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科学画报编辑部

2023-12-08 22: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科学画报编辑部

(一)创刊故事在1977年至1978年之间,《少年科学画册》共出版了五期。1979年1月,刊物正式更名为《少年科学画报》,并改为定期出版的月刊。为了筹备这份月刊,更多的朋友陆续走进《少年科学画报》的团队。36年来,这是一个一直被称为“最单纯、最快乐”的团队。《少年科学画报》的旧址在北京市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那是一幢简朴的木结构二层小楼,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杂志社最初只有一间办公室,但这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当然,大家也经常会因为一篇稿件的取舍,一个版式的修改,一个栏目去留而“争吵”……每一个事关杂志质量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认真执著得像个守护着心爱玩具的孩子。这是一间简陋得难以想象的办公室。下雨的时候,房子会漏雨。所以每到下雨的季节,大家下班后就要用塑料布把办公桌蒙好,以防稿件被淋湿。冬天屋里和室外的温度差不多,大家坐在办公室里要穿着大衣戴上围巾手套来编稿子,还冷得不得了。这又是一间富足得令人艳羡的办公室。屋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画稿、文稿,琳琅满目的小制作,还有一群这样执著而快乐的人们。1979年,中国当时唯一一部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图文并茂的科普月刊,就是从这里走到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手中。而今,当年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科技阵线上的中坚力量。而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知识和快乐的人们却已经年逾花甲,白发如雪。第一任主编郭以实则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光飞梭,但无论如何,《少年科学画报》和读者之间的深厚情谊都是坚不可摧的…… 可以说,《少年科学画报》不仅是一份为孩子们所办的科普刊物,也是让每一位编辑和作者都热爱科学的神奇世界。后来,《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搬到了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号。在历届编辑团队中,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编辑,还是正值青春的年轻编辑,个个都活力十足。为了能给小读者最佳的精神食粮,《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乐此不疲地36年如一日,精心选题、策划、编辑……每当收到小朋友们的赞美,听到他们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就是全体编辑、作者最欣慰的时候。(二)广受关注《少年科学画报》不仅自创刊以来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注,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亲切关怀。创刊十周年之际,当时有名的大科学家都发来贺词,此后的岁月里,那些热爱少儿科普事业的大科学家也纷纷为我们题词,对《少年科学画报》的工作给予肯定与鼓励。(三)大事记1979年,前身是《少年科学画册》的《少年科学画报》创刊啦!!创刊不久,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天文、地理、体育、手工等多个栏目深得读者的喜爱,多篇文章屡获奖项。1987年,小读者的好朋友,也就是杂志的明星之一——萝卜头诞生了。1989年,创刊十周年之际,老一辈科学家发来贺词和题词。1992年,萝卜头的好朋友阿米也诞生了。阿米和萝卜头一起,闹出了很多笑话,但是他们成为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朋友。2001年,杂志从32页扩版至48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2003年,变成了全彩印刷。2005年杂志社成立了阿米俱乐部,更方便为小读者举办知识竞赛、科普讲座。2009年,杂志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在此之前曾斩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全国连环报刊“金环奖” 、新闻出版总署向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期刊 。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与时俱进,先后推出了博客、电子刊、微博。2013年,杂志社又推出了微信、APP和动画片。  相关订阅方式邮局订阅报刊亭订阅杂志社订阅当当网杂志铺订阅

有没有人知道科学画报 茅祖本 李驰 先生的简历?

