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谢家荣兼任燃料工业部石油地质顾问,对全国的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谢家荣的确是一名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虽然他更多地致力于矿产地质工作,然而也研究到地质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区域地质学方面,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时,暑期即带领学生填绘北平西郊兰靛厂、房山、涞源等地的地质图。在云南的3年(1940—1943年)中,他亲自指导周德忠编制了滇东、滇西、川西的1/10万路线地质图数十幅,为中国1/300万地质图的编绘出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另外,他还主持测制了许多大比例尺的矿区地质图。在地层古生物学方面,他早年在野外工作中建立了许多区域地层单位,如大冶灰岩、长辛店砾岩等,一直为地层学界采用。他在云南曾与郭文魁一起确定了昭通褐炭层上泥砂层中的象牙化石是上新统的东方剑齿象。他与燕树檀一起研究了昭通龙洞泥盆纪剖面,根据化石群详细划分了中泥盆统的层位。在淮南八公山盆地边缘丘陵的灰岩中,他找到?,鉴定为中石炭统的纺缍?,从而决定在盆地内下钻寻找新煤田。在矿物学方面,他早年对东川铜矿石进行研究,确定其中有电气石的存在。1944年,他在简陋的条件下,仔细鉴定昆明与贵州息烽石炭系铝土矿为硬水铝石(Diaspore),而福建漳浦的铝土矿为三水铝石(Gibbsite),从而给予正确的经济评价。他还对昆阳的胶磷矿与宿松磷矿的磷灰石做过对比研究。他留学德国柏林时,结识了世界矿相学大师拉姆多尔(Ramdor),后来他在反光显微镜下所拍东川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与矿物相互关系的图片,为拉姆多尔所采用,编入他的《矿相学图册》中。在岩石学方面,1937年谢家荣首先指出北平西山辉绿岩不是侵入岩层而是玄武岩流,后为郭文魁的实际工作所确证。1936年,他在翁文灏1920年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将华南花岗岩正式分别命名为“扬子式”与“香港式”。这与现在流行的“I”型与“S”型,或“同熔”型与“重熔”型,“磁铁矿”型与“钛铁矿”型岩石的分布区域完全一致。此外,他还进行过陨石、地文、地貌、古地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研究。1923年,他发表了《有关中国地质调查所收到的第一块陨石的成分和构造的初步研究》和《中国陨石之研究》两篇论文,开中国近代陨石学研究之先河。1925年,他与叶良辅合著的《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一文是中国地文学、地貌学之重要著作。他从古地理研究论证过磷矿的分布和找磷方向,在这方面他是国内第一人。他主持过台湾甘蔗田地下水之调查。他指导过有关人员进行过叙昆、滇缅二条铁路的拟定路线之工程地质勘察,他还专门派人勘察了湖南资兴东江水坝的坝址地质,为今天该坝的兴建奠定了基础。 谢家荣在北京大学讲授矿床学课时,是三、四两年级的课程,有一年完全讲煤。1935—1936年,他除讲授“无烟煤、烟煤、褐炭、泥炭”这样传统的分类法外,还以一学期的时间,专门介绍新兴的煤岩学,在镜下可把煤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等。他是把煤岩学介绍到国内的第一个中国人,是中国煤岩学的倡导者。谢家荣在矿产测勘处培养出来的人员,先后分别担任地质部系统吉、辽、冀、鲁、晋、苏、赣、鄂、黔、粤、陕、青等省地质局以及区测局的总工程师。50年代中国各省(区)担当地质勘探工作重任的有一半是谢家荣培养的人才。石油、冶金、煤炭等系统许多地质骨干也出自谢家荣门下。1950年根据国家对矿产测勘人才之急需,谢家荣创办了“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亲任校长,校内设矿床、勘探、物探和石油地质四个专业,聘请南京各地质专家来授课,他亦亲授“矿床学”。到1952年结业,共培养学生116名,都已成地质界骨干。谢家荣在矿产测勘处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成了日后全国矿区勘探工作的骨干力量。曾有数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省(区)地质局的总工程师,有一半是出自谢家荣的门下。 他撰写的《扩大探油的范围》、《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普查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石油地质的现状、趋势及今后在中国勘探石油的方向》等8篇论文,对以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开端的20世纪石油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石油地质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这8篇论文是谢家荣当年从石油地质科学的角度全面规划和指导中国石油地质普查的历史记录和铁证。它们雄辩地证明,谢家荣是以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开端的中国石油大发现的头号功臣。正是这8篇论文和他的其他石油地质论文一起确立了谢家荣在中国石油地质史上崇高的地位。