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湘论坛转学报

2023-12-10 04: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湘论坛转学报

一、科研成果目录(一)著作1、《北洋政府时期企业制度结构史论》(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57万字。2、《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5万字。3、《长沙的近代化启动》(独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0万字。4、《企业先驱——范旭东传》(独著),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版。5、《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122万字。6、《中国审计史》第二卷(合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7、《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第二次世界大战通鉴》(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二)主要论文1、《惯性与变迁: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股息制度》,《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2、《从“深闭固拒”到“依法力争”———晚清山东矿权交涉的两个片段》,《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3、《北洋时期公司制度建设的外在制约因素》,《民国档案》2008年第3期。4、《北洋政府时期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制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5、《北洋政府时期公司注册制度研究》,载张忠民等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环境与企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版。6、《中国国民党早期财政状况管窥:以孙中山为中心的考察》,载台北国父纪念馆编《中山思想、多元文化与公民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父纪念馆2008年12月版。7、《1912—1913年轮船招商局改组风潮的结构分析》,载虞和平等主编《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8、《北洋时期募股旧事》,《国企》2007年第11期。9、《晚清公司制度建设检讨》,《国企》2007年第9期。10、《昭信股票:一次失败的公债发行》,《国企》2007年第8期。11、《民初国民党上层拉人入党现象考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12、《甲午战争前官方对待民办实业态度的再认识》,《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13、《北洋政府时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研究》,《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14、《孙中山创建中华革命党心路历程探析》,载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孙中山生平与思想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5、《甲午战争前官方对待民办实业态度的再认识》,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等编《晚清国家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6、《中国国民党早期的政治输入与政治理念表达(上)》,《民国研究》第12辑,2007年12月出版。17、《北洋政府时期股份公司的股票制度综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8、《北洋政府时期官商合办公司制度探析》,《民国研究》2006年第9辑。19、《晚清昭信股票发行过程论略》,《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20、《北洋政府时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制度述论》,《民国档案》2006年第3期。21、《中国近代合伙股份产权变更方式管窥》,载刘兰兮主编《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22、《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的组织发展》,《民国研究》第8辑,2005年8月版。23、《北洋政府时期企业制度建设总论》,《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24、《范旭东与“永久黄”集团的企业文化》,《盐文化论丛》2005年第1辑。25、《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概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26、《同盟会内部的政治与权势争夺》,《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27、《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心路历程考析》,《民国档案》2004年第3期。28、《从同盟会到中国国民党改组的政治学检讨》,《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29、《民国初年国民党的基层组织管窥》,《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30、《中国近代股票的债券性——再论“官利”制度》,《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31、《晚清中外合办矿务的“四川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32、《论晚清矿章关于办矿洋商的规定及其效果》,《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 期。33、《中国同盟会研究综述》,《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34、《袁世凯与晚清直隶矿权交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35、《洋务民用企业“仿西国公司之例”缘起简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36、《〈中外旧约章汇编〉求疵一则》,《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37、《开埠与长沙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2月版。38、《洋务民用企业的公司性刍论》,《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39、《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股市风潮对洋务民用企业的影响》,《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40、《1882年的上海股票市场》,《历史档案》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41、《湖南时务学堂学生人数考》,《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42、《湖南变法维新思潮新论》,《船山学刊》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43、《“尽一分努力,保一分利权”——河南官员与晚清福公司办矿交涉》,《中州学刊》2000年第1期。44、《从巴县档案看传统合伙制的特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45、《晚清官方对洋股的认识与利用》,《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46、《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发展经济热潮的几个特征》,《城市史研究》第17~18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版。47、《民国初年公司法规对公司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48、《湖南矿务总公司与晚清中外交涉》,《求索》1999年第5期。49、《甲午战争前长沙绅民心态特征研究》(第二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年第3 期。50、《近代之前长沙与湘潭的商务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天府新论》1998年第4期。51、《晚清印花税创办源流考》,《湖湘论坛》1998年第1期。52、《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史:史学领域的一块处女地》,《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1期论点摘要。53、《论晚清的中外合资公司》,《天府新论》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7年第4期全文转载。54、《论甲午战后国人公司意识的觉醒》,《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2期。55、《近代中国的两合公司与股份两合公司》,《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56、《论中国近代的官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3期。57、《胡适并非“文学革命”的首倡者》,《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年第10期全文转载。58、《论晚清的“官督商办”公司机制》,《长白论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6年第5期全文转载。59、《晚清国人公司意识的演进》,《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60、《制约清末公司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61、《张謇与中国近代公司制度》(第二作者),《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62、《论清末的公司法》,《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7期论点摘要。63、《曾国藩与中国近代科技人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64、《试析民族资本家人才思想的共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4年第7期全文转载。

