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南阳日报编辑部

2023-12-06 0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南阳日报编辑部

《南阳日报》:河南南阳市梅溪路4号《南阳日报》编辑部 邮编473002

周熠是谁、?

  1.作家
  作家,1948年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阳作协副主席。1966年参加工作。1974年调邓县供销社工作,1981年在邓州市政府工作。1978年初涉文学。1982年调南阳日报工作至今。历任南阳日报社编辑、副刊部及主任、副总编辑,主任编辑。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兼任南阳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8月23日0:30因不堪病痛折磨,在医院跳楼自杀。 先后共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200万余字,出版小说集《杏儿黄熟时》,诗歌集《夏雨与雪思》,散文集《遥远的风景》、《水之湄》、《周熠散文自选集》等多部。散文曾多次获省以上奖,其中《月迷津渡》获首届全国报纸副刊一等奖,散文《遥远的风景》被《中国文学》以英法文版译介到外国,散文《何谓故乡》被收选入2000年河北省初中三册语文教材,作品数次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书刊选载。作品曾受到省内外的著名学者、评论家蓝翎、孙荪等名家的评介。为南阳作家群中的骨干成员,曾获河南省作家协会颁发的“河南省优秀文学青年组织者奖”。

  2.运动员
  周熠,运动员,1983年5月7日出生。现为武汉光谷南益队员。 经历:1990-1996年在武汉市体校;1997-2004年效力广东名峰俱乐部,其间租借香港、新加坡打联赛,代表广东参加九运会、代表国青队比赛,各一年。曾获九运会第四名。作风硬朗,技术全面。 2009赛季加盟中甲新贵沈阳东进足球俱乐部。

  3.学生
  周熠:象棋高手,广西桂林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周熠7岁开始学棋,一年后战胜启蒙教练,小学时三次参加全国象棋少年赛,分获第八、五、三名,初二获全国青少年赛亚军,高中忙于应考与棋暂别。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后,她拜国际特级大师、世界盲棋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柳大华为师,并加入湖北省队,一边读书,一边比赛,被称为“业余的职业棋手”。19岁读大二时,她参加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战胜5名世界冠军、特级大师后,杀入16强,获国家大师称号,晋升为运动健将。

周岩壁的简介是什么?

周岩壁,南阳作家,是市文联在9月12日至14日在桐柏举行的“走进淮河源——南阳文学希望之光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中隆重推出的10位青年作家之一。他年龄在45岁以下,在文坛已崭露头角,乃具有极大潜力的青年作家,是南阳作家群新生代的代表。

是南阳小有名气的作家,现任《南阳日报》编辑。他在散文、随笔、小品文、文学评论、小说等不同的文体上,都有不错的实践。作品曾结集出版过《读书眼》和《情书指南》两本文集。一些散文作品曾被《散文选刊》、上海《文汇读书周报》选载过。

周岩壁,南阳作家,是市文联在9月12日至14日在桐柏举行的“走进淮河源——南阳文学希望之光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中隆重推出的10位青年作家之一。他年龄在45岁以下,在文坛已崭露头角,乃具有极大潜力的青年作家,是南阳作家群新生代的代表。

是南阳小有名气的作家,现任《南阳日报》编辑。他在散文、随笔、小品文、文学评论、小说等不同的文体上,都有不错的实践。作品曾结集出版过《读书眼》和《情书指南》两本文集。一些散文作品曾被《散文选刊》、上海《文汇读书周报》选载过。

周岩壁:女性文化的历史钩沉与现实表达

文/张中坡

我和岩壁都属于南阳作家中比较年轻的一茬,共同的爱好曾使我们数次谋面。他是那种惜言如金的人,但周身却洋溢着浓厚的书卷之气。在读书和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岩壁的涉猎范围都比较广泛。他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熟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经史典籍,这从他作品的旁征博引和纵横捭阖中就可以很鲜明地体现出来。他又是一个不喜欢重复自己的人,总想通过不同的文体来写出一种新的感觉。因此,他在散文、随笔、小品文、文学评论、小说等不同的文体上,都有不错的实践。他的这些作品,曾结集出版过《读书眼》和《情书指南》两本文集。他的一些散文作品,曾被《散文选刊》、上海《文汇读书周报》选载过。