这些论文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谢家荣.矿床学大意.科学,1922,5(9-12):909-922,1020-1030,1132-1141,1231-1250.2.谢家荣.甘肃玉门石油报告.湖南实业杂志,1922(54).3.Hsieh C Y.Preliminary Note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first Speci men of Meteoric Stone received by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China.Bull.Geol.Soc.China,1922,1(1-2):95-97.4.谢家荣.中国陨石之研究.科学,1923,8(8):823-828.5.谢家荣.中国陨石之研究附表.科学,1923,8(9):15.6.谢家荣.地质学,上编.商务印书馆,1924:244.7.叶良辅,谢家荣.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地质汇报,1925(7):69-70,英文页87-109,图版1.8.谢家荣.扬子江下游铁矿志.地质专报,甲种,1935(13):1-78.9.谢家荣.中国之矿产时代及矿产区域.地质论评,1936,1(3):363-380.10. 谢家荣.四川盆地及其所含之油气卤盐矿床.地质论评,1945,10(5-6):211-244.11.谢家荣.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地质论评,1947,12(5):317-347.12. 谢家荣.煤地质的研究.地质学报,1952,32(1-2):61-69.13. 谢家荣.从中国矿床的若干规律提供今后勘探方面的意见.地质学报,1952,32(3):219-231.14. 谢家荣.勘探中国煤田的若干地质问题.地质学报,1953,33(1):15-28,又载:科学通报,1953(3):40-48.15. 谢家荣.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地质,1954(12):20-21.16. 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编(黄汲清、谢家荣、王曰伦等著).普查须知.地质出版社,1956,共316页.17. 谢家荣.火山及火山沉积作用在中国几种矿床中的意义.地质学报,1956,36(4):383-392.18. 谢家荣.石油地质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57.19. 谢家荣.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地质学报,1961,41(2):218-229.20. 谢家荣.中国找盐问题(矿床学论文集).钾磷矿床研究,科学出版社,1963:18-24.21. 谢家荣.盐矿地质(矿床学论文集).钾磷矿床研究,科学出版社,1963:25-39.
摘 要 作者通过对豫西晚古生代煤中微粒体的研究提出了各向异性微粒体,对其次生成因提供了佐证。文中列述了各向异性微粒体的煤岩特征及其性质,并讨论了成因机理,提出了进一步划分不同成因类型微粒体的建议。
自国际煤岩委员会1971年提出微粒体这一显微组分以来,对这种反射率高,粒径不到1μm的颗粒状有机集合体的成因,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注意[1]。迄今,主要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微粒体是次生细胞壁,或是细分散腐植碎屑在泥炭化作用早期经氧化而成[2][R.Thiessen(1936);J.M.Schopf(1977);A.D.Cohen(1980);M.Shibaoka(1978,1983)]。另一种观点由M.Teichmüller(1973,1974)[3],[4]提出,她根据微粒体首先出现在煤化程度很低的烟煤中,常见沥青质体过渡为微粒体等地质事实,认为微粒体是沥青质体等富氢显微组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排出液态沥青后的裂解残体。这种观点得到了D.G.Murchison(1979),M.Wolf(1977),K.Ottenjann(1979)等人的支持,是目前微粒体成因的主要观点。笔者对豫西煤田的济源、焦作、新密、朝川及平顶山5个矿区晚古生代煤层(R°max0.89%~6.80%)的微粒体作了详细研究,发现大多数微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具明显的各向异性,可称之为各向异性微粒体,为M.Teichmüller关于微粒体的次生学说提供了有力的煤岩佐证。
一、各向异性微粒体的煤岩特征
豫西煤中各向异性微粒体相当丰富,产状多种多样,有充填结构镜质体细胞腔的,有充填细胞间隙的,有呈细分散状态散布于基质镜质体中的,有呈网状分布酷似细胞结构的,还有呈基质状的,其中常包有镜质组及壳质组碎屑。在微粒体集合体中不同程度地共生有细分散黏土矿物,有时黏土含量可达60%。
区内各向异性微粒体粒经在0.05~0.30μm范围内,反射单偏光下呈亮黄白色,多色性明显,在高倍油浸物镜下,颗粒界限不清,彼此镶嵌,在反射正交偏光下大多体现了明显的各问异性,有些非常类似于焦炭光学结构中的极细镶嵌结构,旋转物台,可见星点状消光现象,插入石膏试板,微粒体集合体中出现红、黄、蓝三种色彩的小球,颗粒越大,各向异性越强。表1是对微粒体集合体反射率测试结果,可见其集合体也显示各向异性。这表明大多数各向异性微粒体在光性上具有定向性。其光率体长轴方向趋于平行层理方向。
在透射光下,有些微粒体呈深棕色半透明状态。
