刊、杂志、网络以及各地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信息材料;并且农业信息的采集标准不够规范,采集覆盖面不广泛,时效性较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信息资源的开发滞后与农民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实用性不相适应。当前,各种网上信息繁多,但有特色、实用性强、尤其是具有指导性、前瞻性、预测性、时令性的信息偏少;农业信息服务面窄,提供的农业技术信息、生产信息领域信息多,注重产中服务而忽略产前、产后服务;科技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缺乏,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农民的增产。在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离农民的需求差距太大,如农业实用技术光盘制作、各种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诊断系统等的开发大多尚为空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与有效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不相适应。农业信息服务缺乏对农民的必要引导;由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市场信息尤其重要,而农业信息化市场服务缺乏对农民的必要引导。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直接影响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绝大部分农民对信息,尤其是对网上销售信息表现出漠然和无知,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是“养在屋前屋后,卖在村前村后”的状况,产品价格也是看邻里或道听途说。由于农业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一些基层信息服务人员对信息的利用和发掘不够,信息有效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开展。而现实中的市场需求变化莫测,新技术、新品种层出不穷,广大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及时信息而限于被动,农业信息中介传递机制缺少、信息服务的手段单一、信息传递途径缺乏,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任重而道远。
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国家“金农工程”和相关科技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略显滞后,“数字鸿沟”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一道“门槛”。把握中国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市场发展大趋势,积极推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协调发展刻不容缓。
今后农业信息化实现途径:
1、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头作用,使之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2、把握信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和操作层管理朝综合的决策型管理方向发展趋势,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按照“放大窗口,延伸网络”的要求,使农业信息网络不断向农村、基层、农户延伸,省县或乡与农户之间“断层”不断缝合,通过多种途径,重点加强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级农村信息员建设,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科技文化示范户、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把握信息资源的集中与共享趋势,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大胆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开办农业“致富3+1”专栏,如电波入户。由电视台、广播电台将收集的整理的农业信息制成电视片、电台专题节目,通过电视台、电台定期播放。二是开通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电话。通过热线电话,直接为农民答疑。三是发送手机短信。由农业局组织专家编写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短信服务平台,直接将农信通短信服务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将通过这个短信平台直接与专家交流和咨询。通过开办了农信通信息平台,直接将农业短信实现网上在线短信,使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直接通过上网获得短信服务。四是开办农业专刊,通过刊物定期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五是积极发挥农村科技示范户作用,鼓励农民上网。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模式。
4、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在农业信息化的新要求,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现代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信息意识: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5、把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统一的信息技术应用规范和标准,培育并创造农业信息服务的新方式,培育并创造农户的信息需求。有了统一的信息化采集、发布、处理筛选、传输等标准,农业信息的质量得到提高,农业信息的可靠性得到加强,农业信息的传输效率得到提高,农业信息的共享得到实现。
农业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农户信息化,其关键在于启发和培育农户的信息需求,激发农民参与农业信息化的热情,形成政府信息服务与农户信息反馈和信息运用的互动,使整个农业信息化链条畅通地运行起来。培育和创造农户的信息需求,一要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让农民变“信息淡漠”为“信息饥渴”。二要提供及时、准确、实用性高的信息。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更新信息,特种养殖、种植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信息,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剩余劳动力就业等农民急需的信息。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分析整理工作,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增强农业信息的生产经营指导性,诱发农户的信息需求。农户信息化是在农村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通过让农户参与信息化活动,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具体环节,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接收、分析和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方向SCI有哪些

Web of Science(SCI) 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数据资源里都有 但是不一定全部能下载,要看学校购珐姬粹肯诔厩达询惮墨买的使用情况

如何准备农业信息化硕士论文写作

1、收集国内外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2、了解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等情况。
3、国内农业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4、阐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农业信息化专业要看什么书

  农业信息化专业主要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森林经理学等学科。
  农业信息化专业拥有农林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微机系统与单片机等实验性质,因此需要看计算机应用、林业工程、以及农业方面的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