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杂志绝对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它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且能够开发足够的想象力!
在国外有一本名叫Big Kids Magazine的儿童杂志,它独特的杂志风格不仅充满趣味和文学性,最最有趣的是每一期都会征集很多小“艺术家”的画作
这些由小朋友亲手绘制的作品,可以说既天真又浪漫,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这是Big Kids Magazine第1期封面作品 取名为First Flight ,其作者是杂志的创始人之一Lily Blue和6岁的小朋友Humphrey共同完成。
不仅如此,这幅作品还被放到了官网首页,动态效果着实显现出插画的童真性!
第2期封面创作:宝藏地图
是由澳大利亚艺术家Jacqui Stockadale和8岁的小朋友Makaela共同创作完成。左侧是抽象派人体结构,右侧则为卡通的插画,分割式的设计让整个页面变得十分有艺术感!
第4期封面主题:进入黑暗
是由艺术家Katherine Del Barton和7岁的小朋友Arella一起合作绘制
其中的创作过程更是精彩万分!
看完这些封面画作以后,米醋不禁感叹到:如此创意竟然出自“小艺术家”之手!
Big Kids Magazine一直认为孩子与孩子的交流才是最真切的!但是同时他们也欢迎“大孩子”也能参与到其中!
所以他们开展了名为Child Artist Response Project的活动,特地邀请“大小”艺术家一起作画,然后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
很明显我们能够看出左侧为孩子的画作,右侧则为成年人的画作,而右侧的画其实是根据左边的图创作而来
7岁的男孩Jocob凭想象力画出的怪物,艺术家Ashleigh Whyte则受到启发画出了熊。
儿童版叠罗汉是由5岁的Mika所绘制,右侧则是Madeleine Goodwolf所创作
左侧的作品由7岁的Netta绘制取名为《向天空生长的种子》,右侧则由Unchalee Anantawat 受到启发而绘制
Big Kids Magazin的主编一直认为孩子的想象力与大人,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而他们就是想把这些想象力,展现到更多人的眼前
你也许万万没想到在杂志第一期印刷时,负责审核的正是团队里最小的成员!,从她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有多认真~~
Big Kids Magazine杂志其他封面画作
虽然现如今杂志已经停刊了,但是两位创始人Jo Pollitt和Lilly Blue一直都在尝试着进行更有趣的艺术项目
时值六一儿童节,想起之前在一处论坛贴子上,谈到的本地画家赵蓝天。赵蓝天的名字对于一般家乡人已很陌生,现存文献记载上也少有言辞。他是时堰镇塘坝人,原名赵钲桐,字蓝天。一八九三年出生,卒于一九六三年。人物生平经历:少小离乡求学,一九一零年南京金陵大学肄业,一九一三年上海神州法政专科学校肄业,同年起自学绘画,一九二零至一九二二年在上海有正书局图画部专事书籍插图,一九二三至一九五二年则一直在中华书局儿童文学部从事儿童书籍、杂志的装帧、插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为《小朋友》等刊物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儿童工作四十年如一日,为全国少年儿童精心创作各类读物,作品深受孩子们喜欢,影响了新旧社会几代人的成长,是现代中国儿童插画界领袖,在儿童绘画教育与装帧史上功不可没,究其一生孜孜不倦从事同一事业,却被地方史志和美学界所湮灭,而同其身后的邢舜田、丰子恺、张乐平、林风眠等均已大家扬名,这不由不让笔者惋惜。
自学入艺笔技精湛。赵蓝天出生于晚清,成长于民国。清末民初,是古老中国从封建制度走向现代社会的起始点,担负民族救亡与文化图新是当时有为青年们的职责,特别是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民主与科学新风气,也笃实影响到年轻的赵蓝天。他在上海里弄潜心揣摩周昉、李公麟、陈洪绶、陈若木以及海派画家钱慧安等历代大家工笔白描,在熟练地掌握人物山水花鸟传统技法同时,顺应时代需要,创造性地将两色、多彩画应用到启蒙教育画本上,人物形象色调清新,线条健拔,简单流畅,倡导了时代特色。通过对其民国教育绘本的搜索,屏幕之上色彩浓烈的陈年画面,依旧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思想语言解放带来的力量冲击。