区内各向异性微粒体主要产于山西组二1煤及太原组煤中,尤其是贫惰质组分的暗煤中最为丰富。根统计,最多可达4.93%,在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层中也有发现。其丰度随煤级的变化规律是:在气煤中常见,焦煤中最丰富,在正交偏光下济源克井矿高变质无烟煤中仍有大量各向异性体存在。
表1 二1煤各向异性微粒体反射率测试结果
二、各向异性微粒体的性质及结构探讨
众所周知,微粒体并非惰质组分,在低煤级煤中,它含有大量的氢,并不富含碳,对热极度敏感,加热时可放出大量挥发分,其行为类似壳质组[1]。这表明在低煤级煤中,微粒体其实是一种活性组分。
笔者对平顶山二矿一1煤中各向异性微粒体与其共生的均质镜质体作FTIR对比研究,结果见表2、表3及图1。
表2 FTIR样品
表3 FTIR光谱定量解释结果
任德贻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论文选辑
可见,两者的FTIR吸收光谱极为相似,区别主要体现在芳香烃与脂肪烃的比例上。一般认为P1代表芳香烃与脂肪烃的相对丰度,P2反映煤的芳香缩合程度。这两个参数在富含各向异性微粒体的样品中均小。因此,可以推断低煤阶煤中的各向异性微粒体富含脂肪烃类,芳香度较低,与炭化时沥青生成的中间相小球体的性质非常相似[5]。此外在1300~1100cm-1范围内代表含氧基团的吸收峰,1号样也弱得多。这与转变为微粒体的类脂物本身具有富氢贫氧的性质有关。
上述仅是各向异性微粒体在低煤阶的特征,随煤级的增加,它将脱出大量的氢,变得贫氢富碳,性质类似于各向异性碳,其演变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图1 FTIR图光谱图
三、各向异性微粒体成因机理探讨
进一步探讨微粒体的成因,涉及两方面的问题:形成微粒体的物质基础及其转变机理。
形成微粒体的物质基础是煤中热活性极大的富氢显微组分,如沥青质体、树脂体、富氢镜质组及分散在基质镜质体中的类脂物质。根据微粒体的产状,可将其原始物质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生的,由原始成煤植物中富氢的部分转变而来,另一类呈次生充填状,主要是充填细胞腔,这类有机物质有两种来源:细胞本身的分泌产物及在泥炭化作用阶段渗透进入的有机溶胶,与微粒体共生的黏土矿物,也是在这一阶段呈胶体状态进入细胞腔后凝聚沉淀而成。这些有机质可能来源于被强烈分解的低等生物形成的腐泥质胶体,在煤化过程中可转变成微粒体。此外,还有一些呈裂隙状态充填的各向异性微粒体(图版Ⅱ-2),显然由渗出沥青质体进一步转变而成。
各向异性微粒体的形成具有严格的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形成机理可用中间相理论解释。
中间相是指煤、沥青或模型有机化合物在炭化时,由光学各向同性流体转变为各向异性小球体,最后转变为半焦的过渡状态[6][7]。其生成和发展具有严格的条件,受煤阶、显微组分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其他因素的控制。根据模拟实验,一般镜质组在气煤以下煤阶不能形成各向异性碳,而稳定组份热活性大,杂原子少,在长焰煤中的孢子体就能萌生中间相,转变为细粒镶嵌结构。炭化时,镜质组在400℃左右开始萌生中间相,而形成于地质条件下的各向异性微粒体有其特殊性。如组分热活性极大,强大的静压力作用及漫长的地质时间,这些因素都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间相的萌生温度。据M.Teichmüller的意见,微粒体首先形成于长焰煤阶段(古地温一般不会超过100℃),与石油生成线相吻合。这表明在这样低的温度下,煤中确实有些活性极大的富氢组分开始裂解,排出液态烃类,而本身缩聚,萌生出中间相。但由于裂解温度低及煤级低,不可能具有足够大的流动性和化学缩聚活性,使生成的中间相无法长大。这些事实决定了各向异性微粒体形成的必然性,其实它是由极细的初生中间相紧密堆积而成。在各向异性微粒体集合体中,散布一些呈球形、蝌蚪形各向异性很强的颗粒,实际上是已具雏形的中间相小球体,其特征与沥青炭化过程中开始萌生中间相的情况相同。笔者认为,区内各向异性微粒体的形成分两个阶段,分别与第一次、第二次煤化跃变相对应,绝大多数形成于第二阶段。这是区内微粒体在焦煤阶段丰度大增,达最大值的原因。
应当指出,由富氢组分裂解形成的微粒体有时粒径太小,其各向异性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四、讨论
从目前研究来看,在ICCP定义下的微粒体成因复杂,其实可分属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一类是在泥炭化作用阶段的早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各向同性微粒体,其化学工艺性质与其他惰质组组分相同;另一类是由类脂物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受热裂解而形成的微粒体,其中颗粒较大的具明显各向异性。显然将这两种成因和性质不同的物质归为同一组分,不尽合理。这也涉及到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次生组分的分类位置问题。研究表明,煤中的某些富氢组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除形成微粒体外,更为普遍的是形成其他类型的各向异性体[8],它们属于同一成因系列。有些煤中各向异性体含量高,已经影响到了煤的化学工艺性质,在显微组分分类中应当有其合理分类位置。
参 考 文 献
[1] Stach,E . et al. Stach's Textbook of coal Petrology . Gebrüder Borntraeger,Berlin Stuttgart,3rd ed,1982
[2] Schopf,J. M. . Comment about the Origin of Micrinite. Economic Geology,No. 8,1971
