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加拿大土壤学报

2023-12-10 12: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加拿大土壤学报

2013年SCIE收录土壤科学期刊34种,其中SCI收录22种。2012年JCR收录土壤科学期刊34种,其中影响因子3以上有2种、影响因子2以上有7种、影响因子1以上有13种.
REVISTA BRASILEIRA DE CIENCIA DO SOLO《巴西土壤科学杂志》

1、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 SCIENCE《斯堪的纳维亚农业学报,B辑:土壤与植物科学》Bimonthly
2. AGROCHIMICA《农业化学》Bimonthly
3. APPLIED SOIL ECOLOGY《应用土壤生态学》 Monthly
4.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农艺学和土壤学文献》 Monthly
5. 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贫瘠土地研究与管理》 Quarterly
6.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土壤生物学与土壤肥力》 Bimonthly
7.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加拿大土壤科学杂志》 Quarterly
8. CATENA《连锁;土壤科学-水文学-地貌学杂志》 Monthly
9. CLAYS AND CLAY MINERALS《粘土与粘土矿物》 Bimonthly
10.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土壤科学与作物分析通讯》 Semimonthly
11. COMPOST SCIENCE & UTILIZATION《肥料科学与利用》 Quarterly
12. EURASIAN SOIL SCIENCE《欧亚土壤科学》 Monthly
13.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欧洲土壤生物学杂志》 Bimonthly
14.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欧洲土壤科学杂志》 Bimonthly
15. GEODERMA《国际土壤科学杂志》 Monthly
16.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植物养料与土壤学杂志》Bimonthly
17.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水土保持杂志》 Bimonthly
18.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土壤学与植物养料杂志》 Quarterly
19.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土壤与沉积物杂志》 Bimonthly
20.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土质退化与开发》 Quarterly
21.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农业生态体系的营养循环》 Monthly
22. PEDOBIOLOGIA《土壤生物学》 Bimonthly
23. PEDOSPHERE《土壤圈》 Bimonthly 中国的
24. PLANT AND SOIL《植物与土壤》 Monthly
25. REVISTA BRASILEIRA DE CIENCIA DO SOLO《巴西土壤科学杂志》 Bimonthly
26. SOIL & TILLAGE RESEARCH《土壤和耕作研究》 Monthly
27. SOIL AND WATER RESEARCH《土壤与水研究》 Quarterly
28.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土壤生物学与土壤生物化学》 Monthly
29. SOIL RESEARCH《土壤研究》 Bimonthly
30. SOIL SCIENCE《土壤科学》 Monthly
31.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土壤科学与植物营养学》Bimonthly
32.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美国土壤学会志》Bimonthly
33. SOIL USE AND MANAGEMENT《土壤利用与管理》Quarterly
34. VADOSE ZONE JOURNAL《渗流区杂志》Quarterly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期刊

GIS期刊目录

国外: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C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SCI)

Geoinformatica(SCI)

Photogrammetry engineering &Remote sensing(PE&RS)(SCI)

Journal of ISPRS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SCI)

Computers&Geosciences(SC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SCI)

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s and Remote Sensing (SCI)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EI)

Journal of Geodesy (SC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more use by slrss

GIS顶级国际期刊《Geoinformatica》

GIS遥感国际期刊《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城市GIS国际期刊《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美国测绘学会地图学国际期刊《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英国测绘学会地图学国际期刊《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UK》

加拿大地图学国际期刊《Cartographica, Canada》

澳大利亚地图学国际期刊《Cartography,Australia》(《Journal of Spatial Science》


地理信息技术国际期刊《Computers & Geosciences》

空间认知唯一国际期刊《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

GIS顶级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国内:

地球信息科学 , Geo-information Science,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地理空间信息 , Geospatial Information,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计算机工程 , Computer Engineering,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遥感学报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遥感信息 ,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测绘学报 ,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 Sinica,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测绘通报 ,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测绘科学 ,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现代测绘 ,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地理科学进展 , Progress In Geography,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地理学报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地理科学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自然科学进展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水科学进展 ,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土壤学报 , Acta Pedologica Sinica,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山地学报 , Journal of Mountain Research,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加拿大地球技术杂志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许月卿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北京,100094)

摘要: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京津冀三省市1996~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1990~2003年,天津、河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增大趋势,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呈减小趋势,GDP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均呈减小趋势。1996年和2003年,三省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生态足迹,出现生态赤字,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的需求已超过三省市的生态系统承受能力。从横向比较看,三省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均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三省市生态发展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单位面积资源生产量和效率,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改变生活消费和生产方式,建立节约、集约、高效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京津冀都市圈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定量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最早由加拿大学者William Rees和Wackernagel于1992年提出并于1996年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1,2]。由于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直观明了、具有区域可比性,自1992年其概念和研究方法问世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计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3~8]。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沿海地区三大都市经济圈之一,同时,京津冀都市圈也是我国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协调好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是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京津冀都市圈的土地生态承载力到底有多大?经济可持续性如何?本文根据生态足迹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京津冀三省市1996~2003年的生态足迹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土地生态承载力,并与其他省市和国外进行了对比,旨在揭示京津冀三省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和资源利用强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探讨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

