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医药杂志对照品

2023-12-06 16: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医药杂志对照品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毒性小,药效高,丹皮要如何鉴别,下面我告诉你。

1. 取粉末微量升华,显微镜下可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簇晶,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显紫红色.(示牡丹酚)

2. 取粉末2g,加水50ml蒸馏,将产生的蒸气导入盛有氯亚胺基2,6-二氯苯醌试剂(取氯亚胺基2,6-二氯苯醌0.1g,加硼砂3.2g,研磨均匀即得)0.1g与蒸馏液1ml中,2min内牡丹皮的溶液显蓝色(示丹皮酚).芍药根皮不显色.

3. 薄层层析:(1)牡丹皮(2)牡丹皮(3)牡丹皮(4)丹皮酚

样品 液: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10分钟,过滤, 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溶解,使成2 ml,作供试液备用.

对照品液: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展 开:环己烷-醋酸乙酯(3:1)

显色: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用重用牡丹皮组成的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效果尚佳牡丹皮(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4:245);单用牡丹皮水煎服,治疗高血压7例,疗效较好(辽宁医学杂志,1960,7:48);用牡丹皮清水浸泡后的蒸馏液滴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为87.1%(湖南医药杂志,1983,4:24);用3.5%丹皮酚霜外涂皮损处,治疗急性湿疹27例,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中医杂志,1983,10:19)。

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牡丹酚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观察48小时),静脉注射为96mg/kg,腹腔注射为781mg/kg,灌胃为3430mg/kg。牡丹酚溶于50%花生油中,小鼠1次灌胃,观察3天,其半数致死量为4.9士0.47g/kg;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血压犬,未见肝功能、血象、血液非蛋白氮、心电图等异常,仅有眼分泌物稍增加,眼粘膜有充血现象。喜马拉雅山产之喜马牡丹Paeonia emodi热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则抑制,对兔、豚鼠肠管有解痉作用。药用牡丹P.Officinalis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能兴奋子宫,抑制大鼠及兔肠管,轻度降低大白鼠血压,但无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电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1.青蒿鳖甲汤(《瘟病条辨》)主治瘟病后期,邪伏阴分证。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丹皮的图片(20张)知母6克,丹皮9克。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方中佐以牡丹皮辛苦性凉,泻阴中之伏火,使火退而阴升。

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热入血分证,热伤血络证。水牛角30克,生地黄24克,赤芍12克,牡丹皮9克上药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方中丹皮苦辛微寒,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

3.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 心忪颊赤口燥咽干 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 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 痰嗽潮热肌体羸瘦 渐成骨蒸:牡丹皮50克,干漆(炒)100克,苏木、蓬莪术(炮)、鬼箭各0.5克,甘草 (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芍药、延胡索(炒)、陈皮(去白)、红花、乌药、没药(别研令细)各50克.上为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 不拘时候服.(《局方》牡丹散)

哪些医学论文杂志好发表?求推荐

  据学术堂的了解,医学论文是医者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通过论文的载体方式来展现医者的临床医学经验。下面是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知识分享,欢迎阅读指正。

  1.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1-0800

  国内刊号:33-1268/R

  出版地方:浙江

  邮发代号:32-121

  创刊时间:1994

  发行周期:月刊

  《现代实用医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以“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服务城乡”为宗旨,学习和汲取中华系列杂志和我省品质杂志的办刊经验,自觉以省级杂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现代实用医学》在办刊特色方面,力求体现“现代、综合、实用”,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准绳,突出多学科交叉知识综合研讨,报道内容新颖实用,密切结合临床。

  《现代实用医学》每期都安排了一个专题,邀请省内外着名专家为“专家论坛”栏目撰搞,相关专题论文相对集中,重点突出。

  2.当代医学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国际刊号:1009-4393

  国内刊号:11-4449/R

  出版地方:北京

  邮发代号:82-829

  创刊时间:1994

  发行周期:旬刊

  《当代医学》《当代医学》(旬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部级综合性期刊。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DE)》统计源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获卫生部期刊奖。