舒远招的发表论文

1.“达尔文良心进化论对欧洲近代良心进化论的承袭和超越”,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2.“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达尔文道德进化论的规范内容”,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思想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载《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5.“我们怎样误解了斯宾塞?”,载《湖湘论坛》2007年第2期;6.“达尔文的‘动物道德论’——达尔文对‘动物道德’的描述和说明”,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复印。8.“西方进化伦理学及向传统伦理学的挑战和对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意义”,《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这两年本人因为到德国访学,先是在上海强化培训德语一年,在德国洪堡大学哲学研究所Volker Gerhardt教授那里访学一年。发表的几篇小论文主要是有关进化伦理学的。在洪堡大学博士生论坛上用德文做过题为《人的本性:善抑或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种独特而富有意义的回答》(2007年6月25日)。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合办的纪念黑格尔《精神现象学》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题为《自我完成的怀疑主义——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中一个概念的考察》的报告。舒远招近两年来的成果 2008年:1.直指人心的人性善恶论——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层次分析,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字数:12000字2.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11000字。3.互助论进化伦理学——克鲁泡特金的“进化伦理学”构想,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初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吴立忠合作,载《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略论科学的个人发展,与吴立忠合作,载《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6.如何理解“质是事物的内部规定性”?——评一种流行的质的定义,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什么是自我完成的怀疑主义?载《德国哲学》辑刊(未定哪期)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逻辑,译文,广西人民出版社(待出)2007年:1.“良意”、“良情”、“良知”之统一——康德“良心”概念解读,与肖柳芙合作,载《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上学期未报);2.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此文由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7期全文复印;3.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思想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载《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4.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达尔文道德进化论的规范内容,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5.我们怎样误解了斯宾塞?载《湖湘论坛》2007年第2期;6.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对“动物道德”的描述和说明,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 舒远招在2007年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说,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试图彻底地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这种道德意识进行阐释。他把恩爱、同情心和社会性本能当作“人的道德组成的最初的原则”。在论述人类道德的进化时,他站在自己鲜明的价值立场上对种种愚昧、野蛮的行径展开批评。把达尔文当作主张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是对达尔文的一大误解。(2007-02-18 07:45 来源:文摘报) 1.《理性与激情——黑格尔历史理性研究》,独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哲学动态》1994年第9期和《社科信息》(1994年第8期)等刊物登载了书评。2.《从进化的观点看认识——福尔迈进化认识论研究》,独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2001年《中国哲学年鉴》评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刊载了书评。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独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4.《活文化》,独立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5.《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湖南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教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以及《五岭学刊》、《吉首大学学报》等刊物登载了书评或书讯。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湖南省统编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1999年、2000年、2001年先后三次修订。7.《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8.《在哲学的地平线上》(论文集),主持编写,湖南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9.《进化认识论》,译著,独立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刊载书讯,《哲学年鉴》1996年收录书目。10.《伽达默尔文集》,参加翻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11.《思想道德论》,参著,廖小平主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12.《价值学大词典》,参加编写,李德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13.《走向完美》,参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14.《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参加编写,唐凯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15.《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载《湖南省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丛书《哲学卷》,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16.《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论文专辑),主编,1997年出版。17.《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18.《边沁——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9.《西方进化伦理学——进化论运用于伦理学的尝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与唐凯麟教授等合著,本人撰写其中近20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另外,本人翻译的《康德:理性与生命》(Volker Gerhardt原著)一书已列入人民出版社出版计划。