1.1 生态足迹概念和原理

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6]。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主要包括6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人类为维持生存所消费的各种产品、资源和服务的量都可追溯到提供生产该消费所需的原始物质与能量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这是人类对生态足迹的需求。而自然所能提供的为人类所利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则为生态足迹的供给即生态承载力。若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出现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若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则出现生态盈余,说明该地区发展模式处于相对可持续性状态。

1.2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前提:①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分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部分。在计算生态足迹时,引入均衡因子的概念。均衡因子是指一个使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在生物生产力上等价的系数,它将具有不同生态生产力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从而使各类土地之间具有可比性。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Wackernagel 引入产量因子(yield factor)的概念,即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态生产力之间的比率,从而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进行标准化。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公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式中,aai 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hm2);ci 为i种商品的人均年消费量(kg);Pi 为 i 种消费商品的年平均生产能力(kg·hm-2);N 为人口数(人);Oi为第i种消费品的年生产量;I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进口量;Ei 为 i 种消费项目的出口量;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ef 为人均生态足迹;r j 为第j类生产性土地均衡因子;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EF为区域生态足迹,N 为区域总人口数。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步骤公式为: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EC=N×ec

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rj为均衡因子;yj 为产量因子;aj 为人均占有的第j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hm2/人),EC 为区域生态承载力(hm2) N 为区域总人口数。

2 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2.1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与过程

根据上述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利用《河北省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1991~2004年统计数据,对京津冀三省市近十几年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进出口明细表,而且能源数据采用的是实际消费量,所以京津冀三省市生态足迹的计算包括两部分: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生物资源消费主要包括农产品、动物产品和林产品;能源消耗部分主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等。在生物资源消费的计算中,生物资源折算面积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1993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4,9],将京津冀不同时期的生物资源消费量统一转化为提供这类消费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计算能源消费足迹时,以世界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4,9],将京津冀三省市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型生产面积。将河北省、北京、天津不同年份各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均衡因子的修正,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1.1,草地0.5,水域0.2[2,4],得到各地区1990~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表1、表2、表3)。为了查明资源利用的效益,本文计算了三省市GDP万元产值的生态足迹(图1)。

2.2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过程

根据河北省、北京、天津199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对人均拥有的各类生物生产型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后,得到河北省、北京、天津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表4、表5、表6)。计算中产量因子采用Wackernagel 等对中国生态足迹计算时的取值[4],耕地、建筑用地均为1.66,草地0.19,林地0.91。

在上述计算基础上,将1996年和2003年河北、北京、天津三个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计算各地区的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表7)。此外,本文还将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市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GDP万元产值生态足迹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中国及东南沿海一些省份进行了对比,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河北、北京、天津三个地区的生态状况(表8)。

表1 河北省199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  单位:hm2/人

表2 北京199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  单位:hm2/人

表3 天津 199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  单位:hm2/人

图1 京津冀三省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生态足迹变化趋势

表4 河北省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  单位:hm2/人

表5 北京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  单位:hm2/人

表6 天津1996年和 200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  单位:hm2/人

表7 河北、北京、天津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单位:hm2/人

表8 京津冀三省市多年平均人均生态足迹与国外及中国比较

注:国外和其他省份的数据来自文献10。

2.3 结果分析

从表1、表2、表3可见,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达2.5377hm2/人,天津和河北分别为2.3989hm2/人和1.807hm2/人。河北、天津的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增大趋势,而北京市在1990~1995年人均生态足迹呈增大趋势,在1996~2003年呈逐渐减小趋势,说明北京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占用逐渐减小。在各类生态生产型土地面积中,三省市的化石燃料生态占用面积均最大,其次是耕地,二者均占三省市人均足迹的90%以上。从各类生态生产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看,河北、天津的各类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均呈增大趋势,其中以化石燃料用地增加幅大最大,分别达0.5946hm2/人和0.802hm2/人。北京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均呈增大趋势,其中以草地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建筑用地;而耕地、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在1995年以前均呈增大趋势,而1995年以后呈减小趋势。

从万元产值生态足迹看(图1),河北省最大,达4.2797hm2/万元,其次是天津,为2.5215hm2/万元,北京最小,为2.4382hm2/万元。说明河北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产出率较低,而北京资源利用效益最高。从变化趋势看,三省市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河北下降幅度最大,达4.5387hm2/万元,北京和天津分别为2.8994hm2/万元和2.8907hm2/万元。说明三省市经济发展由粗放、耗能型向节约、集约型发展。