不了情缘等

怀念茅祖本先生文/林耀琛
   我在20世纪60年代曾在《科学画报》做过编辑,在《科学画报》迎来辉煌80周年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一位曾经为《科学画报》创造过一段辉煌的前辈——茅祖本先生。
   茅祖本先生新中国成立前是一位进步剧作家,新中国成立后追随革命曾经改名为茅左本。20世纪50年代因其知识渊博,文字功夫又十分了得,被吸收上海科普协会工作,后被派任到复刊后的《科学画报》担任主笔。我进编辑部的时候,《科学画报》在茅先生的经营下,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普刊物了。
   茅先生虽是文科出身,但十分热爱自然科学,尤其关注科学前沿,其科学修养不亚于专业人士。他的科学史著作《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一版再版,并被国外出版社翻译出版。他目光锐利,当国外新学科苗头初露,就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用于刊物。在20世纪60年代,仿生学刚刚兴起,他用一个抽屉专门收集国内外仿生学研究材料,用他那生花妙笔,在《科学画报》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在国内学界引起轰动,不少研究仿生学的专家学者,都以为作者是一位大专家,纷纷来信来人向他求教,一时传为佳话。
   “文革”初期,一位在昆虫研究所工作的青年作者在茅先生家中做客时,曾经谈论起江青往事。后来,这位作者被他单位打成“现行反革命”,重压之下他把茅先生及其妻子供了出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茅先生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也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不久就传来了茅先生含冤病故的消息,我心中一阵悲痛,一位编辑奇才,像流星一样陨落了。
但是,历史不会停滞。今天,《科学画报》终于迎来了80周年刊庆。此时,我要对茅先生在天之灵呼唤:老茅,你看到《科学画报》今日的辉煌了吗?让我们为她鼓掌吧!
抗衰老良药
文/李树贞(四川省成都市读者)
   “《科学画报》是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是抗衰老良药。”这是2012年3月8日写在我的“《科学画报》摘抄笔记本”扉页上的感言。
   我是一位年过80岁的退休教师,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科学画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从2001年开始,我对《科学画报》每期的内容都要摘抄。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方法太原始、太费力,但是我乐此不疲。除了摘抄外,我在阅读过程中闪现点滴的感悟,也会直接写在杂志的空白处,因此每本《科学画报》上都留下了我划过的重点内容和写下的感悟文字。
   到目前为止,我积累的《科学画报》摘抄笔记已经厚厚几大本了。这既锻炼了大脑,又增强了手指的灵活性,而且方便我随时阅读摘抄的精华内容。我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行动灵活。这得益于我爱好广泛、勤于思考,与长期认真阅读《科学画报》有密切的关系。
不了情缘
文/ 任保康(山东省莱阳市读者)
   1980年夏天,我在工作之余偶发遐思,拟对上业余技术课的青年员工出考试题,然后构思出了一个巧妙的图形计算的题。在考试中,这个题目果然难住了不少青年员工。1982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科学画报》“动脑筋”栏目写了篇小稿件介绍我筹划的难题,结果被采纳刊登出来。这一道小小的数学兴趣题从此结下了我对《科学画报》的不了情缘。
   多年来,《科学画报》给我送来了知识和力量,让我感悟到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近年来刊物办得更灵活,更有创意性。组织读者竞答、交流等活动,拉近了编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我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也不顾自己思维迟钝的劣势,本着学习、提高的初衷也参与到一些栏目的竞答活动中去,并有幸多次获得奖励。
我珍视和《科学画报》多年的友谊。每当我翻阅所珍藏的一本本《科学画报》时,一股温馨的思绪洋溢着我的身心。这种温暖的感觉调动我的进取意识,唤醒那潜藏着的不老童心和兴趣,仿佛又焕发了年轻时代的朝气,从而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好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科学画报》
就找到这个,希望有用!

如何订阅 中国少年科学画报

去邮局订阅,必须在年底去,或者直接买月刊,要知道邮发代号哦~

少年科学画报的新媒体的建设与发展:

《少年科学画报》与时俱进,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今天,倾力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已开设微信订阅号与微信服务号。(1)微信订阅号《少年科学画报》的微信订阅号旨在为新媒体用户提供丰富、有趣、实用的科普信息,主要栏目有“可爱呆萌动物集”“小小实验室”“寻找自然的魅力”“猜猜这是为什么”“谁说科学不好玩”“生活小窍门”“热点关注”“美图吧”“神奇动图”“科学快递”等等,每日更新多条内容,并以原创为主。通过微信订阅号,小读者不仅能读到新鲜有趣的科学知识,还能第一时间知晓杂志举办的各种活动信息并报名参加,他们可以直达微信服务号购买杂志或产品,也可以随时投稿或与编辑部进行互动,更能直接链接到微博、博客等平台阅读丰富多彩的最新资讯。(2)微信服务号《少年科学画报》的微信服务号上有内容精彩的电子刊,开展了微店业务,长期提供手机支付购买杂志、科普活动、科普课程、科教产品等便利。微信服务号提供的电子刊非常值得一读,它充分利用纸质媒介的优质作者资源,将有趣的知识、爆笑的图片辅之以精心的制作,以适于手机阅读和传播,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