湖南工业大学校徽

湖南工业大学校徽

湖南工业大学坐落于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湖南省株洲市,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工业大学校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南工业大学

学校始建于1979年,时名株洲基础大学,后更名为株洲大学。1987年改名中国包装工程学院,成为中国包装总公司唯一直属的本科院校。2003年,该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株洲工学院更名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收资格;2010年起学校在安徽等省份理科进入本科一批招生;2012年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权;2013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同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该校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和中国包装联合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属于省部共建大学。

校徽

学校校徽主体部分为“莲蓬”造型。莲花是湖南省的省花,而做为孕育,呵护花籽的莲蓬,用来比喻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校。莲蓬边缘围绕着莲子,象征学校育人成材,桃李满天下的美圆愿景;同样预示出湖南工业大学多学科性的办学方式。莲蓬中间是古体“包”字,外框是人里面象是一个孩子,象征学校象母亲一样爱护每一位学生,更显示出学校将延续一直以来以“包装设计”为特色的办学特点。五行之中,南朱雀代表红色。株洲位于中南并不位于正南。所以标志颜色取紫红色。

形象标识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黄色毛体校名,校名正上方配以黄色学校徽志。

文化精神

校训

厚德博学、和而不同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对于学校学生,“厚德”就是要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上,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从“博学”到“笃行”,主要是用来勉励莘莘学子的。学子们要在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宽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涉猎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它的基础首先是有“不同”,有了“不同”,经过交流、沟通和协调,才可能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表现出广博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从另一层面上来说,“和而不同”之意首先是讲和谐,讲团结,讲大局;其次,在“和”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可以有独立的思考和思想,不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和创造,才能培养更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大师。

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实事求是地从学校发展历史实际出发,综合了学校各校区的办学传统、文化底蕴、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立足了学校的新任务、新目标、新形象,能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体现了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概括了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了学校的独特气质和雍容高雅的名校风范。与此同时,校训大气、简练、通俗、易记。

校风

明德、精业、求实、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合乎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首先在于了解和彰显人性固有的内在道德光明,然后必须亲近人民并竭尽全力为之服务,最后则要通过个人修身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都臻于和谐圆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

“精业”,是“业精”转化而来。“业精”出自韩愈的《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见,学习要在博的基础上求精,在精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创新,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业精是博厚的继承和发展,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求新,体现一种求实创新精神。而“精业”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一种发展的求索之境,是在业精基础之上有着更深远的哲学意义和指导意义。

“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求真务实。它要求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和作风。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以诚心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业;以执着不懈的精神来追求真理。反对敷衍塞责、马虎应付的态度和轻率浮躁、疲塌懒散、急功近利的作风。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扎实的功夫,在实中求业绩、求学问、求精进,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校园文化。

“创新”,意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与学校创建湖南省一流、中国知名大学的现代的办学理念一致,同时又与上面的“求实”形成一脉相传的意蕴。

校风“明德、精业、求实、创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推动学校统一办学精神的形成,促进办学特色氛围的形成,推动学校校园精神的形成。整体来看,校风精练、厚重,具有特色和个性。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建有4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包装总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中国包装总公司设计中心、3个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产学研基地、3个湖南省高校“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2个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建有包装研究院、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拥有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40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71篇;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23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3项,专利191项。

学校牵头主持承担的“特殊室内环境净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产业化开发”项目,获2010年省科技厅第三批重大科技专项。“冬冷夏热地区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获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的立项资助。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282万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212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8.3万册,电子图书62万册,常用中外文数据库65个,数字资源总量达30TB,自建特色资源库名人藏书室和包装文献阅览室。

学术期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型期刊( 双月刊),于1987年创刊。主要栏目有冶金技术、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双月刊,获第二届湖湘优秀出版物称号,是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特色栏目有城市低碳经济研究、湖南作家作品研究、宗教文化艺术研究、湘东历史文化研究,常设栏目有法学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等,不定期地开设热点问题相关理理论研究。

《包装学报》

《包装学报》(《Packaging Journal》)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型期刊(季刊),于2009年10月创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设备及过程控制、运输包装、商品包装链循环、销售包装、绿色包装、文化与教育、发展论坛等。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