从生态承载力看(表4、表5、表6),三省市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空间供给面积均较大,即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较大,其他地类较小,这是由这三省市的土地资源特点和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其中河北省耕地生态空间供给面积最大,1996年和2003年均在均在0.4hm2/人以上,其次是天津,两年均在0.2hm2/人以上,北京最小。建筑用地生态空间供给面积以天津最大,其次是河北,北京最小。从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看,河北最大,两年分别为 0.5942hm2/人、0.6060hm2/人,其次是天津,分别为0.4111hm2/人和0.3487hm2/人,北京最小,分别为0.2183hm2/人和0.2648hm2/人。

将1996年和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两年人均生态占用均出现赤字(表7)。1996年北京市生态赤字最大,达2.5129hm2/人,其次是天津,河北最小。2003年天津生态赤字最大,达2.7884hm2/人,北京生态赤字为2.0336hm2/人,河北为1.7979hm2/人。

将三省市多年平均生态足迹和承载力与其他国家和省份进行比较,结果见表8。从人均生态足迹看,美国最大,达10.3hm2/人,是全球平均值的3.7 倍;其次是新加坡和新西兰,分别达7.2hm2/人和7.6hm2/人,分别是全球平均值的2.57倍和2.71倍,高于全球平均值的还有香港、日本、台湾、澳门。可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态足迹分别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0.6%、85.6%、64.5%,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91 倍、1.81 倍、1.36 倍。从生态赤字/盈余看,全球平均生态赤字为0.8hm2/人,美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的生态赤字均在3hm2/人以上。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全球平均水平,且低于中国平均水平,因此,其生态赤字较大,分别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87倍、2.52倍、1.5倍,是中国平均水平的 3.56 倍、3.13 倍、2.339 倍。从 GDP 生产足迹看,全球平均 GDP 生产足迹为1.103hm2/万元,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不到0.4hm2/万元,而中国GDP生产足迹为2.037hm2/万元,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 倍。北京、天津、河北GDP生产足迹分别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21 倍、2.28 倍、3.88 倍,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19倍、1.24倍、2.1 倍。可见,京津冀三省市必须建立起资源高效型、消费生态型、观念环保型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3 结论与讨论

(1)1990~2003年,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增大趋势,北京市在1990~1995年人均生态足迹呈增大趋势,在1996~2003年呈逐渐减小趋势;三省市GDP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均呈减小趋势,说明三省市区的资源消耗量和生产效率都在提高。但在1996年和2003年,三省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生态足迹,出现生态赤字,说明三省市的生态足迹严重超出区域所提供的生态空间供给,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的需求已超过三省市的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呈现不可持续性。因此,三省市必须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社会经发展必须走集约、节约、高效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从横向比较看,北京、天津的人均生态足迹均超出全球平均水平,三省市均超出中国平均水平,无论在全球尺度还是国家尺度上,三省市生态发展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从万元产值生态足迹看,三省市均超出全球和国家平均水平,反映三省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生态服务意识;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资源生产量和效率,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改变生活消费和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费,建立节约、集约、高效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4)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以上三省市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只是统计和计算了人们消费的部分生物和能源消费项目,水资源、木材、化工产品等其他资源的消费未能计算在内。同时,由于统计年鉴的局限性,目前无法获得人类消耗的所有生物和能源统计数据,计算的人均生态足迹是三省市生态足迹的最小值。

参考文献

[1]REES W.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 - 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al Urban,1992,4:121~130

[2]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M].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61~83

[3]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 (6):776~782

[4]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 (3):375~390

[5]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 (10):8~10

[6]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 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 (5):607~616

[7]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土壤学报,2002,3 (3):441~445

[8]卢远,华璀.广西1990~2002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3):49~53