  《当代医学》是目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以系统阐述职业化医院经营与管理理念的部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当代医学》杂志将帮助中国的医院院长解析中国的医药宏观政策和相关法规;洞察医药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世界医学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掌握医院战略规划、财务和资本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讯管理等现代医院职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引领医疗信息化建设潮流,打造21世纪的职业院长。

  3.安徽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国际刊号:1000-0399

  国内刊号:34-1077/R

  出版地方:安徽

  邮发代号:26-22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安徽医学》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安徽医学》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综合性医刊。1992年并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4.北方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

  国际刊号:1672-8351

  国内刊号:15-1333/R

  出版地方:内蒙古

  邮发代号:16-421

  创刊时间:2004

  发行周期:月刊

  《北方药学》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学会主办,西部十二个省(市、区)药学会协办的《北方药学》于2004年6月28日诞生了。

  《北方药学》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技学态度,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西部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科技的提高与发展。本刊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医药卫生人员、药学教育、科研人员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人员。主要反映国内外药学科研成果,以及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广大药学工作者及各少数民族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为我国西部地区广大医药工作者与国内外医药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信息沟通开辟途径和渠道,提供和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也为国内外学者更多的了解中国民族医药,使我国民族医药走向世界,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北方药学》的创刊,顺应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医药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策略,是我们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它实现了广大西部药学工作者多年的心愿,必将激励西部十二个省(市、区)及国内更多的同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医药科技、学术的发展。

  《北方药学》以创新、存真、求实的严肃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及编辑部的管理,力争把《北方药学》办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医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重在实用的专业性刊物。广大读者可借助本刊了解西部医药科技的发展动态,捕捉思路,提高学术水平,展示科研成果。

  5.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国际刊号:1671-8631

  国内刊号:14-1300/R

  出版地方:山西

  邮发代号:22-39

  创刊时间:1974

  发行周期:月刊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创办于1974年,是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国家综合性医学期刊,也是我国传播医药卫生新理论的医学期刊之一,创办多年来,为各级医学科技人员服务,为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为促进我国医学科技信息转换为社会生产力而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医学杂志容易发表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东方医药》杂志是包含哪些产品的招商

东方医药杂志 ( ) 是包含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类招商产品的DM杂志,而且是免费的。

医学类见刊快的杂志有哪些?

医学类见刊快的杂志有:《中国伤残医学》、《中国乡村医药》、《山西医药杂志》、《齐鲁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这几本都是半月刊,普刊和核心期刊都有。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

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7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11。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影响因子为1.01,载文量为14418,被引量为67035,下载量为227892。

相关信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被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收录期刊、《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收录期刊 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酸枣仁有什么功用