赵蓝天先生当之无愧是我国近现代优秀儿童美术家,他的名字同时与《小朋友》周刊密不可分。《小朋友》周刊,是一份有影响的综合性儿童期刊。由上海中华书局于1922年4月创刊。早期的《小朋友》周刊作封面画和插图的画家均是赵蓝天,其中,《两色画》这个栏目,每期都由赵蓝天用两种不同的色彩,根据一首富有情趣的儿歌,创作一幅作品,刊于封二上,使读者一打开刊物,就看到一幅耐人寻味的“诗中有画画中诗”的两色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独特的构思形式不是源于苏轼对王孟之赞美,而是赵蓝天先生对低年级儿童认知能力的悉心考虑。这样的画风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年代,大凡由他主绘的科普人文读物,在扉页封二仍旧保留一枚近乎于印章大小,与书本内容统一的清实图画。另外,赵蓝天的儿童美术作品,能从儿童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童心趣味,且富有教育意义。这些早年形成的风格特点,几乎一直保持到晚年。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张乐平发言中说:“应该注意儿童美术方面,给儿童读物创作和作插图。这一工作过去只有几个人做。赵蓝天几十年给儿童作画,值得学习。我们要为下一代服务。”
赵蓝天为人亲善低调,忠于职守,乐于助人,是典型江淮里下河人文性格,这从著名儿童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回忆中可以看出:“1952年我进刚创办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就遇到几位出版界的老前辈。一位是赵兰天老先生,他是《小朋友》的美术编辑,上面有他的许多画,他的画有特色,一看就能认出来,封面画也是他画的。他是苏北人,高而瘦,慈眉善目,说话文雅,一派长者风度,碰到同志有心结,他总是好心劝解。”民国作家陈载耘也在《第一期的回忆中》说,1936年,由于时事变迁,中华书局的国语文学部取消了,工作人员也都星散,只留下吴翰云先生(小朋友1926年--1937年主编)和绰号裁缝司务赵兰天画家等几位,在专门保育“小朋友”这位“蓝馨儿”。从之中可以知晓赵兰天除绘画外对于装帧工作同样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是中华书局的技术中坚力量。装帧一般是指书刊的封面、插图等美术设计和版式、装订形式等技术设计,五四运动之后,由于鲁迅对书衣方向的倡导,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家纷纷从事书刊书衣装帧工作,他们抱负各自的文化审美观,在自己所在书局或版页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创造性。而《小朋友》刊物始终怀着把真善美献给孩子们的宗旨,能够成功的从旧社会延伸到新中国建立,仍至于到现在民族复兴,作为中国最长时间发行、生命力最为优秀的儿童读本,从1923年起就作为美编与装帧主持的赵蓝天无疑是得到广大孩子们和民族进步团体的认可,适应了时代潮流,因而他应当一样成为陶元庆、丰子恺等现代书籍装帧的领军人物,不会跌入在民国文学、装帧中表现突出的叶灵风先生,因鲁迅先生称为纸老虎,而不被时代欣赏的怪圈。
当然有关赵蓝天先生在中国美学上的地位贡献远不止上述阐述,持笔者个人见解:比如美术界认定现代历史课本上祖冲之人物是1954年画家蒋兆和按照科学家竺可桢形象创作。(《蒋兆和画集(上)》,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P190) 而是根据赵蓝天《中国古代大诗人》中祖冲之插图原型基础上着色修改而成。(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年一月份第一版)祖冲之在之前绘画历史上没有任何画像,也没有留下关于容貌的史料。赵蓝天笔下的白描应该系其依据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人物高度感觉绘制,有可能参考了清殿旧藏《历代圣贤名人像册》中华佗等文人画像所作。附图。
今天这些对赵蓝天先生的匆忙回顾和网络收集,只是他人生灿烂光华的一部分,希望唤起我们对家乡籍人物的遥远记忆,同时能够理解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先人,以及他们存于这世界的价值。
aaammmth.2019.6.1
那些都是由数位板画出来的,是数位板连接电脑,在电脑的软件上【通常是ps、sai等】进行绘画,一般叫做板绘。因为画手们很肯能用的不只是软件上的铅笔功能【因为还有很多笔】所以如果单单只是彩铅的话,是画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