[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 [M].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forum.Toronto: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0]高长波,张世喜,莫创荣等.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生态环境,2005,14 (1):57~6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研究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是集青海省五大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的综合农业科研所,也是全省最大的农业专业技术研究所,建所历史已达50余年。主要开展农作物遗传资源、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设有小麦研究室、马铃薯研究室、青稞研究室、蚕豆研究室、豌豆研究室、品种资源研究室、旱作农业研究室、成果转化研究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等9个专业研究室(中心);青海省马铃薯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在职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19人(其中正高职称的6人、副高职称的13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的9人、其他人员3人。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5人、大学本科17人、其他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青海省级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级优秀专业人才1人。2004—2009年间作物所曾先后5次荣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5次荣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党支部称号,4次荣获青海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荣获青海省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班组”称号;2009年获青海省政府颁发的“青海省模范集体”称号。2006年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能力”综合评估中,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居青海省35个研究所首位。多年累计取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175项,有33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25项,其它奖励5项。其中“十五”以来我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9个,获奖成果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农业部丰收计划奖三等奖1项。 “十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40项,有12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其它奖励3项,这些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优秀科研成果如小麦品种 “青春38”、“青春39”、“青春40”;蚕豆品种“青海9号”、“青海10号”、“青海11号”、“青海12号”、“青海13号”;豌豆品种“草原12号”、“草原24”、“草原25号”等系列新品种;马铃薯品种“青薯168”、“青薯2号”、“青薯6号”等系列新品种;青稞品种“昆仑164”、“昆仑12号”、“昆仑13号”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和推广应用,在我省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2008年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重大农业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青薯2号马铃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所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同年草原276豌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青海10号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青海11号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10年获得各类省部级科研成果20项。作物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农业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是青海省从事马铃薯、球茎花卉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科研单位之一,下设植物病毒检测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马铃薯高山实验站、抗旱生理研究室、植物脱毒技术研究室、科管科及开发科。生物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植物茎尖脱毒、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脱毒植株苗、植物病毒检测、植物蛋白质分析等研究工作。现有各种大、中型实验设备40多台(套),价值人民币1200多万元。主要有大型超净工作台、大型高压消毒锅、超低温冰箱、冷冻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紫外分光光度计、96孔自动洗涤机、ELISA读数仪及面积1300平方米的全自动温室等。现有职工1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5人。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病毒检测、盐湖微生物研究等工作,实施完成省、部、国家级农业研发项目27项,获得省科技成果4项,其中科技成果“马铃薯脱毒与繁育技术研究”荣获2007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进和培育马铃薯新品种3个,其中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青薯9号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并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申请国家专利1项。1992年“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实施欧盟援助“青海马铃薯发展项目”,从国外引进先进仪器设备60多台套,组建了“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中心实验室”;2003年完成了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中心建设”,现已达到年繁殖脱毒试管苗达120万株,年生产微型薯250万粒的能力;建立有县级原原种繁殖基地300亩;高山原种繁殖基地2000亩,可年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约4000吨。另外,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07年选育出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该品种的推广,将大大改善我省马铃薯的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向高产、优质、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现正实施的项目有农业部跨越计划“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试验与示范”、农业部行业专项子专题“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星火计划项目“青藏高原脱毒马铃薯种薯标准化服务和技术开发”、省科技厅“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及“大蒜脱毒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另外研究所所长为农业部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08-2011年度到位科研经费1200多万元,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所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青海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青海省的马铃薯生产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使青海省在马铃薯品种选育、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鉴定、脱毒苗快繁、原原种生产、种薯基地建设和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成果,使青海省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及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资源,研究所在紧紧抓住脱毒马铃薯这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开发领域,开始着力研究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机构设置 所设科室 科室工作内容 负责人 植物病毒检测中心 病毒检测与质量认证 周 云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杨永智 马铃薯高山实验室 原种繁殖、资源鉴定 叶广继 抗旱生理研究室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 王 舰 植物脱毒技术研究室 脱毒技术研究及利用 蒋福祯 科管科 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 周 云 开发科 品种示范推广、种薯销售 贾 豪 科研团队:团队人员共19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6人,博士生导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杜德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油菜改良青海省春油菜分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油菜学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和《西北农业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春油菜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7个(青杂1~7号),这些高产优质的油菜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900万亩,种植区累计增收约18亿元,并从根本上改善了种植区农民食用油的品质,其中青杂1号和青杂2号先后获得了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获首届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发条件:拥有品质分析、小孢子培养、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共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超过了300m,有科研试验地30亩、活动网室10亩、温室384m、晒场1000m、种子仓库495m、挂藏室400m,拥有国内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年制种面积近1万亩。