岩壁在创作初期,从“我”的视角,写了不少有关“我”对周围世界和内心深处敏锐体味和思索的散文作品,仿佛一曲曲自由宣泄的心灵独白,其中闪现着细密的感悟能力和斐然的文采,颇有点郁达夫的遗风。但很快他又搞起了南阳作家作品评论,通过阅读来重新阐发自己对生活和世事的思考。这样似乎还不过瘾,他干脆又写起了小品文,更多地在作品中释放他的智识,这一点又有点像梁实秋、林语堂(只不过现在的确是一个适合闲情的时代),并且岩壁作品中的书卷气要更浓于前辈们。从这一点上说,岩壁的小品文走的是学者化的道路----他的写作中带着深重的研究的目光。在他的小品文中,他把这种目光较为集中地投放到了对女性文化的研究上。他的从书名看有点媚俗的《情书指南》一书,就是他对女性文化的历史性钩沉和结构性再现的结晶。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女性文化源远流长而又惊心动魄。岩壁将他的笔触深入这一丰富的文化宝藏中,从男人的好色、女人的手到高跟鞋、贞节带,从公主、妒妇到不准离婚、过去的爱情规则,从王莽的妇女政策、正史中的艳语到红楼梦中的同性恋、希腊神话中的强奸,都一一作了深层次的解读和阐释,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梳理自古以来女性文化的纷繁复杂。这里面,既有旧制度对女性的戕害,也有贵族阶层女性的飞扬跋扈,既有男人对美色的由衷垂涎,也有流贯历史的红颜祸水的论调,还有爱情与婚恋的风俗与礼节性表达……

岩壁对女性文化的论述,显示着他博学和驳杂的文化知识背景。每当论述一个话题,他都会从古今中外引经据典,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而又让你觉得很过瘾、很解气。如在《妒妇论》一文中,他从不妒为妇德之本----《诗经》开卷就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起,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古代女人吃醋的不同心态和举动。袁绍妻刘氏在袁绍死后,不但将他的五个美人全部治死,而且还将她们“髡头墨面”----怕她们到阴间再得到袁绍的宠爱。谢安妻刘夫人当丈夫在家里举行宴会时,便用帏布将歌女隔开,只让男人们听到歌声而不能见到美女的身影。隋文帝的老婆把隋文帝管得服服帖帖,等到他老婆死后,他才敢讨了一些小老婆。唐太宗赏给房玄龄两个艳姬,房玄龄的老婆把她们的头都弄成秃子……从岩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的知识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坐得板凳十年冷地刻苦阅读与消化。

岩壁对女性文化的剖析是智性和理性的,他既没有站在男性的立场上贬低女性,也没有因为爱“美色”而一味同情,而是更多地充满着批判色彩。同是在《妒妇论》一文中,他在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古代的女人没有去遵守妇德----不妒的同时,也说明了古代的女人不妒是不可能的----一夫多妻制就是产生众多妒妇的社会性根源。在如今一夫一妻制的情况下,有了爱情作基础,男人不贪婪美色,女人不水性杨花,妒妇就会大为减少的吧。希望女性文化能够不断完善和健全,这也许是岩壁写作这些作品的心理动因。

岩壁对女性文化的关注,其实在他后期的评论写作中就开始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对南阳作家群中的“三周”----周大新、周同宾、周熠作品的解析中,他就是从作家作品中呈现出的女性文化,来诠释他们作品的价值所在。如在对周大新作品的评析中,他在大段引用周大新原作中对新婚与闹房、子宫脱出、赘婿、床单上的新红的描写后,又从《礼记》、东汉仲长统的《昌言》、西晋葛洪的《抱朴子•疾谬》、《汉书》、《清稗类钞》、《左传》、《史记》、《风俗通》甚至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中引出对这些问题的相关说法或故事,来佐证或印证这种女性文化的由来已久或历史渊源。初读这样的评论,我曾有点惊讶,远离对作家作品直观分析的引述,又能给作家和读者多少的引导和启迪呢?而我也不难理解,岩壁坚持这样的写作,其实是在对女性文化进行真诚的探寻。

在岩壁不多的小说作品中,我读到了他的《一夜无眠》。在这部中篇小说中,他倾尽了才情,用尽了笔墨,着意摹刻女性的心理变化,揭示了女人刚毅的文化特征。在这篇充满仇恨、报复甚至谋杀的小说中,“我”先是被李红兵和老王所“谋”----被李红兵强奸,从而失去了自己美好的爱情和理想,后是“我”欲借老斗和小斗之手谋杀李红兵,以泄心头之恨。小说在意识流的写作结构下,把故事情节巧妙地融会在一起,将一个女人有爱有恨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我疑惑的是,岩壁却没有沿着小说的道路有力地走下去,这真是有点让人遗憾。

突然,我听说岩壁又去大学里读书去了。岩壁远离南阳文坛去专业化地读书,这会给他提供更加宽阔和强大的文化背景。不论他将来回头从事哪种样式的文学写作,学者化的写作倾向都将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