生、炒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
吕锦芳,张 正,宁康健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摘 要: 采用两种催眠试验方法,观察生、炒酸枣仁煎剂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的影响及对阈剂量戊
巴比妥钠睡眠的影响。结果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试验中,不同炮制酸枣仁处理差异不明显;同一炮制中高
剂量作用大于低剂量;在睡眠试验中亦获得类似的结果。结果表明:生、炒酸枣仁在同一剂量下药理作用无差异,
但同种炮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关键词: 酸枣仁; 炮制; 镇静作用; 催眠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531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6354 (2004) 06 - 0003 - 03
酸枣仁为中医首选安神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版第一部收载其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 iphus jujuba Mill .
V ar. spinosae ( B unge) Hu ex H. F. Chou 的干燥成熟种子1 ,
其味酸性平,归肝、胆、心经。主要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
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主要有
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降脂、抗缺氧、增强免
疫功能以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2 。酸枣仁有生熟异治之说,
即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2 。为了研究生、炒酸枣仁的镇静
催眠作用差异,分别采用了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
验和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炮
制、不同剂量酸枣仁在镇静催眠作用差异3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动物
小白鼠140 只,雌雄各半(20 ±2) g。其中用于戊巴比妥
钠耐受试验30 只;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60
只;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50 只。以上试验各组
小鼠分笼喂养,自由采食饮水。
1. 2 试验药物
酸枣仁( Semen z iz iphi spinosae , SZS) 250 g ,购自凤阳县
华佗医药公司,碾碎备用。炒酸枣仁( parched semen z iz iphi
spinosae ,pSZS ) 250 g(自制) :取干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色微变深,取出候凉,碾碎
备用4 ,5 。
生酸枣仁煎剂的制备:取生酸枣仁碎末加入10 倍量的
蒸馏水,煎煮2 h ,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浓缩至1 g/ ml
备用6 。
炒酸枣仁煎剂的制备:方法同上,浓缩至1 g/ ml 备用。
其它药品:0. 5 %地西泮注射液(安定) ,中国安阳益康制
药厂,批号:豫卫药准字(1996) 第020055 号;戊巴比妥钠SER2
VA ,进口分装,上海行知化工厂,批号:第921019 号;019 %Na2
Cl (生理盐水) ,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125。
1. 3 戊巴比妥钠耐受试验
收稿日期:2004 - 04 - 28
项目来源:安微技术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2003YZ04)
作者简介:吕锦芳(1956 - )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理及药理学研究。
取30 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 组,每组5 只,每组
小鼠分别标号称重,按照小鼠的体重计算出每只小鼠的戊巴
比妥钠注射剂量,行腹腔注射,记录入睡只数和睡眠时间。
试验结果见表1 。
表1 戊巴比妥钠耐受试验结果
戊巴比妥钠
注射剂量/ mg·kg - 1
20 25 30 40 45 50
入睡数/ 只0 1 3 5 5 5
入睡率/ % 0 20 60 100 100 100
平均睡眠时间/ min 0 4. 3 24. 2 55. 9 76. 4 105. 6
3
注:
3 有部分小鼠死亡。
正常阈剂量下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 h 左右) 2 进行比
较,得出当剂量为40 mg/ kg 时,入睡率为100 % ,睡眠时间恰
当,及时苏醒。低于40 mg/ kg 剂量的处理组入睡率均不足
100 % ,睡眠时间都较短,但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
用。由此确定40 mg/ kg 戊巴比妥钠注射量为该试验二的阈
剂量,而40 mg/ kg 以下各戊巴比妥钠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均
为阈下剂量,并确定25 mg/ kg 给药量为该试验的戊巴比妥
钠的阈下剂量。
1. 4 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
1. 4. 1 试验设计 取小鼠6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 组,
分别标号称重。1~4 组分别为酸枣仁处理组; 5 组为阳性
对照组,地西泮处理;6 组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各
组分开喂养,试验设计见表2 。
表2 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设计
组别处理剂量/ g·kg - 1 戊巴比妥钠注射剂量/ mg·kg - 1
1 生酸枣仁20
2 生酸枣仁35
3 炒酸枣仁20 25
4 炒酸枣仁35
5 地西泮4
6 生理盐水30
注:地西泮剂量单位为mg·kg - 1 ;生理盐水为ml·kg - 1 。
中兽医医药杂志 J TCV M 2004 年第6 期3
Á
调查研究
1. 4. 2 试验方法 表2 中1~4 组小鼠灌胃生、炒酸枣仁煎
剂, 2 次/ d , 连续灌胃3 d8 ; 地西泮对照组试验的第3 天按