研究成果:建立了成熟的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育种亲本的快速创建和遗传群体构建;建立了SSR、AFLP和SRAP三种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应用这些技术开展了油菜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品种指纹图谱构建、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优良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或基因定位等研究;利用白菜型油菜与甘蓝进行杂交人工合成了一批甘蓝型油菜资源,利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选育出了一批新型特早熟甘蓝型油菜资源,拓宽了甘蓝型春油菜的遗传基础;先后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7个,其中青杂2号是春油菜区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早熟品种青杂3号比青油241增产40%左右,基本替代了白菜型油菜青油241,是青海、甘肃两省海拔2750-2900米的油菜主栽品种;青杂5号连续两年(2008-2009)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油菜主导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青杂6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10%左右,适合在整个春油菜区种植;早熟品种青杂7号2009年通过省级审定,比对照青杂3号增产7%左右,适合在青海省海拔2750 -2950米的油菜产区种植。对外交流与人才培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著名油菜研究单位在科研、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生培养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篇;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0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5余人、硕士研究生34余人。 一、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是青海省园艺科研的核心单位,主要开展蔬菜种质创建、新品种选育、设施高效栽培技术、蔬菜安全生产,以及蔬菜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化研究,是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蔬菜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青海省园艺品种中间试验站的依托单位。下设育种研究室、栽培与生理生化研究室、菊芋研究开发中心、种质资源研究室等专业科室。现有在编职工18名,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学历8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现有试验基地120亩,日光节能温室22栋,塑料大棚5座,晒场800 m,办公室200 m;实验室450m,并配备有相关的仪器设备。二、工作情况简介园艺研究所立足青海高原的气候和资源特点,在蔬菜品种选育、保护地设施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蔬菜安全生产及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园艺所共承担国家、省部及其它各类科研课题65项,取得省级科研成果37项,发表论文108篇,选育蔬菜新品种7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我所各项蔬菜科研工作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成为我省蔬菜科研的先头军,引领全省的蔬菜科研不断进步,为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三、现有技术基础1、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已经建成青海省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22个科,35个种类,共3500余份蔬菜资源,其中包括辣椒资源600余份,西葫芦500余份,菊芋300余份,葱60余份,甘蓝40余份。应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辐射诱变等技术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审定青线椒1号、2号线辣椒品种,青芋1号、2号、3号菊芋品种,大通鸡腿葱品种,青甘1号甘蓝品种等蔬菜新品种7个。正在向西葫芦、菜豆、大白菜等蔬菜育种拓展。相关分子育种工作也已起步。2、蔬菜高效栽培技术针对青海省冬季低温而持续时间长、气候冷凉、环境洁净等特点,开展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展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优化筛选主栽蔬菜的基质配方,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针对青海省辣椒、黄瓜、番茄等设施蔬菜以及线辣椒、大蒜等特色露地蔬菜,开展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形成安全高效的蔬菜生产技术;引进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新品种50余个,开展蔬菜新品种丰产性、适应性等方面的筛选试验与示范,为青海省的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技术依据。3、菊芋技术研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是国内首家系统开展菊芋研究的单位,主要开展菊芋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已收集、引进和创建菊芋种质资源400余份,创立了国内最大的菊芋种质资源库;选育青芋1号、2号、3号、4号菊芋新品种4个,其中青芋2号菊芋已经成为我国菊芋的主栽品种,并建立起国家级菊芋标准化示范区;取得研究成果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编制菊芋地方标准8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开展的菊芋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菊芋抗旱生理、果聚糖代谢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正在开展菊芋植物DUS测试技术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可用的菊芋DUS测试性状和标准样本,同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菊芋ISSR-PCR反应体系,为菊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四、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依靠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以及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建成蔬菜产业技术转移中心1个,下设育种、植保、土肥、栽培、设施设备等5个功能室;另外在乐都、平安、互助、湟中和大通县建立了产业技术推广中心。已形成具有省级专家与骨干技术人员16名、县级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100名,连接示范户20000户的高效示范推广体系;建立起以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研究、新型设施设备展示示范、新技术引进熟化为主要功能的京青合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示范各类蔬菜新品种,接待省内外专家参观指导,培训农民和各类科技人员;同时,在黄河谷地地区的贵德县建立以蔬菜良种繁育技术试验为主要功能的基地50亩,主要开展辣椒、甘蓝、西葫芦、菠菜、萝卜等蔬菜种子的繁育与制种技术研究;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开始着手建立非耕地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五、学科建设本学科为青海大学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三个重点专业方向之一,2010年获批建立“青海大学高原蔬菜遗传与生理科研创新团队”,2011年获批建立“青海大学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园艺所承担着青海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及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截至2012年5月,已经培养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包括作物栽培硕士生2名)。实验室还为青海大学农学系、生科系本科生提供毕业论文研究实习条件,每年协助培养本科生3-4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省级科学研究机构。现有在职工18人,其中科研人员17人,财务人员1人。在科研人员中,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实验师1人、助理研究员6人、研究实习员2人。全所设植物病害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杂草科学研究室、作物抗性鉴定中心、生物防治研究室和农药研究室6个研究室(中心)和管理科共7个部门。1990年以来我所共承担国家 、省(部)级攻关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及其它来源研究课题36余项,课题登记成果20余项,其中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6项。《青海省地方标准》登记成果19项。获奖成果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农业部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其它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20余篇,获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17篇。