[3] Teichmüller M. . 显微镜下所见煤层中石油物质的生成( 中译) . ( 石油地质论文集) ,1983
[4] Teichmüller M. . Inkohlung und Erdǒl. 1974
[5] Weinbevg,V. A. ,et al. : Solvent Fractionation of Petroleum Pitch for Mesophase Formation. Fuel,1983( 12)
[6] 陶著 . 煤化学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7] 周师庸 . 应用煤岩学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8] 肖贤明 . 豫西煤田中部热变煤的研究 . ( 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论文) ,1986
A discovery of the anisotropic micrinite in the Late Paleozoic coal seams of western Henan coalfield and the discussion on its origin
Xiao Xianming Ren Deyi
Abstract: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kind of anisotropic micrinite existing in the Late Paleozoic coal seams of w estern Henan coal field,and the evidences of its secondary origin are provi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petrology of anisotropic micrinite and its natures are demonstrated. The genetic mechanism is also discussed and finally,a suggestion for further dividing the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of micrinites is proposed.
( 本文由肖贤明、任德贻合著,原载《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8 年第 1 期)
李德生将军详细简历
[李德生](1916—)河南光山县柴山保李家坳(今属新县)人,出身贫农。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不久改为红一军)。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2年10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途中参加新集、漫川关等战斗。1933年后,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连指导员。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四军十师任交通队通信员和党支部书记、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任徘长,参加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战斗。1938年任连长、副营长,曾参加响堂铺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3年任营长,同年调至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任三十团团长,1945年任第七六九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十九团团长。1946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旅旅长。曾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继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参加渡江及西南诸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4年回国。1955年任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返回部队。在组织军事训练中,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被推广至解放军各部队。1968年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0年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1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同年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3年1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5年11月,任国防大学政委。是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被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