4 mg/ kg 注射地西泮注射液; 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30
ml/ kg , 2 次/ d , 连续灌胃3 d。各组小鼠于末次药物处理30
min 后腹腔注射013 %戊巴比妥钠,25 mg/ kg。以给药后15
min 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 min (40 s 以上皆可) 为入睡指
标,记录各组入睡小鼠的只数及睡眠时间。
1. 5 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
1. 5. 1 试验设计 取小鼠5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 组,
分别标号称重。1~4 组为酸枣仁处理组; 5 组为空白对照
组,生理盐水处理,各组分开喂养,试验设计见表3 。
表3 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设计
组别处 理剂量/ g·kg - 1 戊巴比妥钠注射剂量/ mg·kg - 1
1 生酸枣仁20
2 生酸枣仁35
3 炒酸枣仁20 40
4 炒酸枣仁35
5 生理盐水30
注:生理盐水剂量单位为ml·kg - 1 。
1. 5. 2 试验方法 1~4 组灌胃生、炒酸枣仁煎剂,2 次/ d ,
连续灌胃3 d8 ;5 组同法灌胃生理盐水。5 个处理组于末次
灌胃30 min 后腹腔注射013 %戊巴比妥钠,各组以给药后小
鼠翻正反射消失为入睡指标,以其翻正反射恢复为小鼠的苏
醒指标,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时间。
1. 6 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
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中各处理组入睡只
数、睡眠时间,以总体均值表示,行χ2 检验;阈剂量戊巴比妥
钠睡眠影响试验中各处理组的睡眠时间,以总体均值表示,
行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炒酸枣仁低剂量组的入睡率比
空白对照组高70 个百分点,平均睡眠时间分别高212 min 和
214 min ,差异显著( P < 0105) ;生、炒酸枣仁高剂量组的入睡
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80 和90 个百分点,平均睡眠时间分
别高313 min 和316 min ,差异极显著( P < 0101) 。生酸枣仁
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入睡率低10 个百分点,平均睡眠时间
低111 min ;炒酸枣仁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入睡率低20
个百分点,平均睡眠时间低112 min。同剂量下生、炒酸枣仁
入睡率差异不明显(分别为80 %对80 %、90 %对100 %) ,平
均睡眠时间比较接近(分别为318 min 对410 min、419 min 对
512 min)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低剂
量组的入睡率要低20 个百分点, 平均睡眠时间要分别低
211 min 和119 min ; 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高剂量组的入睡
率分别低10 个百分点和相等,平均睡眠时间分别只低1 min
和017 min ,可见炒酸枣仁35 g/ kg 处理和地西泮的镇静催眠
作用具有同等功效,见表4 。
表4 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结果
处理剂量/ g·kg - 1 入睡只数入睡率%
平均睡眠
时间/ min
χ2 检验
生酸枣仁20 8 80 3. 8 3
生酸枣仁35 9 90 4. 9 3 3
炒酸枣仁20 8 80 4. 0 3
炒酸枣仁35 10 100 5. 2 3 3
地西泮4 10 100 5. 9 3 3
生理盐水30 1 10 1. 6 —
注: 3 为P < 0. 05 , 3 3 为P < 0. 01 。地西泮剂量单位为mg·
kg - 1 ; 生理盐水为ml·kg - 1 。
2. 2 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炒酸枣仁低剂量组的平均睡眠
时间分别高25 min 和2815 min ,差异显著( P < 0105) ;生、炒
酸枣仁高剂量组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高4916 min 和4518
min ,差异极显著( P < 0101) ;生酸枣仁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
平均睡眠时间低2416 min ,炒酸枣仁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平
均睡眠时间低1713 min ,表明同种炮制不同剂量间的作用差
异较大;同剂量下生、炒酸枣仁的平均睡眠时间差异并不明
显(分别为8013 min 对8318 min ,10419 min 对10111 min) ,
见表5 。
表5 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结果
处理剂量/ g·kg - 1 平均睡眠时间/ min t 检验
生酸枣仁20 80. 3 3
生酸枣仁35 104. 9 3 3
炒酸枣仁20 83. 8 3
炒酸枣仁35 101. 1 3 3
生理盐水30 55. 3 —
注: 3 为P < 0. 05 , 3 3 为P < 0. 01 。生理盐水剂量单位为ml·
kg - 1 。
3 讨论
3. 1 在实践中,有生、炒酸枣仁异用的说法4 ,以往的研究
多注重对其有效成分的测定及其作用研究,生、炒酸枣仁的
化学成分种类无明显差异9 ,10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跟踪相
应的对照品,根据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可以确定
酸枣仁的皂甙A 在生、炒酸枣仁中含量差别不明显,炒酸枣
仁煎剂中棘苷含量比生酸枣仁煎剂略高8 。取酸枣仁油在
相同色谱条件下分析,可知炒酸枣仁中脂肪油类各成分色谱
峰含量均较低,可能是因为酸枣仁炒制后油枯所致9 ,11 。
3. 2 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影响试验中,不同剂量生、
炒酸枣仁以及地西泮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生、
炒酸枣仁高剂量组和地西泮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极显著( P < 0101) ;生、炒酸枣仁高剂量组镇静催眠作用明显
大于低剂量组,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同剂量下的