编写著作一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还是农药部农药检定所指定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 一.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是全省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肥料研究、测试分析、耕作制度、土壤微生物和食用菌以及农化科技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建所五十多年来,共承担各类研究、开发项目百余项,其中获奖成果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要成果有青海土壤图勘察绘制,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荒漠灌区快速经济培肥技术及其理论研究,灌区退耕撂荒地复苏利用技术研究,化肥经济施用技术研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和成果开发示范推广,温暖灌区轮作与复种制度研究以及土壤薄层整段标本制作等科研成果。农作物专用复混肥研究与开发、土壤微生物利用研究、中-加项目土壤养分资源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和食用菌种引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这些成果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效主要措施,也为青海省农业发展、科研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过五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科研队伍素质较高,设备条件比较先进,学科较齐全的专业研究单位。现全所在职人员28人,其中高级7人,中级12人,初级7人。具有专业研究室6个,即土壤资源环境、肥料施用、农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分析测试和食用菌研发。全所现有实验室8个,仪器设备89台(件),可承担土壤、肥料、植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理生化以及水质、有害物质的分析,同时还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研究、抗生菌剂筛选、菌肥研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肥料使用技术和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二.“十五”以来科研工作及成果经全所人员积极努力,多渠道争取科研,主要项目有“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全国肥料长期定位检测”,“全国叶面肥效协作网”,青海省科技厅“湟水流域农田主要土壤类型微生物调查”,“海南洲共和盆地塔拉滩生态治理工程前期调研”,“龙羊峡库区移民区农田盐碱危害及治理”,“新型肥料磁化肥肥效测定”,“三江源生态工程治理”。引进国外技术合作项目“氮素循环损失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为了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所重视科技开发,主要项目有农作物高效复混专用肥示范推广,全元有机生物肥研制生产和生物菌肥、叶面肥推广。农业微生物利用研究与开发,在生物菌剂防治土传病害、根瘤菌应用、微生物肥料研制和食用菌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和效益。通过与国内外协作,拓宽了工作领域,科研项目的实施范围扩大,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科技开发突出了本专业优势,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取得的成果有参与中国农科院土肥所项目“农田土壤钾素状况及钾肥效应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食用菌双孢菇引种示范”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承担省科学基金项目“高原富钾地区钾素效应研究”、“农作物高效缓释专用肥研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引进强效叶面肥“施丰乐”进行室内、田间多点试验示范,测定增产效果,通过省级评审,申报省主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承担“香日德—巴隆地区农业开发项目前期调研和现场勘察工作”,提供土壤、水质分析结果4000余样次,完成了种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加拿大钾肥合作项目”已工作14年,研究内容扩充,资助额度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开发工作,以研制和生产农作物高效复混专用肥为主,与化肥企业合作,通过测土分析,设计施肥方案,组织企业生产提供产品为用户服务,专用肥料具有较强针对性,增产显著,基层反映较好。引进示范推广叶面肥施丰乐、高乐、根施微肥、富万钾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大量提供生产使用。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是具高原特色的林业专业研究所。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积极进行内部机构改革,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以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形成了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运行机制,成为高原林业科研与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科技力量。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立足于青海高原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需要,以开展林木育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经营、荒漠化治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绿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青海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共取得研究成果56项,其中获各类科技奖33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青海省木本植物志》、《青海次生林经营》、《西宁小蛾类图鉴》等专著10余部。所内设有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荒漠化治理、城市林业五个研究室和林业公司。现有职工23人,其中科技工作人员20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人,技术人员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各研究室简介一、林木育种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木育种、引种、树种驯化。分类选育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东部旱区以及城市绿化的造林树种,进一步加强抗逆性灌木和观赏树木的引种驯化及规模繁育工作,积极寻求生态、观赏和经济多用途树种,开拓林木利用方向,为高原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二、森林培育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寒区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生态工程技术。以高寒区森林培育为重点,开展高原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脆弱生态区的植被恢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研究分析高原森林生态环境演替的规律和机制,高原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高原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主要措施,为高原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三、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保护、森林经营、高原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以经济林、食用菌、中藏药及野生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保护性的开发技术研究。同时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本区域重大森林病虫危害及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为总体目标,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四、荒漠化治理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荒漠化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区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研究高寒区土地荒漠化机理与发展趋势,荒漠化防治、高寒湿地保护及重建、高寒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沙区新型产业技术开发。五、城市林业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原城市林业体系、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林绿化新技术以及绿化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 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9月,是从事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专业研究所。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人员7人,中级4人,其他人员2名,其中硕士学历5人。专业涉及植物学、微生物、林学、园艺等,研究所下设“植物资源利用研究室”和“食用菌研究室”2个研究室,建有“天然产物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2个实验室。研究所“十一五”期间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发改委等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现已在荒漠资源植物种质资源选择利用、野生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与开发利用、野生灌木引种驯化、高原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引选与栽培、高原特色野生食用菌驯化、珍稀食用菌引种栽培及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所授荣誉

