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解剖学杂志经验

2023-12-07 04: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解剖学杂志经验

投寄要点1.1编排顺序是:题名页,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和图版说明,表。请参考我刊网站上的“稿件模板”。通过了专家审稿,作者返修的稿件须提供专业扩印后的清晰照片并邮寄至编辑部。1.2 邮寄地址: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1.3 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查,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单位介绍信(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未一稿两投),所有作者签名,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电话(包括手机)。受资助基金批复通知的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及基金复印件可扫描后与稿件一同网上投稿,也可邮寄至编辑部。如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发表该文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收第1作者的任何来稿。1.4 在首页脚注处注明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电子信箱,如系基金资助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的论文,注明项目的全称和编号。请自留底稿,同时需寄稿件处理费80元。1.5 编辑部一般约在3个月内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在此期间请勿将稿件另投他刊。如果作者主动撤稿,请务必告知我刊编辑部。作者投稿3个月后可依据论文编号向编辑部查询是否录用等信息。1.6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1.7 刊登的文稿在排版前1个月通知付版面费,逾期未付款者,视为弃登。文稿刊登后,给第1作者赠送当期杂志2本,并酌致稿酬(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稿酬)。2 文字和名词 文稿应精炼,语法和拼写正确,在用词造句、行文等方面达到出版水准。在正文和摘要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略称、代号时必须写出中英文全称,在括号内写英文全称、缩写或代号。国际学术界常用的英文词语可缩写,可参照有关缩略语词典。缩略语尽量少用,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用缩略语。不能随意创造非习惯、非常用的缩写词,以免给读者阅读造成困难。文稿内使用的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3 各类稿件的要求 仅专家论坛、论著需有中、英文摘要,其他类型论文不要摘要。3.1 专家论坛 主要是约稿,内容是作者本人专长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述评。欢迎资深学者撰写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有指导性的述评。不超过6000字。3.2 论著 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超过7000字(含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3.3 短篇报道 发表简短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下同)。3.4 综述 主要是约稿,以近1~3年国内外知名期刊论文为基础,参考文献不超过40条。不超过6000字。3.5 技术方法 交流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新技术和方法改进。方法介绍要详细、要突出创新和改进。组织学技术务必附照片。3.6 问题讨论 主要交流国内教学研究的创新性经验和研究成果。3.7 变异畸形 发表未报道的人体变异或畸形,须提供审稿的照片,不讨论,不要参考文献,不超过700字。

大学解剖学该怎么学好

  如何学好解剖学?这是很多医学生共有的疑问,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大学解剖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解剖学习方法篇一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四、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目前有于各专业的学时差异较大,而所用的几乎是同一教材。将一部教材的所有知识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要想很好地掌握重点与难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重点与难点。

  2. 课后对照大纲全面复习,整理笔记,在自己消化知识的基础上,悟出重点与难点。

  3. 阶段回顾,巩固知识,在循环的复习中掌握重点与难点。

  大学解剖学习方法篇二

  1.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让医学生一开始就接受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养成正确的学习观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

  (1)主动学习 同学们要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带着求知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志存高远,有奋进向上的志向,就会不断克服困难,主动学习。

  (2)超前学习 医学生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巳达到的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后者略高于前者。大家在学习中要最大可能地把自身潜力发挥出来,使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变为现有发展水平。要时时向自己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以适当快速过渡与跳跃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3)愉快学习 在学习本门课程中要有信心,充满热情,以愉悦欢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内驱力,可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有利于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戒和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使人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而消极情感则压抑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2.认识大学教学方法与中学的不同,转变学习思想

  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一直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直线传授知识的方法,而且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与教师讲的多少有关。教师的作用应是加速学生获得知识的催化剂,即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大学与中学教学上一个最明显的改变是老师减少了讲课时间,强调学生自学,特别是以问题为基础(或中心)的自学。因此,要求医学生要适应教师由教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生由接受式向探求式转化。即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的因素减少,而“学”的因素增多,逐步转化为能独立研究过程。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讲授”的职能由传授、灌输知识变成自学和研究上的指导,而“学”的含义也由接受变成理解和探求。

  由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智力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和造就的大学生应是具有创造思想和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学习上必须转变现有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方法,把现在广为采用的被动的学习方法改变为更加主动的学习,包括同学们自我指导的独立学习以及老师的辅导等方法,学生既接受了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会”的本领,教学的目的不是“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而是“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3.抓住学习重点

  本门课程的要求见学习大纲,概括地讲,学习中主要掌握方面,即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大家在学习时要做到有所侧重。

  4.重视理解与机械记忆的有机结合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在学习中特别强调直观性,要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多观察实物标本、模型,达到文字、图谱与标本的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同时,对许多固定结构、名称还需要机械记忆, 并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如对某些内容反复刺激、建立起逼真的立体形态、联系记忆以及编记忆歌诀和顺口溜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也可把一些内容综合在一起集中记忆,如胸骨角平面有哪些重要结构?上、下肢由于功能上的差异,也必然反映在骨、关节的结构特点上有哪些?整个消化道能防止食物反流的结构有哪些?全身的“三角”结构有哪些?全身的“管”结构有哪些?神奇精密的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是以“3”来分段的,如成人骨中有机质占1/3,无机质占2/3;股骨颈被髋关节囊的包绕特点;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等;还有解剖学上的“人体之最”,如最长的骨、最长的韧带、最长的肌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

  5.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目前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姚志彬教授主编供同学们使用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教材—《医用解剖学》,是国内比较好的教材之一,该书以层次叙述和以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为主。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教材也可参考。此外,根据需要还应选择一定的参考书,如张朝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主编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丛书》、于频主编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初国良、汪华侨主编的《医用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以及一些复习题集和学习指南等。外文参考书主要有《Gray’s Anatomy》,这是一本有近百年历史,已连续出版39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经典的大型参考书,书的内容丰富,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较新的内容,国内已翻译的出版有第 38版的中文译本。《Method of Anatomy》图文并茂,书中简图和文字叙述有独特的风格和见解。《Cunnigham‘s Textbook of Anatomy》曾11次出版,是一本局部解剖学教材。

  主要杂志有《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American Journal Anatomy》、《Anatomical Record》等。

  6.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现在是Internet时代,要特别注意网络学习,广泛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课件和素材库等;准确把握解剖学姿势、人体轴和面、方位术语和英文解剖学名词;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从中汲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学会高效使用教材、提纲、图谱、挂图、标本和模型;多接触标本,不应惧怕尸体和福尔马林刺激,尽早进入角色适应解剖学特殊的学习环境。

  7.终身学习的观点

  随着新的医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层出不穷,给解剖学带来许多新问题,终身学习将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人们在医学工作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将超过实际工作时间, 终身学习在解剖学中的学习地位和比重也越来越高。如fMRI、PET等先进影像技术的出现,使学习者要从人体断面层次来研究和认识器官结构。所以,学习者要具备高级学习能力,懂得学习策略,充分自主学习、科学学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