生、炒酸枣仁的入睡率、睡眠时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炮制对
酸枣仁的镇静催眠作用影响不大。
在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影响试验中,生、炒酸枣仁高
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平均睡眠时间都比空白对照组的平均
4 中兽医医药杂志 J TCV M 2004 年第6 期
Á
调查研究
睡眠时间要长( P < 0101 和P < 0105) ;不同炮制相同剂量处
理,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同炮制品种高剂量处理的睡眠时间
明显比低剂量处理要长,这一结果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
睡试验的结果一致。
3. 3 从整个试验结果来看临床用药,生、炒两种炮制酸枣仁
作用无明显差异,皆可入药。由于剂量不同作用也不同,所
以应视具体情况注意灵活使用剂量。酸枣仁的镇静催眠作
用较强,临床上还可以考虑协同戊巴比妥钠实施麻醉,以减
少戊巴比妥钠的用量。
参考文献:
1 中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00~301.
2 苗明三. 法定中药药理与临床M .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1998 ,1251~1253.
3 陈 奇1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7 ,661.
4 孙守祥,胡成俊. 酸枣仁药用历史沿革及炮制研究J .
中药材,1993 ,16 (9) :25~27.
5 叶定江1 中药炮制学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15~216.
6 张文康1 中药制剂学M. 中国医药出版社,1999 ,301~303.
7 徐叔云,卞如镰,陈 修1 药理实验方法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80.
8 Mayers RD. Methods in psychobiology M . New york :A2
cadmic press ,1972.
9 李小东,杨培民,齐立红. 酸枣仁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比
较分析J . 山东中医杂志,1999 ,18 (5) :225~226.
10 王 健. 生,炒酸枣仁镇静催眠成分初探J . 中成药,
1989 , (1) :18.
11 王利军. 酸枣仁汤新用J . 新中医,2000 , (5) :54.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sedative and hypnotic effects of the semen ziziphi
Spinosae ( SZS) and the Parched semen ziziphi Spinosae ( PSZS)
LU Jin - fang ,ZHANG Zheng ,NING Kang - jian
(Anhui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 Fengyang Anhui 233100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n the sedative and hypnotic effects between the SZS and pSZS. Methods : Their
effects were comparatively carried out by two hypnotic experiments. Results : In the hypnotic experiment ,there are no obvious differ2
ences between the SZS and pSZS. Effect of high dose is stronger than the low one in the same dish up. The similar results were got2
ten in the sleep experiment . Conclusions : There are no obvious difference by different dish up , both of them can be used in the clini2
cal application. Some dose effect has existed in the same dish up.
Key words : SZS; dish up ; sedative effect ; hypnotic effect
穿心莲抗炎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伍小波
(西南农业大学药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 要: 采用药理效应方法,选择大鼠炎症模型对穿心莲进行了药物动力学探讨。结果表明:其体存生物
相当药量的表观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Ka = 01734 h - 1 , K10 = 01030 h - 1 ,t1/ 2 ( Ka) = 01944 h ,t1/ 2 (α) =
01956 h ,t1/ 2 (β) = 241869 h ,AUC = 951001 g·h/ ml。
关键词: 穿心莲,抗炎作用,药物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S85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6354 (2004) 06 - 0005 - 03
目前,中药及其复方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主要为血药浓度
法与生物效应法。血药浓度法的理论与技术均比较完善,对
一些单体有效成分进行的中药药动学研究,也多是采用测定
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房室模型拟合或统计矩计算求出药
收稿日期:2004 - 06 - 07
作者简介:伍小波(1975 - )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药动学
及药效学研究。
动学参数。而生物效应法则比较新颖,所测得的各项药动学
参数能更真实地反映中药或复方中多种药物、多种成分的综
合疗效与协同效应及体内动态变化,符合中医药的整体观原
则。对于穿心莲及其制剂的药动学研究以前都是采用血药
浓度法进行的,还未见有以生物效应法进行的药动学研究结
果报道。笔者就穿心莲抗炎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作
一报道。
1 材料
中兽医医药杂志 J TCV M 2004 年第6 期5
Á
调查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