该院在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与财政金融等学科方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获得学术同行赞誉。 2006年-2012年,该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软科学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项,其他部委及省级项目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8项,横向课题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SCI和CSSCI源期刊50余篇(其中国家级一级学会和国家级科研单位主办的顶尖刊物《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软科学》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20部,出版教材6本;获省级科研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及教材奖10项。 主要学术论文 (2007年-2008年) 序号 论文名称 刊号 刊物 1 江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2008.03 商业研究 2 我国城乡关系的金融学透视 2008.0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3 对我国农村地区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 2008.01 海南金融 4 稻作经营大户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8.12 农业经济问题 5 商品契约中农户违约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 2008.06 商业研究 6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与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 2008.07 中国农村经济 7 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效益的非价格影响因子分析——对江西省种粮大户的调查 2008.04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8 基于DEA的中国茶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2008.05 农业技术经济 9 农业税费减免及粮食补贴、地租与农户农地转入行为——以江西省为例 2008.01 农业技术经济 10 森林资源经济利用模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08.0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1 森林资源经济利用模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08.07 中国软科学 12 既定管理制度模式下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三大绩效指标灰色关联性分析 2008.10 生态经济 13 从一起美国森林资产评估官司看我国森林资产评估技术规范 2008.04 林业经济 14 森林资源经济利用的政策模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08.11 生态环境与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15 产学研合作与全民创业关系辨析 2008.01 浙江学刊 16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办学成本之比较 2008.24 生产力研究 17 完善江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之管见 2008.01 西北林学院学报 18 企业创新活动反馈因果结构模型分析 2008.03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 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 2008.08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优势与对策研究. 2008.11 生产力研究 21 对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探讨 2008.02 会计之友 22 美国生态观鸟旅游对中国观鸟旅游发展的启示 2008.02 林业经济问题 23 关于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思考 2008.11 山东文学 24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的实证分析 2008.09 当代财经 25 变水库移民为半失地农民 2008.01 水利经济(CN-1165/F) 26 灰色理论在万安水库移民收入分析中的运用 2008.05 人民长江(CN 42-1202/TV) 27 万安水库移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恢复的评价与分析 2008.03 人民长江(CN 42-1202/TV) 28 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 2008.03 农业考古(CN36-1025/K) 29 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 2008.05 特区经济 30 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 2008.09 财会月刊 31 新会计准则下应税消费品包装物的税务处理及会计处理 2008.18 中国管理信息化 32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要素的概念辨析 2008.0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33 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 2008.12 会计之友 34 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抵扣的税务及会计处理 2008.14 中国管理信息化 35 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 2008.03 自然资源学报 36 耕地流转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 2008.07 中国软科学 37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开发可行性研究 2008.03 农业考古 38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2008.02 地理科学 39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 2008.07 农业工程学报 40 “环鄱阳湖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及评估 2008.06 商业研究 41 江西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协调机制研究 2008.01 农业现代化研究 42 江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2008.03 商业研究 43 江西种稻大户对粮食补贴的政策认知、行为意愿及其对策建议 2008.01 经济问题探索 44 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 2008.08 农业经济问题 45 建立中国特色农业中介组织体系 2007.02 农业经济问题 46 农产品营销中影响农户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分析 2007.01 农业经济问题 47 影响农户营销合作履约行为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07.09 中国软科学 48 农户营销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7.05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49 中小啤酒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思考 2007.04 江苏商论 50 农产品营销中影响农户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分析 2007.05 生态经济 51 农户营销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7.04 商业时代 52 农产品营销中影响农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分析 2007.01 农业经济问题 53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需求产生的动因 2007.01 商业研究 54 农户非合作营销的交易成本分析 2007.04 商业时代 55 江西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实证分析 2007.10 商业研究 56 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江西省高安市“南平模式”经验 2007.10 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 57 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转效率评价研究 2007.05 中国土地科学 58 林产加工业要素投入与影子价格及其影响分析 2007.04 林业经济 59 加拿大BC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启示 2007.05 中国土地科学 60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各方利益协调的研究综述 2007.0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1 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2007.0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2 资源禀赋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实证分析 2007.06 农村经济 63 广丰县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 2007.04 水土保持研究 64 城乡结合部土地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以南昌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2007.05 安徽农业科学 65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2007.36 安徽农业科学 66 河北省民河间市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2007.01 价格月刊 67 抓住契机 重启农村消费“引擎” 2007.04 江苏商论 68 Estimation of forest parameters based on TM imager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2007.03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69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江西省分宜县为例 2007.12 水土保持学报 70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2007.07 生态学杂志 71 农用地分等中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以江西省玉山县为例 2007.04 土壤 72 平衡施肥毛竹林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回归分析 2007.01 林业科学 73 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研究 2007.09 商业研究 74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制研究 2007.07 科技管理研究 75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价值创新理论 2007.08 科技进步与对策 76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2007.06 土壤学报 77 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02 土壤学 78 钙镁磷肥和石灰对受cu zn污染的菜园土壤的改良作用 2007.0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79 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 2007.01 商业时代 80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及比较 2007.03 江苏商论 81 我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7.09 生态经济 82 我国不同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2007.09 商业研究 83 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初探 2007.02 财会通报 84 江西省公立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链研究 2007.07 价格月刊 85 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实现的制约因素分析 2007.01 农业经济 86 涉农制度变迁的人力资本产权视角 2007.04 农村经济 87 非货币必资产交换业务会计处理 2007.01 财会研究 88 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探讨 2007.03 会计之友 89 农户交易中介化--概念办公室与经济合理性论证 2007.10 商业研究 90 我国农业水资源问题分析 2007.01 生态经济 91 退化红壤区不同模式重建森林土壤水份空间变异性 2007.05 水土保持学报 92 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评价及其垂直结构优化技术 2007.06 应用生态学 93 区域森林景观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西婺源县为例 2007.0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94 县域森林景观资源功能区划初探--以江西婺源县为例 2007.05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5 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及后续管理研究 2007.05 江西社会科学 96 林业制度性因素对商品林发展的影响 2007.03 中国农学通报 97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2007.02 商业研究 98 江西鹰潭市供销社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2007.03 商业研究 99 中部地区农民工外出就业政策需求优先序 2007.05 农业经济 100 关于加快优势农产品产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7.07 农业经济 101 论统筹城乡发展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 2007.02 农业现代化研究 102 欠发牵动区县域依托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对策探讨 2007.10 安徽农业科学 103 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07.11 社科研究 104 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例 2007.12 教育研究与探索 105 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07.11 社科研究 106 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例 2007.12 教育研究与探索 107 对江西小企业营运资金的探讨 2007.07 商场现代化 108 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博弈分析 2007.10 中国物价 109 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范围问题的探讨 2007.09 江西社会科学 110 万安水库农村移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7.12 人民工江 111 基于托罗模型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 2007.11 林业经济 112 如何在企业建立知识识别系统 2007.07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13 论企业知识识别系统的够建 2007.08 中国管理信息化 114 环境与组织学习方式选择的典范对应分析 2007.05 生态环境 115 供应链视角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探讨 2007.01 黑龙江畜牧兽医 116 畜产品供应链管理探讨 2007.04 农业经济 117 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扶持政策评价及其完善--基于江西省农户问卷调查分析 2007.04 经济问题探索 118 粮食主产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 2007.08 商业研究 119 江西新型化工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2007.10 江苏商论 序号 著作名称 著作人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政治经济学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 货币银行学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 生态经济学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4 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 朱述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5 全民创业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曹光四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6 土地经济学 陈美球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7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魏 毅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8 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 谢元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 谢元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0 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与反贫困 谢元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1 合作经济理论与合作金融实践 谢元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2 赣州模式--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 谢元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3 中小企业合作营销运行机制研究 郭锦墉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4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与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陈文波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15 江西生态农业 黄国勤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16 江西生态 黄国勤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17 农民收入增长的经济条件研究 朱述斌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8 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出路在工 朱述斌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9 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郭晓敏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20 森林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道和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21 江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欧阳勋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2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唐茂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3 财务管理案例教程 肖小玮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4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赵小敏 地质出版社 2006 25 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研究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6 统计学原理 曹光四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27 审计学 曹光四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28 市场营销学 郭锦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5 29 主要经济林培育技术(香椿) 郭晓敏 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5 30 职业人才资源开发研究 许祥云 新华出版社 2005 31 世界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许祥云 新华出版社 2005 32 区域土地质量评价 赵小敏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3 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2004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4 农村资本宏观管理模式研究 谢元态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4 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本支持体系研究 谢元态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4 36 新阶段我国粮食发展战略研究 谢元态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7 政治经济学原理 谢元态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 38 农产品行业协会研究 陈昭玖 中国科技文体出版社 2004 39 商品林经营:环境与经济分析及政策 曹建华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40 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朱述斌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1 国际经济学 朱述斌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大公无私 陈美球 新华出版社 2004 43 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协同管理 陈至发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4 中介组织主导型市场农业体制探索 池泽新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5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黄国勤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6 政治经济学原理 谢元态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 47 教育信息技术 许祥云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48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和后评价研究 赵小敏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4 4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 赵小敏 新华出版社 2004 50 区域土地质量评价 赵小敏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4 51 作物生长及其应用 赵小敏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